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的一處村莊,陶宗旺一家祖祖輩輩都是樸實的莊稼人。陶宗旺身形高大壯碩,八尺有餘的身軀,虎背熊腰,渾身散發著莊稼人特有的質樸與憨厚氣息。
每天天剛蒙蒙亮,天邊才泛起魚肚白,陶宗旺就扛起鋤頭,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向自家農田。他幹起農活來,黝黑結實的臂膀有力地揮舞著鋤頭,動作嫻熟且充滿力量,每一鋤都飽含著對土地的深情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莊稼茁壯成長,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也溫馨和睦,盡享天倫之樂。
然而,命運的暴風雨毫無征兆地襲來。這一年,天象異常,暴雨如注,連續半個多月不停地下。渾濁洶湧的洪水像脫韁的猛獸,奔騰咆哮著席卷而來,瞬間吞沒了大片農田。
陶宗旺望著被洪水吞噬的莊稼,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他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年的辛勤勞作付諸東流,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即便如此,地方官吏卻帶著如狼似虎的衙役,挨家挨戶催逼賦稅。
陶宗旺的妻子苦苦哀求:“大人,我們的莊稼都被洪水淹了,實在拿不出錢啊,求求您行行好。”
官吏卻冷漠無情,一腳把她踹倒在地,惡狠狠地說:“拿不出錢,就拿人抵債!今天必須把錢交上,不然有你們好受的!”
妻子本就體弱,經此驚嚇,一病不起。陶宗旺四處借債,尋醫問藥,卻終究沒能留住妻子的性命。
妻子的離世,如同重錘狠狠砸在陶宗旺的心上,徹底擊垮了他心中的希望。他抱著妻子的遺體,悲痛欲絕,仰天怒吼,質問這世道為何如此不公。他變賣了家中僅有的幾件值錢物件,安葬了妻子,隨後一把火燒了自家茅屋,背上行囊,踏上了漂泊之路。他發誓要離開這個讓他傷心欲絕的地方,去尋找一個能重新開始的安身之所。
一路漂泊輾轉,陶宗旺聽聞黃門山有幾位好漢劫富濟貧,專與那些為富不仁的惡霸作對,為窮苦百姓撐腰。他一路打聽,風餐露宿,曆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黃門山。
在山寨中,他見到了歐鵬、蔣敬、馬麟三位頭領。歐鵬上下打量著陶宗旺,見他身材魁梧,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質樸,便問道:“兄弟,看你這模樣,絕非尋常人,來我黃門山所為何事?”
陶宗旺拱手行禮,誠懇地說:“俺本是窮苦農民,被這世道逼得家破人亡。聽聞幾位好漢在此行俠仗義,特來投奔,就想尋條活路,也想跟著各位一起,為這世道的不公出一份力,讓窮苦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歐鵬哈哈大笑,一把拉過陶宗旺的手說:“好兄弟,留下吧!咱們一起劫富濟貧,讓那些欺壓百姓的人知道,咱窮苦百姓也不是好欺負的!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蔣敬和馬麟也圍過來,紛紛表示歡迎。
蔣敬笑著說:“陶兄弟,以後咱們攜手並肩,在這黃門山闖出一片天地。”
馬麟拍拍陶宗旺的肩膀:“是啊,兄弟,有你這樣的好漢加入,咱們山寨肯定更有力量。”
在黃門山,陶宗旺每天都和兄弟們一起訓練嘍囉。他把自己在田間勞作練就的力量和技巧傾囊相授,教大家如何在近身搏鬥中巧妙利用農具作為武器。他還結合自己對土地的了解,融入戰術講解,教大家如何利用地形設伏、怎樣在山林間隱匿行蹤。
一天,歐鵬神色慌張地找到陶宗旺,焦急地說:“宗旺,剛得到消息,宋江哥哥在江州被判處死刑,梁山好漢要去劫法場,咱們得趕緊去幫忙!”
陶宗旺一聽,雙眼瞬間瞪得滾圓,怒目而視,大聲吼道:“宋江哥哥是忠義之人,怎能讓他蒙冤受死!俺這就收拾家夥,隨兄弟們去江州!這就去召集人手,一刻也不能耽擱!”
歐鵬點頭:“好,我去準備馬匹,咱們速去速迴!”
幾人日夜兼程,趕到江州時,法場早已亂作一團。梁山好漢們與官兵激烈廝殺,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陶宗旺揮舞著那把特製的大鐵鍬,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他力大無窮,每一鐵鍬揮出都帶著唿唿風聲,所到之處,官兵紛紛倒地。
他一邊奮勇拚殺,一邊高聲唿喊:“宋哥哥,俺陶宗旺來救你!兄弟們,殺啊,不能讓宋哥哥出事!”他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敵人見了他,紛紛膽戰心驚,不敢近身。
在眾人的奮力拚殺下,宋江成功獲救。之後,眾人撤到臨時據點。宋江滿臉感激,對著陶宗旺等人抱拳道:“此次能脫險,多虧了各位兄弟援手。若不嫌棄,咱們一同上梁山,共舉義旗,替天行道!”
陶宗旺毫不猶豫地大聲迴應:“宋哥哥,俺信你!俺願意上梁山,跟著你一起替天行道!俺這條命,以後就交給梁山了!為了梁山,為了兄弟們,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歐鵬也在一旁附和:“對呀,宋哥哥,我們黃門山眾兄弟都願追隨您,在梁山闖出一番正義事業!一起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上了梁山,宋江讓陶宗旺負責城垣建造。陶宗旺深知責任重大,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帶著工匠們勘察地形。他沿著梁山的山勢,仔細尋找最適合建造城牆的位置,不僅考慮到防禦的需要,還兼顧視野開闊與交通便利。他親自下水測量水泊的深度與寬度,為水寨的建造提供精準數據。
搬運石料時,陶宗旺總是衝在最前麵。一塊石料重達數百斤,他卻能獨自輕鬆扛起,穩穩地朝著工地走去。
有一次,運送石料的馬車在半路陷入泥坑,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不出來。陶宗旺見狀,二話不說,卷起袖子,走到馬車旁,用肩膀頂住車軸,大喝一聲:“起!”硬是憑借驚人的神力將馬車從泥坑中扛了出來。眾人見狀,紛紛驚歎他的神力。
年輕工匠小李滿臉崇拜地說:“陶大哥,您可太厲害了!這馬車這麽重,您一個人就扛出來了,簡直是天神下凡啊!以後您可得多教教我們。”
陶宗旺憨厚地笑了笑,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說:“別瞎咧咧,俺就是個莊稼漢,有的是力氣。大家出門在外,相互幫襯是應該的。這城牆早一日建好,咱們梁山兄弟就多一分安全。隻要咱們齊心協力,沒什麽困難能難倒咱們。”
有一迴,負責采購石料的兄弟采購迴來的石料有部分質量不佳,陶宗旺當場黑了臉,嚴肅地說:“這城牆關乎梁山兄弟的安危,怎能用這等劣質石料!咱們必須對兄弟們負責!”
采購的兄弟一臉委屈,解釋道:“陶大哥,這次實在是時間緊,附近能找到的石料就這些了,我想著應該能將就用。而且找石料的地方路太難走,再去遠的地方,怕耽誤工期。”
陶宗旺擺了擺手,態度堅決:“不行,這可不是小事。將就用一時,以後出了問題怎麽辦?兄弟們的性命可不能拿來將就。工期重要,質量更重要。你再去遠些的地方找找,一定要把好石料帶迴來。咱多花些時間找好石料,總比以後出了問題再返工強。”他隨後又親自前往石料場,一塊一塊地挑選優質石料。
在石料場,他與老板發生了爭執。老板不耐煩地說:“我說陶兄弟,你挑來挑去,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那麽多完美的石料。我這已經是附近最好的了,再挑,你就去別家吧。”
陶宗旺寸步不讓:“不行,這城牆關乎我梁山兄弟生死,石料必須得好。你要是拿不出好石料,我就去別家!我梁山兄弟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
老板見他態度堅決,知道碰上了較真的人,隻好從倉庫深處找出一批優質石料,嘟囔著:“算你厲害,我這壓箱底的石料都被你翻出來了。”
陶宗旺這才滿意:“多謝老板,以後有需要,還來你這兒。”
建造房屋時,陶宗旺根據梁山兄弟的人數和需求,合理規劃布局。他親自帶領工匠們伐木,教導他們如何挑選合適的木材,如何根據木材的紋理進行加工。他手把手教他們如何搭建房屋,從地基的夯實到屋頂的搭建,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每一間房屋都堅固耐用。
在搭建過程中,老工匠老張提出疑問:“陶頭領,這屋頂的角度,按以往經驗,再陡一些是不是更好?這樣下雨時排水更快。”
陶宗旺圍著房屋轉了一圈,抬頭看了看山勢和風向,耐心說道:“老張,咱梁山風大,屋頂太陡,下雪時積雪不好滑落,容易壓塌屋頂。按我琢磨的這個角度,既能保證排水順暢,又能穩固屋頂,遇到大風大雪也不怕。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老張思索片刻,恍然大悟,豎起大拇指:“還是陶頭領考慮周全,聽您的!您這考慮得長遠,不愧是咱們的主心骨。”
隨著梁山勢力壯大,朝廷視其為心腹大患,多次派兵圍剿。一次,官兵趁夜突襲梁山。陶宗旺正在睡夢中,聽到警報聲,立刻翻身而起,操起鐵鍬衝向寨門。
月光下,他看到官兵如潮水般湧來,毫無懼色,大聲喊道:“兄弟們,跟他們拚了!守住咱們的梁山!咱們不能讓他們得逞!”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鐵鍬上下翻飛,打得官兵連連後退。
在戰鬥中,他敏銳地發現官兵的先鋒部隊指揮出現混亂,便心生一計。他帶著幾個身手敏捷的兄弟,悄悄繞到敵軍後方,突襲他們的指揮營帳。他如同一頭猛虎,迅猛衝入營帳,大喝一聲,一鐵鍬將敵軍將領打倒在地。
敵軍見主帥被擒,頓時陣腳大亂,軍心渙散。梁山好漢們趁機發起全麵反攻,殺聲震天,成功擊退官兵。
戰鬥結束後,梁山兄弟聚在一起,年輕的戰士小王興奮地說:“陶大哥,今天要不是您這奇招,咱們這場仗可沒這麽容易贏!您這腦子轉得太快了,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您可得多給我們講講。”
陶宗旺拍了拍小王的肩膀,笑著說:“打仗就得動腦子,咱莊稼人雖然沒啥學問,但看地勢、找破綻,俺還是在行的。以後遇到事兒,大家都多琢磨琢磨。戰場上情況多變,咱們得隨機應變,才能打勝仗。”
梁山接受招安後,陶宗旺隨宋江踏上征討方臘的征程。在潤州之戰中,戰場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陶宗旺所在的隊伍遭遇方臘軍隊的頑強抵抗。他揮舞著鐵鍬,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每一次揮鍬,都能將敵人擊退。
戰鬥正酣,突然,一支冷箭射中他的肩膀。陶宗旺悶哼一聲,撕下一塊衣角簡單包紮後,繼續戰鬥。
身旁的戰友見狀,焦急地喊道:“陶大哥,您受傷了,快下去休息!您這傷可不能耽擱,趕緊找軍醫看看。”
陶宗旺咬著牙,大聲迴應:“別管我!這傷不礙事,兄弟們都在拚命,我怎能退縮!我要和大家一起戰鬥到底!”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絕,仿佛不知疼痛,繼續奮勇殺敵。
然而,敵軍越來越多,陶宗旺漸漸體力不支。就在這時,幾匹戰馬朝著他衝來,他躲避不及,被馬重重地踏倒在地。
戰友們匆忙將他抬迴營帳,軍醫迅速趕來查看傷勢。軍醫皺著眉頭,神色凝重地檢查了一番,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傷太重了,箭傷加上馬踏,傷及內髒,我實在無能為力……準備後事吧。”
宋江得知消息後,匆忙趕來,握住陶宗旺的手,眼眶泛紅,聲音哽咽:“宗旺兄弟,你這是為梁山拚盡了最後一口氣啊!你是梁山的大英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陶宗旺氣息微弱,卻強擠出一絲笑容:“宋……哥哥……俺……不後悔……能為梁山……為兄弟們……死得其所……隻是可惜……不能再跟兄弟們一起……並肩作戰了……”話未說完,他的手緩緩垂下,永遠閉上了雙眼 。
陶宗旺的一生,從樸實的莊稼漢,到嘯聚山林的好漢,再到為義而戰的勇士,雖如流星般短暫,卻在梁山的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每天天剛蒙蒙亮,天邊才泛起魚肚白,陶宗旺就扛起鋤頭,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向自家農田。他幹起農活來,黝黑結實的臂膀有力地揮舞著鋤頭,動作嫻熟且充滿力量,每一鋤都飽含著對土地的深情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莊稼茁壯成長,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也溫馨和睦,盡享天倫之樂。
然而,命運的暴風雨毫無征兆地襲來。這一年,天象異常,暴雨如注,連續半個多月不停地下。渾濁洶湧的洪水像脫韁的猛獸,奔騰咆哮著席卷而來,瞬間吞沒了大片農田。
陶宗旺望著被洪水吞噬的莊稼,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他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年的辛勤勞作付諸東流,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即便如此,地方官吏卻帶著如狼似虎的衙役,挨家挨戶催逼賦稅。
陶宗旺的妻子苦苦哀求:“大人,我們的莊稼都被洪水淹了,實在拿不出錢啊,求求您行行好。”
官吏卻冷漠無情,一腳把她踹倒在地,惡狠狠地說:“拿不出錢,就拿人抵債!今天必須把錢交上,不然有你們好受的!”
妻子本就體弱,經此驚嚇,一病不起。陶宗旺四處借債,尋醫問藥,卻終究沒能留住妻子的性命。
妻子的離世,如同重錘狠狠砸在陶宗旺的心上,徹底擊垮了他心中的希望。他抱著妻子的遺體,悲痛欲絕,仰天怒吼,質問這世道為何如此不公。他變賣了家中僅有的幾件值錢物件,安葬了妻子,隨後一把火燒了自家茅屋,背上行囊,踏上了漂泊之路。他發誓要離開這個讓他傷心欲絕的地方,去尋找一個能重新開始的安身之所。
一路漂泊輾轉,陶宗旺聽聞黃門山有幾位好漢劫富濟貧,專與那些為富不仁的惡霸作對,為窮苦百姓撐腰。他一路打聽,風餐露宿,曆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黃門山。
在山寨中,他見到了歐鵬、蔣敬、馬麟三位頭領。歐鵬上下打量著陶宗旺,見他身材魁梧,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質樸,便問道:“兄弟,看你這模樣,絕非尋常人,來我黃門山所為何事?”
陶宗旺拱手行禮,誠懇地說:“俺本是窮苦農民,被這世道逼得家破人亡。聽聞幾位好漢在此行俠仗義,特來投奔,就想尋條活路,也想跟著各位一起,為這世道的不公出一份力,讓窮苦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歐鵬哈哈大笑,一把拉過陶宗旺的手說:“好兄弟,留下吧!咱們一起劫富濟貧,讓那些欺壓百姓的人知道,咱窮苦百姓也不是好欺負的!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蔣敬和馬麟也圍過來,紛紛表示歡迎。
蔣敬笑著說:“陶兄弟,以後咱們攜手並肩,在這黃門山闖出一片天地。”
馬麟拍拍陶宗旺的肩膀:“是啊,兄弟,有你這樣的好漢加入,咱們山寨肯定更有力量。”
在黃門山,陶宗旺每天都和兄弟們一起訓練嘍囉。他把自己在田間勞作練就的力量和技巧傾囊相授,教大家如何在近身搏鬥中巧妙利用農具作為武器。他還結合自己對土地的了解,融入戰術講解,教大家如何利用地形設伏、怎樣在山林間隱匿行蹤。
一天,歐鵬神色慌張地找到陶宗旺,焦急地說:“宗旺,剛得到消息,宋江哥哥在江州被判處死刑,梁山好漢要去劫法場,咱們得趕緊去幫忙!”
陶宗旺一聽,雙眼瞬間瞪得滾圓,怒目而視,大聲吼道:“宋江哥哥是忠義之人,怎能讓他蒙冤受死!俺這就收拾家夥,隨兄弟們去江州!這就去召集人手,一刻也不能耽擱!”
歐鵬點頭:“好,我去準備馬匹,咱們速去速迴!”
幾人日夜兼程,趕到江州時,法場早已亂作一團。梁山好漢們與官兵激烈廝殺,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陶宗旺揮舞著那把特製的大鐵鍬,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他力大無窮,每一鐵鍬揮出都帶著唿唿風聲,所到之處,官兵紛紛倒地。
他一邊奮勇拚殺,一邊高聲唿喊:“宋哥哥,俺陶宗旺來救你!兄弟們,殺啊,不能讓宋哥哥出事!”他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敵人見了他,紛紛膽戰心驚,不敢近身。
在眾人的奮力拚殺下,宋江成功獲救。之後,眾人撤到臨時據點。宋江滿臉感激,對著陶宗旺等人抱拳道:“此次能脫險,多虧了各位兄弟援手。若不嫌棄,咱們一同上梁山,共舉義旗,替天行道!”
陶宗旺毫不猶豫地大聲迴應:“宋哥哥,俺信你!俺願意上梁山,跟著你一起替天行道!俺這條命,以後就交給梁山了!為了梁山,為了兄弟們,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歐鵬也在一旁附和:“對呀,宋哥哥,我們黃門山眾兄弟都願追隨您,在梁山闖出一番正義事業!一起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上了梁山,宋江讓陶宗旺負責城垣建造。陶宗旺深知責任重大,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帶著工匠們勘察地形。他沿著梁山的山勢,仔細尋找最適合建造城牆的位置,不僅考慮到防禦的需要,還兼顧視野開闊與交通便利。他親自下水測量水泊的深度與寬度,為水寨的建造提供精準數據。
搬運石料時,陶宗旺總是衝在最前麵。一塊石料重達數百斤,他卻能獨自輕鬆扛起,穩穩地朝著工地走去。
有一次,運送石料的馬車在半路陷入泥坑,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不出來。陶宗旺見狀,二話不說,卷起袖子,走到馬車旁,用肩膀頂住車軸,大喝一聲:“起!”硬是憑借驚人的神力將馬車從泥坑中扛了出來。眾人見狀,紛紛驚歎他的神力。
年輕工匠小李滿臉崇拜地說:“陶大哥,您可太厲害了!這馬車這麽重,您一個人就扛出來了,簡直是天神下凡啊!以後您可得多教教我們。”
陶宗旺憨厚地笑了笑,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說:“別瞎咧咧,俺就是個莊稼漢,有的是力氣。大家出門在外,相互幫襯是應該的。這城牆早一日建好,咱們梁山兄弟就多一分安全。隻要咱們齊心協力,沒什麽困難能難倒咱們。”
有一迴,負責采購石料的兄弟采購迴來的石料有部分質量不佳,陶宗旺當場黑了臉,嚴肅地說:“這城牆關乎梁山兄弟的安危,怎能用這等劣質石料!咱們必須對兄弟們負責!”
采購的兄弟一臉委屈,解釋道:“陶大哥,這次實在是時間緊,附近能找到的石料就這些了,我想著應該能將就用。而且找石料的地方路太難走,再去遠的地方,怕耽誤工期。”
陶宗旺擺了擺手,態度堅決:“不行,這可不是小事。將就用一時,以後出了問題怎麽辦?兄弟們的性命可不能拿來將就。工期重要,質量更重要。你再去遠些的地方找找,一定要把好石料帶迴來。咱多花些時間找好石料,總比以後出了問題再返工強。”他隨後又親自前往石料場,一塊一塊地挑選優質石料。
在石料場,他與老板發生了爭執。老板不耐煩地說:“我說陶兄弟,你挑來挑去,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那麽多完美的石料。我這已經是附近最好的了,再挑,你就去別家吧。”
陶宗旺寸步不讓:“不行,這城牆關乎我梁山兄弟生死,石料必須得好。你要是拿不出好石料,我就去別家!我梁山兄弟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
老板見他態度堅決,知道碰上了較真的人,隻好從倉庫深處找出一批優質石料,嘟囔著:“算你厲害,我這壓箱底的石料都被你翻出來了。”
陶宗旺這才滿意:“多謝老板,以後有需要,還來你這兒。”
建造房屋時,陶宗旺根據梁山兄弟的人數和需求,合理規劃布局。他親自帶領工匠們伐木,教導他們如何挑選合適的木材,如何根據木材的紋理進行加工。他手把手教他們如何搭建房屋,從地基的夯實到屋頂的搭建,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每一間房屋都堅固耐用。
在搭建過程中,老工匠老張提出疑問:“陶頭領,這屋頂的角度,按以往經驗,再陡一些是不是更好?這樣下雨時排水更快。”
陶宗旺圍著房屋轉了一圈,抬頭看了看山勢和風向,耐心說道:“老張,咱梁山風大,屋頂太陡,下雪時積雪不好滑落,容易壓塌屋頂。按我琢磨的這個角度,既能保證排水順暢,又能穩固屋頂,遇到大風大雪也不怕。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老張思索片刻,恍然大悟,豎起大拇指:“還是陶頭領考慮周全,聽您的!您這考慮得長遠,不愧是咱們的主心骨。”
隨著梁山勢力壯大,朝廷視其為心腹大患,多次派兵圍剿。一次,官兵趁夜突襲梁山。陶宗旺正在睡夢中,聽到警報聲,立刻翻身而起,操起鐵鍬衝向寨門。
月光下,他看到官兵如潮水般湧來,毫無懼色,大聲喊道:“兄弟們,跟他們拚了!守住咱們的梁山!咱們不能讓他們得逞!”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鐵鍬上下翻飛,打得官兵連連後退。
在戰鬥中,他敏銳地發現官兵的先鋒部隊指揮出現混亂,便心生一計。他帶著幾個身手敏捷的兄弟,悄悄繞到敵軍後方,突襲他們的指揮營帳。他如同一頭猛虎,迅猛衝入營帳,大喝一聲,一鐵鍬將敵軍將領打倒在地。
敵軍見主帥被擒,頓時陣腳大亂,軍心渙散。梁山好漢們趁機發起全麵反攻,殺聲震天,成功擊退官兵。
戰鬥結束後,梁山兄弟聚在一起,年輕的戰士小王興奮地說:“陶大哥,今天要不是您這奇招,咱們這場仗可沒這麽容易贏!您這腦子轉得太快了,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您可得多給我們講講。”
陶宗旺拍了拍小王的肩膀,笑著說:“打仗就得動腦子,咱莊稼人雖然沒啥學問,但看地勢、找破綻,俺還是在行的。以後遇到事兒,大家都多琢磨琢磨。戰場上情況多變,咱們得隨機應變,才能打勝仗。”
梁山接受招安後,陶宗旺隨宋江踏上征討方臘的征程。在潤州之戰中,戰場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陶宗旺所在的隊伍遭遇方臘軍隊的頑強抵抗。他揮舞著鐵鍬,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每一次揮鍬,都能將敵人擊退。
戰鬥正酣,突然,一支冷箭射中他的肩膀。陶宗旺悶哼一聲,撕下一塊衣角簡單包紮後,繼續戰鬥。
身旁的戰友見狀,焦急地喊道:“陶大哥,您受傷了,快下去休息!您這傷可不能耽擱,趕緊找軍醫看看。”
陶宗旺咬著牙,大聲迴應:“別管我!這傷不礙事,兄弟們都在拚命,我怎能退縮!我要和大家一起戰鬥到底!”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絕,仿佛不知疼痛,繼續奮勇殺敵。
然而,敵軍越來越多,陶宗旺漸漸體力不支。就在這時,幾匹戰馬朝著他衝來,他躲避不及,被馬重重地踏倒在地。
戰友們匆忙將他抬迴營帳,軍醫迅速趕來查看傷勢。軍醫皺著眉頭,神色凝重地檢查了一番,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傷太重了,箭傷加上馬踏,傷及內髒,我實在無能為力……準備後事吧。”
宋江得知消息後,匆忙趕來,握住陶宗旺的手,眼眶泛紅,聲音哽咽:“宗旺兄弟,你這是為梁山拚盡了最後一口氣啊!你是梁山的大英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陶宗旺氣息微弱,卻強擠出一絲笑容:“宋……哥哥……俺……不後悔……能為梁山……為兄弟們……死得其所……隻是可惜……不能再跟兄弟們一起……並肩作戰了……”話未說完,他的手緩緩垂下,永遠閉上了雙眼 。
陶宗旺的一生,從樸實的莊稼漢,到嘯聚山林的好漢,再到為義而戰的勇士,雖如流星般短暫,卻在梁山的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