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船艙裏的艙板上的阿三,見在觀音菩薩畫像照片麵前的三根捧香,已燃至跟部了。於是就馬上起身挪到觀音菩薩畫像照片麵前,麵對著觀音菩薩的畫像照片,磕了三個頭。


    然後看了看棒香的根底,確認已是真的熄火了,這才轉身鑽出船艙,來到前艙甲板上。


    看了看眼前的這個雙蛋島,阿三搖了搖頭,一臉的無奈。記得第二次來見雙蛋島的那時節,也已是離第一次見雙蛋島,又過去三年後的事情了。


    在這三年裏,海邊小鎮又有變化了。漁業大隊徹底分了家,大隊裏有經驗有家底的人,不再承包漁船、而是幹脆把漁船買斷。很快,漁業大隊就再也沒有大隊裏的漁船了,隻有胡家的船、洪家的船、貝家的船…了。


    很快,漁業大隊變成村委會了…漁業大隊,名存實亡了。


    阿三的阿爹咬緊牙關,拿家裏的房子作抵押,款貸從外鄉的漁村買來了一條噸位僅28噸的小破舊木殼漁船。從此後,阿三一家也算是有船之家了。


    沒辦法,就這也還是上麵有信貸扶持政策的。不然,阿三一家連買一條船的一根桅杆,也沒錢啊。


    那條破舊小漁業的捕撈許可證,標明許可的是刺網作業。刺網,阿三他們叫做溜網,也就是在海裏拋入一長長的、深度在12米左右的絲網帶,組成一道“網圍攔”。但凡有觸網的魚和蟹,都會被絲網纏住,這網,用的是纏字訣:纏住魚、纏住蟹…


    這種作業方式的好處是:單船就可操作,用人極少,而且操作的技術要求不高。當然,這“技術要求不高”,也隻是對阿三這種年紀輕輕的“老漁民”而言的。


    阿三的阿爹自然是升級當老大了,阿三是大副、網師、中艙水手、頭艙水手…一身多職。繼康大炮是他們雇用的夥計,頭艙的主手。


    一條船,三個人,目標→溜蟹,作業範圍→近海,作業周期→早出晚歸,就這麽開張了。


    開局一切還算順手,阿三他們三人,充分展現了漁民的本色:很勤勞、耐辛苦、會打算、很豪爽、亦很勇敢…


    一段時間後,阿三的阿爹發現了一個重大隱患:就是這小漁船的整船質量太差啦!…稍微有點風浪,這小漁船就會像是挑著重物的扁擔一樣--兩頭會往下沉…讓人很擔心:一弄不好,船會攔腰中央斷開似的。


    阿爹,還記得那金光裏的海麵嗎…阿拉就在其周圍溜蟹好啦…萬一有風浪,也好有靠山呀…阿三常對阿爹這麽說,還問:你還記得那塊焦…那個小山礁的位置嗎?


    阿爹則歎氣:記啥位置?怎麽記?衛星導航儀現在最近才有的好不好!阿拉這輩人,隻能記得:船駛出了門口港,向盤定朝東找一字南,伡5~6個鍾頭的樣子,大至模就應該可以了見那塊小礁山的了…


    其實,阿三的阿爹比阿三更想找到那片金色的海,原因正如阿三所說。他也多次的不管不顧的把船一駛出門口港,就向東偏一字南,一口氣航行5~6個小時。時間一到,就在那裏的海麵上轉圈尋找膫望…


    一次次的什麽也沒尋到…隻好順便的放網溜蟹往迴趕,多數時候是產量不盡人意,做了賠本的買賣…


    好在阿三和繼康都是見識過那片金色海麵的人,都是心存著一道美好的金光,都一如既往的支持老大的行動,從無怨言。


    阿三還能安慰阿爹:觀音菩薩會保佑我們的,下次定會找到的…


    於是,每每出海前,阿三阿爹又多了一個操作項目:燃上三支棒香,敬拜觀音菩薩。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某個依然是船一駛出門口港,就朝東偏一字南航行6個小時左右,轉一圈,了一片,仍是什麽也沒看見,邊放溜網作業邊往迴家方向趕的過程中,阿三家的船遇上了一次空前的大網頭--開始起網時,阿三和繼康還在邊拔網邊脫蟹,脫下的蟹還往塑料籮筐裏扔。


    很快,船上的籮筐都裝滿蟹了,又肥又大的棱子蟹啊…籮筐都裝用完了,網才拔上一半…咋整呢?漁家的老辦法,連網帶蟹撥起就往船上裝,中艙裝滿了,往頭艙裝,全部網拔上船,剛好裝了整整一船。


    這一船的蟹,有多少斤啊--能賣多少錢啊,阿三都開始算賬了:看上去…至少也該有一千…五六百斤吧,賣5毛5分線一斤、不不,就算賣5毛一斤好了,能賣7~8百元吧…天哪!一網800元,發大財了!發大財了呀…


    阿三的阿爹當頭棒喝:做啥亂夢啊?!還不趕緊、趕快用繩把蟹網綁緊、越緊越好!快綁,越緊越好!


    阿三和繼康大炮一驚,頓時感覺這話有點似曾相識,阿三連忙問:阿爹,你昨天夜快時光看見過“太陽吹橫簫”了?


    一般情況下,阿三和繼康兩人是拔上網理好蟹就先睡一會兒。等阿三阿爹把船駛迴港靠上碼頭,再由阿三和繼康出來幹活:往碼頭上卸蟹、賣貨,結帳…所以,太陽落山時節的情景,阿三和繼康多半隻能是在夢裏才可見到的。


    阿三的阿爹嗯了一聲表示肯定。


    阿三眼睛一亮:怪不得今天蟹的產量這麽高,這是遇上“暴頭蟹”了呀…嗨~連忙朝東南方向膫看:確實又看到有金色光照著的海麵出現了!於是興奮的對阿爹叫:爸爸爸爸-快看-東南首!


    阿爹看過去,啊…一時又覺得是眼花,不敢相信,猶豫不決:那到底是真的金光,還是太陽落山前、血紅色的晚霞引起的反光?可別辯別錯啊…一旦誤判,三條人命啊…


    根據經驗:現在開始返航,沒被大風追上,至少也要航行七個多鍾頭才能到港。今天的船重,走得慢啊。七個鍾頭,風暴還會不來?懸啊!這麽重的船,這船又是軟皮皮的“兩頭沉”,一遇風浪,不堪一擊啊,別說七個鍾頭,就是一個鍾頭、甚至隻是半個鍾頭,都抗不過去的呀…


    可那要真是金色光下的海麵呢?要不了一個鍾頭,就能駛入那片金光下的海麵了吧…


    怎麽辦?怎麽辦呀???


    沒法則,問菩薩,隻有用老套路了。


    於是,阿三的阿爹,趕緊雙手合十貼在胸前、麵向東南方向,閉眼念叨:菩薩保佑,給個示向,往東南方向走,給個正麵。往西北方向走,反麵…


    一念叨完,便手中握著一個鋼崩兒,往空中一拋…鋼崩兒掉落在船艙板上時,朝上的是顯示“壹元”的一麵。


    “正麵!”阿三的阿爹一拍駕駛台,不再猶豫,下定決心,調轉船頭,向東南方向駛去。


    這一次,他們的船又果然的駛入了風平浪靜的金色海麵,他們的身後,又果然的看到了朵朵混濁的浪花在泛起、朵朵浪花開了嘯、朵朵浪花揚起了白色的長長的飛沫…飛沫一擊幾十米、嗚~唿~唿~~的叫嘯著……


    船靠近“雙蛋島”時,在阿三的耳邊,嗚~唿~唿~~的浪嘯聲,一下子變成了“尼~~嘶~~碎~~~\"的風響聲……阿三不能確定,向繼康大炮求證:你聽到有這種風聲嗎:尼~~嘶~~~碎~~~


    繼康搖搖頭:沒有響聲呀,一點聲音都沒有。你聽到的?泥~是~~水?繼康一頭霧水。


    阿三心裏一驚,問阿爹:你聽到有奇怪的聲響嗎?


    阿爹也搖頭:沒有…你耳朵,出毛病了?


    阿三也搖頭了:明明耳邊還有響聲呀:泥~~是~~水?泥是水?什麽亂七八糟的?…


    這不會是隔空傳音、單向傳送的響聲吧?有神技?武林高手?大宗師?隻讓我一人聽到?


    不會吧?是玄幻小說看多了…


    阿三的阿爹這時說話了:不管怎麽樣,你們倆還是上島去一趟,去敬上三支香吧,謝謝觀音娘娘,謝謝本島菩薩,謝謝菩薩保佑我們。


    阿三和繼康都答應了。


    阿三心裏想的是:到鵝蛋石前去聽聽,是不是還有“泥是水”的風聲,真有“泥是水”的響聲嗎?


    繼康心裏想的是:到鵝蛋石前去看看,阿三以前刻在鵝蛋上的一些外國字,還在不在?


    兩人各懷心思,從駕駛室裏各取出三支棒香,上岸了。


    很快,他倆登上了山頂,來到了鵝蛋石前。


    繼康大炮看到的是:那鵝蛋石上,沒有外國字了,有的是三個z0ng文字:尼 是 誰?…繼康呆住了…


    阿三一看見這三個字,如遭提壺灌頂,感覺一下子全明白了:耳邊聽到的既不是風聲,也不是“泥是水”,或“尼嘶碎”,而是“你是誰”--不太正宗的zong文字的讀音!


    你是誰?在問我?


    他娘的…你是誰?問我?我還要問你呢!


    我是誰,不是要先知道你是誰、或者是--誰在問我…嗎?不然,怎麽迴答?給誰迴答?到哪裏去說話?


    還有,三個字,就這三字的一句話,卻說了半天。小半天一個字、一個字的說,哦--不是說,是在吹!半天才吹出三個字,能聽出準意思來…這已是給菩薩燒過高香的,萬分慶幸了…還想叫我怎麽著?猜密碼嗎?我可不是解碼專家!


    不過--還真是越來越奇怪了:這石蛋,會說ein文句,還會寫z0ng文字…這是啥級別的文化石頭呀?!不不不,這石頭,最大的可能…隻是個顯示屏,還有個“古怪精靈”藏在一邊?它在用石頭向我們傳輸信息?對,一定是這麽迴事!


    阿三警惕的看了看“鵝蛋石”的四周,看了一遍又一遍,卻沒發現有明顯的“古怪精靈”存在的標記物。


    繼康大炮發覺阿三的異樣了,問:阿三,你在找啥東西?


    阿三靠近繼康,耳語:我猜,這石頭隻是個電視機的顯示屏幕,可能還有個妖怪躲在一旁盯著我們呢!我在找妖怪。


    繼康一愣:阿三,別嚇我!我一受驚嚇,就會長不大的…我娘說的。


    哈哈哈哈哈哈,阿三眼淚橫流。


    繼康:哎哎哎…我娘是說過的嘛!…好啦好啦,別笑了,阿拉還是先燒香拜菩薩吧,這裏風平浪靜,肯定是有菩薩存在的,菩薩會保佑我們平安的,敬謝菩薩,是應該的。


    嗯嗯…對這一點,阿三也是認同的。


    兩人立馬行動:麵朝西方,點燃各自手中的三支棒香,雙手合十捧在胸前,口中念叨:謝謝觀音菩薩保佑,謝謝本島菩薩保佑,謝謝菩薩保佑阿拉平安無災,魚蟹滿船裝迴家…


    ……


    阿三記得,那次,隻在雙蛋島麵前待了一夜一天,第二天傍晚全部海麵都風平浪靜了,阿三家的小漁船順利的返航了。


    船一靠碼頭,阿三和繼康就擼起衣袖開幹了:把帶蟹的漁網一節一節的拉上碼頭,一節網一節網的從網上脫下蟹。有幾隻蟹居然蟹爪還會搖動!


    蟹又可以丟進塑料籮筐了,碼頭上沿岸邊,有眾多的收購海貨的行販商家。隻要你肯把蟹交售給其中一家或是兩家,那塑料籮筐就變成要多少就會給多少的,當然,是暫借的。


    最後,三十二個塑料籮筐裝滿梭子蟹的時候,阿三和繼康這才直起腰。還有一個塑料籮筐,裝著十來隻白鱗鯧魚、三四隻海蛤霸安康魚、七八條紅粉官飛魚、三條黃婆雞魚…


    阿三雙手叉在又酸又麻的腰間,麵對魚蟹,心中在盤算:一籮筐50~60斤,32籮筐,三五一十五,三六一十八,紮個中,至少有1650斤左右,咱的預估可是越來越精準了啊,哈哈~~


    更開心的是,與以往一樣,一天一夜的擔擱,魚蟹的鮮度一點也沒走宗,依然是透骨新鮮。


    雙蛋島,真是一個神島哦!


    這迴,在那塊鵝蛋石上,在“尼是誰”--這三個字的下麵,阿三又用小石頭尖刻下了“你是誰”三個字,還刻了兩個“?”號。


    阿三的嘴角微微向上一彎,心裏有了一種“當了一迴老師”的快感。然後,又有了一種茫然的擔心:我教誰了,誰又會來給個迴答呢?是那個妖怪?或是精靈?


    最大的問題是:在哪裏、怎麽給迴答?


    還要上一迴雙蛋島?


    阿三很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纏神阿三纏成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海邊的漁農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海邊的漁農夫並收藏纏神阿三纏成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