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宋家村,宋江憑借仗義疏財的品性,贏得了“及時雨”的美譽。宋清作為宋江的弟弟,身形清瘦,性格溫和內斂。與宋江不同,他不愛舞槍弄棒,卻心思細膩,擅長操持家務。
平日裏,宋清幫父親宋太公打理田產。農忙時,天未亮他便起身,穿梭在田間,安排長工勞作,查看莊稼長勢。“張大伯,今兒個把東邊那塊地的雜草除幹淨,可得仔細著,別誤了莊稼。”宋清對一位年長的長工說道。
張大伯笑著迴應:“放心吧,二郎,有你盯著,咱心裏踏實,這活兒指定幹得漂亮。”
農閑時,他仔細盤點家中收支,規劃來年生計。他會與父親商討:“爹,今年糧食收成不錯,咱們可以多留些種子,再購置幾頭耕牛,來年擴大些種植規模。”
宋太公點頭讚同:“二郎,你考慮得周全,就按你說的辦。”
每當宋江廣邀江湖豪傑至家中,宋清便默默承擔起招待重任。從酒菜的精心籌備,到座次的巧妙安排,無一不彰顯出他的細致入微,令客人們賓至如歸。
“二哥,這次來的可都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咱可得招待周到咯。”宋江拍著宋清的肩膀說道。
宋清微笑著點頭:“大哥放心,我都安排妥當了。”
酒桌上,客人們推杯換盞,對宋清準備的飯菜讚不絕口。“宋二郎這手藝,可比那城裏大酒樓的廚子還強幾分呐!”一位綠林好漢大聲誇讚道。
宋清謙遜地迴應:“都是些粗茶淡飯,承蒙各位好漢厚愛。”
平靜的日子因宋江怒殺閻婆惜而打破。宋江被官府通緝,踏上逃亡之路。宋清心急如焚,四處打聽哥哥下落,暗中收拾細軟。“爹,您別太擔心,我一定把大哥平安找迴來。”
宋清安慰著愁眉不展的宋太公。他一麵安撫父親,一麵警惕官府搜查。多方打聽後,得知宋江在柴進莊上,便毅然踏上尋兄之路。
一路上,風餐露宿、曆經艱險,終於與宋江團聚。“大哥!”宋清遠遠看見宋江,眼眶泛紅,飛奔過去。
宋江緊緊抱住弟弟:“二郎,讓你受苦了。”此後,宋清便一直追隨哥哥。
隨著宋江在江湖上聲名遠揚,各路豪傑慕名投奔,在梁山豎起“替天行道”大旗。宋清也隨之上了梁山。
初到梁山,宋清主動請纓掌管排設筵席之事。他深知飲食對凝聚兄弟情誼的重要性,便事事親力親為。
為讓兄弟們吃得滿意,宋清遍訪周邊名廚,學習各地烹飪技藝。他聽聞鄰縣有位廚藝精湛的老者,便不辭辛勞,步行數十裏前往拜訪。
“師傅,您這道糖醋鯉魚做得實在絕妙,不知能否教教我其中訣竅?”宋清虛心向老者請教。
老者見他態度誠懇,又聽聞他是為梁山兄弟改善飲食,便傾囊相授:“這訣竅啊,就在這火候和調料的配比上,糖要在油溫五成熱時下鍋,炒出糖色,醋得最後快出鍋時放,才能激發出那股酸香……”
梁山周邊山林、河澤,都留下他尋覓食材的身影。他熟知兄弟們的口味,李逵愛吃肉,便多備牛肉、豬肉;魯智深好酒,便精選上等美酒。每次筵席,他都依據兄弟座次、性格安排座位,避免衝突。筵席間,他時刻留意眾人需求,及時添酒加菜。在他的努力下,梁山筵席從未出過差錯,兄弟們在酒足飯飽後暢談理想,梁山凝聚力日益增強。
梁山與祝家莊的衝突爆發。祝家莊地形複雜、機關重重,宋江率大軍久攻不下,陷入持久戰。
宋清在梁山後方,肩負起更重的責任。他日夜操勞,組織籌備糧草,協調物資運輸。“兄弟們,咱們得加快速度,前線的兄弟們正等著糧草呢!”
宋清鼓舞著負責後勤的士兵。戰場上,兄弟受傷被俘,宋清心急如焚,一麵穩定軍心,一麵為前線提供支持。
他常去看望受傷兄弟,給予鼓勵。“王兄弟,你安心養傷,等你好了,咱們梁山兄弟還要一起並肩作戰!”宋清對一位受傷的士兵說道。
王兄弟眼中含淚:“宋二哥,我一定盡快好起來,不拖兄弟們後腿。”對思念家鄉的兄弟,耐心勸解,讓他們感受梁山大家庭的溫暖。
“李兄弟,我理解你想家,可咱們梁山也是一個家,等打完這仗,說不定咱們都能迴家看看。”宋清輕聲安慰著一位滿臉愁容的兄弟。
李兄弟長歎一聲:“宋二哥,我就是心裏悶得慌,想家裏的老母親,不知道她老人家身體可好。”
宋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別太憂心,我已派人去打聽家中消息,一有消息定會第一時間告知你。”
為保證物資充足,他精打細算,合理分配資源。同時,組織人員加固梁山防禦工事,以防敵人偷襲。在宋清的努力下,梁山後方秩序井然,為前線戰鬥提供了堅實保障。
期間,有一次梁山的糧草儲備被內奸泄露,祝家莊派人前來偷襲。宋清得到消息後,迅速組織起一支臨時防禦隊伍,他手持鐵扇,站在隊伍前列,鼓舞士氣:“兄弟們,咱們不能讓敵人得逞,為了梁山,為了兄弟們,跟我一起守住糧草!”
一位年輕的士兵有些緊張地說:“宋二哥,我怕……”
宋清堅定地看著他,說道:“別怕,有我在,咱們團結一心,定能擊退敵人。想想咱們的兄弟還在前線奮戰,咱們可不能掉鏈子!”
在眾人的奮力抵抗下,成功擊退了敵人。戰後,宋清對那名年輕士兵說道:“你今天表現得很勇敢,別再害怕了,經過這次戰鬥,你就是真正的梁山好漢!”
梁山日益壯大,引起朝廷警覺。宋徽宗在奸臣慫恿下,多次派大軍圍剿。宋清在每次戰役前後都精心籌備飲食。戰前,讓出征兄弟飽腹前行;戰後,用熱乎飯菜慰藉他們。
“兄弟們,吃飽喝足,咱們去戰場上殺個痛快!”出征前,宋清給士兵們鼓勁。
一位老兵笑著迴應:“宋二哥,有您準備的飯菜,咱這心裏就踏實,準能打個勝仗迴來!”
在與官軍的一次戰鬥中,梁山取得勝利,但部分兄弟受傷。宋清得知後,親自熬製滋補湯品,送到受傷兄弟手中,悉心照料。
“張兄弟,快把這湯喝了,能好得快些。”宋清端著湯,對受傷的兄弟說道。
張兄弟感激地說:“宋二哥,太感謝您了,您總是這麽細心照顧我們。”
朝廷見武力圍剿難以奏效,便采取招安策略。宋江為兄弟們謀前程,力主招安。“大哥,我總覺得這朝廷招安之事有些蹊蹺,怕是有詐。”
宋清擔憂地對宋江說。宋江歎了口氣:“二郎,我也有顧慮,但咱們這麽多兄弟,總不能一輩子在這梁山落草,招安或許能給大家一個好前程。”
宋清雖對朝廷心存疑慮,但選擇支持哥哥。招安後,梁山大軍奉命征討遼國。北國寒風刺骨,物資運輸困難重重,常遭惡劣天氣和遼軍騷擾,物資損失嚴重。
宋清積極與當地百姓溝通,采購、交換食物,還帶領士兵尋找野果、野菜,捕撈魚蝦。“老鄉,我們是大宋的軍隊,如今在這征討遼國,實在缺糧,不知能否賣點糧食給我們?”
宋清誠懇地向一位當地村民詢問。村民見他們態度友善,便答應幫忙:“行吧,看你們也是為了保家衛國,我這兒有些存糧,便宜賣給你們。”
同行的士兵小聲嘀咕:“宋二哥,這村民不會給咱們下套吧?”
宋清低聲說道:“別亂猜,咱們以誠待人,人家也不會故意為難,況且咱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利用當地材料搭建爐灶,用動物油脂烹飪,根據士兵體能消耗調整飲食搭配。
在一次物資運輸途中,遭遇遼軍突襲,宋清手持鐵扇子,與士兵並肩作戰,保護物資,雖身負輕傷,卻成功完成任務。“兄弟們,咱們不能讓這些物資落入敵人手裏,跟他們拚了!”
宋清大喊著,衝向遼軍。戰鬥結束後,宋清不顧自己的傷勢,先去查看物資的受損情況和士兵們的傷亡狀況,組織人手對受傷士兵進行救治。
一位受傷的士兵躺在地上,虛弱地說:“宋二哥,對不住,沒保護好物資。”
宋清安慰道:“別這麽說,你們已經很勇敢了,物資損失不大,人沒事就好。”
征討方臘的戰役,是梁山最為慘烈的一戰。南方氣候潮濕悶熱,山林茂密、河網交錯,方臘軍頑強抵抗。宋清堅守崗位,保障飲食供應。為尋找食材,他帶領後勤隊伍深入山林、鄉村,多次遭遇方臘軍小股部隊襲擊。
有一次,他們在山林中被包圍,宋清沉著冷靜,指揮士兵反擊。他揮舞鐵扇子,與敵人近身搏鬥,掩護士兵突圍。“大家別慌,跟緊我,咱們一定能衝出去!”宋清大喊著,尋找著突圍的方向。在激烈的搏鬥中,他的鐵扇被敵人砍出了幾道缺口,但他毫不退縮。
一位士兵焦急地喊:“宋二哥,敵人太多了,咱們怎麽辦?”
宋清迅速思考後說道:“大家聽令,分成兩隊,交替掩護,往東邊突圍,那裏地勢相對開闊,便於咱們行動!”
在突圍過程中,一名士兵腿部受傷,宋清立刻背起他,艱難地在密林中穿梭,一邊還鼓勵大家:“再堅持一下,咱們馬上就能出去了!”
在飲食上,他將南北烹飪方法結合,創造新菜肴,用草藥熬製滋補湯品,提升士兵體質。他四處打聽當地的草藥知識,向山村裏的郎中請教:“請問師傅,這附近有哪些草藥可以用來給士兵們調養身體?”
郎中被他的誠意打動,詳細地為他介紹了各種草藥的功效和采摘地點。
一名士兵好奇地問:“宋二哥,這些草藥真能有用嗎?”
宋清耐心解釋:“這些草藥都是郎中推薦的,肯定有用,能幫你們盡快恢複體力,咱們可不能在戰場上倒下。”
為了確保草藥的質量,宋清親自帶領幾個士兵,按照郎中的指示,深入山林采摘。途中,他們遭遇了一條毒蛇,宋清眼疾手快,用鐵扇將毒蛇擊退,保護了大家的安全。
戰爭結束,梁山一百零八將死傷大半。宋江被高俅等人下毒害死,宋清悲痛欲絕,帶著哥哥骨灰迴到鄆城縣宋家村。
迴到家鄉,宋清重拾舊業,過上平靜生活。他在家中設了靈堂,供奉梁山兄弟牌位,每日上香祭拜。閑暇時,他會到村裏的私塾,給孩子們講述梁山好漢的故事。
從宋江的義薄雲天,到魯智深的嫉惡如仇,從武鬆的英勇無畏,到林衝的隱忍反抗,孩子們聽得入迷,眼中滿是對英雄的崇敬。
村裏有個孩子叫小虎,對宋清十分崇拜,常跟著他幹活、聽他講故事。一天,小虎問:“宋清爺爺,您在梁山也像那些英雄一樣厲害嗎?”
宋清微笑著摸摸他的頭說:“爺爺不像他們能在戰場上殺敵,但爺爺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梁山,守護著兄弟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隻要心懷正義,就能成為英雄。”
小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爺爺,我以後也要像您和梁山好漢們一樣,做個正義的人。”
這時,另一個孩子湊過來問:“宋清爺爺,那您在梁山的時候,有沒有害怕過呀?”
宋清沉思片刻,說道:“害怕是有的,但一想到兄弟們,想到我們的使命,就什麽都不怕了。”
歲月悠悠,宋清漸漸老去,可他心中始終裝著梁山,裝著那些生死與共的兄弟。他的鐵扇子雖不再揮舞,但他用一生堅守,詮釋了另一種忠義!
平日裏,宋清幫父親宋太公打理田產。農忙時,天未亮他便起身,穿梭在田間,安排長工勞作,查看莊稼長勢。“張大伯,今兒個把東邊那塊地的雜草除幹淨,可得仔細著,別誤了莊稼。”宋清對一位年長的長工說道。
張大伯笑著迴應:“放心吧,二郎,有你盯著,咱心裏踏實,這活兒指定幹得漂亮。”
農閑時,他仔細盤點家中收支,規劃來年生計。他會與父親商討:“爹,今年糧食收成不錯,咱們可以多留些種子,再購置幾頭耕牛,來年擴大些種植規模。”
宋太公點頭讚同:“二郎,你考慮得周全,就按你說的辦。”
每當宋江廣邀江湖豪傑至家中,宋清便默默承擔起招待重任。從酒菜的精心籌備,到座次的巧妙安排,無一不彰顯出他的細致入微,令客人們賓至如歸。
“二哥,這次來的可都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咱可得招待周到咯。”宋江拍著宋清的肩膀說道。
宋清微笑著點頭:“大哥放心,我都安排妥當了。”
酒桌上,客人們推杯換盞,對宋清準備的飯菜讚不絕口。“宋二郎這手藝,可比那城裏大酒樓的廚子還強幾分呐!”一位綠林好漢大聲誇讚道。
宋清謙遜地迴應:“都是些粗茶淡飯,承蒙各位好漢厚愛。”
平靜的日子因宋江怒殺閻婆惜而打破。宋江被官府通緝,踏上逃亡之路。宋清心急如焚,四處打聽哥哥下落,暗中收拾細軟。“爹,您別太擔心,我一定把大哥平安找迴來。”
宋清安慰著愁眉不展的宋太公。他一麵安撫父親,一麵警惕官府搜查。多方打聽後,得知宋江在柴進莊上,便毅然踏上尋兄之路。
一路上,風餐露宿、曆經艱險,終於與宋江團聚。“大哥!”宋清遠遠看見宋江,眼眶泛紅,飛奔過去。
宋江緊緊抱住弟弟:“二郎,讓你受苦了。”此後,宋清便一直追隨哥哥。
隨著宋江在江湖上聲名遠揚,各路豪傑慕名投奔,在梁山豎起“替天行道”大旗。宋清也隨之上了梁山。
初到梁山,宋清主動請纓掌管排設筵席之事。他深知飲食對凝聚兄弟情誼的重要性,便事事親力親為。
為讓兄弟們吃得滿意,宋清遍訪周邊名廚,學習各地烹飪技藝。他聽聞鄰縣有位廚藝精湛的老者,便不辭辛勞,步行數十裏前往拜訪。
“師傅,您這道糖醋鯉魚做得實在絕妙,不知能否教教我其中訣竅?”宋清虛心向老者請教。
老者見他態度誠懇,又聽聞他是為梁山兄弟改善飲食,便傾囊相授:“這訣竅啊,就在這火候和調料的配比上,糖要在油溫五成熱時下鍋,炒出糖色,醋得最後快出鍋時放,才能激發出那股酸香……”
梁山周邊山林、河澤,都留下他尋覓食材的身影。他熟知兄弟們的口味,李逵愛吃肉,便多備牛肉、豬肉;魯智深好酒,便精選上等美酒。每次筵席,他都依據兄弟座次、性格安排座位,避免衝突。筵席間,他時刻留意眾人需求,及時添酒加菜。在他的努力下,梁山筵席從未出過差錯,兄弟們在酒足飯飽後暢談理想,梁山凝聚力日益增強。
梁山與祝家莊的衝突爆發。祝家莊地形複雜、機關重重,宋江率大軍久攻不下,陷入持久戰。
宋清在梁山後方,肩負起更重的責任。他日夜操勞,組織籌備糧草,協調物資運輸。“兄弟們,咱們得加快速度,前線的兄弟們正等著糧草呢!”
宋清鼓舞著負責後勤的士兵。戰場上,兄弟受傷被俘,宋清心急如焚,一麵穩定軍心,一麵為前線提供支持。
他常去看望受傷兄弟,給予鼓勵。“王兄弟,你安心養傷,等你好了,咱們梁山兄弟還要一起並肩作戰!”宋清對一位受傷的士兵說道。
王兄弟眼中含淚:“宋二哥,我一定盡快好起來,不拖兄弟們後腿。”對思念家鄉的兄弟,耐心勸解,讓他們感受梁山大家庭的溫暖。
“李兄弟,我理解你想家,可咱們梁山也是一個家,等打完這仗,說不定咱們都能迴家看看。”宋清輕聲安慰著一位滿臉愁容的兄弟。
李兄弟長歎一聲:“宋二哥,我就是心裏悶得慌,想家裏的老母親,不知道她老人家身體可好。”
宋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別太憂心,我已派人去打聽家中消息,一有消息定會第一時間告知你。”
為保證物資充足,他精打細算,合理分配資源。同時,組織人員加固梁山防禦工事,以防敵人偷襲。在宋清的努力下,梁山後方秩序井然,為前線戰鬥提供了堅實保障。
期間,有一次梁山的糧草儲備被內奸泄露,祝家莊派人前來偷襲。宋清得到消息後,迅速組織起一支臨時防禦隊伍,他手持鐵扇,站在隊伍前列,鼓舞士氣:“兄弟們,咱們不能讓敵人得逞,為了梁山,為了兄弟們,跟我一起守住糧草!”
一位年輕的士兵有些緊張地說:“宋二哥,我怕……”
宋清堅定地看著他,說道:“別怕,有我在,咱們團結一心,定能擊退敵人。想想咱們的兄弟還在前線奮戰,咱們可不能掉鏈子!”
在眾人的奮力抵抗下,成功擊退了敵人。戰後,宋清對那名年輕士兵說道:“你今天表現得很勇敢,別再害怕了,經過這次戰鬥,你就是真正的梁山好漢!”
梁山日益壯大,引起朝廷警覺。宋徽宗在奸臣慫恿下,多次派大軍圍剿。宋清在每次戰役前後都精心籌備飲食。戰前,讓出征兄弟飽腹前行;戰後,用熱乎飯菜慰藉他們。
“兄弟們,吃飽喝足,咱們去戰場上殺個痛快!”出征前,宋清給士兵們鼓勁。
一位老兵笑著迴應:“宋二哥,有您準備的飯菜,咱這心裏就踏實,準能打個勝仗迴來!”
在與官軍的一次戰鬥中,梁山取得勝利,但部分兄弟受傷。宋清得知後,親自熬製滋補湯品,送到受傷兄弟手中,悉心照料。
“張兄弟,快把這湯喝了,能好得快些。”宋清端著湯,對受傷的兄弟說道。
張兄弟感激地說:“宋二哥,太感謝您了,您總是這麽細心照顧我們。”
朝廷見武力圍剿難以奏效,便采取招安策略。宋江為兄弟們謀前程,力主招安。“大哥,我總覺得這朝廷招安之事有些蹊蹺,怕是有詐。”
宋清擔憂地對宋江說。宋江歎了口氣:“二郎,我也有顧慮,但咱們這麽多兄弟,總不能一輩子在這梁山落草,招安或許能給大家一個好前程。”
宋清雖對朝廷心存疑慮,但選擇支持哥哥。招安後,梁山大軍奉命征討遼國。北國寒風刺骨,物資運輸困難重重,常遭惡劣天氣和遼軍騷擾,物資損失嚴重。
宋清積極與當地百姓溝通,采購、交換食物,還帶領士兵尋找野果、野菜,捕撈魚蝦。“老鄉,我們是大宋的軍隊,如今在這征討遼國,實在缺糧,不知能否賣點糧食給我們?”
宋清誠懇地向一位當地村民詢問。村民見他們態度友善,便答應幫忙:“行吧,看你們也是為了保家衛國,我這兒有些存糧,便宜賣給你們。”
同行的士兵小聲嘀咕:“宋二哥,這村民不會給咱們下套吧?”
宋清低聲說道:“別亂猜,咱們以誠待人,人家也不會故意為難,況且咱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利用當地材料搭建爐灶,用動物油脂烹飪,根據士兵體能消耗調整飲食搭配。
在一次物資運輸途中,遭遇遼軍突襲,宋清手持鐵扇子,與士兵並肩作戰,保護物資,雖身負輕傷,卻成功完成任務。“兄弟們,咱們不能讓這些物資落入敵人手裏,跟他們拚了!”
宋清大喊著,衝向遼軍。戰鬥結束後,宋清不顧自己的傷勢,先去查看物資的受損情況和士兵們的傷亡狀況,組織人手對受傷士兵進行救治。
一位受傷的士兵躺在地上,虛弱地說:“宋二哥,對不住,沒保護好物資。”
宋清安慰道:“別這麽說,你們已經很勇敢了,物資損失不大,人沒事就好。”
征討方臘的戰役,是梁山最為慘烈的一戰。南方氣候潮濕悶熱,山林茂密、河網交錯,方臘軍頑強抵抗。宋清堅守崗位,保障飲食供應。為尋找食材,他帶領後勤隊伍深入山林、鄉村,多次遭遇方臘軍小股部隊襲擊。
有一次,他們在山林中被包圍,宋清沉著冷靜,指揮士兵反擊。他揮舞鐵扇子,與敵人近身搏鬥,掩護士兵突圍。“大家別慌,跟緊我,咱們一定能衝出去!”宋清大喊著,尋找著突圍的方向。在激烈的搏鬥中,他的鐵扇被敵人砍出了幾道缺口,但他毫不退縮。
一位士兵焦急地喊:“宋二哥,敵人太多了,咱們怎麽辦?”
宋清迅速思考後說道:“大家聽令,分成兩隊,交替掩護,往東邊突圍,那裏地勢相對開闊,便於咱們行動!”
在突圍過程中,一名士兵腿部受傷,宋清立刻背起他,艱難地在密林中穿梭,一邊還鼓勵大家:“再堅持一下,咱們馬上就能出去了!”
在飲食上,他將南北烹飪方法結合,創造新菜肴,用草藥熬製滋補湯品,提升士兵體質。他四處打聽當地的草藥知識,向山村裏的郎中請教:“請問師傅,這附近有哪些草藥可以用來給士兵們調養身體?”
郎中被他的誠意打動,詳細地為他介紹了各種草藥的功效和采摘地點。
一名士兵好奇地問:“宋二哥,這些草藥真能有用嗎?”
宋清耐心解釋:“這些草藥都是郎中推薦的,肯定有用,能幫你們盡快恢複體力,咱們可不能在戰場上倒下。”
為了確保草藥的質量,宋清親自帶領幾個士兵,按照郎中的指示,深入山林采摘。途中,他們遭遇了一條毒蛇,宋清眼疾手快,用鐵扇將毒蛇擊退,保護了大家的安全。
戰爭結束,梁山一百零八將死傷大半。宋江被高俅等人下毒害死,宋清悲痛欲絕,帶著哥哥骨灰迴到鄆城縣宋家村。
迴到家鄉,宋清重拾舊業,過上平靜生活。他在家中設了靈堂,供奉梁山兄弟牌位,每日上香祭拜。閑暇時,他會到村裏的私塾,給孩子們講述梁山好漢的故事。
從宋江的義薄雲天,到魯智深的嫉惡如仇,從武鬆的英勇無畏,到林衝的隱忍反抗,孩子們聽得入迷,眼中滿是對英雄的崇敬。
村裏有個孩子叫小虎,對宋清十分崇拜,常跟著他幹活、聽他講故事。一天,小虎問:“宋清爺爺,您在梁山也像那些英雄一樣厲害嗎?”
宋清微笑著摸摸他的頭說:“爺爺不像他們能在戰場上殺敵,但爺爺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梁山,守護著兄弟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隻要心懷正義,就能成為英雄。”
小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爺爺,我以後也要像您和梁山好漢們一樣,做個正義的人。”
這時,另一個孩子湊過來問:“宋清爺爺,那您在梁山的時候,有沒有害怕過呀?”
宋清沉思片刻,說道:“害怕是有的,但一想到兄弟們,想到我們的使命,就什麽都不怕了。”
歲月悠悠,宋清漸漸老去,可他心中始終裝著梁山,裝著那些生死與共的兄弟。他的鐵扇子雖不再揮舞,但他用一生堅守,詮釋了另一種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