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天下局勢動蕩不安,宋徽宗趙佶在位期間,重用蔡京、高俅等一幫奸臣,致使朝綱敗壞,官場腐敗成風,加上連年的天災,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在這樣的世道下,各地紛紛湧現出諸多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的綠林豪傑,錦毛虎燕順便是其中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位。


    燕順出生在青州地界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家中世代務農,生活雖不富裕,但也算過得安穩。他自幼便長得與眾不同,赤發黃須,臂長腰闊,體格健壯,仿佛天生就帶著一股不凡的氣勢。


    燕順的父母都是樸實善良的莊稼人,他們雖沒什麽文化,但深知這亂世之中,若想讓孩子有出息,就得讓他學些本事防身。於是,在燕順十歲那年,便將他送到了村裏一位曾在軍中當過兵的老者那裏,學習武藝。


    這位老者曾經曆過不少戰事,見識過戰場上的殘酷,他深知武藝對於一個身處亂世之人的重要性。見到燕順後,他一眼就看出這孩子是塊練武的好材料,便欣然收下了他。


    從此,燕順便開始了他艱苦的練武生涯。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灑遍山村,燕順就已經在村後的小山坡上開始了基本功的訓練,紮馬步、練拳術、耍兵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論嚴寒酷暑,從未間斷。


    在燕順十五歲那年,村裏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


    官府不僅不救濟災民,反而變本加厲地征收賦稅,許多村民都被逼得走投無路。


    燕順家也不例外,他眼睜睜地看著父母為了湊齊賦稅,賣掉了家裏僅有的幾畝薄田和一些家畜,可還是遠遠不夠。


    那些收稅的官吏們如狼似虎,對村民們非打即罵,燕順心中燃起了一股憤怒的火焰,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練就一身絕世武藝,保護家人和鄉親們不受欺負。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村裏的一個惡霸看中了燕順家剩下的那間破舊茅屋,想要強行霸占。


    燕順的父親據理力爭,卻被惡霸的手下打得重傷臥床不起。燕順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他抄起平日裏練武用的木棍,就去找惡霸算賬。


    一番搏鬥之後,燕順雖然憑借著自己所學的武藝打傷了幾個惡霸的手下,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惡霸勾結官府,誣陷為尋釁滋事,遭到了官府的通緝。


    無奈之下,燕順隻好背井離鄉,踏上了漂泊之路。在漂泊途中,他結識了同樣對這世道不滿的矮腳虎王英和白麵郎君鄭天壽。


    王英原本是個做小生意的,因不堪忍受當地官府的敲詐勒索,生意做不下去了,便決定落草為寇。


    鄭天壽則是一位教書先生的兒子,因父親得罪了當地的權貴,被陷害致死,他為了報仇,也走上了這條綠林之路。


    三人一見如故,談及天下亂象,皆感慨萬分,都覺得在這等世道下,唯有憑借自身的武力,在山林中占得一席之地,或許才能過上自在些的日子。


    於是,他們一同來到了青州地界的清風山,憑借著各自的本事,召集了一幫誌同道合的兄弟,就此占山為王,做起了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


    清風山一帶,地勢險要,山高林密,易守難攻,是個絕佳的藏身之所。燕順等人在山上修建了山寨,設立了哨卡,製定了一些簡單的規矩,比如隻打劫那些為富不仁的富商,所得財物要拿出一部分救濟附近的窮苦百姓等。他們雖然落草為寇,但心中仍存著一份俠義之心,在當地百姓心中,倒也有幾分俠義之名。


    一日,燕順與王英、鄭天壽在山寨中擺酒暢飲,三人喝得酩酊大醉。此時,小嘍囉們在山下巡邏,正巧碰到了路過清風山的宋江。


    宋江彼時本是去投奔花榮,卻不想在此處遭遇了這等變故。小嘍囉們見宋江孤身一人,便將其擒住,帶迴了山寨。


    燕順醉眼朦朧間,聽聞抓了個人迴來,便隨性地吩咐道:“帶上來看看,若是能做醒酒湯的心肝,倒也不錯。”


    宋江被帶到堂前,心中暗忖今日恐要命喪於此。但生死關頭,他還是情急高唿自己的名字。這一喊,恰好被燕順聽到。


    燕順雖醉意正濃,可宋江的大名他早有耳聞,知曉此人仗義疏財,是江湖上響當當的人物。


    燕順酒意瞬間醒了大半,趕忙上前仔細打量,一邊揉著眼睛一邊說道:“你當真是宋江宋公明哥哥?”


    宋江點頭應道:“正是在下,還望好漢饒命。”


    燕順當即自責起來:“哎呀,哥哥莫怕,小弟有眼不識泰山,方才多有得罪,快鬆綁,快鬆綁!”說罷,親自為宋江鬆綁,隨後納頭便拜,誠懇請罪,力邀宋江在清風山小住,還說道:“哥哥在此安心住下,也好讓小弟們好好盡盡地主之誼,聆聽哥哥的精彩江湖見聞。”


    宋江見燕順如此豪爽,心中也是一喜,便應下在清風山暫留。


    在宋江暫留清風山期間,他與燕順等人相處得十分融洽。燕順經常向宋江請教一些江湖上的事情,宋江也不吝賜教,給他們講述了許多自己的經曆和江湖上的傳奇故事。燕順等人聽得津津有味,對宋江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沒過幾日,恰逢清風寨知寨劉高的妻子上墳路過清風山。那王英本就好色,見這婦人頗有幾分姿色,二話不說便命小嘍囉將其搶上山來。


    宋江得知此事,趕忙跑去對王英說道:“王英兄弟,這等行徑實非好漢所為呀,況且她還是花榮兄弟同僚的妻子,放她走吧。”


    王英卻一臉不舍:“哥哥,這婦人如此美貌,我實在舍不得呀,就讓我留下她做個壓寨夫人吧。”


    宋江無奈,又找到燕順,說道:“燕順兄弟,王英兄弟此舉不妥啊,咱們在這江湖上行走,總得講些道義,還望兄弟出麵勸勸他。”


    燕順皺了皺眉頭,說道:“哥哥放心,我去和他說說。”


    燕順找到王英,勸道:“王英兄弟,宋公明哥哥說得在理,咱不能因這婦人壞了咱們的名聲,還是放她走吧。”


    王英嘟囔著:“大哥,就這一次,不行嗎?”


    燕順臉色一沉:“不行!咱不能讓江湖人笑話咱們不講規矩,聽哥哥的,放了她!”說罷,不顧王英的百般不願,強行做主將劉高妻放走了。


    王英為此事憋了一肚子氣,卻也隻能暗自埋怨,嘴裏還念叨著:“哼,大哥也太不近人情了。”


    然而,這一放,卻引出了後續一係列的禍事。


    宋江在清風寨元夜觀燈之時,不巧被那恩將仇報的劉高妻看到。這狠毒的婦人,竟唆使丈夫劉高,誣陷宋江為清風山賊頭,致使宋江被劉高抓住狠狠拷打。


    花榮聽聞宋江被困,心急如焚,對劉高怒道:“劉高,你莫要聽信那婦人的讒言,宋公明哥哥豈是你能隨意誣陷的!”


    劉高卻不理會,還命人將花榮也一並拿下,一並告上青州,被都監黃信用計擒拿。


    黃信將花榮與宋江一並押解青州,途經清風山時,早有小嘍囉將消息報與燕順等人。


    燕順聽聞,頓時怒發衝冠,對王英、鄭天壽喊道:“兄弟們,宋公明哥哥和花榮兄弟有難,咱們豈能坐視不管,走,去劫下囚車!”


    王英也喊道:“對,不能讓哥哥們受苦,幹他娘的!”


    於是,燕順便與王英、鄭天壽率領嘍囉們埋伏在必經之路。待囚車出現,燕順大吼一聲:“兄弟們,上啊!”


    眾人一擁而上,成功劫下囚車,劉高也當場被殺,黃信則驚慌失措地逃迴清風寨。


    此事一出,頓時在青州地界掀起了軒然大波。知府慕容彥達得知消息後,大為震怒,即刻命兵馬總管秦明征剿清風山。秦明乃是青州名將,武藝高強,氣勢洶洶而來。


    而此時的宋江,卻不慌不忙,略施小計,設下圈套。他深知秦明性格剛直,便利用這一點,設計讓秦明一步步踏入陷阱。


    宋江對身邊的兄弟們說:“秦明兄弟性格剛直,咱們就利用這點,給他設個局,讓他嚐嚐苦頭,也好讓他歸降咱們。”燕順等人點頭稱是。


    秦明不知是計,在追趕假逃兵的過程中,處在宋江等人設下的埋伏圈,最終被宋江設計降服。


    降服後的秦明,一臉懊惱地對宋江說:“宋公明哥哥,我秦明今日算是栽在你手裏了,罷了罷了,既然如此,我便跟你們一起幹吧。”


    宋江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秦明兄弟,莫要懊惱,咱們以後都是自家兄弟,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秦明又前往清風寨勸降黃信,黃信見大勢已去,便打開寨門,放清風山兵馬入寨。


    那王英趁亂又將劉高妻搶迴山寨,一心想留做壓寨夫人。


    燕順見此情形,想起這婦人的醜惡行徑,頓時火冒三丈,抽出腰間佩刀,對王英喝道:“王英兄弟,你還敢留這毒婦,今日我便要除了她!”


    王英趕忙阻攔:“大哥,別呀,我真的喜歡她,你就饒了她這一次吧。”


    燕順怒道:“哼,這毒婦害了宋公明哥哥和花榮兄弟,你還護著她,看刀!”說罷,一刀就砍死了她。


    王英見狀,心疼不已,頓時大怒,奪過身旁嘍囉的刀便要和燕順火並。他紅著眼喊道:“大哥,你為何要殺她,我跟你拚了!”一時間,山寨中氣氛劍拔弩張。


    好在宋江等人及時趕到,宋江趕忙拉住王英,勸道:“王英兄弟,莫要衝動,燕順兄弟也是為了大家好,那婦人實在可惡,留不得呀。”


    其他兄弟也紛紛勸說,王英這才漸漸平息了怒火,嘴裏仍念叨著:“哼,大哥也太狠了,我的壓寨夫人就這麽沒有了。”


    可這一係列的事件,早已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關注。慕容彥達聽聞清風寨失陷,又驚又怒,急忙奏報朝廷,請朝廷派遣大軍征剿掃蕩清風山。


    在當時,北宋朝廷雖然國力漸衰,但對於地方上的山賊草寇等不穩定因素,向來是采取嚴厲打擊的態度。


    朝廷內部,以蔡京、高俅等人為首的奸臣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勢和利益,更是主張對這些綠林勢力進行徹底剿滅,以便他們能更好地掌控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燕順等人深知,雖說清風山地勢險要,但麵對朝廷的大軍圍剿,山寨恐難抵禦。


    在宋江的建議下,燕順、王英、鄭天壽等一眾兄弟,開始著手準備舍棄這經營已久的清風山寨。


    他們將寨中的金銀細軟、糧草兵器等一一收拾妥當,又安撫好一眾小嘍囉,隨後便踏上了投奔梁山泊的路途。


    一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彼時的北宋,雖然國力漸衰,但朝廷對於這些山賊草寇的圍剿力度卻不小。他們遭遇了幾次小規模的官軍追擊,燕順總是身先士卒,帶領兄弟們奮勇抵抗。


    有一次,在一條狹窄的山穀中,官軍堵住了他們的去路。燕順見狀,大吼一聲:“兄弟們,別怕,跟我衝,殺退這些官軍,咱們就能繼續趕路了!”說罷,率先衝入官軍陣中,他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官軍節節敗退。在他的鼓舞下,兄弟們也個個奮勇前方,最終成功突破了官軍的堵截,繼續向著梁山泊進發。


    終於,燕順等人順利抵達梁山泊。初到梁山,梁山好漢們對他們的新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燕順憑借著自己的本領和在江湖上的威名,很快便在梁山站穩了腳跟。


    在梁山的諸多事務中,燕順積極參與。


    宋江在江州醉酒題反詩,被判斬首。這一消息傳來,梁山眾好漢皆為震驚。晁蓋聽聞後,心急如焚,親率十六位頭領下山相救,燕順便在其中。


    他們喬裝打扮,燕順與劉唐、杜遷、宋萬以使槍棒賣藥為名,混入江州城。


    在法場周圍,他們暗中觀察著動靜。當那劊子手高高舉起屠刀,眼看就要斬殺宋江的千鈞一發之際,燕順眼中閃過一抹決然,他大喝一聲:“兄弟們,此時不救宋公明哥哥,更待何時!”說罷,率先衝了上去。他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瞬間便與官軍們廝殺在一起。


    其他兄弟見狀,也紛紛響應,一起劫法場救出了宋江,隨後又參與了白龍廟聚義,那場麵好不熱鬧,眾好漢的豪情在這一刻盡顯無遺。


    在梁山排座次時,燕順排第五十位,星號地強星,職司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他深知這份職責的重要性,對身邊的兄弟說:“咱既然擔了這職責,就得好好幹,不能給梁山丟臉。”在日常的訓練和守備中,總是一絲不苟。


    祝家莊之戰,乃是梁山發展曆程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過後,宋江與晁蓋、吳用議定山寨將佐職事,命燕順與黃信一同部領馬軍,到梁山泊山前大路下寨。


    燕順認真執行著任務,每日帶領士兵巡邏、訓練,對士兵們說:“兄弟們,咱們得守好這山前大路,可不能讓敵人輕易摸上來。”確保梁山的安全。


    三山聚義時,燕順隨軍打青州,並與花榮、秦明、王英一同擔任開路先鋒。


    當時的青州,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既有朝廷官軍,又有其他山賊草寇,還有地方豪強勢力暗中勾結。


    燕順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對身後的兄弟說:“兄弟們,跟我衝,殺出一條路來,為後續的大軍開辟道路!”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攻打曾頭市時,燕順是晁蓋親點的二十位頭領之一,隨晁蓋劫營,與唿延灼一同將中箭的晁蓋搶迴。曾頭市的敵人勢力強大,且擁有精良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有素的士兵。


    燕順等人在這場戰役中麵臨著巨大的挑戰,但他們依然毫不退縮,燕順對身邊的兄弟說:“兄弟們,別怕,就是死,咱們也要把晁天王救迴來!”憑借著自身的勇氣和武藝,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兩贏童貫時,燕順在九宮八卦陣中鎮守西南坤位,與馬麟同為索超的副將。當時童貫率領著朝廷的大軍前來圍剿梁山,梁山好漢們擺下九宮八卦陣應對。


    燕順在陣中嚴陣以待,對馬麟說:“馬麟兄弟,咱們可得守好這西南坤位,別讓童貫那老賊有機可乘。”隨時


    燕順在陣中嚴陣以待,對馬麟說:“馬麟兄弟,咱們可得守好這西南坤位,別讓童貫那老賊有機可乘。”隨時準備應對敵軍的攻擊,為梁山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時光匆匆,朝廷下令梁山好漢們南征方臘。燕順毫無怨言,隨宋江南征北戰。


    在征戰方臘的過程中,有一次,宋軍被困在一處山穀,四周皆是敵軍的重兵把守,前進不得,後退無路。


    燕順主動請纓,對宋江說:“宋公明哥哥,讓我帶一小隊人馬去試試,我就不信找不到突圍的辦法。”


    宋江點頭道:“燕順兄弟,那你可要小心啊。”


    燕順帶領一小隊人馬趁著夜色,悄悄摸到敵軍的營地邊緣。他仔細觀察著敵軍的布防情況,發現一處防守較為薄弱的環節。


    燕順對身邊的兄弟說:“兄弟們,看到沒,那裏就是突破口,等會兒咱們就從那裏潛入,然後突然發動攻擊,製造混亂,咱們就能突圍了。”


    於是,他帶領兄弟們如鬼魅般潛入敵軍營地,突然發動攻擊,製造出混亂,使得宋軍得以趁機突圍。


    又一次,燕順與馬麟一同走訪山民,探得通過烏龍嶺的小路。可那小路崎嶇難行,布滿荊棘,且時不時有敵軍的暗哨出沒。


    燕順對馬麟說:“馬麟兄弟,這小路難行是難行,但這可是我們突破烏龍嶺的關鍵,得小心著點兒。”


    兩人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上排除了諸多困難。靠著這條小路,宋軍得以越過烏龍嶺,直抵東關,對烏龍嶺形成兩麵夾攻之勢。


    然而,戰爭的殘酷終究無法避免。在睦州之戰時,燕順與馬麟正在戰場上並肩作戰。


    突然,敵軍大將石寶拋出流星錘,那流星錘帶著凜冽的風聲朝著馬麟飛去。


    燕順眼疾手快,看到馬麟危險,毫不猶豫地撲了過去,想用自己的身體擋住那致命的一擊。


    燕順對馬麟喊道:“馬麟兄弟,小心!”可惜,他終究沒能完全避開,流星錘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他那強壯的身軀轟然倒下。


    馬麟見狀,悲痛欲絕,大聲唿喊著燕順的名字:“燕順大哥,你怎麽了!”可燕順卻再也無法的迴應。最終,燕順為救馬麟,被石寶用流星錘打死。


    戰後,朝廷追封他為義節郎,可他的英勇事跡和兄弟情義,早已深深烙印在梁山好漢們的心中,永遠流傳下去。


    在北宋末年的曆史大背景下,燕順的一生充滿了波折與傳奇色彩。他從一個他從一個普通農家子弟,因世道不公而被迫落草為寇,在江湖中曆經諸多風雨,最終為了兄弟情義戰死沙場,其故事也成為了梁山好漢傳奇中的一抹亮色。


    燕順戰死的消息傳迴梁山,整個山寨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宋江聽聞此訊,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腳步踉蹌地走出營帳,望著遠方,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喃喃自語道:“燕順兄弟啊,你一生仗義,為我梁山出生入死,怎就遭此厄運,叫我宋江如何對得起你啊!”


    眾好漢們紛紛圍聚過來,個個神情哀傷。矮腳虎王英更是雙眼通紅,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捶打著地麵嚎啕大哭:“大哥啊,都怪我,都怪我呀!當初要是聽你的話,不執意留那劉高妻,也不會惹出這麽多事端,大哥你也不會因此與我起衝突,更不會……嗚嗚嗚……”


    一旁的白麵郎君鄭天壽也紅著眼眶,上前扶起王英,勸道:“王英兄弟,莫要太過自責了,燕順大哥泉下有知,也不願見你如此啊。”


    這時,魯智深大踏步走來,滿臉怒容地吼道:“這朝廷老兒,忒不講理!燕順兄弟如此豪傑,竟落得這般下場,真叫人氣憤!”


    武鬆也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說:“哼!咱們梁山與那方臘拚殺,本就是為朝廷賣命,可燕順兄弟卻遭此橫禍,這朝廷真當咱們好欺負不成!”


    梁山上下為燕順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眾好漢皆身著素服,神情肅穆。在葬禮上,宋江親自為燕順誦讀祭文,他聲音哽咽,沉痛地訴說著燕順的功績與品德:“燕順兄弟,你自上梁山以來,忠心耿耿,每有戰事,總是衝鋒在前,為我梁山立下赫赫戰功。你那俠義之心,更是令我等欽佩不已。今日你不幸戰死,實是我梁山之重大損失啊……”念到此處,宋江已是泣不成聲,周圍的好漢們也紛紛落淚。


    葬禮過後,眾人的心情依舊沉重。一日,在聚義廳中,眾好漢商討著後續的應對之策。


    吳用皺著眉頭說道:“如今燕順兄弟離去,我等士氣雖受影響,但切不可因此消沉。朝廷的征討愈發加緊,我們還需振作起來啊。”


    魯智深拍著桌子站了起來:“怕個甚!咱梁山好漢哪個是怕死的?燕順兄弟在天有靈,也盼著咱們繼續為了那替天行道的事兒好好幹呢!”


    “魯智深兄弟說得對!”林衝也附和道,“我們不能讓燕順兄弟白白犧牲,定要與這朝廷周旋到底,讓他們知道咱梁山的厲害!”


    在之後的日子裏,梁山眾人繼續著他們的征程,為了心中的那份正義,為了替天行道的信念,更為了不辜負像燕順這樣犧牲的兄弟。


    在一次與朝廷大軍的激烈交鋒中,戰況異常慘烈。梁山軍隊被敵軍重重包圍,形勢危急萬分。不少兄弟都受了傷,士氣也有些低落。


    就在眾人有些許氣餒之時,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燕順大哥在看著我們呢,我們可不能丟了他的臉!”這一聲唿喊仿佛點燃了眾人心中的鬥誌之火。


    魯智深猛地站起身來,揮舞著禪杖大聲喊道:“兄弟們,燕順兄弟為咱梁山把命都豁出去了,咱能慫嗎?跟他們拚了!”


    “拚了!拚了!”眾好漢們齊聲高唿,個個如猛虎下山,奮力拚殺。武鬆手持雙刀,如旋風般衝入敵陣,口中喊道:“今日便讓這些朝廷軍見識見識咱梁山好漢的厲害,為燕順大哥報仇!”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硬是從敵軍的包圍圈中撕開了一道口子,成功突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山的故事也漸漸流傳於民間。百姓們聽聞了燕順的事跡,無不對他的俠義之舉欽佩有加。


    在一些偏遠的村落,甚至有說書人將燕順的故事編成了段子,在茶餘飯後講給眾人聽。


    一日,在一個小鎮的茶館裏,一位說書人正講得繪聲繪色:“話說那錦毛虎燕順,赤發黃須,模樣甚是威猛,為人更是仗義疏財,俠肝義膽。在那睦州之戰時,為救兄弟,不惜以身擋那致命一擊,壯烈犧牲呐……”


    聽眾中有一位老者,不禁感歎道:“唉,這燕順當真是條好漢啊,隻可惜生在了這亂世,落得如此下場。”


    旁邊一位年輕後生好奇地問:“老爺爺,那梁山的其他好漢後來又怎樣了呢?”


    老者緩緩搖頭道:“這後來啊,各有各的命數嘍。有的繼續在那征戰中犧牲,有的則選擇了歸隱山林,遠離這世間的紛爭。但無論他們身在何處,燕順的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種兄弟情義、俠義精神,都始終銘記在他們心中,成為了他們人生中一段難以忘懷的印記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傳精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錢我有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錢我有顏並收藏水滸傳精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