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皇上在弘德殿召陳廷敬進講,諸王並三公九卿都依例圜聽。陳廷敬這次進講的是《君子小人章》,為的是探測聖意。原來他近日聽得有人私下議論,皇上對明珠似有不滿。可是否已到了參明珠的時候,他仍拿不準。他故意進講《君子小人章》,實是煞費苦心。
陳廷敬先是照本宣科,然後發表議論,說:“從來皇上旨意不能下達,民間疾苦不能上聞,都因為小人在中間作怪。小人沒得誌的時候,必定善於諂媚;小人得誌之後,往往慣使陰毒奸計。小人的危害,不可勝數。所以,遠小人,近賢臣,自古人主都以此告誡自己。”
皇上道:“朕也時常告誡自己提防小人,可我身邊有無小人呢?肯定是有的。”
皇上說這話時,眼瞼低垂著,誰也沒有望,可大臣們都覺得臉皮發癢,似乎皇上正望著自己。
陳廷敬又說:“君子光明磊落,從不偽裝,偶有過失,容易被人察覺,故而君子看上去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小人善於掩飾,滴水不漏,看上去毫無瑕疵,故而小人一旦得寵,反而貪位長久,成為不倒翁。小人又善於揭人之短,顯己之長,使人主對他信而不疑。故而自古有許多大奸大惡者,往往死後多年才被人看清麵目。”
皇上道:“如此,危害就更大了。朕非聖賢,也有看不清真相的時候。朕要提醒各位臣工,務必虛懷若穀,坦蕩做人,正道直行。廷敬接著說吧。”
陳廷敬說:“君子是小人天生的死敵,因此小人最喜歡做的就是殘害君子。且小人殘害君子,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而在筵閑私語之時。所以聖人稱小人為莫夜之賊,惟聖明之主能察覺他們,不讓他們得誌!”
皇上點頭良久,道:“廷敬這番話,雖不是很新鮮,卻也是朕常常感觸到的。今日專門聽他講講,仍是振聾發聵!從來君子得誌能容小人,小人得誌必不能容君子。朕不想做昏君,決意惟小人務去!這次進講就到這裏。賜茶文淵閣,諸位大臣先去文淵閣候駕,朕同廷敬說幾句話就來。”
平日都是臣工們跪送皇上起駕,這迴他們隻叩了頭,退身下去。大臣們暗自奇怪,不由得偷偷地瞟著陳廷敬。索額圖麵有得色,瞟了眼明珠,似乎他知道皇上講的小人是誰。明珠私下驚懼,卻仍是微笑如常。
殿內隻剩下皇上了,陳廷敬不免心跳起來。他並不知道皇上留下自己有什麽話說。忽聽皇上問道:“廷敬,你專門為朕進講君子和小人,一定有所用心。不妨告訴朕,你心目中誰是小人?”
陳廷敬顧左右而言他,試探道:“臣不知張汧、王繼文之輩可否算小人?”
皇上道:“朕知道張汧是你的兒女親家。一個讀書人,當了官,就把聖賢書忘得幹幹淨淨,就開始貪銀子,朕非常痛心!”
陳廷敬道:“臣不敢替張汧說半句求情的話。然臣以為,張汧本性並非貪心重的人。當年他在山東德州任上,清廉自守,為此得罪了上司。如今,他官越做越大,拿的俸祿越來越多,反而貪了,中間必有原因。”
皇上道:“廷敬沒有把話說透,你想說張汧的督撫之職是花錢買來的,是嗎?”
陳廷敬說:“這種事很難有真憑實據,臣不敢亂說。”
皇上道:“朕主張風聞言事,就因為這個道理!不然,凡事都要拿得很準才敢說,朕放著那麽多言官就沒用了。”
陳廷敬琢磨著皇上心思,故意道:“吏部多年都由明相國……”
他話沒說完,皇上沒好氣地說:“什麽明相國!國朝並無相國之職!”
陳廷敬又故意說道:“滿朝文武都稱明珠大人明相國,臣嘴上也習慣了。”
皇上黑了臉,說:“明珠是不是成了二皇上了?”
陳廷敬大驚,終於知道皇上想搬掉明珠了。他想故意激怒皇上,便說:“皇上這句話,臣不敢迴!”
皇上問道:“朕問你話,有何不敢迴?”
陳廷敬道:“人都有畏死之心,臣怕死!”
皇上更是憤怒:“得罪明珠就有性命之憂?這是誰的天下?”
陳廷敬低頭不語,想等皇上心頭之火再燒旺些。
皇上道:“朕原打算張汧、王繼文一並奪職,可明珠密奏,說王繼文之罪比張汧更甚十倍,倘若一樣處置,恐難服天下。”
陳廷敬這才說道:“皇上眼明如炬,已看得很清楚了。明珠巴不得王繼文快些死,張汧也最好殺掉。”
皇上道:“廷敬特意給朕進講小人,煞費苦心啊!朕明白你的用心!”
陳廷敬見時機已到,方才大膽進言:“臣早就注意到,明珠攬權過重。言官建言,需先經明珠過目,不然就會招來謗議朝政的罪名;南書房代擬聖旨,必由明珠改定,不然就說我們歪曲了皇上旨意;各地上來的折子,也要先送明珠府上過目修改,不然通政使司不敢送南書房;部院及督、撫、道每有官缺,他都是先提出人選,再交九卿會議商議,名義上是臣工們會商,實際是明珠一言九鼎。”
皇上氣憤之極,罵道:“明珠可恨!”
陳廷敬又道:“原先各省同朝廷往返的折子,快則十日半月便可送達,最遠也不出兩個月。現因明珠在其中做手腳,必須先送到他家裏批閱改定,有的折子要三四個月才能送到皇上手裏!”
皇上怒道:“他這不是二皇上又是什麽!”
陳廷敬叩道:“皇上息怒!吳三桂留下的錢糧本是有數的,王繼文假如不是仗著明珠這個後台,他怎敢隱瞞?湖南奏請蠲免錢糧,明珠卻索要部費三十萬兩,又私許張汧做湖廣總督,不然張汧怎會去貪?”
皇上道:“吏部為六部之首,選賢用人,關乎國運。朕有意著你轉吏部尚書!兼著總理南書房!”
陳廷敬大吃一驚,心想這不是好事,等於把他放在火上去烤。他本意隻想參明珠而救張汧,不曾想皇上竟要他替代明珠做吏部尚書!別人不明就裏,他不成了弄權小人了嗎?
皇上見陳廷敬忘了謝恩,也不怪罪,道:“廷敬,你去文淵閣傳旨賜茶,朕今日不想見那張嘴臉!”
陳廷敬這才道了領旨,謝恩告退。他才轉身退下,皇上又把他叫了迴來,說:“參明珠的彈章,朕會命人草擬,你不必出頭。”
陳廷敬聽了,略略鬆了口氣。
明珠等在文淵閣候駕,天南地北地聊著。忽有人說,過幾日就是明相國生日了。明珠忙說難得大家惦記,公事太忙,不想勞煩各位。有人便說生日酒還是要喝的,明相國別想賴掉。大夥兒說著說著,便湊著徐乾學去了。高士奇道:“徐大人,士奇近日讀您的《讀禮通考》,受益匪淺哪!”
旁邊有人忙附和道:“下官也讀了,茅塞頓開啊!”
徐乾學笑道:“《讀禮通考》是我為家母丁憂三年時的讀書心得,談不上見解,述聖人之言而已。”
索額圖說:“徐大人不必謙虛,您的書老夫也讀了。”
徐乾學忙拱了手說:“怎敢勞動索大人讀我的書呀!”
索額圖又說:“滿大臣中要數明相國最有學問,改日明相國也寫部書讓老夫讀讀?”
明珠若無其事地拿手點點索額圖,哈哈大笑。這時,太監打起了門簾,大臣們慌忙起身,低著頭準備接駕。大夥兒剛要跪下,卻見進來的是陳廷敬。
陳廷敬道:“皇上說身子有些乏了,今兒就不陪各位愛卿喝茶了,照例賜茶。”
大臣們依舊拱手謝恩,迴原位坐下。太監依次上茶。茶仍從明珠位上先上,明珠卻說:“先給陳大人上茶。”
陳廷敬知道明著是明珠客氣,實則是叫他難堪,便道:“明相國在上,禮數不可亂了。”
用完茶,大臣們出了文淵閣,各自迴衙門去。索額圖今日聽皇上說起小人,句句都像在說明珠。似乎陳廷敬進講《君子小人章》,也是苦心孤詣的。索額圖總把陳廷敬看做明珠的人,如今卻見他對明珠反攻倒算,可見他也是個白眼狼。索額圖最瞧不起漢官的就是他們的反複無常,首鼠兩端。
不過今日索額圖顯出少有的城府,專門追上陳廷敬道:“陳大人,您今日講小人,講得好啊。”
陳廷敬忙說:“索大人過獎了。”
索額圖問道:“皇上給您出這個題目,耐人尋味啊!”
陳廷敬說:“不是皇上出的題目,是我近日的讀書心得。”
索額圖恍然大悟的樣子,點頭道:“哦,原來是這樣啊。可您恰好說到皇上心坎上去了。陳大人,您心裏有數,同皇上想到一塊兒去了,您就上個折子嘛!皇上說了,惟小人務去!”
陳廷敬笑道:“廷敬隻是坐而論道,泛泛而談,並無實指。”
索額圖搖頭道:“廷敬還是信不過老夫啊!”
陳廷敬微笑著敷衍些話,同索額圖拱手別過。索額圖卻想陳廷敬是個背情忘友的小人,日後隻要有機會定要除掉他!
</p>
皇上在弘德殿召陳廷敬進講,諸王並三公九卿都依例圜聽。陳廷敬這次進講的是《君子小人章》,為的是探測聖意。原來他近日聽得有人私下議論,皇上對明珠似有不滿。可是否已到了參明珠的時候,他仍拿不準。他故意進講《君子小人章》,實是煞費苦心。
陳廷敬先是照本宣科,然後發表議論,說:“從來皇上旨意不能下達,民間疾苦不能上聞,都因為小人在中間作怪。小人沒得誌的時候,必定善於諂媚;小人得誌之後,往往慣使陰毒奸計。小人的危害,不可勝數。所以,遠小人,近賢臣,自古人主都以此告誡自己。”
皇上道:“朕也時常告誡自己提防小人,可我身邊有無小人呢?肯定是有的。”
皇上說這話時,眼瞼低垂著,誰也沒有望,可大臣們都覺得臉皮發癢,似乎皇上正望著自己。
陳廷敬又說:“君子光明磊落,從不偽裝,偶有過失,容易被人察覺,故而君子看上去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小人善於掩飾,滴水不漏,看上去毫無瑕疵,故而小人一旦得寵,反而貪位長久,成為不倒翁。小人又善於揭人之短,顯己之長,使人主對他信而不疑。故而自古有許多大奸大惡者,往往死後多年才被人看清麵目。”
皇上道:“如此,危害就更大了。朕非聖賢,也有看不清真相的時候。朕要提醒各位臣工,務必虛懷若穀,坦蕩做人,正道直行。廷敬接著說吧。”
陳廷敬說:“君子是小人天生的死敵,因此小人最喜歡做的就是殘害君子。且小人殘害君子,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而在筵閑私語之時。所以聖人稱小人為莫夜之賊,惟聖明之主能察覺他們,不讓他們得誌!”
皇上點頭良久,道:“廷敬這番話,雖不是很新鮮,卻也是朕常常感觸到的。今日專門聽他講講,仍是振聾發聵!從來君子得誌能容小人,小人得誌必不能容君子。朕不想做昏君,決意惟小人務去!這次進講就到這裏。賜茶文淵閣,諸位大臣先去文淵閣候駕,朕同廷敬說幾句話就來。”
平日都是臣工們跪送皇上起駕,這迴他們隻叩了頭,退身下去。大臣們暗自奇怪,不由得偷偷地瞟著陳廷敬。索額圖麵有得色,瞟了眼明珠,似乎他知道皇上講的小人是誰。明珠私下驚懼,卻仍是微笑如常。
殿內隻剩下皇上了,陳廷敬不免心跳起來。他並不知道皇上留下自己有什麽話說。忽聽皇上問道:“廷敬,你專門為朕進講君子和小人,一定有所用心。不妨告訴朕,你心目中誰是小人?”
陳廷敬顧左右而言他,試探道:“臣不知張汧、王繼文之輩可否算小人?”
皇上道:“朕知道張汧是你的兒女親家。一個讀書人,當了官,就把聖賢書忘得幹幹淨淨,就開始貪銀子,朕非常痛心!”
陳廷敬道:“臣不敢替張汧說半句求情的話。然臣以為,張汧本性並非貪心重的人。當年他在山東德州任上,清廉自守,為此得罪了上司。如今,他官越做越大,拿的俸祿越來越多,反而貪了,中間必有原因。”
皇上道:“廷敬沒有把話說透,你想說張汧的督撫之職是花錢買來的,是嗎?”
陳廷敬說:“這種事很難有真憑實據,臣不敢亂說。”
皇上道:“朕主張風聞言事,就因為這個道理!不然,凡事都要拿得很準才敢說,朕放著那麽多言官就沒用了。”
陳廷敬琢磨著皇上心思,故意道:“吏部多年都由明相國……”
他話沒說完,皇上沒好氣地說:“什麽明相國!國朝並無相國之職!”
陳廷敬又故意說道:“滿朝文武都稱明珠大人明相國,臣嘴上也習慣了。”
皇上黑了臉,說:“明珠是不是成了二皇上了?”
陳廷敬大驚,終於知道皇上想搬掉明珠了。他想故意激怒皇上,便說:“皇上這句話,臣不敢迴!”
皇上問道:“朕問你話,有何不敢迴?”
陳廷敬道:“人都有畏死之心,臣怕死!”
皇上更是憤怒:“得罪明珠就有性命之憂?這是誰的天下?”
陳廷敬低頭不語,想等皇上心頭之火再燒旺些。
皇上道:“朕原打算張汧、王繼文一並奪職,可明珠密奏,說王繼文之罪比張汧更甚十倍,倘若一樣處置,恐難服天下。”
陳廷敬這才說道:“皇上眼明如炬,已看得很清楚了。明珠巴不得王繼文快些死,張汧也最好殺掉。”
皇上道:“廷敬特意給朕進講小人,煞費苦心啊!朕明白你的用心!”
陳廷敬見時機已到,方才大膽進言:“臣早就注意到,明珠攬權過重。言官建言,需先經明珠過目,不然就會招來謗議朝政的罪名;南書房代擬聖旨,必由明珠改定,不然就說我們歪曲了皇上旨意;各地上來的折子,也要先送明珠府上過目修改,不然通政使司不敢送南書房;部院及督、撫、道每有官缺,他都是先提出人選,再交九卿會議商議,名義上是臣工們會商,實際是明珠一言九鼎。”
皇上氣憤之極,罵道:“明珠可恨!”
陳廷敬又道:“原先各省同朝廷往返的折子,快則十日半月便可送達,最遠也不出兩個月。現因明珠在其中做手腳,必須先送到他家裏批閱改定,有的折子要三四個月才能送到皇上手裏!”
皇上怒道:“他這不是二皇上又是什麽!”
陳廷敬叩道:“皇上息怒!吳三桂留下的錢糧本是有數的,王繼文假如不是仗著明珠這個後台,他怎敢隱瞞?湖南奏請蠲免錢糧,明珠卻索要部費三十萬兩,又私許張汧做湖廣總督,不然張汧怎會去貪?”
皇上道:“吏部為六部之首,選賢用人,關乎國運。朕有意著你轉吏部尚書!兼著總理南書房!”
陳廷敬大吃一驚,心想這不是好事,等於把他放在火上去烤。他本意隻想參明珠而救張汧,不曾想皇上竟要他替代明珠做吏部尚書!別人不明就裏,他不成了弄權小人了嗎?
皇上見陳廷敬忘了謝恩,也不怪罪,道:“廷敬,你去文淵閣傳旨賜茶,朕今日不想見那張嘴臉!”
陳廷敬這才道了領旨,謝恩告退。他才轉身退下,皇上又把他叫了迴來,說:“參明珠的彈章,朕會命人草擬,你不必出頭。”
陳廷敬聽了,略略鬆了口氣。
明珠等在文淵閣候駕,天南地北地聊著。忽有人說,過幾日就是明相國生日了。明珠忙說難得大家惦記,公事太忙,不想勞煩各位。有人便說生日酒還是要喝的,明相國別想賴掉。大夥兒說著說著,便湊著徐乾學去了。高士奇道:“徐大人,士奇近日讀您的《讀禮通考》,受益匪淺哪!”
旁邊有人忙附和道:“下官也讀了,茅塞頓開啊!”
徐乾學笑道:“《讀禮通考》是我為家母丁憂三年時的讀書心得,談不上見解,述聖人之言而已。”
索額圖說:“徐大人不必謙虛,您的書老夫也讀了。”
徐乾學忙拱了手說:“怎敢勞動索大人讀我的書呀!”
索額圖又說:“滿大臣中要數明相國最有學問,改日明相國也寫部書讓老夫讀讀?”
明珠若無其事地拿手點點索額圖,哈哈大笑。這時,太監打起了門簾,大臣們慌忙起身,低著頭準備接駕。大夥兒剛要跪下,卻見進來的是陳廷敬。
陳廷敬道:“皇上說身子有些乏了,今兒就不陪各位愛卿喝茶了,照例賜茶。”
大臣們依舊拱手謝恩,迴原位坐下。太監依次上茶。茶仍從明珠位上先上,明珠卻說:“先給陳大人上茶。”
陳廷敬知道明著是明珠客氣,實則是叫他難堪,便道:“明相國在上,禮數不可亂了。”
用完茶,大臣們出了文淵閣,各自迴衙門去。索額圖今日聽皇上說起小人,句句都像在說明珠。似乎陳廷敬進講《君子小人章》,也是苦心孤詣的。索額圖總把陳廷敬看做明珠的人,如今卻見他對明珠反攻倒算,可見他也是個白眼狼。索額圖最瞧不起漢官的就是他們的反複無常,首鼠兩端。
不過今日索額圖顯出少有的城府,專門追上陳廷敬道:“陳大人,您今日講小人,講得好啊。”
陳廷敬忙說:“索大人過獎了。”
索額圖問道:“皇上給您出這個題目,耐人尋味啊!”
陳廷敬說:“不是皇上出的題目,是我近日的讀書心得。”
索額圖恍然大悟的樣子,點頭道:“哦,原來是這樣啊。可您恰好說到皇上心坎上去了。陳大人,您心裏有數,同皇上想到一塊兒去了,您就上個折子嘛!皇上說了,惟小人務去!”
陳廷敬笑道:“廷敬隻是坐而論道,泛泛而談,並無實指。”
索額圖搖頭道:“廷敬還是信不過老夫啊!”
陳廷敬微笑著敷衍些話,同索額圖拱手別過。索額圖卻想陳廷敬是個背情忘友的小人,日後隻要有機會定要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