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那時的彩禮,僅有三鋪三蓋
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 作者:冰封的暴風大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態度如此堅定。
但楊彥路,卻並沒有將其付諸實踐。
至於原因...
在短暫的停頓之後,楊彥路接著說道:
“奶奶一直對我很好。”
“我從小...一直到十八九歲以後。”
“每次在家裏,都是奶奶在幫我洗衣服。”
“再就是冬天來的時候,別人凍手,我凍腳。”
“我從八歲的時候開始,就一直有裂腳的毛病。”
“奶奶給做了不少襪子。”
“當時那種襪子,是用村裏種的棉花做成布節,再用紡線的工具紡成線。”
“最後,再用織布機織出來。”
“裏外雙層,從頭到尾全部都是我奶奶一個人做的。”
“穿上那個以後,我就再也不裂腳了。”
“再比如奶奶洗衣服的時候。”
“那個年代,沒有自來水這種方便的東西。”
“那個時候,我們村子那裏有一條河。”
“她就在河旁邊給我洗衣服。”
“因為得去上遊,用幹淨的水。”
“所以每次,她都得端著盆子,費力地爬到坡上去。”
“所以說,我從小就很感激奶奶。”
“再就是冬天來的時候,因為特別冷嘛。”
“奶奶怕我凍著腳,晚上的時候,就在被窩裏麵,伸出手來給我攥攥...”
幾乎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了。
李陽點了點頭,替許多觀眾,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能聽出來,奶奶對你真的是方方麵麵都很細心啊。”
楊彥路欣然點了點頭,笑了一下。
隨後接著開口講了起來:
“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
“在這個家裏最親的人,就是奶奶。”
“我很想找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但就是因為奶奶,我隻能先放棄這個想法...”
奶奶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才是真正觸動他內心的東西。
也正是因為有奶奶這一層關係在。
他才一直沒有徹底下定決心,遠走高飛,踏上自己尋親的道路。
因為不忍讓疼愛自己的奶奶傷心,年輕時的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尋家的想法。
楊彥路停頓片刻,接著說道:
“到第二年的時候,我們部隊裏麵,一個幹維修的瓦工。”
“就忽然提出來說...”
“小楊,我給你在這裏找個對象吧?”
“他當時就給我介紹起來了。”
“說這個女的,姊妹三個,她是老大。”
“看我拒絕,他還勸我說...”
“這地方這麽好,好山好土好人情的,為啥不願意留在這裏呢?”
“我當時就告訴他...”
“我從小,都是家裏的奶奶拉扯大的。”
“我無論如何,也得迴去我們老家,報答完奶奶的養育之恩才行。”
李陽微微頷首,開口問道:
“所以按照你的想法...”
“你想的是當完兵後,直接迴老家,在老家成家,還能孝敬奶奶。”
楊彥路連連點頭稱是,還不忘補充:
“如果我要是在外頭,光貪戀外麵的條件好。”
“說實在的...”
“奶奶從兩歲開始拉扯我,把我養育成人。”
“我良心上,過不去。”
“後來我當兵迴去之後...”
“大概是八三年年底迴的老家。”
“然後在第二年,我就在老家結了婚。”
說話間,頭頂上的大屏幕中,也浮現出了一張有些年頭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的,便是年輕時的楊彥路,以及他的妻子。
畫麵中的楊彥路,還穿著一身整潔的軍裝。
頭頂的帽子上,一枚五角星熠熠閃爍。
年輕時的他,麵容青澀,意氣風發。
身旁的妻子,也差不多給人相同的印象。
那個年代,對待感情,年輕的男女往往都十分懵懂。
大部分的關係,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從二人的麵相來看...
一種名為【緣分】的東西,似乎從很早,就在他們彼此之間的眉宇間流轉了。
“那個時候的彩禮是...”
“三鋪三蓋。”
“就是三床被子,三床褥子。”
“毛毯,線毯,床單。”
“這些的東西,都是奶奶給買的。”
說起大喜的事情,李陽也稍稍來了興趣,不禁開口提問起來:
“當時成親之後,你們的新房在哪兒?”
楊彥路的臉上,掛著樸實的微笑:
“在堂屋右邊的兩間屋裏...”
“我們當時就是在那裏結的婚。”
李陽托著下巴,若有所思:
“當時看到你結婚,奶奶應該很高興吧?”
楊彥路點了點頭。
至今為止,他還記得那日的景象。
時值正午,陽光正盛。
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自己的奶奶,臉上掛著無比欣喜的表情。
就連一向不怎麽待見自己的養父母,臉色也變得好了不少。
大喜的日子,仿佛連空氣都是甜的。
但...
那時的楊彥路,心中卻好像總有塊疙瘩無法解開。
李陽稍稍坐直了身子,若有所思地開口問道:
“但是當時你的心裏,是不是也有一點不太舒服?”
“畢竟別人家結婚的時候,都是父母給收拾,給照應。”
“到你這裏...”
楊彥路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也明顯收斂沉默了不少:
“那天,到晚上的時候。”
“我的眼淚,就控製不住,唰唰地往下掉。”
“當時我就想過了...”
“別人家裏,都是父母親來籌備這些事情...”
“都是母親,來置辦這些彩禮之類的東西。”
“我從小,都沒有在這個地方感受過母愛。”
“直到結婚那天,也一直沒有...”
結婚的時候,從很小缺少父母溫暖的楊彥路總是在想。
結婚是很重要的事情。
要是親生父母在身邊,該有多好...
這時候,他想過去找家。
但是他又覺得,養家的奶奶,對他實在太好了。
他怕自己去尋找,會讓奶奶傷心。
所以,他便又一次把這份念頭,藏在了心底。
隻為了一心,去孝敬自己的奶奶...
楊彥路微微抬手,一邊迴憶著,一邊講起了那之後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從部隊迴來...”
“第一個廠子,就是一個磚窯廠。”
磚窯廠...
當時被譽為“鋼鐵父親”的王爾慶老人,也有過這樣的經曆。
李陽順勢問了一下:
“磚窯廠?”
“是燒磚還是推磚啊?”
楊彥路輕輕歎了口氣,老實迴答:
“推磚...”
“那是個特別累的工作...”
但楊彥路,卻並沒有將其付諸實踐。
至於原因...
在短暫的停頓之後,楊彥路接著說道:
“奶奶一直對我很好。”
“我從小...一直到十八九歲以後。”
“每次在家裏,都是奶奶在幫我洗衣服。”
“再就是冬天來的時候,別人凍手,我凍腳。”
“我從八歲的時候開始,就一直有裂腳的毛病。”
“奶奶給做了不少襪子。”
“當時那種襪子,是用村裏種的棉花做成布節,再用紡線的工具紡成線。”
“最後,再用織布機織出來。”
“裏外雙層,從頭到尾全部都是我奶奶一個人做的。”
“穿上那個以後,我就再也不裂腳了。”
“再比如奶奶洗衣服的時候。”
“那個年代,沒有自來水這種方便的東西。”
“那個時候,我們村子那裏有一條河。”
“她就在河旁邊給我洗衣服。”
“因為得去上遊,用幹淨的水。”
“所以每次,她都得端著盆子,費力地爬到坡上去。”
“所以說,我從小就很感激奶奶。”
“再就是冬天來的時候,因為特別冷嘛。”
“奶奶怕我凍著腳,晚上的時候,就在被窩裏麵,伸出手來給我攥攥...”
幾乎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了。
李陽點了點頭,替許多觀眾,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能聽出來,奶奶對你真的是方方麵麵都很細心啊。”
楊彥路欣然點了點頭,笑了一下。
隨後接著開口講了起來:
“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
“在這個家裏最親的人,就是奶奶。”
“我很想找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但就是因為奶奶,我隻能先放棄這個想法...”
奶奶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才是真正觸動他內心的東西。
也正是因為有奶奶這一層關係在。
他才一直沒有徹底下定決心,遠走高飛,踏上自己尋親的道路。
因為不忍讓疼愛自己的奶奶傷心,年輕時的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尋家的想法。
楊彥路停頓片刻,接著說道:
“到第二年的時候,我們部隊裏麵,一個幹維修的瓦工。”
“就忽然提出來說...”
“小楊,我給你在這裏找個對象吧?”
“他當時就給我介紹起來了。”
“說這個女的,姊妹三個,她是老大。”
“看我拒絕,他還勸我說...”
“這地方這麽好,好山好土好人情的,為啥不願意留在這裏呢?”
“我當時就告訴他...”
“我從小,都是家裏的奶奶拉扯大的。”
“我無論如何,也得迴去我們老家,報答完奶奶的養育之恩才行。”
李陽微微頷首,開口問道:
“所以按照你的想法...”
“你想的是當完兵後,直接迴老家,在老家成家,還能孝敬奶奶。”
楊彥路連連點頭稱是,還不忘補充:
“如果我要是在外頭,光貪戀外麵的條件好。”
“說實在的...”
“奶奶從兩歲開始拉扯我,把我養育成人。”
“我良心上,過不去。”
“後來我當兵迴去之後...”
“大概是八三年年底迴的老家。”
“然後在第二年,我就在老家結了婚。”
說話間,頭頂上的大屏幕中,也浮現出了一張有些年頭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的,便是年輕時的楊彥路,以及他的妻子。
畫麵中的楊彥路,還穿著一身整潔的軍裝。
頭頂的帽子上,一枚五角星熠熠閃爍。
年輕時的他,麵容青澀,意氣風發。
身旁的妻子,也差不多給人相同的印象。
那個年代,對待感情,年輕的男女往往都十分懵懂。
大部分的關係,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從二人的麵相來看...
一種名為【緣分】的東西,似乎從很早,就在他們彼此之間的眉宇間流轉了。
“那個時候的彩禮是...”
“三鋪三蓋。”
“就是三床被子,三床褥子。”
“毛毯,線毯,床單。”
“這些的東西,都是奶奶給買的。”
說起大喜的事情,李陽也稍稍來了興趣,不禁開口提問起來:
“當時成親之後,你們的新房在哪兒?”
楊彥路的臉上,掛著樸實的微笑:
“在堂屋右邊的兩間屋裏...”
“我們當時就是在那裏結的婚。”
李陽托著下巴,若有所思:
“當時看到你結婚,奶奶應該很高興吧?”
楊彥路點了點頭。
至今為止,他還記得那日的景象。
時值正午,陽光正盛。
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自己的奶奶,臉上掛著無比欣喜的表情。
就連一向不怎麽待見自己的養父母,臉色也變得好了不少。
大喜的日子,仿佛連空氣都是甜的。
但...
那時的楊彥路,心中卻好像總有塊疙瘩無法解開。
李陽稍稍坐直了身子,若有所思地開口問道:
“但是當時你的心裏,是不是也有一點不太舒服?”
“畢竟別人家結婚的時候,都是父母給收拾,給照應。”
“到你這裏...”
楊彥路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也明顯收斂沉默了不少:
“那天,到晚上的時候。”
“我的眼淚,就控製不住,唰唰地往下掉。”
“當時我就想過了...”
“別人家裏,都是父母親來籌備這些事情...”
“都是母親,來置辦這些彩禮之類的東西。”
“我從小,都沒有在這個地方感受過母愛。”
“直到結婚那天,也一直沒有...”
結婚的時候,從很小缺少父母溫暖的楊彥路總是在想。
結婚是很重要的事情。
要是親生父母在身邊,該有多好...
這時候,他想過去找家。
但是他又覺得,養家的奶奶,對他實在太好了。
他怕自己去尋找,會讓奶奶傷心。
所以,他便又一次把這份念頭,藏在了心底。
隻為了一心,去孝敬自己的奶奶...
楊彥路微微抬手,一邊迴憶著,一邊講起了那之後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從部隊迴來...”
“第一個廠子,就是一個磚窯廠。”
磚窯廠...
當時被譽為“鋼鐵父親”的王爾慶老人,也有過這樣的經曆。
李陽順勢問了一下:
“磚窯廠?”
“是燒磚還是推磚啊?”
楊彥路輕輕歎了口氣,老實迴答:
“推磚...”
“那是個特別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