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鐵漢父親的尋親之路
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 作者:冰封的暴風大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片刻後,台長的辦公室內。
聽李陽簡略提完所有的要求之後,郝鑒台長眼角一抽,喃喃開口:
“工作人選,舞台布景,尋人過程,部門協調...你全都包攬了?”
“額...不是...”
“小陽啊,我本來以為你會好好花一段時間仔細考慮一下的。”
“而且這麽多活兒,你打算找誰來當助手?總不能全都一個人幹吧?”
看著郝台長那滿臉擔憂的表情,李陽隻是淡定笑笑:
“放心,助手的人選我早就想好了。”
“再說了,我的能力,您還不清楚嗎?”
“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也不會跟您在這兒打包票不是?”
這話說得倒是不假。
郝鑒台長與李陽算是老相識。
當初也正是因為郝鑒台長的招攬,李陽才會選擇進入雲州電視台工作的。
這些都是身體原主記憶中留存的信息。
不過對於現在的李陽來說,也足夠用了。
而且,也正是多虧了這些記憶。
李陽才第一時間,鎖定了自己想要的副手人選。
畢竟自己要負責的,是一檔尋人節目。
節目的重點,不僅僅是根據求助者提供的線索,在茫茫人海中尋到符合的目標。
更要趕赴一線,與尋到的人展開交流,將其帶到舞台上才行。
而能夠勝任這個工作的人...
自然就是記憶中,那個曾經與李陽互為搭檔的專業存在——警官譚僑。
在剛剛加入雲州電視台的時候,李陽負責的第一個節目,是一個名叫《譚聊交通》的普法節目。
其中,他作為內景主持人,負責台本對接和現場調度。
那時候,還身為交警的譚僑,則負責在外麵與群眾互動,順便向鏡頭科普交通規則,記錄執法過程。
因為二人的默契配合,與題材的新穎。
當年的《譚聊交通》,一經播出,便直接爆火。
很快就成為了雲州電視台的收視率擔當。
甚至還憑借一己之力,接連打破了雲州電視台曆史上的多項記錄。
如今,《譚聊交通》,已經停播了數年。
曾經兼職外景記者的譚僑,也迴歸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但毫不誇張地講...
憑著二人的交情,隻要李陽有所需求,譚僑便必會有所迴應。
這樣想著,李陽幹脆直接在郝台長的辦公室裏,給譚僑打了個電話。
電話接通,李陽開門見山,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譚僑那邊停頓片刻,似乎並未想到事情會這樣發展。
短暫梳理完來龍去脈之後,果斷給予了迴應:
“哇...李陽,你小子咋想的?”
“尋人節目,虧你敢接。”
“你是不知道,雲州警署這邊,經手過不少尋人的案件。”
“但大多數,都是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許多從小被拐,希望尋找至親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什麽模樣。”
“在華夏,單憑報案人的三言兩語,就想找到確切的目標,無異於大海撈針。”
“就算你足夠機靈,想到要和警署合作,在與警署共享數據庫的情況下,動輒三五年,甚至十幾二十年都一無所獲的情況,也是常事。”
“這活可不是人幹的啊...”
“你真想好了?”
電話這頭的李陽,淡定一笑:
“自然。”
“而且尋人的途徑,我自有辦法。”
“你隻需要幫我對接各地警署,按照我提供的線索,做好後續工作即可。”
“如何,有興趣嗎?”
譚僑再次沉默了片刻,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感覺...你好像挺有自信的。”
“那我問你,這個節目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李陽不假思索地迴答:
“現在嘛...算上你的話,一共兩個。”
“不過郝台長這邊,一切好商量,各類工作都會給我們亮綠燈的。”
“按他的話說...”
“這可是他孤注一擲,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徹底拯救雲州電視台的一場豪賭。”
“要是崩了的話,雲州電視台就要改成公共廁所了。”
說到這裏,李陽還稍稍抬起頭,望了台長一眼。
看著李陽帶著笑意的目光,郝台長心裏竟莫名安心了一些。
能把話說到這種份上,看來李陽這小子,的確胸有成竹。
如此自信的態度...
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年輕人!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譚僑也哈哈大笑起來:
“兩個人?搞這種級別的節目?你小子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好好好,我幹!”
“具體什麽時候,你給個信。”
“我這就給領導提交申請。”
李陽托著下巴,思索片刻。
隨後,緩緩將目光投向了身旁的郝台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就今天吧。”
“我這邊先找一個合適的求助人,作為我們第一期節目的嘉賓。”
“通過他提供的線索,我會盡快查到他要找的人,最遲今晚,我給你一個確定的去處。”
“你去將人帶來,我們明晚開播。”
這短短的幾句話,頓時將郝台長和電話另一端的譚僑都給聽傻了。
譚僑皺著眉頭,嚴肅問道:
“李陽?你認真的?”
“一晚上的時間,你就能通過有限的線索,找到確定的目標?”
“你該不會是請了演員吧?”
旁邊的台長,也有些猶豫:
“為了節目效果,提前準備演員,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這種方法用的多了,總歸不是個頭...”
李陽笑笑:
“放心。”
“做節目固然重要,但我也不會因此糊弄了事。”
“我們的第一位求助人,就從警署的案宗裏開始找吧。”
...
將所有的事情全都安排好後,差不多也到了下班的時間。
李陽提著一遝剛剛打印出來的卷宗,走出了電視台大樓。
除了場地布置之類必不可少的細節之外,李陽最上心的事情,還得是這個。
作為《等著你》的第一期節目。
該邀請一個怎樣的嘉賓,是他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方才與台長商議了半天,李陽才最終敲定了自己的第一個人選。
這是一對來自雲州昆城的父女。
女兒,名叫王小芳。
父親,名叫王爾慶。
至於他們想要尋找的...
根據當事人王小芳所說。
她是想要幫自己的父親,找到失散已久的家人。
聽李陽簡略提完所有的要求之後,郝鑒台長眼角一抽,喃喃開口:
“工作人選,舞台布景,尋人過程,部門協調...你全都包攬了?”
“額...不是...”
“小陽啊,我本來以為你會好好花一段時間仔細考慮一下的。”
“而且這麽多活兒,你打算找誰來當助手?總不能全都一個人幹吧?”
看著郝台長那滿臉擔憂的表情,李陽隻是淡定笑笑:
“放心,助手的人選我早就想好了。”
“再說了,我的能力,您還不清楚嗎?”
“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也不會跟您在這兒打包票不是?”
這話說得倒是不假。
郝鑒台長與李陽算是老相識。
當初也正是因為郝鑒台長的招攬,李陽才會選擇進入雲州電視台工作的。
這些都是身體原主記憶中留存的信息。
不過對於現在的李陽來說,也足夠用了。
而且,也正是多虧了這些記憶。
李陽才第一時間,鎖定了自己想要的副手人選。
畢竟自己要負責的,是一檔尋人節目。
節目的重點,不僅僅是根據求助者提供的線索,在茫茫人海中尋到符合的目標。
更要趕赴一線,與尋到的人展開交流,將其帶到舞台上才行。
而能夠勝任這個工作的人...
自然就是記憶中,那個曾經與李陽互為搭檔的專業存在——警官譚僑。
在剛剛加入雲州電視台的時候,李陽負責的第一個節目,是一個名叫《譚聊交通》的普法節目。
其中,他作為內景主持人,負責台本對接和現場調度。
那時候,還身為交警的譚僑,則負責在外麵與群眾互動,順便向鏡頭科普交通規則,記錄執法過程。
因為二人的默契配合,與題材的新穎。
當年的《譚聊交通》,一經播出,便直接爆火。
很快就成為了雲州電視台的收視率擔當。
甚至還憑借一己之力,接連打破了雲州電視台曆史上的多項記錄。
如今,《譚聊交通》,已經停播了數年。
曾經兼職外景記者的譚僑,也迴歸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但毫不誇張地講...
憑著二人的交情,隻要李陽有所需求,譚僑便必會有所迴應。
這樣想著,李陽幹脆直接在郝台長的辦公室裏,給譚僑打了個電話。
電話接通,李陽開門見山,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譚僑那邊停頓片刻,似乎並未想到事情會這樣發展。
短暫梳理完來龍去脈之後,果斷給予了迴應:
“哇...李陽,你小子咋想的?”
“尋人節目,虧你敢接。”
“你是不知道,雲州警署這邊,經手過不少尋人的案件。”
“但大多數,都是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許多從小被拐,希望尋找至親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什麽模樣。”
“在華夏,單憑報案人的三言兩語,就想找到確切的目標,無異於大海撈針。”
“就算你足夠機靈,想到要和警署合作,在與警署共享數據庫的情況下,動輒三五年,甚至十幾二十年都一無所獲的情況,也是常事。”
“這活可不是人幹的啊...”
“你真想好了?”
電話這頭的李陽,淡定一笑:
“自然。”
“而且尋人的途徑,我自有辦法。”
“你隻需要幫我對接各地警署,按照我提供的線索,做好後續工作即可。”
“如何,有興趣嗎?”
譚僑再次沉默了片刻,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感覺...你好像挺有自信的。”
“那我問你,這個節目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李陽不假思索地迴答:
“現在嘛...算上你的話,一共兩個。”
“不過郝台長這邊,一切好商量,各類工作都會給我們亮綠燈的。”
“按他的話說...”
“這可是他孤注一擲,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徹底拯救雲州電視台的一場豪賭。”
“要是崩了的話,雲州電視台就要改成公共廁所了。”
說到這裏,李陽還稍稍抬起頭,望了台長一眼。
看著李陽帶著笑意的目光,郝台長心裏竟莫名安心了一些。
能把話說到這種份上,看來李陽這小子,的確胸有成竹。
如此自信的態度...
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年輕人!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譚僑也哈哈大笑起來:
“兩個人?搞這種級別的節目?你小子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好好好,我幹!”
“具體什麽時候,你給個信。”
“我這就給領導提交申請。”
李陽托著下巴,思索片刻。
隨後,緩緩將目光投向了身旁的郝台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就今天吧。”
“我這邊先找一個合適的求助人,作為我們第一期節目的嘉賓。”
“通過他提供的線索,我會盡快查到他要找的人,最遲今晚,我給你一個確定的去處。”
“你去將人帶來,我們明晚開播。”
這短短的幾句話,頓時將郝台長和電話另一端的譚僑都給聽傻了。
譚僑皺著眉頭,嚴肅問道:
“李陽?你認真的?”
“一晚上的時間,你就能通過有限的線索,找到確定的目標?”
“你該不會是請了演員吧?”
旁邊的台長,也有些猶豫:
“為了節目效果,提前準備演員,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這種方法用的多了,總歸不是個頭...”
李陽笑笑:
“放心。”
“做節目固然重要,但我也不會因此糊弄了事。”
“我們的第一位求助人,就從警署的案宗裏開始找吧。”
...
將所有的事情全都安排好後,差不多也到了下班的時間。
李陽提著一遝剛剛打印出來的卷宗,走出了電視台大樓。
除了場地布置之類必不可少的細節之外,李陽最上心的事情,還得是這個。
作為《等著你》的第一期節目。
該邀請一個怎樣的嘉賓,是他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方才與台長商議了半天,李陽才最終敲定了自己的第一個人選。
這是一對來自雲州昆城的父女。
女兒,名叫王小芳。
父親,名叫王爾慶。
至於他們想要尋找的...
根據當事人王小芳所說。
她是想要幫自己的父親,找到失散已久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