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的路邊攤隨便買了點吃的墊吧肚子,我們跟著女人來到了她住的地方。
這是一個新修的小區。
小區入口豪華氣派,區內設施完善整潔,環境清靜優美,看起來很是高檔。
不過大抵是因為小區才建好沒多久,入住率不是很高,放眼望去,每棟樓隻有零星幾戶人家亮著燈火,看起來冷冷清清的。
搭乘電梯一路來到十樓,女人領著我們到了她家門口。
“到了,這裏就是我家了。”
女人一邊從包裏拿出鑰匙一邊小聲說道,神情看起來有幾分緊張。
趁著女人開鎖的空隙,寧萌出聲詢問:“阿姨,這小區才建好不久吧?你們搬進來多長時間了?”
“嗯,這小區今年年初才建好的,我們是五月份裝修完,七月份搬進來的,到現在住了差不多四個月。”
女人說話間,隻聽“啪嗒”一聲,原本嚴絲合縫的防盜門,露出了一條細小的縫隙。
小心翼翼地拽著防盜門的門把手,女人將門縫拉開了一些,探頭往裏麵瞧了眼。
見裏麵安安靜靜的,沒有一點動靜,她皺了皺眉,迴頭看向我們。
“我兒子好像睡了,你們進去吧,進去的時候盡量小心一點,地上可能會有碎玻璃。”
碎玻璃?
我挑了挑眉,道:“阿姨,先不急著進去,你先把大致的情況和我們說一說吧。”
“比如你兒子今年多大了,你是什麽時候發現他不對勁的,他都有些什麽奇怪的舉動。”
“還有就是,在那之前,他有沒有去過什麽奇怪的地方,見過什麽奇怪的人。”
先前在路上,因為擔心會碰到事主的熟人,考慮到事主的隱私問題,我跟寧萌就沒詢問她具體的細節。
這會兒都到她家的家門口了,左右無人,也是時候該問一問了。
幹我們這一行的,不可能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聞不問,就直接上陣驅邪捉鬼。
女人眨眨眼:“你們看事還需要問這些的嗎?”
“看事兒就跟看病一樣,都講究對症下藥。”我笑了笑,“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情況,等下動手的時候,心裏才有分寸。”
“哦,這樣啊。”女人看起來還是有點兒緊張。
抿了抿唇,她想了大概有三五秒,組織了一下語言,才將具體的情況簡單的和我們說了一遍。
她兒子今年十四歲,是一名初二的在讀學生,平時周一到周五都在學校上課,周末則是在家,沒去過什麽奇怪的地方,更不可能見過什麽奇怪的人。
大概兩個星期前,她兒子周五放假迴家,一開始還好好的,等到了周六那天早上,她喊她兒子吃早飯時,看見桌上她準備的雞蛋餅和油條,她兒子忽然就發脾氣說他不吃那些東西,他要吃包子和稀飯,讓她馬上出去買。
她兒子原本不是這樣的人,脾氣很好,從來沒對她發過火,她想著,她兒子在學校上了一星期的課,可能是吃膩了那兩樣東西,又或者是學習太累導致心情不好,所以才對她發火宣泄,也就沒放在心上,當即就下了樓,去小區外的早餐店給她兒子買了包子和稀飯迴來。
結果等她將兩樣東西擺上桌,她兒子嚐了一口後,竟直接將碗給摔了,還跳起來掐她脖子,說包子和粥的味道不對,她肯定是偷偷在包子和粥裏下了藥,想毒死自己。
她當時就給嚇壞了,好不容易從她兒子手裏掙脫出來,她兒子轉頭又拿起杯子砸她,砸完了杯子就拿碗砸,末了還將自己的腦袋往牆上撞得哐哐直響,撞得額頭和臉上都是血。
她嚇得不輕,趕忙打了120急救電話,可等救護車趕到以後,她兒子又恢複了正常模樣,完全不記得自己先前都做了些什麽。
後來他們到了醫院,醫生給她兒子處理了傷,又做了一係列診斷和檢查,診斷的結果是她兒子沒有精神方麵的疾病,就是最近學習方麵的壓力過大,才會情緒失控突然暴躁。
還讓她這個做家長的,平時不要給自己兒子太大的壓力,實在不行,就先請個病假在家休息兩天,暫時不要去學校上課,等她兒子心情放鬆了再去學校,畢竟跟身體健康比起來,學習什麽的都不是事。
她覺得醫生說的有道理,就將她兒子先帶迴了家,而她兒子迴家以後,言行舉止表現得跟往常一樣,正常得就好像上午經曆的事,不過是她做的一個夢。
她原也以為自己真的隻是做了一場夢,觀察了兩天,見自家兒子沒有再出現異常行為,她就讓他去了學校。
不料迴校後過了兩天,她兒子的班主任就給她打來電話,說是她兒子在學校打傷了同班同學,讓她去學校將兒子接迴來。
她當時心裏涼得跟被人剖開胸膛,往裏麵灌了一盆冰水一樣,等她趕到學校,就見她兒子把兩個同班同學打得鼻青臉腫鼻血橫流。
而她兒子動手打人的原因,僅僅隻是因為那兩個同學在他午睡的時候,悄聲說了幾句話。
賠完禮又支付完兩個同學的醫藥費和營養費,她就將兒子帶迴了家,自那以後,她兒子時不時就會發一下瘋,做些傷人的瘋狂舉動。
她將她兒子的情況跟在外地打工的丈夫還有熟識的親戚朋友說了以後,有人說可能是得了精神分裂症,也有人說可能是中了邪。
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見她兒子的情況沒有好轉,想起之前從隨緣算卦門口路過時看到的招牌,她這才決定試上一試。
沒有去過奇怪的地方,也沒有見過什麽奇怪的人嗎?
想了想,我問:“那阿姨你們最近,或者以前有得罪過什麽人嗎?”
女人一愣,隨後搖了搖頭。
“我們就是普通的打工人,平時從不主動招惹別人,更不會得罪別人。”
“怎麽的,你們是懷疑我兒子之所以會這樣,是有人背地裏動了手腳害他?”
我輕輕點頭:“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具體什麽情況,得看過以後才知道。”
這是一個新修的小區。
小區入口豪華氣派,區內設施完善整潔,環境清靜優美,看起來很是高檔。
不過大抵是因為小區才建好沒多久,入住率不是很高,放眼望去,每棟樓隻有零星幾戶人家亮著燈火,看起來冷冷清清的。
搭乘電梯一路來到十樓,女人領著我們到了她家門口。
“到了,這裏就是我家了。”
女人一邊從包裏拿出鑰匙一邊小聲說道,神情看起來有幾分緊張。
趁著女人開鎖的空隙,寧萌出聲詢問:“阿姨,這小區才建好不久吧?你們搬進來多長時間了?”
“嗯,這小區今年年初才建好的,我們是五月份裝修完,七月份搬進來的,到現在住了差不多四個月。”
女人說話間,隻聽“啪嗒”一聲,原本嚴絲合縫的防盜門,露出了一條細小的縫隙。
小心翼翼地拽著防盜門的門把手,女人將門縫拉開了一些,探頭往裏麵瞧了眼。
見裏麵安安靜靜的,沒有一點動靜,她皺了皺眉,迴頭看向我們。
“我兒子好像睡了,你們進去吧,進去的時候盡量小心一點,地上可能會有碎玻璃。”
碎玻璃?
我挑了挑眉,道:“阿姨,先不急著進去,你先把大致的情況和我們說一說吧。”
“比如你兒子今年多大了,你是什麽時候發現他不對勁的,他都有些什麽奇怪的舉動。”
“還有就是,在那之前,他有沒有去過什麽奇怪的地方,見過什麽奇怪的人。”
先前在路上,因為擔心會碰到事主的熟人,考慮到事主的隱私問題,我跟寧萌就沒詢問她具體的細節。
這會兒都到她家的家門口了,左右無人,也是時候該問一問了。
幹我們這一行的,不可能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聞不問,就直接上陣驅邪捉鬼。
女人眨眨眼:“你們看事還需要問這些的嗎?”
“看事兒就跟看病一樣,都講究對症下藥。”我笑了笑,“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情況,等下動手的時候,心裏才有分寸。”
“哦,這樣啊。”女人看起來還是有點兒緊張。
抿了抿唇,她想了大概有三五秒,組織了一下語言,才將具體的情況簡單的和我們說了一遍。
她兒子今年十四歲,是一名初二的在讀學生,平時周一到周五都在學校上課,周末則是在家,沒去過什麽奇怪的地方,更不可能見過什麽奇怪的人。
大概兩個星期前,她兒子周五放假迴家,一開始還好好的,等到了周六那天早上,她喊她兒子吃早飯時,看見桌上她準備的雞蛋餅和油條,她兒子忽然就發脾氣說他不吃那些東西,他要吃包子和稀飯,讓她馬上出去買。
她兒子原本不是這樣的人,脾氣很好,從來沒對她發過火,她想著,她兒子在學校上了一星期的課,可能是吃膩了那兩樣東西,又或者是學習太累導致心情不好,所以才對她發火宣泄,也就沒放在心上,當即就下了樓,去小區外的早餐店給她兒子買了包子和稀飯迴來。
結果等她將兩樣東西擺上桌,她兒子嚐了一口後,竟直接將碗給摔了,還跳起來掐她脖子,說包子和粥的味道不對,她肯定是偷偷在包子和粥裏下了藥,想毒死自己。
她當時就給嚇壞了,好不容易從她兒子手裏掙脫出來,她兒子轉頭又拿起杯子砸她,砸完了杯子就拿碗砸,末了還將自己的腦袋往牆上撞得哐哐直響,撞得額頭和臉上都是血。
她嚇得不輕,趕忙打了120急救電話,可等救護車趕到以後,她兒子又恢複了正常模樣,完全不記得自己先前都做了些什麽。
後來他們到了醫院,醫生給她兒子處理了傷,又做了一係列診斷和檢查,診斷的結果是她兒子沒有精神方麵的疾病,就是最近學習方麵的壓力過大,才會情緒失控突然暴躁。
還讓她這個做家長的,平時不要給自己兒子太大的壓力,實在不行,就先請個病假在家休息兩天,暫時不要去學校上課,等她兒子心情放鬆了再去學校,畢竟跟身體健康比起來,學習什麽的都不是事。
她覺得醫生說的有道理,就將她兒子先帶迴了家,而她兒子迴家以後,言行舉止表現得跟往常一樣,正常得就好像上午經曆的事,不過是她做的一個夢。
她原也以為自己真的隻是做了一場夢,觀察了兩天,見自家兒子沒有再出現異常行為,她就讓他去了學校。
不料迴校後過了兩天,她兒子的班主任就給她打來電話,說是她兒子在學校打傷了同班同學,讓她去學校將兒子接迴來。
她當時心裏涼得跟被人剖開胸膛,往裏麵灌了一盆冰水一樣,等她趕到學校,就見她兒子把兩個同班同學打得鼻青臉腫鼻血橫流。
而她兒子動手打人的原因,僅僅隻是因為那兩個同學在他午睡的時候,悄聲說了幾句話。
賠完禮又支付完兩個同學的醫藥費和營養費,她就將兒子帶迴了家,自那以後,她兒子時不時就會發一下瘋,做些傷人的瘋狂舉動。
她將她兒子的情況跟在外地打工的丈夫還有熟識的親戚朋友說了以後,有人說可能是得了精神分裂症,也有人說可能是中了邪。
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見她兒子的情況沒有好轉,想起之前從隨緣算卦門口路過時看到的招牌,她這才決定試上一試。
沒有去過奇怪的地方,也沒有見過什麽奇怪的人嗎?
想了想,我問:“那阿姨你們最近,或者以前有得罪過什麽人嗎?”
女人一愣,隨後搖了搖頭。
“我們就是普通的打工人,平時從不主動招惹別人,更不會得罪別人。”
“怎麽的,你們是懷疑我兒子之所以會這樣,是有人背地裏動了手腳害他?”
我輕輕點頭:“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具體什麽情況,得看過以後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