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在山林間氤氳彌漫,仿若一層輕紗,為這破敗的世界增添了幾分朦朧的哀傷。眾人伴著熹微曙光,懷著沉重且堅定的心情,再度折返山村。入村之路,滿目瘡痍,昔日那充滿煙火氣息的屋舍如今已淪為斷壁殘垣,殘磚碎瓦散落一地,曾經的歡聲笑語、雞鳴犬吠仿佛還在耳畔迴響,此刻卻被死寂所取代,唯餘一片荒蕪景象。


    蘇禦邁著沉重的步伐,率先踏入曾經的書齋。那是他們往昔日夜忙碌、揮灑汗水與才情的地方,如今卻已麵目全非。屋內,書架傾頹倒地,書籍如飄零的殘葉般散落各處,有的書頁被風撕扯,在空中無力地飄蕩,有的早已被泥汙掩埋,隻露出一角。他俯身,在泥汙與碎屑間仔細翻找,每一個動作都帶著小心翼翼與迫不及待,手指被劃破,鮮血滲出,洇紅了幾張殘紙,他卻渾然不覺,仿佛那些外在的疼痛早已被內心的焦灼所掩蓋。


    “此處曾是我們的心血匯聚地,定能尋得更多書稿。”蘇禦喃喃自語,眼神透著執著,那目光仿佛要穿透這層層廢墟,尋迴他們失落的珍寶。忽然,他瞥見角落一抹熟悉字跡,心髒猛地跳動了一下,急忙扒開雜物,竟是幾頁《墨韻千秋》書畫賞析篇章,可惜已被泥汙浸染,畫麵模糊,文字難辨,那原本精美的筆觸、深刻的見解此刻都被這無情的泥汙所掩蓋,讓人痛心不已。


    陸文等人分散搜尋,腳步匆忙,他們的身影在廢墟間穿梭,如同在黑暗中尋找曙光的行者。陸文在庭院中,不顧髒汙,跪地扒開層層淤泥,雙手沾滿了泥土,每發現一片紙屑,都滿心期許,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仿佛看到了書稿重生的希望。“快來看,這是不是書稿碎片?”他高聲唿喊,聲音在廢墟間迴蕩,帶著一絲顫抖,那是對希望的急切追尋,唿喊聲驚起了幾隻棲息在殘垣上的鳥兒,撲棱棱地飛向遠方。


    唐寅奔至村口,記憶中散落書稿的地方,如今隻剩雜亂腳印與幹涸泥坑。他心急如焚,蹲下身子,用樹枝在泥坑中翻攪,額頭上汗珠滾落,濺起泥點,濺落在他的衣衫上,和著泥土,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不能放棄,哪怕隻找迴隻言片語。”他咬牙低語,眼神中透著一股倔強,仿佛在向這殘酷的命運宣戰。


    林婉兮跟隨蘇禦,見他受傷,心疼不已,欲上前包紮。卻被蘇禦擺手拒絕:“婉兮,此刻時間緊迫,救書稿要緊。”她眼眶泛紅,點頭默許,轉而也投身搜尋。她纖細的手指在廢墟中輕輕翻撿,動作輕柔又急切,生怕再對這些脆弱的殘稿造成一絲傷害,眼神中滿是哀傷與堅定,那是對書稿命運的揪心,也是對眾人努力成果的守護。


    尋至午後,烈日高懸,炙烤著這片廢墟,眾人聚攏,手中殘稿寥寥無幾,且大多汙損嚴重。蘇禦望著這淒慘收獲,淚水奪眶而出,簌簌滾落,打濕衣襟。那淚水裏,有對書稿損毀的痛心,有對過往艱辛付諸東流的不甘,更多的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迷茫。“我們傾盡心血,怎落得如此下場?”他哽咽著,聲音帶著無盡悲戚,在空曠的廢墟間迴響,仿佛是對這亂世的聲聲控訴。


    陸文紅著眼眶安慰:“蘇兄,莫灰心,隻要人在,書稿總有複原之日。我們一路走來,曆經多少艱難,不都扛過來了?這一次,也一定行!”他的聲音雖帶著哭腔,卻透著一股堅定,試圖給蘇禦,也給自己,給所有人力量。唐寅也強抑悲痛:“對,我們有記憶,有學識,定能讓它重生。那些被損毀的文字,我們可以憑借記憶重新書寫,模糊的畫麵,我們能再次勾勒,隻要信念不滅,《墨韻千秋》就不會消亡。”眾人相互慰藉,雖滿臉疲憊、滿心哀傷,卻在淚光中,重燃堅毅之光,決心以筆為劍,在亂世續寫華夏文化傳承篇章,讓《墨韻千秋》殘稿涅盤重生。


    迴到暫居的山洞,眾人圍坐,將尋迴的殘稿攤開在地上,借著火光細細端詳。每一頁殘稿都像是一位受傷的戰士,帶著滿身的瘡痍,卻依然承載著希望。蘇禦率先打破沉默:“咱們得趕緊製定個修複計劃,不能再拖了。”他的聲音透著疲憊,卻也有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陸文沉思片刻,開口道:“我建議先把殘稿按章節分類,看看哪些部分損毀最嚴重,哪些相對完整,這樣我們也好有的放矢。”眾人紛紛點頭,認可了這個提議。於是,大家便開始動手整理,小心翼翼地將殘稿歸類,手指輕輕觸碰著那些脆弱的紙張,仿佛在觸碰著一顆顆易碎的心。


    林婉兮看著那些汙損的書頁,輕聲說道:“這些泥汙要是不清理幹淨,怕是會進一步損壞書稿,我來想辦法清洗吧。”她找來一些幹淨的樹葉和山間的清泉,用柔軟的樹葉蘸著水,輕輕擦拭著殘稿上的泥汙,動作輕柔得如同在嗬護繈褓中的嬰兒。每擦去一點泥汙,露出一點清晰的字跡或畫麵,眾人心中便湧起一絲希望。


    唐寅則專注於那些書畫賞析部分的殘稿,他眉頭緊鎖,憑借著自己深厚的書畫功底和對之前書稿的記憶,試圖還原那些模糊的畫作解析。他拿起一支筆,在一旁的紙張上輕輕勾勒,口中喃喃自語:“這裏應該是畫家的筆觸走勢,這幅畫想要表達的意境是……”他的眼神專注而熾熱,仿佛已置身於那書畫的世界,與古人對話,探尋藝術的真諦。


    陳學究翻看著學術篇章的殘稿,不時查閱著隨身攜帶的古籍資料,他要確保每一個學術觀點的準確性,哪怕隻是隻言片語的引用,也要有據可依。“這個理論,在《禮記》中有過相關闡述,我們得對照著看看,不能出現偏差。”他的聲音沉穩,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為眾人指引著知識的方向。


    經過幾日幾夜的奮戰,殘稿的修複工作初見成效。雖然依舊有許多缺失和模糊之處,但相比最初,已好了許多。蘇禦看著修複後的書稿,心中滿是感慨:“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但隻要我們不放棄,我相信,《墨韻千秋》遲早會恢複如初。”


    然而,他們還未來得及鬆一口氣,新的危機又悄然降臨。山洞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和隱隱約約的說話聲,眾人警覺地豎起耳朵,蘇禦迅速起身,熄滅篝火,低聲道:“大家小心,可能有情況。”


    眾人屏住唿吸,緊張地注視著洞口。不一會兒,幾個身影出現在洞口,借著微弱的光線,眾人看清,竟是一群金兵。為首的金兵掃視了一圈洞內,看到地上的書稿,眼中露出一絲貪婪:“這是什麽?看起來像是很重要的東西。”說著,便伸手欲搶奪。


    蘇禦挺身而出,擋在書稿前:“這是我們的心血,與你們無關,休要亂動!”金兵冷笑一聲:“在這亂世,一切都是我們的戰利品。”說罷,便揮刀相向。眾人見狀,紛紛拿起身邊的樹枝、石塊等作為武器,與金兵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鬥。


    林婉兮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她也在一旁唿喊助威,為眾人加油鼓勁。唐寅身手敏捷,他巧妙地躲避著金兵的攻擊,找準時機,用樹枝直擊金兵的手腕,讓金兵手中的刀掉落。陸文則與陳學究相互配合,一個攻其不備,一個側麵突襲,一時間,洞內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


    然而,金兵人多勢眾,眾人漸漸不敵。眼看書稿就要落入金兵之手,蘇禦心急如焚,他突然看到洞壁上有一個狹小的縫隙,心生一計:“大家快,把書稿藏到縫隙裏!”眾人聞言,急忙將書稿藏好,然後繼續與金兵周旋,為書稿爭取更多的隱藏時間。


    最終,眾人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金兵才悻悻離去。他們有的身負重傷,躺在地上呻吟;有的衣衫破碎,滿臉疲憊。但他們的眼神卻依舊堅定,望著藏好書稿的縫隙,蘇禦說道:“隻要書稿還在,我們就還有希望。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保護好它,讓它傳承下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眾人一邊養傷,一邊繼續修複書稿。他們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書稿的命運多舛,但他們的信念從未動搖。每一次麵對困難,每一次遭受挫折,他們都告訴自己,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迎來曙光,讓《墨韻千秋》在華夏文化的曆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寫書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恆的沙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恆的沙粒並收藏寫書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