聖坤海域中,金藤島始終都是那最為矚目的存在,也終究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即便海域之中許多島嶼都不願意對金藤島卑躬屈膝,也不得不承認其非同尋常的地位。


    畢竟雖然金藤島在奇星島遭逢傾覆之前都隻能位居汪洋之上的第三大島嶼,可那也是僅次於光明島和奇星島的第三大島嶼,更何況如今金藤島第二大島嶼的地位更加牢固,即便奇星島百廢俱興也最多便是和金藤島並駕齊驅,金藤島的權勢注定還要繼續冉冉升起。


    金藤島的改朝換代沒有傷筋動骨,那個年輕的新任金藤皇帝不知用了什麽手段,雖然是登基不久卻能夠將廟堂上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全然沒有絲毫動搖的跡象,更沒有由於這位新任金藤皇帝存在弑父篡權嫌疑而聲討陣陣。


    金藤島的廟堂中樞依舊牢固,雖然換了許多新任金藤皇帝的心腹,可卻沒有阻擋金藤島蒸蒸日上之勢,甚至好不容易以為能夠鬆口氣的許多聖坤海域島嶼之主驚訝地發現這個新任金藤皇帝,居然比起他父皇還要來得野心更大,居然幾乎毫不顧忌地將一統聖坤海域的野望昭告天下。


    如今的聖坤海域中,除了超然物外的嵐涯島外,便隻有以承源島為首的幾座島嶼還能夠在金藤島的威勢下勉強維持自我的獨立,而其他的島嶼要不是被迫依附於金藤島的旗幟就是隻能宣布為金藤皇帝俯首稱臣,現在的聖坤海域中,金藤皇帝的話語在所有島嶼上都比任何一位島嶼之主的言語都來得更有分量,


    承源島之所以能夠負隅頑抗至今,甚至還敢於聯合其他島嶼之主一同對抗金藤島的席卷之勢,便是因為那位同樣年輕的承源皇帝終於擺脫了豪閥世家的掌控,居然在無人所查的情況下全數繼承了曆代先皇的修為。


    在不久前的一場政變中,承源皇帝一舉掀翻了幾大世家掌權獨斷的廟堂格局,以強勢的姿態宣布了權勢的所屬,承源皇帝這個曾高居天坤榜的名字終於再次煥發了屬於它的光彩,讓所有幾乎習慣了去說承源皇帝昏庸無能的百姓都震詫驚訝。


    在奪取廟堂中樞的掌控權之後,承源皇帝宣布了政治的變革,同時引領其他幾座島嶼共同反抗金藤島的一統之勢,擺出了不死不休一步不退的姿態,承源皇帝隻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將承源島上的民心都收攏一處,所有百姓都緊緊跟隨在那個年輕的承源皇帝旗幟下,氣勢洶洶地高喊著一致對抗金藤島的傾軋之勢。


    金藤皇帝沒有心慈手軟,在光明大會召開之際依舊指使大軍壓境所有膽敢抵抗的島嶼,承源島更是被大軍圍得水泄不通,以至於光明大會的召開都隻能由廟堂中樞的宰輔去往,而承源皇帝則不得不留下來主持大局,以防金藤島大軍喪心病狂的總攻。


    光明大會的落幕和魔君宣戰的消息很快傳入承源皇帝的耳中,本就內憂外患的承源皇帝更是憂心忡忡,可是他依舊沒有在手下官吏麵前展現出絲毫動搖,他依舊有條不紊地處理政事,更是為了應對金藤島大軍和不久之後便將席卷汪洋的傾覆戰亂早做準備。


    承源皇帝很清楚,那個“死而複生”的魔君絕不是等閑之輩,既然敢於在光明島外與光明皇帝直接宣戰,那就意味著隨之而來的亂世絕不會有任何一座島嶼可以置身事外,承源皇帝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王朝疆土落入旁人之手,所以他會始終堅守於此,絕不退讓!


    夜幕深沉,好不容易放下手中墨筆的承源皇帝站起身,退避了手下大監的跟隨,獨自走在寂靜的皇宮中,他腳步緩緩,走到了皇宮的巍峨城牆上,他沒有意外地看見了不遠處的一個身影,腰間懸刀沉默不語。


    承源皇帝慢慢走近,站在那個身影身邊,那人轉身恭敬行禮,承源皇帝揮揮手說道:“不必行禮。”那人直起身,視線依舊落在遠方。


    承源皇帝沉默片刻,開口道:“顧生,你曾去過奇星島,親眼見過魔君傾覆之後的島嶼和百姓,你覺得不久之後的亂世,承源島能夠熬下來嗎?”


    眉眼成熟許多的顧生神色堅毅,他握住腰間的刀柄,手指輕輕拍打綠竹刀鞘,他輕聲道:“我不知道,可我知道承源島一定會死戰,亂世也好傾覆也罷,承源島絕不會輕易陷落。”


    承源皇帝露出笑意,雖然眼前所麵臨的困局依舊讓人難免沉重,可他並沒有畏怯和懼怕,因為許多年前的他也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可以將把控整座王朝權勢那些的豪閥氏族一網打盡,可是如今他已然做到了,這座他在年幼時便覺著腐朽衰敗的王朝終於見到了重新煥發生機的機遇,他絕不會輕易退讓。


    承源皇帝伸出手搭在古老斑駁的城牆上,視線也看向遠處,說道:“那個‘地藏顧枝’雖然已經沉寂了許多年,可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當年能夠一舉躋身天坤榜就已經驚詫了天下人,如今更是在天坤榜上高踞第四的位置,恐怕許多島嶼之主都要坐不住了,怕是又要再次出現一個威壓世間所有島主的君洛。”


    顧生微微皺眉,承源皇帝察覺到了他的異樣,轉頭問道:“當年你不是也見到‘地藏顧枝’了?如何,是否與傳聞中那般天資卓絕震古爍今?”


    顧生輕輕搖頭,緩緩道:“那時所見的他就隻是一個尋常百姓,沒有什麽武道登高再起一峰的野望,更沒有讓人一眼就能覺察出的與眾不同,他隱於市井之間,自甘埋首瑣碎世事,似乎那才是他真正的所求。”


    顧生仰頭望著夜幕,輕聲道:“那樣的他並不是真的無所追尋,而是他真正想要的便隻是他觸手可及的身前事眼前人,所以他可以橫空出世驚豔世間,也可以出乎意料地放下所有名望,就那樣毫不起眼地過著尋常生活,便足夠怡然自樂。我始終都無法將他與那個為一座島嶼開得太平的‘地藏顧枝’有所聯係,可無論是站在他身前,還是如今迴頭看去,誰都不會懷疑也隻有他那樣的人才會是‘地藏顧枝’。”


    承源皇帝輕笑一聲:“你對‘地藏顧枝’如此看重?我可從來沒在你嘴裏聽到這麽多的稱讚言語,難得啊。”顧生也笑了笑,繼續說道:“所以我並不意外他可以在天坤榜上繼續前行,甚至都覺得如今的地位也難以與他相稱,好似關於武道登高的一切都是他唾手可得,可是他卻甘願就那樣止步原地,直到這個世道再次逼他多走出一步。”


    承源皇帝看見顧生的神色並不輕鬆,他聽見顧生緩緩道:“所以‘地藏顧枝’這個名字的重新出現,不隻是世人以為的武道之爭那麽簡單,更重要的是這個名字所代表的世道變遷。”


    顧生轉頭看向承源皇帝的雙眼,此時承源皇帝的神色也不由得凝重起來,低聲道:“你的意思是說,‘地藏顧枝’的再次現世,和那個‘死而複生’的魔君有大關聯?”


    顧生沉聲道:“我不知道那個魔君究竟是如何‘死而複生’的,可我知道能夠讓‘地藏顧枝’再次拿起把刀的人,絕不會是尋常人,而能夠讓他繼續在武道之路前行的,也絕不會是平常事。”


    承源皇帝慢慢琢磨起來,自言自語道:“雖然我很少與武道修行之人交手,所以一直很難相信‘地藏顧枝’和君洛這樣的人究竟是如何以一己之力與能夠傳承曆代修為的島嶼之主抗衡的,可是如果‘地藏顧枝’真的擁有僅次於那三位皇帝的武道實力,卻還是不得不在魔君重新現世的時機下入局,那麽此次魔君的宣戰絕不是什麽可笑狂妄,而是有備而來。”


    其實承源皇帝從一開始便有些懷疑,當初傾覆了一座奇星島的魔君即便“死而複生”了,如何便有了與整座汪洋宣戰的力量?所以他始終在觀望,雖然沒有因了妄自尊大而鬆懈了準備,可是對於口口相傳間即將到來的亂世還是不太確信,這也是如今許多島嶼之主的想法,他們根本不會去相信已經太平安穩了千年的整座汪洋會因為一個魔君而傾覆陷落。


    可是如今聽顧生的意思,承源皇帝也不由得將魔君重新現世和“地藏顧枝”再登天坤榜這兩件事情進行關聯,現在已經全數繼承曆代先皇修為的他對於武道修行有了更深的感觸。


    雖然承源皇帝的名字還是沒有重新迴到天坤榜,可是承源皇帝自忖也已經足夠接近了,所以他更明白能夠位列天坤榜前五位置的那幾個名字究竟代表了何種非同尋常,而世人大多都忘卻了在許多年前曾有一個名字與光明皇帝在天坤榜上並肩而立,那個名字,就是魔君。


    在當年奇星島的傾覆中,人們著眼於生息的凋零和家國的破碎,幾乎都要忘了在那十年間的天坤榜中,魔君始終與光明皇帝一同站在榜首位置,雖然這個足夠驚詫世間的消息已經隨著魔君“隕落”於新任奇星皇帝之手而消散,可是如今再有心思量,就會發現這個“橫空出世”的魔君絕對不簡單,居然能夠毫無征兆地與千萬年來始終超脫世間的光明皇帝一同位於天地山巔,讓所有旁人隻能仰望。


    如今那個魔君卷土重來,還在光明島外與光明皇帝和整座汪洋宣戰,聽說後來更是在光明島艦隊的重重圍剿中全身而退,如今不知所蹤,而聽聞宣艮海域和乘巽海域早已落入魔君的掌控之中,與聖坤海域臨近的奉震海域也初顯亂象,這竟真的都是那個魔君一己之力所做到的。


    當年君洛為何被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便是因為他作為一個武道修行之人居然能夠躋身由島嶼之主占據數百年的天坤榜,更是僅次於光明皇帝和奇星皇帝之下,這對於繼承了曆代帝皇修為和底蘊的島嶼之主來說完全便是匪夷所思之事,因為一個無憑無依的凡人如何能夠以一己之力與歲月抗衡?可是當年的君洛在武道一途做到了,魔君同樣如此。


    承源皇帝看向身旁的顧生,沒有在少年的神色間看出動搖和畏怯,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毅和鋒銳,自從顧生去往奇星島歸來之後,承源皇帝便覺得他像是變了一個人,雖然還是和以前一樣足夠一往無前和鋒芒畢露,可如今還多了些沉穩和堅定。


    承源島上除了寥寥幾位掌權人外,沒有人知道在承源島不久前的政變和革新,這個腰間懸掛綠竹刀鞘的少年在其中扮演了如何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每一座豪閥氏族的倒下都與他有關。


    如果說承源皇帝是站在光陽下掌握所有權勢之人,那麽顧生就是承源皇帝身旁那個站在黑暗中掌控風雲之人,他們當年的豪言壯語如今已經實現,接下來他們還要並肩抵抗住席卷而來的亂世,為他們腳下所站的承源島遮擋風雨,開辟出他們心中的那個太平盛世。


    承源皇帝看向遠方,輕聲道:“怕了嗎?”顧生手指輕輕拍打腰間綠竹刀鞘,他轉身離開,聲音飄進承源皇帝耳中:“陛下,你還是沒叫師傅。”承源皇帝露出笑意,背負雙手君臨天下,他低聲道:“可與世間為敵。”


    像是想起了什麽,承源皇帝轉身看向顧生離開的方向,攏起雙手大喊道:“對了,之前忘了告訴你,那個姑娘來承源島了,消息說她明日就會靠岸,你可別忘了。”


    遠處那個漸漸模糊的身影腳步一踉蹌,轉身罵道:“你不早點說。”


    承源皇帝叉腰站在原地,哈哈大笑,遠處那個身影已經消失不見。


    刺破清晨寒涼的日光灑落在潮起潮落的海岸處,少年站在原地,看見遠處航船的甲板上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


    顧生掌心握住綠竹刀鞘,


    他行至武道山巔,看天下風起雲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藏太平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舟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舟子曰並收藏地藏太平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