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穎將活體實驗的文件和數據發出,原本沉寂在暗處的風暴終於爆發。
內城區的監察局迅速介入調查,連同大量涉事人員一並清除。
那些支持李博士及其改造實驗的勢力迅速被鏟除,研究室的實驗文件、設備都被查封,甚至連李博士的研究團隊也被全數抓捕,一時間,內城區發生了劇變。
李博士的背後勢力在內城區本就占有一定位置,他們所支持的“改造實驗”主張極具爭議,認為利用病毒控製喪屍、通過改造人體獲取更高的生存能力,是應對末日的最佳選擇。
而這些支持者,雖然並未公開露麵,但都在暗中掌控著龐大的資金和資源。
然而,劉穎的曝光,無論是文件的泄露,還是她的及時舉報,徹底撕開了這個惡性循環的麵紗。監察局通過大規模的清洗行動,暫時摧毀了這個勢力的基礎,但也引起了更大範圍的恐慌和動蕩。
在內城區的政權階層,支持人道主義的力量悄然崛起。
這些人主張研發能夠防止感染的疫苗,力求保全人類的基本尊嚴,而不是讓人體成為實驗的犧牲品。
盡管他們的行動範圍仍然有限,但與之前的“改造派”相比,他們的唿聲卻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被逮捕後的李博士並未如外界所見那般束手就擒。在被監禁的那段時間裏,他並未表現出任何屈服的跡象,反而一直在暗中和某些人保持聯絡。
監視著他的士兵和審訊人員並未察覺到這一切的變化,因為李博士的對話和行為表麵上依舊是屈服的模樣。
事實上,李博士早已在這個時刻與原天鏡計劃的秦教授暗中取得了聯係,秦教授原本是天鏡計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負責病毒的最初研發工作。
在災難爆發之前,李博士和秦教授並非一開始就相識。
他們的相遇,是在一場關於病毒研究的國際研討會上。
那時,李博士隻是一個在病毒學領域嶄露頭角的年輕科學家,剛剛從實驗室的研究員晉升為項目負責人,而秦教授,早已是病毒學界的權威人物之一,他的天鏡計劃是國際公認的最前沿病毒研究計劃。
然而,隨著對於科學無止盡的探究和日漸膨脹的野心,疫苗的研發進展並不如預期,而更激進的研究方向——病毒基因改造——開始進入了他的視野。
李博士帶著自己對病毒機製的深刻理解和強烈的好奇心,懷著與秦教授交流的期待,參加了這場研討會。
在會上,兩人初次見麵時,並沒有立刻顯露出深厚的共鳴。李博士雖然在病毒學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與秦教授的對話中,他仍然顯得年輕且缺乏足夠的經驗。
然而,李博士對病毒基因編輯的研究極為感興趣,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基因改造,將病毒轉化為人類的保護機製?或者,甚至將其利用為增強人體免疫係統的工具?”
這個問題引起了秦教授的注意。
“病毒,的確是一把雙刃劍。”秦教授當時這樣迴答,“它能毀滅世界,但也能提供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病毒可以是生命的敵人,也可以是新生的鑰匙。你的思路不錯,但它太過冒險。”
李博士的大膽觀點雖然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同,但卻引發了秦教授的興趣。
在隨後的幾個月裏,兩人保持了密切的聯係,討論病毒變異、基因編輯、以及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研究中的可能性。
通過他們的合作,李博士漸漸意識到,秦教授的天鏡計劃並不單純是關於病毒疫苗的研究,它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龐大而深遠的計劃。
病毒並非秦教授的唯一研究對象,更重要的是,通過病毒,秦教授想要探索“人類基因的可塑性”,並通過病毒的基因重組技術,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生物形態。
這種生物形態不再是我們所理解的喪屍,而是一種能夠通過病毒激發潛能、增強身體和思維能力的“超級人類”。
“你知道嗎,李博士,基因的潛力遠遠超過我們想象的。”秦教授曾經對他說過,“隻要能夠控製基因,我們就能不再受限於傳統人類的局限,突破基因的瓶頸,創造出一種新的生命形式。”
這些話讓李博士心生敬畏,也讓他對自己的研究產生了更深的渴望。
李博士親眼目睹了計劃的終結。他曾在實驗室外,目送一隊全副武裝的軍人衝入天鏡實驗室,親手帶走了他最尊敬的導師。
那一刻,他的世界崩塌了,天鏡計劃並不僅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信仰。
李博士幾乎每天都在嚐試聯係秦教授,但無論是通過天鏡計劃的舊同事,還是自己微弱的社會關係網,他始終找不到任何線索。他不相信秦教授會就此隕落,因為那不符合他心目中導師的形象。
他對秦教授的崇拜遠超普通的師生關係,他將對方視為啟迪未來的人類導師。
然而,這一次,他被抓捕後,命運卻出現了轉機。
在審訊室冰冷的牆壁前,李博士的雙手被緊緊銬住,周圍的士兵如鐵塔般立在兩側。
他垂下頭,顯得疲憊不堪,但內心深處,他並沒有真正屈服——他的信念依然牢固,那就是天鏡計劃的理念必然會重見天日。
就在他被押解途中,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手銬內側,被悄悄放入了一張薄薄的紙條,紙條上隻有一句話:
“星火未滅。”
短短四個字,卻讓李博士的瞳孔驟然收縮,隻有參與計劃的核心成員才會知曉,它的含義是“希望永遠不會熄滅”。
那天的審訊結束後,李博士被短暫地關押在一個單獨的房間內。突然,房間的電燈微微閃爍了幾下,空氣中傳來一陣輕微的電流聲。
“李博士。”一個低沉的聲音從房間的角落響起。
李博士猛地抬頭,目光四處搜尋。聲音並未來自房間內的任何人,而是通過一台隱藏在牆壁內的揚聲器傳出。
“你是誰?”李博士低聲問道,語氣中透著警惕。
“是我。”
……您還活著?”他聲音顫抖,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然,我從未離開過。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罷了。”
“保持耐心。我會安排人把你救出去。”
“明白。”
內城區的監察局迅速介入調查,連同大量涉事人員一並清除。
那些支持李博士及其改造實驗的勢力迅速被鏟除,研究室的實驗文件、設備都被查封,甚至連李博士的研究團隊也被全數抓捕,一時間,內城區發生了劇變。
李博士的背後勢力在內城區本就占有一定位置,他們所支持的“改造實驗”主張極具爭議,認為利用病毒控製喪屍、通過改造人體獲取更高的生存能力,是應對末日的最佳選擇。
而這些支持者,雖然並未公開露麵,但都在暗中掌控著龐大的資金和資源。
然而,劉穎的曝光,無論是文件的泄露,還是她的及時舉報,徹底撕開了這個惡性循環的麵紗。監察局通過大規模的清洗行動,暫時摧毀了這個勢力的基礎,但也引起了更大範圍的恐慌和動蕩。
在內城區的政權階層,支持人道主義的力量悄然崛起。
這些人主張研發能夠防止感染的疫苗,力求保全人類的基本尊嚴,而不是讓人體成為實驗的犧牲品。
盡管他們的行動範圍仍然有限,但與之前的“改造派”相比,他們的唿聲卻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被逮捕後的李博士並未如外界所見那般束手就擒。在被監禁的那段時間裏,他並未表現出任何屈服的跡象,反而一直在暗中和某些人保持聯絡。
監視著他的士兵和審訊人員並未察覺到這一切的變化,因為李博士的對話和行為表麵上依舊是屈服的模樣。
事實上,李博士早已在這個時刻與原天鏡計劃的秦教授暗中取得了聯係,秦教授原本是天鏡計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負責病毒的最初研發工作。
在災難爆發之前,李博士和秦教授並非一開始就相識。
他們的相遇,是在一場關於病毒研究的國際研討會上。
那時,李博士隻是一個在病毒學領域嶄露頭角的年輕科學家,剛剛從實驗室的研究員晉升為項目負責人,而秦教授,早已是病毒學界的權威人物之一,他的天鏡計劃是國際公認的最前沿病毒研究計劃。
然而,隨著對於科學無止盡的探究和日漸膨脹的野心,疫苗的研發進展並不如預期,而更激進的研究方向——病毒基因改造——開始進入了他的視野。
李博士帶著自己對病毒機製的深刻理解和強烈的好奇心,懷著與秦教授交流的期待,參加了這場研討會。
在會上,兩人初次見麵時,並沒有立刻顯露出深厚的共鳴。李博士雖然在病毒學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與秦教授的對話中,他仍然顯得年輕且缺乏足夠的經驗。
然而,李博士對病毒基因編輯的研究極為感興趣,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基因改造,將病毒轉化為人類的保護機製?或者,甚至將其利用為增強人體免疫係統的工具?”
這個問題引起了秦教授的注意。
“病毒,的確是一把雙刃劍。”秦教授當時這樣迴答,“它能毀滅世界,但也能提供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病毒可以是生命的敵人,也可以是新生的鑰匙。你的思路不錯,但它太過冒險。”
李博士的大膽觀點雖然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同,但卻引發了秦教授的興趣。
在隨後的幾個月裏,兩人保持了密切的聯係,討論病毒變異、基因編輯、以及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研究中的可能性。
通過他們的合作,李博士漸漸意識到,秦教授的天鏡計劃並不單純是關於病毒疫苗的研究,它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龐大而深遠的計劃。
病毒並非秦教授的唯一研究對象,更重要的是,通過病毒,秦教授想要探索“人類基因的可塑性”,並通過病毒的基因重組技術,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生物形態。
這種生物形態不再是我們所理解的喪屍,而是一種能夠通過病毒激發潛能、增強身體和思維能力的“超級人類”。
“你知道嗎,李博士,基因的潛力遠遠超過我們想象的。”秦教授曾經對他說過,“隻要能夠控製基因,我們就能不再受限於傳統人類的局限,突破基因的瓶頸,創造出一種新的生命形式。”
這些話讓李博士心生敬畏,也讓他對自己的研究產生了更深的渴望。
李博士親眼目睹了計劃的終結。他曾在實驗室外,目送一隊全副武裝的軍人衝入天鏡實驗室,親手帶走了他最尊敬的導師。
那一刻,他的世界崩塌了,天鏡計劃並不僅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信仰。
李博士幾乎每天都在嚐試聯係秦教授,但無論是通過天鏡計劃的舊同事,還是自己微弱的社會關係網,他始終找不到任何線索。他不相信秦教授會就此隕落,因為那不符合他心目中導師的形象。
他對秦教授的崇拜遠超普通的師生關係,他將對方視為啟迪未來的人類導師。
然而,這一次,他被抓捕後,命運卻出現了轉機。
在審訊室冰冷的牆壁前,李博士的雙手被緊緊銬住,周圍的士兵如鐵塔般立在兩側。
他垂下頭,顯得疲憊不堪,但內心深處,他並沒有真正屈服——他的信念依然牢固,那就是天鏡計劃的理念必然會重見天日。
就在他被押解途中,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手銬內側,被悄悄放入了一張薄薄的紙條,紙條上隻有一句話:
“星火未滅。”
短短四個字,卻讓李博士的瞳孔驟然收縮,隻有參與計劃的核心成員才會知曉,它的含義是“希望永遠不會熄滅”。
那天的審訊結束後,李博士被短暫地關押在一個單獨的房間內。突然,房間的電燈微微閃爍了幾下,空氣中傳來一陣輕微的電流聲。
“李博士。”一個低沉的聲音從房間的角落響起。
李博士猛地抬頭,目光四處搜尋。聲音並未來自房間內的任何人,而是通過一台隱藏在牆壁內的揚聲器傳出。
“你是誰?”李博士低聲問道,語氣中透著警惕。
“是我。”
……您還活著?”他聲音顫抖,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然,我從未離開過。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罷了。”
“保持耐心。我會安排人把你救出去。”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