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宮廷的眾多皇子中,李治以其仁厚的性格逐漸引起了太宗的關注,讓太宗在諸多憂慮之中,漸漸放下了一份心。


    一日,太宗在禦花園中散步,心中思索著國家的未來和皇子們的表現。這時,李治恰巧路過,見到太宗,趕忙上前請安。


    “兒臣拜見父皇。”李治恭敬地說道。


    太宗微微點頭,看著李治溫和的麵容,說道:“治兒,陪朕走走。”


    李治應聲道:“是,父皇。”


    兩人並肩而行,太宗開口問道:“治兒,近日你在做些什麽?”


    李治答道:“父皇,兒臣近日在研讀經典,思考治國之道,也時常與大臣們交流,學習理政之方。”


    太宗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哦?那你可有什麽心得?”


    李治略作思考,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治國應以民為本,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太宗停下腳步,注視著李治,說道:“治兒,此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啊。”


    李治堅定地說:“兒臣明白,但兒臣願為此努力,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太宗微微頷首,繼續往前走。


    又有一次,太宗召集眾皇子商議國事。其他皇子們各抒己見,有的主張以武力擴張疆土,有的則提議加重賦稅以充實國庫。輪到李治發言時,他說道:“父皇,兒臣認為,當下應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宜過度征戰和加重百姓負擔。我們應注重發展農業,鼓勵商貿,讓百姓富足,國家自然強盛。”


    此言一出,幾位激進的皇子不禁笑出聲來。


    “李治,你這想法太過軟弱,如何能讓大唐稱霸天下?”一位皇子嘲笑道。


    李治不卑不亢地迴應:“兄長,武力並非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若百姓生活困苦,國家根基不穩,即便一時稱霸,也難以長久。”


    太宗聽著李治的話,沒有表態,但心中卻有了一番思量。


    事後,太宗在書房與長孫無忌談起此事。


    太宗說道:“無忌,你覺得李治此次的見解如何?”


    長孫無忌拱手道:“陛下,李治殿下的想法雖顯溫和,但不無道理。如今國家初定,百姓需要安寧。”


    太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朕也覺得治兒的想法有其可取之處,隻是不知他是否能堅定此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在處理一些宮廷事務時,也展現出了他的仁厚和公正。


    一次,後宮中兩位嬪妃因瑣事發生爭執,鬧到了太宗麵前。其他皇子都主張嚴懲,以正宮規。而李治卻求情道:“父皇,兩位嬪妃或許是一時衝動,不如先調查清楚,若並非大錯,稍加懲戒,以教育為主。”


    太宗問道:“治兒,你為何如此主張?”


    李治答道:“父皇,後宮和睦也是朝廷安穩的一部分。嚴懲或許能止一時之錯,但也可能讓人心生恐懼,反而不利於後宮的和諧。”


    太宗聽後,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治兒,你能有如此仁心,朕心甚慰。”


    漸漸地,太宗對李治的關注越來越多。


    在一次家宴上,太宗對李治說道:“治兒,你的表現讓朕頗為放心,望你能繼續保持這份仁厚,為大唐的未來努力。”


    李治起身,恭敬地迴道:“兒臣定當不負父皇厚望。”


    從此,李治在眾皇子中嶄露頭角,太宗也對他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海雲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海雲間並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