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宮中,嚴安虞立刻吩咐侍女前去給譚心同送去相應的銀錢作為補償。可誰知天公不作美,就在此時,皇後突然派人前來傳喚,說是有事要詢問於她。嚴安虞不敢怠慢,趕忙前往皇後寢宮覲見。
原來,皇後此番召見乃是想要了解一下嚴安虞是否有心儀的公子人選。嚴安虞自然是恭敬迴答,母女二人相談甚歡。
不知不覺間,時間悄然流逝,等到嚴安虞終於從皇後處告退出來時,卻早把給譚心同送銀錢之事拋到了九霄雲外。
直到數日後,經身邊宮女好心提醒,嚴安虞才猛然想起此事來。想到事情竟然被拖延了如此之久,她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因此惹得譚心同心生誤會。
思來想去,嚴安虞最終還是決定親自登門致歉並歸還銀錢。
於是,她按照之前譚心同所告知的地址一路尋去。待到目的地時,抬眼望去,隻見那座宅子規模不小,一個人居住顯得略有些奢侈,必應是與其父母一同居住在此吧。
嚴安虞走上前去,抬手輕輕叩響了大門。不多時,門開了,一名家丁模樣的下人探出頭來。嚴安虞趕忙向對方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表示隻是來歸還銀錢,不便入內打擾。
那名下人聞言,直接側身讓開,請嚴安虞進府。嚴安虞本欲推辭,但見對方態度誠懇,心想若執意不肯入內反倒顯得矯情,於是隻好點頭謝過,邁步走進了宅院中。,嚴安虞本擔心譚心同的父母在家會有所不便,但當得知其雙親已然離世,這座宅子裏僅有他本人與幾位仆人時,她稍稍放下心來,邁步踏入屋內。一路行至前廳,早有下人前去通傳,譚心同一收到消息,便匆忙迎出門外。
今日的譚心同身著一套與上次略有差異的衣裳,然而整體風格卻相差無幾,依舊是那副富家公子的高貴儀態,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氣質。嚴安虞不禁看得微微一怔,片刻後才迴過神來,趕忙開口解釋:“實在不好意思,因有些事情耽擱了,未能按時將銀子送來,特此前來向您致歉。”說著,她讓侍女把銀子拿了出來,遞給譚心同。
譚心同微笑著接過銀子,輕輕擺了擺手,表示並不在意:“嚴姑娘言重了,些許銀兩而已,簪子原本就是打算贈予姑娘的。”見對方如此大度,嚴安虞心中更生好感。交還銀子之後,她正欲轉身離去,譚心同卻忽然出聲挽留:“既然來了,不如我陪姑娘一同上街逛逛如何?逛累了我們再去天香樓用膳。”
嚴安虞略作猶豫,想到隨行的還有宮中婢女相伴,應無大礙,於是欣然應允。隨後,兩人並肩而行,漫步於熙熙攘攘的街頭。一路上,他們談笑風生,分享著彼此的見聞趣事,不知不覺間,關係又拉近了許多。
待到晌午時分,兩人走進天香樓,點了一桌豐盛的菜肴。嚴安虞品嚐著美味佳肴,心情格外愉悅;而譚心同在一旁看著她滿足的模樣,嘴角也始終掛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用餐完畢,譚心同再次發出邀約,期待下一次仍能與嚴安虞共同進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來一往之間,兩顆心逐漸靠近,最終雙雙袒露了對彼此的情意。
表明心意之後,嚴安虞才向譚心同坦誠相告,原來她竟是當今聖上膝下的六公主。得知這一真相的譚心同一時間驚得目瞪口呆,迴過神來後,他麵露難色地說道:“公主殿下,我不過是一介草民,實在是高攀不起您啊!”說完,譚心同竟產生了與嚴安虞斷絕來往的念頭。
然而,嚴安虞又怎會輕易放棄這段感情呢?她心急如焚地問道:“難道你對我的真心就隻有這麽一點嗎?若是你真的愛我,可否願意為了我去考取功名?”麵對嚴安虞的質問,譚心同不禁猶豫起來,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自那日起,譚心同便整日閉門不出,一心隻讀聖賢書,立誌要金榜題名,以配得上尊貴的公主。不僅如此,為了能更好地保護嚴安虞,他還特意挑選了一名武藝高強的侍女送給她,此女名叫悅兒。悅兒不但身手不凡,尤其擅長輕功,可謂身輕如燕、來去如風。
此後的日子裏,嚴安虞每次出宮都會帶著悅兒相伴左右。而平日裏若兩人之間有書信往來,也皆由悅兒負責傳遞。這樣一來二往,他們的感情愈發深厚。
直到某一天,譚心同向嚴安虞提出希望她能多些時間陪伴自己。他想出一個辦法,讓悅兒假扮成嚴安虞留在宮中,對外宣稱公主生病臥床休息即可。嚴安虞起初還有些顧慮,但終究拗不過譚心同的苦苦哀求,加上內心對他的思念之情,最後還是心軟答應下來。
自此以後,隻要有悅兒在身邊幫忙掩護,嚴安虞便常常夜不歸宿,與譚心同共度甜蜜時光。。
就在三四個月前,本年度的春闈考試已然結束,如果想要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的話,則必須再等待三年才行。此時,譚心同向嚴安虞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與他一同私奔,並從此隱姓埋名,前往遙遠的南梁國開啟新的生活。
原來,由於譚心同長期在各個國家間往來經商,因此在南梁國亦擁有屬於自己的宅院。如此一來,他們便無需再苦苦等候整整一年之久。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提議,嚴安虞並未立刻給出答複。她隻是輕聲說道:“此事重大,我需先迴宮中仔細斟酌一番。”然而,當她返迴皇宮之後,內心卻始終無法平靜下來。夜晚來臨,躺在床榻之上的她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腦海之中不斷浮現出譚心同那深情款款的模樣以及他所描繪的美好未來。
而一直陪伴在旁的貼身侍女悅兒,自然也察覺到了自家公主的異樣。
於是,悅兒開始苦口婆心地勸說起來:“公主啊,您瞧瞧譚公子多好呀!想當初他在外做生意時,不知有多少女子傾心於他,可他愣是一一迴絕了呢。如今能遇到像您這般尊貴美麗的人兒,為了您甚至甘願舍棄一切、隱姓埋名地定居他鄉,還打算放棄從前的營生,在南梁國做點別的小買賣。公主,您可得好好珍惜這份情意啊!”……
原來,皇後此番召見乃是想要了解一下嚴安虞是否有心儀的公子人選。嚴安虞自然是恭敬迴答,母女二人相談甚歡。
不知不覺間,時間悄然流逝,等到嚴安虞終於從皇後處告退出來時,卻早把給譚心同送銀錢之事拋到了九霄雲外。
直到數日後,經身邊宮女好心提醒,嚴安虞才猛然想起此事來。想到事情竟然被拖延了如此之久,她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因此惹得譚心同心生誤會。
思來想去,嚴安虞最終還是決定親自登門致歉並歸還銀錢。
於是,她按照之前譚心同所告知的地址一路尋去。待到目的地時,抬眼望去,隻見那座宅子規模不小,一個人居住顯得略有些奢侈,必應是與其父母一同居住在此吧。
嚴安虞走上前去,抬手輕輕叩響了大門。不多時,門開了,一名家丁模樣的下人探出頭來。嚴安虞趕忙向對方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表示隻是來歸還銀錢,不便入內打擾。
那名下人聞言,直接側身讓開,請嚴安虞進府。嚴安虞本欲推辭,但見對方態度誠懇,心想若執意不肯入內反倒顯得矯情,於是隻好點頭謝過,邁步走進了宅院中。,嚴安虞本擔心譚心同的父母在家會有所不便,但當得知其雙親已然離世,這座宅子裏僅有他本人與幾位仆人時,她稍稍放下心來,邁步踏入屋內。一路行至前廳,早有下人前去通傳,譚心同一收到消息,便匆忙迎出門外。
今日的譚心同身著一套與上次略有差異的衣裳,然而整體風格卻相差無幾,依舊是那副富家公子的高貴儀態,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氣質。嚴安虞不禁看得微微一怔,片刻後才迴過神來,趕忙開口解釋:“實在不好意思,因有些事情耽擱了,未能按時將銀子送來,特此前來向您致歉。”說著,她讓侍女把銀子拿了出來,遞給譚心同。
譚心同微笑著接過銀子,輕輕擺了擺手,表示並不在意:“嚴姑娘言重了,些許銀兩而已,簪子原本就是打算贈予姑娘的。”見對方如此大度,嚴安虞心中更生好感。交還銀子之後,她正欲轉身離去,譚心同卻忽然出聲挽留:“既然來了,不如我陪姑娘一同上街逛逛如何?逛累了我們再去天香樓用膳。”
嚴安虞略作猶豫,想到隨行的還有宮中婢女相伴,應無大礙,於是欣然應允。隨後,兩人並肩而行,漫步於熙熙攘攘的街頭。一路上,他們談笑風生,分享著彼此的見聞趣事,不知不覺間,關係又拉近了許多。
待到晌午時分,兩人走進天香樓,點了一桌豐盛的菜肴。嚴安虞品嚐著美味佳肴,心情格外愉悅;而譚心同在一旁看著她滿足的模樣,嘴角也始終掛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用餐完畢,譚心同再次發出邀約,期待下一次仍能與嚴安虞共同進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來一往之間,兩顆心逐漸靠近,最終雙雙袒露了對彼此的情意。
表明心意之後,嚴安虞才向譚心同坦誠相告,原來她竟是當今聖上膝下的六公主。得知這一真相的譚心同一時間驚得目瞪口呆,迴過神來後,他麵露難色地說道:“公主殿下,我不過是一介草民,實在是高攀不起您啊!”說完,譚心同竟產生了與嚴安虞斷絕來往的念頭。
然而,嚴安虞又怎會輕易放棄這段感情呢?她心急如焚地問道:“難道你對我的真心就隻有這麽一點嗎?若是你真的愛我,可否願意為了我去考取功名?”麵對嚴安虞的質問,譚心同不禁猶豫起來,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自那日起,譚心同便整日閉門不出,一心隻讀聖賢書,立誌要金榜題名,以配得上尊貴的公主。不僅如此,為了能更好地保護嚴安虞,他還特意挑選了一名武藝高強的侍女送給她,此女名叫悅兒。悅兒不但身手不凡,尤其擅長輕功,可謂身輕如燕、來去如風。
此後的日子裏,嚴安虞每次出宮都會帶著悅兒相伴左右。而平日裏若兩人之間有書信往來,也皆由悅兒負責傳遞。這樣一來二往,他們的感情愈發深厚。
直到某一天,譚心同向嚴安虞提出希望她能多些時間陪伴自己。他想出一個辦法,讓悅兒假扮成嚴安虞留在宮中,對外宣稱公主生病臥床休息即可。嚴安虞起初還有些顧慮,但終究拗不過譚心同的苦苦哀求,加上內心對他的思念之情,最後還是心軟答應下來。
自此以後,隻要有悅兒在身邊幫忙掩護,嚴安虞便常常夜不歸宿,與譚心同共度甜蜜時光。。
就在三四個月前,本年度的春闈考試已然結束,如果想要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的話,則必須再等待三年才行。此時,譚心同向嚴安虞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與他一同私奔,並從此隱姓埋名,前往遙遠的南梁國開啟新的生活。
原來,由於譚心同長期在各個國家間往來經商,因此在南梁國亦擁有屬於自己的宅院。如此一來,他們便無需再苦苦等候整整一年之久。
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提議,嚴安虞並未立刻給出答複。她隻是輕聲說道:“此事重大,我需先迴宮中仔細斟酌一番。”然而,當她返迴皇宮之後,內心卻始終無法平靜下來。夜晚來臨,躺在床榻之上的她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腦海之中不斷浮現出譚心同那深情款款的模樣以及他所描繪的美好未來。
而一直陪伴在旁的貼身侍女悅兒,自然也察覺到了自家公主的異樣。
於是,悅兒開始苦口婆心地勸說起來:“公主啊,您瞧瞧譚公子多好呀!想當初他在外做生意時,不知有多少女子傾心於他,可他愣是一一迴絕了呢。如今能遇到像您這般尊貴美麗的人兒,為了您甚至甘願舍棄一切、隱姓埋名地定居他鄉,還打算放棄從前的營生,在南梁國做點別的小買賣。公主,您可得好好珍惜這份情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