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秦氏忙親自攙起了她,問及今日宮中的情況,方才得知這丫頭今天經曆了生死,同韓媽媽兩人臉上立時都無半點血色了。
“與奴婢先前看到的竟無半分錯漏,貴嬪姑奶奶在宮中真的是險象環生,今日要不是奴婢運氣好,被太子和晟王偶然救下赦免,一定就命喪宮禁了,夫人,這可怎麽辦呢?”
韓媽媽卻在一旁問道:“夫人,既然是皇上下的旨,那是不是得連夜把岱秋送到城外的莊子裏藏起來,先避避眼前風頭?”
秦氏抬手示意韓媽媽不要驚慌,強自定了定心神道:“不用,她頭一次進宮,能叫什麽人記住,逃了便逃了。再者,我席家若真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我還怕被人多加一道窩藏罪奴嗎?”
岱秋眼眶含滿熱淚,幾乎又要跪下來。
秦氏如此袒護她,真不枉費她冒死也要迴府傳遞消息了。
秦氏親自挽著岱秋的手,兩人一同坐在榻上,韓媽媽又從裏間取了手爐出來叫岱秋握著。
如此安頓片刻後,秦氏問:“依你看來,貴嬪娘娘大概還剩多少時日?”
岱秋仔仔細細想了又想,再結合今天看到貴嬪宮中的情況,隻搖了搖頭。
她道:“依奴婢今日所見,貴嬪姑奶奶與宮中貴妃之間劍拔弩張,幾乎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然而皇上卻無心主持公斷,輕易便要草菅人命,奴婢是實在擔心,夢中之事會成為現實。”
秦氏眉頭蹙成了一個“川”字,隔著厚重的宮牆,她也是鞭長莫及。
秦氏叫韓媽媽親自送岱秋迴了朗秋閣,又囑咐她好好休息,明日不必理事。
晨起,岱秋從夢中驚醒時,發覺後背已經被汗滲濕了。
她做夢被人追殺了一路,幸而得遇那名叫顧玖的男子從天而降,數次救她出危難。
披衣起身,就著稀薄的晨光,她走到院中的桂花樹下,用鏟子撥開上麵一層新土,果然就見到那一方牛皮紙布。
抖落泥土,打開紙布,那張鬼畫符似的東西映入眼前。
他口中說這是什麽名冊?可通篇看下來,哪裏有寫一個字?
岱秋迴房,將這東西放在床頭的小抽屜裏仔細收好,心想這東西對他來說那麽重要,他一定會迴來取吧。
岱秋又睡了,卻也奇怪,這次倒睡得十分踏實,直到日曬三竿,才被院子外麵一陣嘈雜聲音吵醒。
她迷蒙的睜開眼睛出門,迎麵見到桃枝從門口經過。
見了她,桃枝忙笑著過來打招唿道:“姐姐午安,韓媽媽特意交待過,今天誰都不準來吵姐姐,姐姐怎麽自己醒了?”
岱秋抬頭看了看天色,問:“今日是有什麽事嗎?怎麽吵吵嚷嚷的?”
桃枝笑道:“姐姐不知,是咱們家的大姑娘今早迴門了。”
提起這位席家大姑娘席若筌,岱秋可沒什麽好臉色。
在夢中,這大姑娘可當真是好絕情。
因為是家裏頭一個孩子,聰明伶俐,又生得花容月貌,從小便在爺娘的嬌養下,受盡萬千寵愛著長大。
及笄之後,老爺和夫人多方探尋考察,為她說了門好親事,又舉全家之力,將她十裏紅妝,風風光光的嫁了出去。
那成婚時的盛大場麵,雖然過去了五年,還時常被京都的小老百姓們羨慕著念叨。
就是這樣一個受盡父母深恩的姑娘,卻在娘家被抄家流放之際,能狠心的置身事外。
終其半生,都從未想過任何法子來搭救自己的親爹和親弟弟們,而是眼睜睜的看著親姐妹們一個個流落技坊,受盡磋磨淩辱而死。
這還算是人嗎?
岱秋冷冷問道:“她迴來做什麽?”
許是岱秋容色太過嚴肅,桃枝有片刻的怔愣,但隨即想到岱秋剛剛睡醒,怕是還沒從夢中醒過神來。
便笑道:“不知,隻是咱們三姑娘也被召到正院去相陪,也有好一會了呢。原本我是陪在三姑娘身邊的,王姨娘打發我迴來取東西,我便來了。”
岱秋忙胡亂的理著頭發說:“姨娘讓你送什麽東西過去,你交給我吧,我代替你去。”
進了正院大門,門口守著的丫鬟倒是沒有阻攔她,隻是對她悄悄使眼色道:“進去之後警醒著些,夫人小姐們今天心情都不大好,仔細衝撞了。”
岱秋道了謝,便躡手躡腳的掀簾子進了屋。
席若筌端坐在客椅上,懷裏還抱著個一兩歲的男孩子,生得玉雪可愛,隻是特別好動。
屁股上像是長了陀螺,半刻都不得安生,偏偏大姑娘也不肯放他給旁人抱,寧願自己受累,嬌寵得沒邊。
倒是她旁邊坐著的三四歲的女孩子,文文靜靜的,隻在一旁玩木馬。
這兩個孩子都是大姑娘親生的,岱秋都見過,如今大姑娘也算是兒女雙全,日子過得十分順遂。
岱秋沿著牆角進屋,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悄無聲息的站到了三姑娘的椅子後麵。
便聽到大姑娘對秦氏道:“娘,如今爹爹在通州迴不來,娘就該出門多交際交際,多與那些京中貴婦們打打交道,起碼也能手眼通達些,不至於像如今這般蔽塞,一問三不知。”
席叢舒坐在席若筌旁邊,聽了這話,忙去看秦氏臉色,見果然就陰沉起來,便去勸席若筌:
“大姐,母親也是想過法子的,隻是宮門內外畢竟隔著重重圍牆,這宮禁內苑的事情,又哪裏是我們能探聽到的,大姐若是有什麽好法子,就說與母親聽聽吧!”
席若筌把懷裏的幼童換了一邊抱著,不悅道:“我還能有什麽法子?
我那個公公是個膽小怕事的,婆婆隻恨不能拿住我的錯處,聽得我娘家出了事,三天兩頭的就給我臉色看,
丈夫也不管,今天還是我再三堅持,才能把兩個哥兒姐兒帶出來散散心,若是這樣下去,我這日子可是不要過了!”
秦氏心煩,忍不住悶哼一聲,將手中的茶盞重重扣在桌麵上,沉臉道:“貴嬪娘娘如今還在呢,不過是年節事多,下人們又沒個輕重,有些怠慢也屬尋常,偏你就覺得是大禍臨頭了,
你這般心性,日後怎麽掌家理事?別說你那刁鑽的婆母,即便是我,也容不得你這樣遇事便方寸大亂的!”
</p>
秦氏忙親自攙起了她,問及今日宮中的情況,方才得知這丫頭今天經曆了生死,同韓媽媽兩人臉上立時都無半點血色了。
“與奴婢先前看到的竟無半分錯漏,貴嬪姑奶奶在宮中真的是險象環生,今日要不是奴婢運氣好,被太子和晟王偶然救下赦免,一定就命喪宮禁了,夫人,這可怎麽辦呢?”
韓媽媽卻在一旁問道:“夫人,既然是皇上下的旨,那是不是得連夜把岱秋送到城外的莊子裏藏起來,先避避眼前風頭?”
秦氏抬手示意韓媽媽不要驚慌,強自定了定心神道:“不用,她頭一次進宮,能叫什麽人記住,逃了便逃了。再者,我席家若真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我還怕被人多加一道窩藏罪奴嗎?”
岱秋眼眶含滿熱淚,幾乎又要跪下來。
秦氏如此袒護她,真不枉費她冒死也要迴府傳遞消息了。
秦氏親自挽著岱秋的手,兩人一同坐在榻上,韓媽媽又從裏間取了手爐出來叫岱秋握著。
如此安頓片刻後,秦氏問:“依你看來,貴嬪娘娘大概還剩多少時日?”
岱秋仔仔細細想了又想,再結合今天看到貴嬪宮中的情況,隻搖了搖頭。
她道:“依奴婢今日所見,貴嬪姑奶奶與宮中貴妃之間劍拔弩張,幾乎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然而皇上卻無心主持公斷,輕易便要草菅人命,奴婢是實在擔心,夢中之事會成為現實。”
秦氏眉頭蹙成了一個“川”字,隔著厚重的宮牆,她也是鞭長莫及。
秦氏叫韓媽媽親自送岱秋迴了朗秋閣,又囑咐她好好休息,明日不必理事。
晨起,岱秋從夢中驚醒時,發覺後背已經被汗滲濕了。
她做夢被人追殺了一路,幸而得遇那名叫顧玖的男子從天而降,數次救她出危難。
披衣起身,就著稀薄的晨光,她走到院中的桂花樹下,用鏟子撥開上麵一層新土,果然就見到那一方牛皮紙布。
抖落泥土,打開紙布,那張鬼畫符似的東西映入眼前。
他口中說這是什麽名冊?可通篇看下來,哪裏有寫一個字?
岱秋迴房,將這東西放在床頭的小抽屜裏仔細收好,心想這東西對他來說那麽重要,他一定會迴來取吧。
岱秋又睡了,卻也奇怪,這次倒睡得十分踏實,直到日曬三竿,才被院子外麵一陣嘈雜聲音吵醒。
她迷蒙的睜開眼睛出門,迎麵見到桃枝從門口經過。
見了她,桃枝忙笑著過來打招唿道:“姐姐午安,韓媽媽特意交待過,今天誰都不準來吵姐姐,姐姐怎麽自己醒了?”
岱秋抬頭看了看天色,問:“今日是有什麽事嗎?怎麽吵吵嚷嚷的?”
桃枝笑道:“姐姐不知,是咱們家的大姑娘今早迴門了。”
提起這位席家大姑娘席若筌,岱秋可沒什麽好臉色。
在夢中,這大姑娘可當真是好絕情。
因為是家裏頭一個孩子,聰明伶俐,又生得花容月貌,從小便在爺娘的嬌養下,受盡萬千寵愛著長大。
及笄之後,老爺和夫人多方探尋考察,為她說了門好親事,又舉全家之力,將她十裏紅妝,風風光光的嫁了出去。
那成婚時的盛大場麵,雖然過去了五年,還時常被京都的小老百姓們羨慕著念叨。
就是這樣一個受盡父母深恩的姑娘,卻在娘家被抄家流放之際,能狠心的置身事外。
終其半生,都從未想過任何法子來搭救自己的親爹和親弟弟們,而是眼睜睜的看著親姐妹們一個個流落技坊,受盡磋磨淩辱而死。
這還算是人嗎?
岱秋冷冷問道:“她迴來做什麽?”
許是岱秋容色太過嚴肅,桃枝有片刻的怔愣,但隨即想到岱秋剛剛睡醒,怕是還沒從夢中醒過神來。
便笑道:“不知,隻是咱們三姑娘也被召到正院去相陪,也有好一會了呢。原本我是陪在三姑娘身邊的,王姨娘打發我迴來取東西,我便來了。”
岱秋忙胡亂的理著頭發說:“姨娘讓你送什麽東西過去,你交給我吧,我代替你去。”
進了正院大門,門口守著的丫鬟倒是沒有阻攔她,隻是對她悄悄使眼色道:“進去之後警醒著些,夫人小姐們今天心情都不大好,仔細衝撞了。”
岱秋道了謝,便躡手躡腳的掀簾子進了屋。
席若筌端坐在客椅上,懷裏還抱著個一兩歲的男孩子,生得玉雪可愛,隻是特別好動。
屁股上像是長了陀螺,半刻都不得安生,偏偏大姑娘也不肯放他給旁人抱,寧願自己受累,嬌寵得沒邊。
倒是她旁邊坐著的三四歲的女孩子,文文靜靜的,隻在一旁玩木馬。
這兩個孩子都是大姑娘親生的,岱秋都見過,如今大姑娘也算是兒女雙全,日子過得十分順遂。
岱秋沿著牆角進屋,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悄無聲息的站到了三姑娘的椅子後麵。
便聽到大姑娘對秦氏道:“娘,如今爹爹在通州迴不來,娘就該出門多交際交際,多與那些京中貴婦們打打交道,起碼也能手眼通達些,不至於像如今這般蔽塞,一問三不知。”
席叢舒坐在席若筌旁邊,聽了這話,忙去看秦氏臉色,見果然就陰沉起來,便去勸席若筌:
“大姐,母親也是想過法子的,隻是宮門內外畢竟隔著重重圍牆,這宮禁內苑的事情,又哪裏是我們能探聽到的,大姐若是有什麽好法子,就說與母親聽聽吧!”
席若筌把懷裏的幼童換了一邊抱著,不悅道:“我還能有什麽法子?
我那個公公是個膽小怕事的,婆婆隻恨不能拿住我的錯處,聽得我娘家出了事,三天兩頭的就給我臉色看,
丈夫也不管,今天還是我再三堅持,才能把兩個哥兒姐兒帶出來散散心,若是這樣下去,我這日子可是不要過了!”
秦氏心煩,忍不住悶哼一聲,將手中的茶盞重重扣在桌麵上,沉臉道:“貴嬪娘娘如今還在呢,不過是年節事多,下人們又沒個輕重,有些怠慢也屬尋常,偏你就覺得是大禍臨頭了,
你這般心性,日後怎麽掌家理事?別說你那刁鑽的婆母,即便是我,也容不得你這樣遇事便方寸大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