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酒樓等消息
夫人當家:都別躺,給我起來卷! 作者:柿柿就試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前大局未定,尤其是兩位皇子隔江對陣,弄得大晟學子人心惶惶,大家都擔心會影響第二年的考試。
畢竟十年寒窗的苦不是說說而已,誰也不想因為亂局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沒想到如今峰迴路轉,太子殿下橫空出世,不僅科舉如期舉行,甚至京都裏還傳出了今年殿試會放寬名額的好消息。
今天是春闈放榜的日子,張榜的時間還沒到,趕來看成績的學子和他們的家人卻已經圍了裏三層外三層。
鎮北侯府三房的肖雲卓今年也下場了,三夫人早早包了城裏酒樓頂樓的包間,要在這裏等著放榜。
今日裏街麵上的人太多,府裏人怕擠著夏書顏,說什麽也沒有帶她出門,倒是長房的幾個孩子,非要去看看放榜的盛況,跟著三夫人一起在包間等著。
時間還沒到,三夫人已經坐立不安好一會了,三老爺被她轉得頭暈,再加上自己也緊張,索性先出去透透氣。
肖雲卓自己倒是不怎麽焦慮。
“母親,您坐一會兒吧,走了這麽久,您不累嗎?”
三夫人不停轉動著手裏的佛珠,走到兒子身邊坐下。
“哎呦,我的兒,娘現在心都快跳出來了,哪裏還坐得住呦!”
肖雲卓給母親倒了一杯熱茶。
“母親,考試都已經考完了,如今放榜不過是公布個結果,您再如何著急對結果也沒有影響了。
我已經盡力了,若是真的沒中,隻能說明我學業不精,日後再加倍努力就是了。”
肖婉也笑著寬慰三夫人。
“叔祖母,您別擔心,雲卓叔叔的才學在國子監裏都是排得上的。”
肖靈也笑著接話。
“是啊,叔祖母,您看雲卓叔叔這般從容,就知道必然考得不錯。”
三夫人看著兩個貼心的女孩子,也有些好笑,如今倒是要孩子們來開導自己了。
“是,你們說得對,其實我對結果也不強求的,就是這心啊,控製不住地慌張。
對了,小德子呢,可是已經下去了?一會兒大榜張出來可別擠不過去!”
肖昱從懷裏掏出個東西,呈在三夫人麵前。
“叔祖母別著急,咱們有這個,一會兒也不用擠過去看榜,在這裏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肖昱拿出來的正是夏書顏在擎州時給鎮北軍做的望遠鏡。
三夫人沒見過這東西,還有些納悶。
“昱兒是說用這個東西便能看得清楚嗎?”
肖靈有心分散一下她緊張的情緒,便把人拉到了窗口處。
“真的能看清楚,來,您拿著,貼在眼睛上往大榜的方向看,然後轉動此處。”
三夫人半信半疑地被幾個孩子領了過去,按照他們說的方法操作,果然,連那裏站的守衛臉上的痦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哎!哎!真的好清楚啊!世上竟有這樣神奇的東西!”
三夫人被望遠鏡吸引了注意力,倒是沒有剛剛那麽慌亂了。
此時他們包房的正下方,也坐了一些等著放榜的學子。
時間還沒到,大家嘻嘻哈哈地閑聊著。
“要我說,還是曹兄和公孫兄沉穩,果然是胸有成竹啊,我看這大榜的三甲,必有兩位仁兄一席之地。”
開口的是一位小個子的青年。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他的話。
“是啊是啊,會試之前,各州府的才子便已經揚名大晟了,其中更是以曹兄和公孫兄為個中翹楚。”
被人稱為曹兄的考生叫曹威,也算少年成名的兗州才子,他身量極高,又偏瘦,整個人像一根使勁拔高的竹子。
“大榜還沒有放,現在說這些還早,不過……這會試的難度確實不算高,曹某不敢說名次多好,但自問上榜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不然也對不起先生多年教誨不是。”
樓上的肖靈與弟弟對視了一眼,謔,這位曹公子挺狂啊!
雖說他素有才名,但是讀書人都知道,從鄉試到會試,區別猶如天壤。
那是真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全國才子同場競技,幾乎沒什麽人敢說自己一定能出頭的。
不過曹威的這番話倒是沒有引起旁人的反對,看來大家對他的才學也是確實服氣的。
另一位考生看熱鬧不嫌事大。
“那公孫兄呢,你出身江南百川書院,素有百川第一才子之名,想必也是誌在必得吧?”
其他人也紛紛起哄,讓他估一下自己的成績。
公孫良卻是笑著擺擺手。
“各位仁兄,不要取笑我了,都是同窗們鬧著玩取的諢號,你們怎麽還當真了。
我哪裏有什麽信心,不過是規規矩矩地答了題罷了。
這會試考場上人才濟濟、高手如雲,我不敢求有什麽樣的成績,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就好。”
其他人也笑讚了幾句他的謙虛。
眼看著放榜的時間越來越近,榜下的人也越來越多,老遠就能聽到有人被擠掉了鞋的叫喊聲。
酒樓裏的幾位學子也是心有餘悸。
“幸好咱們提前訂了這個位置,一會兒等酒樓的夥計迴來傳話就行了,若是到下麵去看榜,怕是衣裳都要保不住了。”
“是啊是啊,要我說還是京都本地的考生們占了些便宜,在家等著就行了,都不用自己出來看。”
“說到這個,我聽說今年有不少人家的少爺們都下場了,他們都說太子殿下臨朝,必定廣納人才,今年考試更容易出頭一些。”
“哼,不過是些靠家中關係的紈絝子弟!胎投得好罷了,能有什麽真本事!”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不和諧的聲音。
其他人循聲看過去,就見一位身材高壯的青年坐在那裏,滿臉不屑。
“劉兄,這……話也不能這麽說,大家都是一樣的讀書,一樣的考題,如何人家就沒本事了呢?”
劉喜眼神輕蔑。
“一樣?那怎麽能一樣!京都有多少名師,有多少學堂,又有多少朝中消息?
我們漠州的學子如何能比?
若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出身,我就不信那些豪門的公子少爺們能吃得了我們的苦。
不過是得了家裏的助力,將來即使入了朝,也是些隻顧家族私利的國之蠹蟲罷了!”
“賢弟,慎言。”
一位年長些的考生溫聲攔住了劉喜的話頭。
畢竟十年寒窗的苦不是說說而已,誰也不想因為亂局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沒想到如今峰迴路轉,太子殿下橫空出世,不僅科舉如期舉行,甚至京都裏還傳出了今年殿試會放寬名額的好消息。
今天是春闈放榜的日子,張榜的時間還沒到,趕來看成績的學子和他們的家人卻已經圍了裏三層外三層。
鎮北侯府三房的肖雲卓今年也下場了,三夫人早早包了城裏酒樓頂樓的包間,要在這裏等著放榜。
今日裏街麵上的人太多,府裏人怕擠著夏書顏,說什麽也沒有帶她出門,倒是長房的幾個孩子,非要去看看放榜的盛況,跟著三夫人一起在包間等著。
時間還沒到,三夫人已經坐立不安好一會了,三老爺被她轉得頭暈,再加上自己也緊張,索性先出去透透氣。
肖雲卓自己倒是不怎麽焦慮。
“母親,您坐一會兒吧,走了這麽久,您不累嗎?”
三夫人不停轉動著手裏的佛珠,走到兒子身邊坐下。
“哎呦,我的兒,娘現在心都快跳出來了,哪裏還坐得住呦!”
肖雲卓給母親倒了一杯熱茶。
“母親,考試都已經考完了,如今放榜不過是公布個結果,您再如何著急對結果也沒有影響了。
我已經盡力了,若是真的沒中,隻能說明我學業不精,日後再加倍努力就是了。”
肖婉也笑著寬慰三夫人。
“叔祖母,您別擔心,雲卓叔叔的才學在國子監裏都是排得上的。”
肖靈也笑著接話。
“是啊,叔祖母,您看雲卓叔叔這般從容,就知道必然考得不錯。”
三夫人看著兩個貼心的女孩子,也有些好笑,如今倒是要孩子們來開導自己了。
“是,你們說得對,其實我對結果也不強求的,就是這心啊,控製不住地慌張。
對了,小德子呢,可是已經下去了?一會兒大榜張出來可別擠不過去!”
肖昱從懷裏掏出個東西,呈在三夫人麵前。
“叔祖母別著急,咱們有這個,一會兒也不用擠過去看榜,在這裏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肖昱拿出來的正是夏書顏在擎州時給鎮北軍做的望遠鏡。
三夫人沒見過這東西,還有些納悶。
“昱兒是說用這個東西便能看得清楚嗎?”
肖靈有心分散一下她緊張的情緒,便把人拉到了窗口處。
“真的能看清楚,來,您拿著,貼在眼睛上往大榜的方向看,然後轉動此處。”
三夫人半信半疑地被幾個孩子領了過去,按照他們說的方法操作,果然,連那裏站的守衛臉上的痦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哎!哎!真的好清楚啊!世上竟有這樣神奇的東西!”
三夫人被望遠鏡吸引了注意力,倒是沒有剛剛那麽慌亂了。
此時他們包房的正下方,也坐了一些等著放榜的學子。
時間還沒到,大家嘻嘻哈哈地閑聊著。
“要我說,還是曹兄和公孫兄沉穩,果然是胸有成竹啊,我看這大榜的三甲,必有兩位仁兄一席之地。”
開口的是一位小個子的青年。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他的話。
“是啊是啊,會試之前,各州府的才子便已經揚名大晟了,其中更是以曹兄和公孫兄為個中翹楚。”
被人稱為曹兄的考生叫曹威,也算少年成名的兗州才子,他身量極高,又偏瘦,整個人像一根使勁拔高的竹子。
“大榜還沒有放,現在說這些還早,不過……這會試的難度確實不算高,曹某不敢說名次多好,但自問上榜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不然也對不起先生多年教誨不是。”
樓上的肖靈與弟弟對視了一眼,謔,這位曹公子挺狂啊!
雖說他素有才名,但是讀書人都知道,從鄉試到會試,區別猶如天壤。
那是真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全國才子同場競技,幾乎沒什麽人敢說自己一定能出頭的。
不過曹威的這番話倒是沒有引起旁人的反對,看來大家對他的才學也是確實服氣的。
另一位考生看熱鬧不嫌事大。
“那公孫兄呢,你出身江南百川書院,素有百川第一才子之名,想必也是誌在必得吧?”
其他人也紛紛起哄,讓他估一下自己的成績。
公孫良卻是笑著擺擺手。
“各位仁兄,不要取笑我了,都是同窗們鬧著玩取的諢號,你們怎麽還當真了。
我哪裏有什麽信心,不過是規規矩矩地答了題罷了。
這會試考場上人才濟濟、高手如雲,我不敢求有什麽樣的成績,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就好。”
其他人也笑讚了幾句他的謙虛。
眼看著放榜的時間越來越近,榜下的人也越來越多,老遠就能聽到有人被擠掉了鞋的叫喊聲。
酒樓裏的幾位學子也是心有餘悸。
“幸好咱們提前訂了這個位置,一會兒等酒樓的夥計迴來傳話就行了,若是到下麵去看榜,怕是衣裳都要保不住了。”
“是啊是啊,要我說還是京都本地的考生們占了些便宜,在家等著就行了,都不用自己出來看。”
“說到這個,我聽說今年有不少人家的少爺們都下場了,他們都說太子殿下臨朝,必定廣納人才,今年考試更容易出頭一些。”
“哼,不過是些靠家中關係的紈絝子弟!胎投得好罷了,能有什麽真本事!”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不和諧的聲音。
其他人循聲看過去,就見一位身材高壯的青年坐在那裏,滿臉不屑。
“劉兄,這……話也不能這麽說,大家都是一樣的讀書,一樣的考題,如何人家就沒本事了呢?”
劉喜眼神輕蔑。
“一樣?那怎麽能一樣!京都有多少名師,有多少學堂,又有多少朝中消息?
我們漠州的學子如何能比?
若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出身,我就不信那些豪門的公子少爺們能吃得了我們的苦。
不過是得了家裏的助力,將來即使入了朝,也是些隻顧家族私利的國之蠹蟲罷了!”
“賢弟,慎言。”
一位年長些的考生溫聲攔住了劉喜的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