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無奈與惋惜
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 作者:冰封的暴風大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全場沉默了幾秒之後。
李陽終於開口,緩緩問道:
“後來,你又在養父養母家裏呆了多久?”
張族方坐在遠處,慢慢地迴答:
“大概一年多。”
“因為我迴去的時候,養父養母他們已經不讓我出去了。”
“他們就一直把我鎖在家裏麵。”
“但我當時年齡又比較大...”
“又找到機會,主動跑了出去。”
“這一次,就找到了我和我弟弟當初分開的地方。”
這家夥,還是想找弟弟。
李陽稍稍扶額,繼續問道:
“那個時候你差不多九歲十歲左右。”
“這個年齡段的話,你應該記得你們家的地址才對吧?”
張族方點點頭,一臉耿直:
“知道。”
既然如此...
李陽終於忍不住,問出了那個令在場觀眾都無比糾結的問題:
“既然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裏,又找到機會逃出來兩次...”
“那你為什麽不迴家呢?”
對此,張族方的迴答也頗為簡單:
“因為我不敢迴去...”
一說這話,李陽便恍然大悟了。
因為這家夥,把自己的弟弟弄丟了。
他將弟弟被擄走將這件事,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又因為長子的身份,導致他不得不麵對父母的失落與傷心。
這份偌大的壓力,落在他的身上。
總歸還是令人難以承受的。
張族方慢吞吞地,還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因為...是我把弟弟帶出來的。”
“我心裏麵也一直覺得...我對不住他。”
“這麽多年了,我就一直過不去這個坎。”
李陽稍稍歎了口氣,接著問道:
“從那以後,你一直在找弟弟嗎?”
張族方點了點頭,幾乎沒有絲毫猶豫:
“是的...”
“我一直在找。”
“但是...我的能力實在是太有限了。”
李陽稍稍點點頭,並未多言。
片刻後,才重新抬起頭來,疑惑問道:
“那你最終,還是迴到自己家了吧?”
看張族方點頭,便接著問道:
“那,大概是什麽時候迴去的?”
張族方眨了眨眼,似乎陷入了迴憶。
片刻之後,他才如夢初醒。
望著李陽的眼睛,喃喃說道:
“大概是零七年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已經離家五年多了。”
“某天我突然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
“哪怕隻是為了弟弟...”
“不管怎樣,我都必須得迴去跟爸爸媽媽講清楚當時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心裏其實特別難受。”
“剛一見麵,我爸爸他就走過來問...”
“弟弟怎麽迴事,現在在哪裏。”
“我跟他說...弟弟被我搞丟掉了。”
“我們被人騙到閩州,弟弟被人販子擄走賣掉了。”
“當時一聽到這話,我爸爸媽媽都特別生氣...”
“尤其是我媽媽,當時那個眼神讓我特別難忘。”
這...
也難免。
兩個孩子忽然消失了五年之久。
那麽長的時間,為人父母的他們都該被急瘋了。
最後大兒子迴來,說出了這樣的真相。
怎能讓人不感到憤怒?
現場的觀眾們帶入一下的話...
怕不是連把他吊起來打的心思都有了。
但李陽還是稍稍問了下:
“然後呢?他們怎麽了?”
“打你了嗎?”
張族方的迴答,依然令人萬分感慨。
隻見他搖了搖頭,給出了否定的迴答。
隨即開口,喃喃說道:
“沒有。”
“他們沒有打我,但也沒有理我...”
失落到極致之後...
剩下的,便是無盡的沉默。
到這一步...
父母對孩子所抱有的感情,已經不再是恨鐵不成鋼般的憤怒。
而是無奈,與惋惜。
看著張族方臉上格外複雜的表情,李陽會意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雖然沒有打你...”
“但對於當時的你來說,反而更難受吧?”
張族方點了點頭,頗為無奈地歎了口氣:
“那當然了。”
“那個時候,我真的情願他們狠狠打我一頓。”
“那樣的話,最起碼我心裏也會好受一點...”
“但他們隻是歎氣,除此之外就沒什麽別的表現了。”
“我爸爸跟我說...”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隻能是等我稍微大一點之後,再帶他們去找...”
說到這裏,李陽忽然問了個問題:
“照這樣說的話...”
“你現在,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嗎?”
張族方點點頭:
“對...”
“還在鄉下,贛州宜城。”
李陽又隨口一問:
“過年的時候,都和父母一塊兒過嗎?”
張族方卻搖了搖頭,緩緩迴道:
“前幾年是這樣的...”
“現在沒有了。”
至於原因,張族方也很快就給出了解釋。
“現在,我媽媽就一直在抱怨這個事情。”
“因為是我把弟弟弄丟了,所以媽媽就一直把氣撒在我身上...”
“每次逢年過節迴家,基本多數也是向我問這個。”
李陽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也就是說,你這次尋找弟弟,其實是有兩重原因在裏麵的。”
“與以往,我們所有的求助者都不一樣。”
“除了找迴你的弟弟,找到那份失散多年的親情之外。”
“你還想要向父母證明自己,試圖填平你們之間的隔閡。”
看著張族方不斷點頭的樣子,李陽又問了下:
“你的父母,今天來了嗎?”
看到張族方給出了肯定的迴答,李陽便轉頭,望向了台下:
“既然到了,我們就有請父母一起上台聊聊吧。”
在譚僑的陪伴下,一對老夫老妻,緩緩從觀眾席上起身,慢慢走上了台。
相互問好之後,李陽便示意他們坐在了沙發上。
望著這對淳樸的夫妻,李陽稍稍停頓片刻後,便問了個頗為關鍵的問題:
“我想問問二位,在孩子沒丟之前...”
“知道他們兄弟倆之間的感情嗎?”
“了解張族方的秉性嗎?”
這對老夫妻對視一眼,都重重地點了點頭:
“知道...”
“所以不論如何,才都想要找到。”
“因為愧疚,搞得他現在都不怎麽敢和我們相處了。”
“所以今天這事,既是滿足我們倆的心願,也能彌補他心裏的一個遺憾...”
“我們希望能找到弟弟。”
李陽終於開口,緩緩問道:
“後來,你又在養父養母家裏呆了多久?”
張族方坐在遠處,慢慢地迴答:
“大概一年多。”
“因為我迴去的時候,養父養母他們已經不讓我出去了。”
“他們就一直把我鎖在家裏麵。”
“但我當時年齡又比較大...”
“又找到機會,主動跑了出去。”
“這一次,就找到了我和我弟弟當初分開的地方。”
這家夥,還是想找弟弟。
李陽稍稍扶額,繼續問道:
“那個時候你差不多九歲十歲左右。”
“這個年齡段的話,你應該記得你們家的地址才對吧?”
張族方點點頭,一臉耿直:
“知道。”
既然如此...
李陽終於忍不住,問出了那個令在場觀眾都無比糾結的問題:
“既然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裏,又找到機會逃出來兩次...”
“那你為什麽不迴家呢?”
對此,張族方的迴答也頗為簡單:
“因為我不敢迴去...”
一說這話,李陽便恍然大悟了。
因為這家夥,把自己的弟弟弄丟了。
他將弟弟被擄走將這件事,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又因為長子的身份,導致他不得不麵對父母的失落與傷心。
這份偌大的壓力,落在他的身上。
總歸還是令人難以承受的。
張族方慢吞吞地,還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因為...是我把弟弟帶出來的。”
“我心裏麵也一直覺得...我對不住他。”
“這麽多年了,我就一直過不去這個坎。”
李陽稍稍歎了口氣,接著問道:
“從那以後,你一直在找弟弟嗎?”
張族方點了點頭,幾乎沒有絲毫猶豫:
“是的...”
“我一直在找。”
“但是...我的能力實在是太有限了。”
李陽稍稍點點頭,並未多言。
片刻後,才重新抬起頭來,疑惑問道:
“那你最終,還是迴到自己家了吧?”
看張族方點頭,便接著問道:
“那,大概是什麽時候迴去的?”
張族方眨了眨眼,似乎陷入了迴憶。
片刻之後,他才如夢初醒。
望著李陽的眼睛,喃喃說道:
“大概是零七年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已經離家五年多了。”
“某天我突然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
“哪怕隻是為了弟弟...”
“不管怎樣,我都必須得迴去跟爸爸媽媽講清楚當時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心裏其實特別難受。”
“剛一見麵,我爸爸他就走過來問...”
“弟弟怎麽迴事,現在在哪裏。”
“我跟他說...弟弟被我搞丟掉了。”
“我們被人騙到閩州,弟弟被人販子擄走賣掉了。”
“當時一聽到這話,我爸爸媽媽都特別生氣...”
“尤其是我媽媽,當時那個眼神讓我特別難忘。”
這...
也難免。
兩個孩子忽然消失了五年之久。
那麽長的時間,為人父母的他們都該被急瘋了。
最後大兒子迴來,說出了這樣的真相。
怎能讓人不感到憤怒?
現場的觀眾們帶入一下的話...
怕不是連把他吊起來打的心思都有了。
但李陽還是稍稍問了下:
“然後呢?他們怎麽了?”
“打你了嗎?”
張族方的迴答,依然令人萬分感慨。
隻見他搖了搖頭,給出了否定的迴答。
隨即開口,喃喃說道:
“沒有。”
“他們沒有打我,但也沒有理我...”
失落到極致之後...
剩下的,便是無盡的沉默。
到這一步...
父母對孩子所抱有的感情,已經不再是恨鐵不成鋼般的憤怒。
而是無奈,與惋惜。
看著張族方臉上格外複雜的表情,李陽會意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雖然沒有打你...”
“但對於當時的你來說,反而更難受吧?”
張族方點了點頭,頗為無奈地歎了口氣:
“那當然了。”
“那個時候,我真的情願他們狠狠打我一頓。”
“那樣的話,最起碼我心裏也會好受一點...”
“但他們隻是歎氣,除此之外就沒什麽別的表現了。”
“我爸爸跟我說...”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隻能是等我稍微大一點之後,再帶他們去找...”
說到這裏,李陽忽然問了個問題:
“照這樣說的話...”
“你現在,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嗎?”
張族方點點頭:
“對...”
“還在鄉下,贛州宜城。”
李陽又隨口一問:
“過年的時候,都和父母一塊兒過嗎?”
張族方卻搖了搖頭,緩緩迴道:
“前幾年是這樣的...”
“現在沒有了。”
至於原因,張族方也很快就給出了解釋。
“現在,我媽媽就一直在抱怨這個事情。”
“因為是我把弟弟弄丟了,所以媽媽就一直把氣撒在我身上...”
“每次逢年過節迴家,基本多數也是向我問這個。”
李陽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也就是說,你這次尋找弟弟,其實是有兩重原因在裏麵的。”
“與以往,我們所有的求助者都不一樣。”
“除了找迴你的弟弟,找到那份失散多年的親情之外。”
“你還想要向父母證明自己,試圖填平你們之間的隔閡。”
看著張族方不斷點頭的樣子,李陽又問了下:
“你的父母,今天來了嗎?”
看到張族方給出了肯定的迴答,李陽便轉頭,望向了台下:
“既然到了,我們就有請父母一起上台聊聊吧。”
在譚僑的陪伴下,一對老夫老妻,緩緩從觀眾席上起身,慢慢走上了台。
相互問好之後,李陽便示意他們坐在了沙發上。
望著這對淳樸的夫妻,李陽稍稍停頓片刻後,便問了個頗為關鍵的問題:
“我想問問二位,在孩子沒丟之前...”
“知道他們兄弟倆之間的感情嗎?”
“了解張族方的秉性嗎?”
這對老夫妻對視一眼,都重重地點了點頭:
“知道...”
“所以不論如何,才都想要找到。”
“因為愧疚,搞得他現在都不怎麽敢和我們相處了。”
“所以今天這事,既是滿足我們倆的心願,也能彌補他心裏的一個遺憾...”
“我們希望能找到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