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引蛇出洞1
我隻想歲月靜好,別逼我大殺四方 作者:喜月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尚書府養女要在城外大悲庵給生母做超度法事,早幾天就在尚書府門外的幾條街市上傳開了,提到這位養女,自然會提及當年兩個嬰兒互換的狗血事故,當年尚書夫人產女,兩個嬰兒被互換的地點,就是大悲庵。
大悲庵,在京都北郊外五六裏地,也虧得離京都不遠 , 當日於氏生產後,蘇家很快就派人將母女二人接迴府裏,延請太醫前來,不僅保住了於氏的小命,也救活了那個出生就奄奄一息的小嬰兒, 若是大悲庵離京都稍微遠一點,於氏和那個小嬰兒的兩條小命,怕都會保不住。
當初於氏為何會在此早產呢?
聽雲嬤嬤說,於家有個守寡的姑奶奶,在婆家日子艱難,迴了於家後,又被於家人嫌棄是個守寡的不詳之女,怕這位姑奶奶在於家影響到於家其他未婚女子的婚嫁,所以,被於家人送到了大悲庵,每月給庵堂供奉銀兩,讓這位姑奶奶在此出家,這位姑奶奶,是於氏的姑母。
於氏整個孕期,都有點神經質,主要表現除了每日裏吃得喝的特別挑剔外,便是極容易鬧情緒,時不時摔盤子打碗,動輒大哭大鬧,和蘇同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整個尚書府被她鬧得雞飛狗跳,氣氛相當的緊張。
當年蘇家還是老太君當家,老太君為了以防萬一,在府裏養了兩個穩婆,一個醫女,一個府醫,就是怕於氏哪一天不高興了,鬧出個早產什麽的,若救得不及時,會一屍兩命。
饒是老太君準備的再怎麽完全,也擋不住於氏要作死。
於氏懷孕七個多月, 心血來潮,非要來大悲庵看望這位已經出家多年的姑母,老太君勸她生產後再去,有孕之人去庵堂,怕衝撞了什麽,但是,於氏哪裏是能聽得進勸的人?
一意孤行,非去不可。
結果到了大悲庵,和那位於家姑奶奶不知說了什麽,於氏情緒非常激動, 引發早產,大悲庵裏幾個尼姑並不擅長接生,於氏當日發作後,情況危急,尼姑們一頓操作猛如虎,孩子是扯出來了,於氏的產道被傷,成了於氏這輩子的痛。
此後於氏記恨大悲庵,甚至曾派人來打砸庵堂,並且,她本人再也沒有去過大悲庵,而那位於姓姑奶奶,沒幾年,也不在了。
正月的最後兩天,蘇陌帶著青竹三月,孟青親自駕車,特意來大悲庵踏勘環境。
大悲庵確實是離入城官道隻五六裏地,隻是,拐到鄉村小路上後,還需要再走二三裏,郊外大雪消融,入城官道上尚且泥濘不堪,鄉村小路泥水能有半尺深,馬車過去,帶起的泥水能飛濺三四尺高!
這個交通狀況,確實不算是便利,也許,這便是大悲庵的香火一般的原因。
蘇陌到大悲庵時,是午間,冬日正午 ,白慘慘的,隻有光亮,並不溫暖。
蘇陌扶著青竹下了馬車, 站在庵堂門前,以手搭在額前,擋著毫無溫度的冬日陽光,打量這個毫不起眼的庵堂。
庵堂黑色的圓拱小門很窄,大約隻夠兩個人並排而過, 門檻倒是很高,足有一尺多,青竹扶著蘇陌小心的從泥水中踩過,邊走, 青竹邊低聲提醒:“夫人要一步跨過,切勿暫停。”
蘇陌站在門檻前,輕歎一聲:門檻可真高!
小心的提起裙角,一步跨過,進入一個小小的院子。
前院正中 一個大殿,旁邊三四個小殿,庵主淨慈師太從屋裏迎出來,這是個五六十歲的老尼,身後跟著五六個中年尼姑,再往後,是 十幾個看上去怯生生的小尼姑,這些尼姑們都穿著黑色緇衣,頭上帶著布帽,大多數雙手紅腫,像是凍瘡 。
平日裏,淨慈師太會帶著姑子們在高門大戶後宅給女人們講經唱佛,做些小法會,賺些布施,所以在迎來送往上,也算是有些經驗,知道這是都城裏某高官的夫人,要在庵堂給自己早年過世的生母做超度法事,淨慈低垂著眉眼,看上去非常和善:“老尼恭迎夫人!庵堂狹小,夫人受委屈了。”
蘇陌斂衽頷首:“有勞師太。”
“請!”淨慈彎腰,手上掛著長長的菩提珠,示意蘇陌往後麵走。
蘇陌跟著淨慈師太的指引,來到一個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小院:“依夫人的吩咐,庵堂特意收拾了這個院子,這裏有三間大屋,一間小廂房,能住十幾個人,夫人看,可還入得了眼?”
蘇陌看看青竹。
青竹往前幾步,看著淨慈師太:“有勞師太了!好叫師太知曉:我們初一日一大早來,初七日晚上離開,一行五六人,要在此住七天,所有使用之物,我們會自己帶來,不用庵堂操心布置,在庵堂期間我們的飲食會有人來送,也不勞庵堂操心,庵堂裏,師太們隻管念經做法事即可。”
淨慈諾諾。
青竹昂起頭,特意將聲音放大:“我家夫人仁善慈悲,念及亡母麵前未曾行孝,心中實在不安,所以,從初一日到初七日,會在庵堂門口設立粥棚,給前來上香的有緣人舍粥,另外,凡是這幾日前來上香的有緣人,夫人每天都會散發福錢。今日,我家夫人先敬獻紋銀百兩,請師太幫著將庵堂上下收拾一下,以恭候有緣人!”
在京都地界,像大悲庵這種小庵堂,沒有十個也有七八個,說是佛門淨地,其實,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營生,不僅僅是個容身之地,也需賺一口吃食。
像淨慈師太平日裏帶著姑子們外出講經,一個月也不過賺幾兩碎銀,若偶然遇到大戶家有喜事,打賞多些,最多也不過十幾兩, 庵堂裏要養著二十多個尼姑,這些錢,實在算不得多。
平日裏,那些小尼姑們,除了做功課,也有繡花做活,拿去換銅錢,也有在庵堂後麵舂米磨麵,挖地種菜,以求能吃飽肚子, 乍一聽先給百兩紋銀, 夠庵堂上下二十多人半年的吃用了,師太和眾尼姑們臉上,均露出喜意。
至於青竹說的施舍福錢,也很常見,一般的高門大戶出來做法事,都會施舍一簸籮銅錢,為主家積福。這都是做法事的常規操作,師太們也都曉得 。
蘇陌笑笑,聽青竹和淨慈師太說話,並不插言。
看了歇息的院子,和師太簡單說了幾句話,蘇陌便告辭離開,孟青趕著馬車在庵堂門口等著,蘇陌上馬車後吩咐青竹:“去霧柳鎮。”
來了這裏不去看看江成宇的別院,那可太虧了。
從大悲庵往北沿著大路走四五裏地,便是京郊溫泉聚集的小鎮子霧柳鎮,盛國公府裏老太爺之前養老的溫泉莊子、江成宇養外室的別院都在這一片。
霧柳鎮因地下有溫泉,京都高門大戶很多在此都有溫泉莊子,平日裏這個小鎮子都很熱鬧,最近,天氣變暖, 道路上的積雪融化,車輛開始通行,許多人家都派人來莊子上看看,尤其是那些聽聞被難民占用過的莊子,既要收拾難民們留下的爛攤子,還得收拾被損壞的門窗家具, 重新修建院牆,因此霧柳鎮比著往日,更加的熱鬧。
孟青聽了吩咐,心想:就知道夫人會去溫泉山莊那邊轉轉,搖搖頭,打馬往北,去霧柳鎮。
青竹早就問清楚了城陽候家的溫泉莊子,很好記,他們家莊子門口種了兩棵大柳樹,每棵都有合抱粗,兩棵樹相距不遠,兩棵樹的空隙間, 放了一個石頭雕刻的棋桌,兩邊放了兩個石頭鼓凳,若是夏日,能坐在樹下對弈,也是一件趣事。
現在已經立春,抬頭看,能隱隱看到柳樹枝頭冒出的嫩黃色新芽。
蘇陌掀起轎簾,遠遠看著那兩棵柳樹,嘴角帶著笑意。
孟青趕著馬車,繞著這個白牆環繞的莊子轉了一圈,站在車轅上往裏看,能看到裏麵青磚的屋子上黑色的瓦,透過花牆小孔,也能看到裏麵綠色掩映下,偶爾開放的花朵。
青竹低聲解釋:“夫人,這裏就是城陽候家的溫泉莊子,那位姑娘姓林,叫林明月,就住在這裏。聽聞這姑娘家裏是獵戶,當年救過江世子,並且把江世子留在家裏養傷一個多月,江世子傷好後,姑娘家人以有損名聲,請求江世子給這姑娘一個名分,江家便將那姑娘養在了這裏。”
蘇陌輕笑:“我知道,江夫人特意進宮求過太後的意思,隻等蘇瑤玉進門後,將這個姑娘抬進江家做個平妻,太後允了的。”
當時慈寧宮鼠群風波剛起,太後一怒之下,為了敲打蘇瑤玉便允了江夫人的請求,這事,蘇同慶當日在太後麵前也是同意的,不知情的,大概也就蘇瑤玉一個人了。
哦,對,於氏應該也不知道,可真是有意思。
蘇陌坐進馬車, 嗬嗬笑的很開心:“好得很啊! 青竹,你找幾個人,想辦法讓這位林姑娘知道江世子三月初十日大婚,這種大事,怎麽能瞞著這位外室呢?”
青竹額頭冒汗,低頭:“是。”
夫人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不,還能更大!
蘇陌笑的像一隻小狐狸:“蘇瑤玉那邊,等初十那日我去尚書府添妝,我要親自告訴她這個喜訊!嗬嗬,尚書府真假千金兩個姑娘都是進門就喜當娘,這隻能說明尚書府積德行善,沒進門就能旺夫家,多好啊!”
嗬嗬嗬嗬!
三月和孟青:。。。
青竹:習慣了夫人的想法,她能感受到夫人是真的覺得好玩,夫人的腦迴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蘇陌邊思考,邊吩咐:
“讓齊達帶人在霧柳鎮散布消息,初一日開始,大悲庵裏,尚書府假千金為亡母做法事,設立粥棚,散發福錢 ,凡到場之人,一人一碗粥,每人一文錢,可以重複領取,不限量。”
她就是要搞得熱熱鬧鬧的,讓所有人尤其是霧柳鎮的人,都來八卦假千金之事,從而往迴挖當年的於氏生產之事,最好,再扯出些狗血劇情,能將當年的事說起來活靈活現,聽起來有血有肉,最好是能衝破倫理約束,狗血越多越好!
然後,嗬嗬嗬,她但凡有一點可能,她就要去京兆府、大理寺或者刑部衙門擊鼓告狀!她就不信,搞不掉於氏!
便是搞不掉於氏,她也不能讓蘇瑤玉好過!
隻要真假千金的故事一日在傳揚,蘇瑤玉就別想著比自己好過!
蘇陌的目標是殺敵一千,爭取自己隻損失一百,嗬嗬!
“去請白先生幫忙,換一千兩銀子的銅錢,一天十二個時辰散發福錢,不間斷!”
她空間裏,銅錢有十幾箱子,唉,可惜,沒辦法拿出來用,不過,她空間裏有幾十萬兩的銀票,還有幾十萬兩的金銀錠,她要白翼找不同的人拿著蘇同慶的銀票去錢莊換銅錢, 嗬嗬,到最後一天,實在沒熱鬧看,她就要用太後寢殿的銀票換銅錢,嗬嗬,這些銀票慢慢流入市場, 她不信沒有熱鬧看!
拉著馬車韁繩的孟青,和站在馬車旁邊的青竹互相對望了一眼,默契的扭開眼神,夫人,這是要往大裏鬧!
孟青就有點想不通,不是說將軍府不能出風頭嗎?夫人這麽鬧,將軍府會不出風頭?主子為何要默許? 白翼為何不攔著?
撓撓頭,聽馬車裏蘇陌愉快的吩咐:“迴城吧。”
青竹跳上馬車,蘇陌壓低聲音:“讓人在尚書府附近散布消息,就說二姑娘對亡母感情深厚,要斥巨資做這場法事,最好是把消息傳進尚書府,若是能直接傳到翠園,額外有賞!”
是,她要引蛇出洞,一定得讓於氏知道!
一天兩天三天,她要連著鬧七天,若是這樣於氏都能忍得住,那就繼續加碼!
蘇陌沒有司玄澈的能力和人脈,做不到 一個一個的找老仆人,但是給於氏添堵,她這種亂拳出擊,比司玄澈那種溫吞吞的模式,似乎更加解氣解恨!
大悲庵,在京都北郊外五六裏地,也虧得離京都不遠 , 當日於氏生產後,蘇家很快就派人將母女二人接迴府裏,延請太醫前來,不僅保住了於氏的小命,也救活了那個出生就奄奄一息的小嬰兒, 若是大悲庵離京都稍微遠一點,於氏和那個小嬰兒的兩條小命,怕都會保不住。
當初於氏為何會在此早產呢?
聽雲嬤嬤說,於家有個守寡的姑奶奶,在婆家日子艱難,迴了於家後,又被於家人嫌棄是個守寡的不詳之女,怕這位姑奶奶在於家影響到於家其他未婚女子的婚嫁,所以,被於家人送到了大悲庵,每月給庵堂供奉銀兩,讓這位姑奶奶在此出家,這位姑奶奶,是於氏的姑母。
於氏整個孕期,都有點神經質,主要表現除了每日裏吃得喝的特別挑剔外,便是極容易鬧情緒,時不時摔盤子打碗,動輒大哭大鬧,和蘇同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整個尚書府被她鬧得雞飛狗跳,氣氛相當的緊張。
當年蘇家還是老太君當家,老太君為了以防萬一,在府裏養了兩個穩婆,一個醫女,一個府醫,就是怕於氏哪一天不高興了,鬧出個早產什麽的,若救得不及時,會一屍兩命。
饒是老太君準備的再怎麽完全,也擋不住於氏要作死。
於氏懷孕七個多月, 心血來潮,非要來大悲庵看望這位已經出家多年的姑母,老太君勸她生產後再去,有孕之人去庵堂,怕衝撞了什麽,但是,於氏哪裏是能聽得進勸的人?
一意孤行,非去不可。
結果到了大悲庵,和那位於家姑奶奶不知說了什麽,於氏情緒非常激動, 引發早產,大悲庵裏幾個尼姑並不擅長接生,於氏當日發作後,情況危急,尼姑們一頓操作猛如虎,孩子是扯出來了,於氏的產道被傷,成了於氏這輩子的痛。
此後於氏記恨大悲庵,甚至曾派人來打砸庵堂,並且,她本人再也沒有去過大悲庵,而那位於姓姑奶奶,沒幾年,也不在了。
正月的最後兩天,蘇陌帶著青竹三月,孟青親自駕車,特意來大悲庵踏勘環境。
大悲庵確實是離入城官道隻五六裏地,隻是,拐到鄉村小路上後,還需要再走二三裏,郊外大雪消融,入城官道上尚且泥濘不堪,鄉村小路泥水能有半尺深,馬車過去,帶起的泥水能飛濺三四尺高!
這個交通狀況,確實不算是便利,也許,這便是大悲庵的香火一般的原因。
蘇陌到大悲庵時,是午間,冬日正午 ,白慘慘的,隻有光亮,並不溫暖。
蘇陌扶著青竹下了馬車, 站在庵堂門前,以手搭在額前,擋著毫無溫度的冬日陽光,打量這個毫不起眼的庵堂。
庵堂黑色的圓拱小門很窄,大約隻夠兩個人並排而過, 門檻倒是很高,足有一尺多,青竹扶著蘇陌小心的從泥水中踩過,邊走, 青竹邊低聲提醒:“夫人要一步跨過,切勿暫停。”
蘇陌站在門檻前,輕歎一聲:門檻可真高!
小心的提起裙角,一步跨過,進入一個小小的院子。
前院正中 一個大殿,旁邊三四個小殿,庵主淨慈師太從屋裏迎出來,這是個五六十歲的老尼,身後跟著五六個中年尼姑,再往後,是 十幾個看上去怯生生的小尼姑,這些尼姑們都穿著黑色緇衣,頭上帶著布帽,大多數雙手紅腫,像是凍瘡 。
平日裏,淨慈師太會帶著姑子們在高門大戶後宅給女人們講經唱佛,做些小法會,賺些布施,所以在迎來送往上,也算是有些經驗,知道這是都城裏某高官的夫人,要在庵堂給自己早年過世的生母做超度法事,淨慈低垂著眉眼,看上去非常和善:“老尼恭迎夫人!庵堂狹小,夫人受委屈了。”
蘇陌斂衽頷首:“有勞師太。”
“請!”淨慈彎腰,手上掛著長長的菩提珠,示意蘇陌往後麵走。
蘇陌跟著淨慈師太的指引,來到一個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小院:“依夫人的吩咐,庵堂特意收拾了這個院子,這裏有三間大屋,一間小廂房,能住十幾個人,夫人看,可還入得了眼?”
蘇陌看看青竹。
青竹往前幾步,看著淨慈師太:“有勞師太了!好叫師太知曉:我們初一日一大早來,初七日晚上離開,一行五六人,要在此住七天,所有使用之物,我們會自己帶來,不用庵堂操心布置,在庵堂期間我們的飲食會有人來送,也不勞庵堂操心,庵堂裏,師太們隻管念經做法事即可。”
淨慈諾諾。
青竹昂起頭,特意將聲音放大:“我家夫人仁善慈悲,念及亡母麵前未曾行孝,心中實在不安,所以,從初一日到初七日,會在庵堂門口設立粥棚,給前來上香的有緣人舍粥,另外,凡是這幾日前來上香的有緣人,夫人每天都會散發福錢。今日,我家夫人先敬獻紋銀百兩,請師太幫著將庵堂上下收拾一下,以恭候有緣人!”
在京都地界,像大悲庵這種小庵堂,沒有十個也有七八個,說是佛門淨地,其實,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營生,不僅僅是個容身之地,也需賺一口吃食。
像淨慈師太平日裏帶著姑子們外出講經,一個月也不過賺幾兩碎銀,若偶然遇到大戶家有喜事,打賞多些,最多也不過十幾兩, 庵堂裏要養著二十多個尼姑,這些錢,實在算不得多。
平日裏,那些小尼姑們,除了做功課,也有繡花做活,拿去換銅錢,也有在庵堂後麵舂米磨麵,挖地種菜,以求能吃飽肚子, 乍一聽先給百兩紋銀, 夠庵堂上下二十多人半年的吃用了,師太和眾尼姑們臉上,均露出喜意。
至於青竹說的施舍福錢,也很常見,一般的高門大戶出來做法事,都會施舍一簸籮銅錢,為主家積福。這都是做法事的常規操作,師太們也都曉得 。
蘇陌笑笑,聽青竹和淨慈師太說話,並不插言。
看了歇息的院子,和師太簡單說了幾句話,蘇陌便告辭離開,孟青趕著馬車在庵堂門口等著,蘇陌上馬車後吩咐青竹:“去霧柳鎮。”
來了這裏不去看看江成宇的別院,那可太虧了。
從大悲庵往北沿著大路走四五裏地,便是京郊溫泉聚集的小鎮子霧柳鎮,盛國公府裏老太爺之前養老的溫泉莊子、江成宇養外室的別院都在這一片。
霧柳鎮因地下有溫泉,京都高門大戶很多在此都有溫泉莊子,平日裏這個小鎮子都很熱鬧,最近,天氣變暖, 道路上的積雪融化,車輛開始通行,許多人家都派人來莊子上看看,尤其是那些聽聞被難民占用過的莊子,既要收拾難民們留下的爛攤子,還得收拾被損壞的門窗家具, 重新修建院牆,因此霧柳鎮比著往日,更加的熱鬧。
孟青聽了吩咐,心想:就知道夫人會去溫泉山莊那邊轉轉,搖搖頭,打馬往北,去霧柳鎮。
青竹早就問清楚了城陽候家的溫泉莊子,很好記,他們家莊子門口種了兩棵大柳樹,每棵都有合抱粗,兩棵樹相距不遠,兩棵樹的空隙間, 放了一個石頭雕刻的棋桌,兩邊放了兩個石頭鼓凳,若是夏日,能坐在樹下對弈,也是一件趣事。
現在已經立春,抬頭看,能隱隱看到柳樹枝頭冒出的嫩黃色新芽。
蘇陌掀起轎簾,遠遠看著那兩棵柳樹,嘴角帶著笑意。
孟青趕著馬車,繞著這個白牆環繞的莊子轉了一圈,站在車轅上往裏看,能看到裏麵青磚的屋子上黑色的瓦,透過花牆小孔,也能看到裏麵綠色掩映下,偶爾開放的花朵。
青竹低聲解釋:“夫人,這裏就是城陽候家的溫泉莊子,那位姑娘姓林,叫林明月,就住在這裏。聽聞這姑娘家裏是獵戶,當年救過江世子,並且把江世子留在家裏養傷一個多月,江世子傷好後,姑娘家人以有損名聲,請求江世子給這姑娘一個名分,江家便將那姑娘養在了這裏。”
蘇陌輕笑:“我知道,江夫人特意進宮求過太後的意思,隻等蘇瑤玉進門後,將這個姑娘抬進江家做個平妻,太後允了的。”
當時慈寧宮鼠群風波剛起,太後一怒之下,為了敲打蘇瑤玉便允了江夫人的請求,這事,蘇同慶當日在太後麵前也是同意的,不知情的,大概也就蘇瑤玉一個人了。
哦,對,於氏應該也不知道,可真是有意思。
蘇陌坐進馬車, 嗬嗬笑的很開心:“好得很啊! 青竹,你找幾個人,想辦法讓這位林姑娘知道江世子三月初十日大婚,這種大事,怎麽能瞞著這位外室呢?”
青竹額頭冒汗,低頭:“是。”
夫人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不,還能更大!
蘇陌笑的像一隻小狐狸:“蘇瑤玉那邊,等初十那日我去尚書府添妝,我要親自告訴她這個喜訊!嗬嗬,尚書府真假千金兩個姑娘都是進門就喜當娘,這隻能說明尚書府積德行善,沒進門就能旺夫家,多好啊!”
嗬嗬嗬嗬!
三月和孟青:。。。
青竹:習慣了夫人的想法,她能感受到夫人是真的覺得好玩,夫人的腦迴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蘇陌邊思考,邊吩咐:
“讓齊達帶人在霧柳鎮散布消息,初一日開始,大悲庵裏,尚書府假千金為亡母做法事,設立粥棚,散發福錢 ,凡到場之人,一人一碗粥,每人一文錢,可以重複領取,不限量。”
她就是要搞得熱熱鬧鬧的,讓所有人尤其是霧柳鎮的人,都來八卦假千金之事,從而往迴挖當年的於氏生產之事,最好,再扯出些狗血劇情,能將當年的事說起來活靈活現,聽起來有血有肉,最好是能衝破倫理約束,狗血越多越好!
然後,嗬嗬嗬,她但凡有一點可能,她就要去京兆府、大理寺或者刑部衙門擊鼓告狀!她就不信,搞不掉於氏!
便是搞不掉於氏,她也不能讓蘇瑤玉好過!
隻要真假千金的故事一日在傳揚,蘇瑤玉就別想著比自己好過!
蘇陌的目標是殺敵一千,爭取自己隻損失一百,嗬嗬!
“去請白先生幫忙,換一千兩銀子的銅錢,一天十二個時辰散發福錢,不間斷!”
她空間裏,銅錢有十幾箱子,唉,可惜,沒辦法拿出來用,不過,她空間裏有幾十萬兩的銀票,還有幾十萬兩的金銀錠,她要白翼找不同的人拿著蘇同慶的銀票去錢莊換銅錢, 嗬嗬,到最後一天,實在沒熱鬧看,她就要用太後寢殿的銀票換銅錢,嗬嗬,這些銀票慢慢流入市場, 她不信沒有熱鬧看!
拉著馬車韁繩的孟青,和站在馬車旁邊的青竹互相對望了一眼,默契的扭開眼神,夫人,這是要往大裏鬧!
孟青就有點想不通,不是說將軍府不能出風頭嗎?夫人這麽鬧,將軍府會不出風頭?主子為何要默許? 白翼為何不攔著?
撓撓頭,聽馬車裏蘇陌愉快的吩咐:“迴城吧。”
青竹跳上馬車,蘇陌壓低聲音:“讓人在尚書府附近散布消息,就說二姑娘對亡母感情深厚,要斥巨資做這場法事,最好是把消息傳進尚書府,若是能直接傳到翠園,額外有賞!”
是,她要引蛇出洞,一定得讓於氏知道!
一天兩天三天,她要連著鬧七天,若是這樣於氏都能忍得住,那就繼續加碼!
蘇陌沒有司玄澈的能力和人脈,做不到 一個一個的找老仆人,但是給於氏添堵,她這種亂拳出擊,比司玄澈那種溫吞吞的模式,似乎更加解氣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