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你家房有我一份
重生迴到手術前,這個腎我不捐了 作者:登峰望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大伯並不認為馮友彬家的拆遷和他無關。
他甚至覺得馮友彬一家人忘恩負義,不講情義。
拆遷這麽大的事情,竟然不主動告訴他們,要不是在電視上看到新聞,還被蒙在鼓裏呢!
馮大伯越想越氣,覺得馮友彬一家這是要過河拆橋啊!
至於他憑什麽敢開這個口?
馮大伯挺著胸脯,底氣十足。
他雖然不是這個廠的職工,但是當初馮家能買到這套房,他可是出了大力!
想當年,量具廠搞房改,要求職工買斷福利房的產權,這套房需要交五萬多塊。
那時候,馮友彬還在讀書,正是花錢的時候。
馮父馮母都是普通工人,工資微薄,供養一個學生很不容易,哪裏能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錢?
他們把家裏的存折都翻了個遍,東拚西湊,還差了一萬塊。
馮父想來想去,便去找馮大伯借錢。
馮父的父母都不在了,隻有馮大伯這一個哥哥。
馮大伯和馮大嬸都是老國企職工,一個是車間主任,一個是辦公室科員。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工作體麵又穩定,收入也不錯。
他們唯一的兒子馮友強高中畢業後不想進國企抱鐵飯碗,和兩個同學一塊下海做生意。
那個時候生意比較好做,三人年紀輕,腦子靈活,在商海中摸爬滾打,很掙了點錢。
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比拿死工資的工人強得多。
一萬塊錢對於他們家來說,不算什麽。
不過,馮大嬸這人精明了一輩子,把錢看得比什麽都重。
就連馮友強都調侃他媽是屬貔貅的,隻進不出。
現在一聽說要借錢給男人的弟弟,心裏就一百個不願意。
錢借出去倒是容易,要迴來可就難了。
特別是親兄弟,更不好說。
萬一他說自己家經濟困難,需要哥嫂幫助,堅持不還錢,你能把他怎麽著?
她可不想看到自己的錢打了水漂,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迴。
馮大伯也覺得平白無故拿出這麽多錢,心裏多少有些不舍。
但是弟弟上門求助,如果一口迴絕,未免顯得太過無情,傳出也有損自己的名聲。
於是,他靈機一動,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借錢可以,但必須支付利息。
他開出的條件是,借一萬塊,一年後連本帶利還一萬一千塊。
借錢給利息,這事說起來很正常,隻是這利息太高了點。
他是希望借此讓弟弟知難而退。
哪知道馮父心眼特別實誠,覺得自己提出借錢,哥哥也願意借,現在卻因為利息高不肯了,似乎不太好。
他左思右想,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為了表示誠意,馮父當場寫下了借條,並按下手印,承諾一年後連本帶利歸還。
馮大伯拿到借條,開玩笑地道:“你這產權能買下來,全靠我幫忙。你家的房,怎麽著也得算我一份吧?”
馮父想著終於湊齊了房款,滿心歡喜,哪裏顧得上這些細節,隨口應道:“沒問題,你是我哥,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拿到錢後,馮父一刻也不敢耽誤,急匆匆地趕去辦理了購房手續。
對於這一切,馮母和馮友彬毫不知情。
馮母還在悄悄嘀咕,大哥和大嫂一個鐵公雞,一個鐵算盤,這次怎麽這麽容易就答應借錢了?
不過轉念一想,買房是大事,大哥應該是念及兄弟情深,才慷慨解囊,幫他們渡過難關。
她因此對馮大伯一家的印象改觀不少。
直到過年一家人團聚,酒過三巡,馮大伯當著全家人的麵,問馮父:“你欠我的一萬一千塊錢什麽時候能還?”
馮母頓時就迷糊了:“什麽一萬一千塊錢?”
馮大伯很是不悅,以為馮母裝傻:“你們買斷產權借的錢,怎麽了,這麽快就忘了?”
馮母一下急了,馮父當初說的是借了一萬塊,多的一千塊哪去了?
當時的一千塊可不是筆小數目,馮母瞬間就想到了馮父幹了種種的不堪之事,把這一千塊揮霍光了。
她當即質問馮父:“還有一千塊呢?哪去了?”
馮父一看馮母翻臉,知道她想歪了,馬上解釋:“那一千塊是利息。”
“利息?借一萬塊給一千塊利息?你騙鬼呢!”
馮父馬上把借條拿出來給馮母看:“真的是一千塊利息,我一分沒亂用。”
馮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借錢一事並非自己想象的那樣簡單。
她之前還感慨大哥大嫂這次怎麽這麽好說話,原來是這麽迴事!
自己兄弟遇到難事,不說主動幫襯一 把,竟然趁火打劫,哪有這樣做哥哥嫂子的!
馮母越想越氣,頓時覺得大哥大嫂一家偽善的嘴臉無比可憎。
她是個好強的人,眼裏容不得沙子,二話不說,轉頭找到自己的姐姐,也就是秦文韜的親媽,借了幾千塊錢,加上這半年來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積蓄,湊齊了所有欠款,提前還給了馮大伯。
其實,當初馮母也曾想過向姐姐借錢,但被馮父一口拒絕了。
馮父認為,自己身為一家之主,應該承擔起責任,不能事事都依靠妻子的娘家人。
然而,他卻把事情辦得一團糟,卻不敢跟妻子說,讓她蒙在鼓裏。
更可氣的是,馮大伯收到錢後,依然不依不饒,繼續在馮母麵前裝腔作勢,半真半假地說道:“弟妹,你們這房子能買下來,可全靠我幫忙。這房不說有我一半,三分之一得有吧?”
馮母可不是好惹的,她毫不客氣地迴擊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已經把借你的錢連本帶利都還清了,其他的你就別想了。”
馮大伯卻不肯善罷甘休,振振有詞地說道:“話可不能這麽說,當初你男人可是親口答應了這事。”
馮父當時隻是隨口一說,根本沒放在心上,此時早已忘得一幹二淨。
麵對大哥的責問,他拉不下臉反駁,隻能低著頭,一聲不吭。
“有字據嗎?”
馮母可不管那麽多,事關自家利益,她寸步不讓,當場和馮大伯理論起來。
“我們借了你的錢,給你寫了借據,現在你說我家房子有你一份,字據呢?拿出來看看!”
他甚至覺得馮友彬一家人忘恩負義,不講情義。
拆遷這麽大的事情,竟然不主動告訴他們,要不是在電視上看到新聞,還被蒙在鼓裏呢!
馮大伯越想越氣,覺得馮友彬一家這是要過河拆橋啊!
至於他憑什麽敢開這個口?
馮大伯挺著胸脯,底氣十足。
他雖然不是這個廠的職工,但是當初馮家能買到這套房,他可是出了大力!
想當年,量具廠搞房改,要求職工買斷福利房的產權,這套房需要交五萬多塊。
那時候,馮友彬還在讀書,正是花錢的時候。
馮父馮母都是普通工人,工資微薄,供養一個學生很不容易,哪裏能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錢?
他們把家裏的存折都翻了個遍,東拚西湊,還差了一萬塊。
馮父想來想去,便去找馮大伯借錢。
馮父的父母都不在了,隻有馮大伯這一個哥哥。
馮大伯和馮大嬸都是老國企職工,一個是車間主任,一個是辦公室科員。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工作體麵又穩定,收入也不錯。
他們唯一的兒子馮友強高中畢業後不想進國企抱鐵飯碗,和兩個同學一塊下海做生意。
那個時候生意比較好做,三人年紀輕,腦子靈活,在商海中摸爬滾打,很掙了點錢。
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比拿死工資的工人強得多。
一萬塊錢對於他們家來說,不算什麽。
不過,馮大嬸這人精明了一輩子,把錢看得比什麽都重。
就連馮友強都調侃他媽是屬貔貅的,隻進不出。
現在一聽說要借錢給男人的弟弟,心裏就一百個不願意。
錢借出去倒是容易,要迴來可就難了。
特別是親兄弟,更不好說。
萬一他說自己家經濟困難,需要哥嫂幫助,堅持不還錢,你能把他怎麽著?
她可不想看到自己的錢打了水漂,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迴。
馮大伯也覺得平白無故拿出這麽多錢,心裏多少有些不舍。
但是弟弟上門求助,如果一口迴絕,未免顯得太過無情,傳出也有損自己的名聲。
於是,他靈機一動,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借錢可以,但必須支付利息。
他開出的條件是,借一萬塊,一年後連本帶利還一萬一千塊。
借錢給利息,這事說起來很正常,隻是這利息太高了點。
他是希望借此讓弟弟知難而退。
哪知道馮父心眼特別實誠,覺得自己提出借錢,哥哥也願意借,現在卻因為利息高不肯了,似乎不太好。
他左思右想,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為了表示誠意,馮父當場寫下了借條,並按下手印,承諾一年後連本帶利歸還。
馮大伯拿到借條,開玩笑地道:“你這產權能買下來,全靠我幫忙。你家的房,怎麽著也得算我一份吧?”
馮父想著終於湊齊了房款,滿心歡喜,哪裏顧得上這些細節,隨口應道:“沒問題,你是我哥,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拿到錢後,馮父一刻也不敢耽誤,急匆匆地趕去辦理了購房手續。
對於這一切,馮母和馮友彬毫不知情。
馮母還在悄悄嘀咕,大哥和大嫂一個鐵公雞,一個鐵算盤,這次怎麽這麽容易就答應借錢了?
不過轉念一想,買房是大事,大哥應該是念及兄弟情深,才慷慨解囊,幫他們渡過難關。
她因此對馮大伯一家的印象改觀不少。
直到過年一家人團聚,酒過三巡,馮大伯當著全家人的麵,問馮父:“你欠我的一萬一千塊錢什麽時候能還?”
馮母頓時就迷糊了:“什麽一萬一千塊錢?”
馮大伯很是不悅,以為馮母裝傻:“你們買斷產權借的錢,怎麽了,這麽快就忘了?”
馮母一下急了,馮父當初說的是借了一萬塊,多的一千塊哪去了?
當時的一千塊可不是筆小數目,馮母瞬間就想到了馮父幹了種種的不堪之事,把這一千塊揮霍光了。
她當即質問馮父:“還有一千塊呢?哪去了?”
馮父一看馮母翻臉,知道她想歪了,馬上解釋:“那一千塊是利息。”
“利息?借一萬塊給一千塊利息?你騙鬼呢!”
馮父馬上把借條拿出來給馮母看:“真的是一千塊利息,我一分沒亂用。”
馮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借錢一事並非自己想象的那樣簡單。
她之前還感慨大哥大嫂這次怎麽這麽好說話,原來是這麽迴事!
自己兄弟遇到難事,不說主動幫襯一 把,竟然趁火打劫,哪有這樣做哥哥嫂子的!
馮母越想越氣,頓時覺得大哥大嫂一家偽善的嘴臉無比可憎。
她是個好強的人,眼裏容不得沙子,二話不說,轉頭找到自己的姐姐,也就是秦文韜的親媽,借了幾千塊錢,加上這半年來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積蓄,湊齊了所有欠款,提前還給了馮大伯。
其實,當初馮母也曾想過向姐姐借錢,但被馮父一口拒絕了。
馮父認為,自己身為一家之主,應該承擔起責任,不能事事都依靠妻子的娘家人。
然而,他卻把事情辦得一團糟,卻不敢跟妻子說,讓她蒙在鼓裏。
更可氣的是,馮大伯收到錢後,依然不依不饒,繼續在馮母麵前裝腔作勢,半真半假地說道:“弟妹,你們這房子能買下來,可全靠我幫忙。這房不說有我一半,三分之一得有吧?”
馮母可不是好惹的,她毫不客氣地迴擊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已經把借你的錢連本帶利都還清了,其他的你就別想了。”
馮大伯卻不肯善罷甘休,振振有詞地說道:“話可不能這麽說,當初你男人可是親口答應了這事。”
馮父當時隻是隨口一說,根本沒放在心上,此時早已忘得一幹二淨。
麵對大哥的責問,他拉不下臉反駁,隻能低著頭,一聲不吭。
“有字據嗎?”
馮母可不管那麽多,事關自家利益,她寸步不讓,當場和馮大伯理論起來。
“我們借了你的錢,給你寫了借據,現在你說我家房子有你一份,字據呢?拿出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