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妃之事,二皇子和京都的靖國公府不是沒有懷疑過其他的可能。


    但是比起事實真相,此事又實在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隻要四皇子一日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和他的母親就是謀害慧妃娘娘的首要嫌疑人。


    二皇子想要討伐京都,為母複仇就是最好的借口。


    一個“孝”字當頭,任誰也不能說他是亂臣賊子。


    作為宗人府丞的宣平伯非常明白自己此時該做什麽,那就是什麽也不做。


    他擔一個四皇子的責罰根本不算什麽,四皇子當朝罵他無能,也撼動不了他分毫。


    如今慧妃娘娘屍骨未寒,四皇子若是再治罪宣平伯,是個人都會懷疑他就是真正的兇手。


    作為二皇子黨,宣平伯就是要模糊真相,給足二皇子出兵的借口。


    於是在宣平伯刻意的不作為之下,慧妃娘娘遇害一案又拖了半月之久。


    此時的靖國公府內,老國公的長子,如今實際的當家人站在堂下,恭敬地看向自己的父親。


    “父親,慧妃娘娘遇害一事,僅憑宗人府是查不出真相了,您看……”


    老國公坐在主位,緊閉著雙眼,要不是他的手指還在摩挲著指間的白玉扳指,大老爺都會以為他已經睡著了。


    半晌,老國公終於開口:


    “慧妃娘娘之事,與昭王母子無關。”


    大老爺眉心一跳。


    “那……可要真的讓大理寺介入?”


    女兒不明不白地死在宮中,老國公心裏不是沒有怨氣,但在他心中,家族興衰更勝於女兒性命。


    說得殘酷一些,當初送她入宮,便知道這個女兒大概率是很難壽終正寢了。


    她已經做得很好了,不僅誕育了二皇子,更是爬到了貴妃之位。


    如今既然人已經沒了,便再為家族做最後一件事吧。


    “糊塗!此時什麽是最重要的你當真不知?”


    大老爺大氣都不敢喘,又把頭低下一些。


    “父親教訓的是,是兒子愚鈍了。


    隻是……如今事情僵持在這裏,二殿下那邊確實不好更進一步。”


    靖國公恨鐵不成鋼地看了他一眼。


    “慧妃娘娘的鳳體還停在她宮中,昭王既然遲遲不肯將她安葬,不如我們來安排吧。”


    大老爺聽懂了父親的意思,饒是他自詡已經足夠心狠手辣,此時也不禁脊背發涼。


    “……是,兒子這就去安排。”


    自慧妃暴斃,她的貼身宮女殉主之後,曾經華貴熱鬧的長秋宮也蕭條了起來。


    宗人府的調查遲遲沒有進展,宮人隻能用冰將慧妃娘娘的遺體保存著。


    原本金碧輝煌的正殿,如今冷風陣陣,蕭瑟陰鬱,尋常宮人根本不敢靠近,每日隻有幾個小太監過來續些燈油。


    這一夜,長秋宮突然走水,火勢滔天,熊熊烈焰仿佛瘋魔一般,隨風亂竄,瘋狂地想要吞噬每一個靠近的人。


    大火燒了兩天才終於被滅掉,曾經的紅牆金瓦、雕梁畫棟都化作一片廢墟。


    宮內流言四起,大家都說是慧妃娘娘的冤魂不甘,想要為自己複仇。


    穎嬪氣得杖斃了好幾個傳閑話的宮人,但卻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


    遠在西南的二皇子怒不可遏,率十萬西南軍劍指京都,打出“鋤奸邪、清君側”的大旗,勢要讓昭王和穎嬪認罪伏法,為自己母親報仇。


    四皇子慌了,連忙發旨,指責二皇子這是謀逆之罪,讓對方趕緊退迴西南,不要背上亂臣賊子的萬世罵名。


    不過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早就不是兩方罵戰能解決的了,明眼人都知道,二皇子想要複仇不假,但這場戰爭的本質是皇位之爭。


    四皇子心裏也清楚,兩人遲早要有刀兵相向的一天,隻是他沒想到是以慧妃的暴斃作為事情的開端,導致他在輿論場上處於劣勢。


    鮑左的西南軍作為四大邊軍之一,戰力自然不容小覷,不過三天,他們已經南上占領了一座州府。


    四皇子大怒,當朝便要治罪靖國公府,何老太師趕緊勸阻。


    其他大臣也不讚同他這般做法,最終四皇子發了一通脾氣,早朝不了了之。


    “王爺,如今二殿下扯的是為母報仇的大旗,您若是在此時治罪他的母族,豈不是又給了他現成的借口嘛。”


    四皇子眼神裏全是陰狠。


    “老二已經起兵,難道我就眼睜睜地看著他打迴來不成?!”


    如今肅忠伯是兵部左侍郎,他上前一步,低下頭掩住眼底的嘲諷。


    “王爺放心,兵部已經通報各地駐軍,在西南軍的進京之路上進行阻截,一定不會讓他們威脅京都安全。”


    四皇子麵色不虞。


    “嶽父覺得他們可能攔得住老二的西南軍?”


    肅忠伯在心中冷笑。


    攔個屁!人家不過是做個樣子。你們兄弟爭家產,誰會因為這個為你拚命。


    更別提之前兵部是如何盤剝駐軍的,沒有加入西南軍,已經是他們忠君愛國了。


    “殿下,各地駐軍自然是有些實力的,隻是畢竟力量分散,各自為政。


    而西南軍人數本就有十萬之眾,又是多年來隨鮑左鎮守邊陲,所以整體戰力不容小覷。


    依微臣所見,殿下或可提拔一位大將軍,統管各地兵馬,集中調配,才能有效抵禦叛軍。”


    此時已經迴到京都的何府大老爺任內閣侍讀學士,作為未來的天子秘書,這個時候自然也是在場的。


    他聽了肅忠伯的話微微扯了扯嘴角。


    他們心裏都清楚,四皇子如今找不到這樣的人選。


    按道理說,這個人要麽出身兵部,要麽出身武官。


    但兵部大多是之前魯大人麾下的酒囊飯袋,肅忠伯並沒有急著對他們動手,依舊縱著他們屍位素餐。


    而武官之中,也並沒有四皇子真正信任的人選。


    他倒是想讓肅忠伯直接接了這個位置,但是人家以年邁體弱、上不得戰場為由拒絕了。


    四皇子無話可說,最終隻能封了京都守備軍的統領暫代大將軍之職,命其整合各地駐軍,聯合截殺二皇子叛軍。


    京都的安危,就暫時交給宮內的禁軍守衛來負責。


    這位新受封上任的三品平寇將軍姓孫,他也算出身武將世家,隻是家族中最近一位上過戰場的人還是他的祖父。


    孫家雖然在軍功上無所建樹,但卻自詡孫臏後人,尤其是這位孫將軍,自認將兵法研究得十分透徹。


    用肅忠伯的話形容他,就是紙上談兵的代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人當家:都別躺,給我起來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柿柿就試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柿柿就試試並收藏夫人當家:都別躺,給我起來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