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流浪
當暴走千金手撕豪門贅婿時 作者:楠拾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顧言呆坐在沙發裏,手捧著一摞唱片樣的東西。電視正播放一部紀錄片,講的是中國古代的喪葬習俗。
主持人用不緊不慢的念著旁白,“古人雲,死生亦大矣。對於逝者,親人朋友會用定期獻供品、在墳前燒紙錢的方式來祭奠。那是人類還未戰勝死亡的時候,人們在葬禮奏起哀樂,沾了火星的黃紙漫天飄揚,麻布喪服的人跪地痛哭……”
和眼前的情況很類似。趙強無聲地扯了扯嘴角,臉上浮現出一個勉強的微笑。想了想,他拿起一張“唱片”,質地很輕,表麵燙有鎏金花紋。
拆開包裝,裏麵是磁盤,封麵印著:“為您的記憶付款——在北嶺公園的旅行”,字的後麵跟著一串數字,是金額。
顧言把所有磁盤都拆開,將上麵寫的金額加在一起,得到了一個比他存款大得多的數字。他猶豫了一會,撥通電話:
“徐紀嗎?我想問問上次你說的那件事。”
電視畫麵轉換,出現徐紀的臉:“好久不見啊,老同學。聽說最近你去了不少地方旅遊?怎麽,迴心轉意了?”徐紀眉毛很粗,國字臉,但聲音中卻帶著一絲輕佻,跟他的忠厚外表十分不符。
顧言舉起手裏的磁盤,對著他揚了揚“旅行收獲不小,就是不知道這些,我是不是能消受得起啊。”
徐紀說:“嫌貴?哥們你想想,一旦’繭’被搭建好,能存在至少幾萬年!咱們呢?肉體凡胎,受基因限製,活個一百五十歲都燒高香了。等你死了之後,認識你的人也半死不活,誰還記得世界上有你這麽個人?那是死,是消失,是先從物質,再到信息層麵的湮滅。
可’繭’不一樣,繭能保留你的信息,保留你跟這個世界’量子糾纏’的可能。迷信一點,說不定有了繭,過個多少年,你又轉世投胎到咱這個宇宙了。
就算沒有這些,繭也是你存在過的證據啊,能讓後來人了解你、記住你。在這個時代,活人之間也就是點頭之交,你死了,繭就替你活著,替你跟別人交流,人還有能比這更美好的永生嗎?”
這套說辭顧言已經聽了很多遍,但這次他的確把一部分內容聽到了心裏。他猶豫著問道:“你說的這些,’繭’,真能還原我們生前的狀態嗎?會不會就是個語音信箱,呆板地複讀它腦子裏存著的話?”
徐紀轉了轉眼珠,眼球上翻,整個眼眶隻剩黃豆大小的黑色瞳仁,剩下的地方都是帶著青色血管的眼白:“你等我搜索一下——找到了,去你對門看看就行。你社區的模範公民,老範的繭,去他家裏做做客,你就知道繭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了。”徐紀眼珠又複位了,但眸子裏黯淡無光,像是離開水太久的死魚眼珠。
顧言點了點頭,“行,辛苦你了,徐紀。你也不能光顧著工作啊,得休息會兒,胡子拉碴的,眼裏也全是血絲,多久沒好好睡過了?”
徐紀摸了摸下巴,嘿嘿笑了幾聲“人呐,不能光為當下活著,還得為身後事打拚。古往今來,都沒變過。行吧顧言,咱們有空再聊。”
猶豫再三,顧言還是敲開了老範家的門。他前半輩子顛沛流離,跟著母親到處打工、租房住,直到前兩年才在這個社區定居,所以沒見過生前的老範。
貓眼裏傳來一陣響動,如相機聚焦後摁下快門,然後門自己打開了。進門右手邊是鞋櫃,麵前是跟顧言家裏差不多的布置,沙發、茶幾、電視。
不同的是,老範家的客廳比顧言要大許多,客廳南北走向,北邊是沙發,南邊擺了一張實木漆紅的八角桌,應該是餐桌。
老範的“繭”正從沙發上起身,駝背、褐色衣服,頭發和指甲都修剪過,整個人看著十分幹練。
您先坐,我去磨點咖啡豆,老範站起來對顧言說。你不好奇我是誰嗎?顧言問,咱倆之前應該沒見過麵。太多沒見過的人來了,自從社區那個王嫂子給我搞了個“模範公民”的錦旗之後,老範憨厚地笑了笑,用右手拇指摩挲著左手食指側麵的老繭。
顧言順著老範的目光往客廳南麵看,果然在餐桌邊的牆上看到了一麵錦旗,金黃流蘇、紅底黃字。
老範見他不說話,伸手彎腰,示意他坐在自己對麵的沙發上。
“其實我哪是什麽模範公民,不過是比別人有點閑工夫。你看,我退休以後也沒什麽別的愛好,就愛兩樣,泡咖啡和聽人說話。所以有人來了吧,我就先給他泡咖啡,再陪人聊聊天。
我老了,腦子也沒有你們這些年輕人靈光,說完話老是惹人笑。笑完了,來客覺得我這人還行,就誇我是模範公民,一來二去,就都願意往我這來。
您看,我又犯了老年人的毛病,嘮叨個沒完了。稍坐一會兒,我有幾個泡咖啡的獨門秘方,您務必嚐一嚐。”
自始至終,顧言沒有跟老範有過身體接觸,他怕摸到一個冰冷的繭,也怕這個繭身上的溫度讓他寒毛直豎。
老範去廚房忙活的時候,顧言就四處看。老範坐的沙發上有個凹進去的印,但不深,能看出來“繭”在沒人的時候不是一直坐在沙發上,還會到處走動。
附近的櫃子上都有落灰之後擦拭的痕跡,窗簾後幾束陽光撒入,微塵如精靈在空中舞蹈。平心而論,這間屋很有“人”氣兒,不像是一個複讀機待的地方。
顧言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但這笑容很快又凝固在臉上。老範的繭看樣子有五十來歲,但現在醫療技術發達,他實際年齡估計在80~100歲之間。
也就是說,人死的時候什麽樣,繭最後就是什麽樣?顧言並不想留一個老態龍鍾的自己在世界上。
思緒流轉間,老範已經端著盤子走了過來,有為顧言泡好的一杯咖啡,還有方糖、鮮奶和攪拌棒。
顧言對著老範點了點頭,端起咖啡,先拿攪拌棒攪了攪,棕色的咖啡裏有幾點綠色在泡沫中旋轉,聞起來倒是跟正常咖啡差不多。
“繭”真的會做飯或者泡咖啡嗎?我不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繭毒死的人吧。顧言端著咖啡杯,有想跟徐紀先打個電話確認一下的衝動。
老範出聲提醒他:“客人不用擔心,這裏麵的綠末兒是香菜。來我這的人沒有覺得咖啡難喝的,這點您盡管放心。”
顧言聽完,臉上表情有點尷尬,抿了一口咖啡。咖啡是純粹的苦味,香菜的味道卻很難描述,像是肥皂的鹹澀,又像是金屬的腥甜。
二者在口腔中混合,帶來強烈的味覺刺激,顧言覺得自己正含著的不是液體,而是一團沒有味道的果凍,它沿著味蕾滑動,帶來沁涼、芬芳和苦澀。
一口咽下,他的眼裏湧出淚水,舌尖卻還殘存著所有味覺,久久不散。
顧言又抿了一口,這次他簡直感覺不到嘴裏的咖啡,咽了好幾次,卻覺得果凍還在口中,連分泌的口水都跟咖啡有同樣的味道。
這款咖啡叫什麽?顧言忍不住問老範。“記憶,”老範說,“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忘記了,實際上它一直都在。您如果不想嘴裏有這種味道,加點方糖就可以了。”
顧言照做,果然香菜的味道被糖蓋住了。
“您太厲害了,我從沒有喝過這種口味的咖啡。”顧言由衷地說道,“這是您、您生前研究出來的嗎?”
老範愣了一下,然後轉頭看向陽台的窗戶,那裏有幾盆花草,其中一株正好是香菜。“是啊,我退休之前就發現了這種配方。”他的語氣悵然若失。
迴到家裏,顧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看來徐紀沒有騙我,繭幾乎和真人一模一樣,他想道。但我不想擁有一個老的自己,我想讓年輕的自己留下來,被更多人了解,他們應該感受到我的抱負,我的天才我的浪漫,而不是一個閱盡滄桑的老人的無謂感慨。
他看了看時間,還沒到中午,正好趁現在給徐紀打個電話。電視上的紀錄片已經從喪葬習俗換成了人物傳記,講述數學王子高斯短暫而波瀾壯闊的一生。
徐紀的臉很快出現在屏幕正中央,“嘿言哥,怎麽樣?早跟你說了,在繭上花錢絕對不虧,那可是幾萬年的投資,幾萬年前人類還在洞穴裏裹獸皮吃生肉呢。”
顧言眼裏的光亮得攝人:“我看過了,確實跟真人差不多。但我還有一個問題,能不能讓繭隻保留我某一段時間的記憶?比如說五十歲之前的。”
徐紀聞言咧嘴一笑,“不愧是上學那會班裏的尖子生,這舉一反三的機靈,不服不行。先說好,這繭可不是我們公司造的,隻是代理銷售,具體使用規矩都是政府有關部門定的。”
顧言有點不耐煩,“有話直說吧,我就是想了解一下都有什麽規矩。”
徐紀解釋道:“首先不同年齡的繭,特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青年的繭,創造力強、有激情,做創作性工作的人最喜歡跟青年的繭交流;中年人的繭呢,穩重、包容性強,適合安撫那些受挫的人、或者從小缺少家庭關懷的人;老年人的繭,就比如老範,善於傾聽和開導,對於維持社區氛圍很重要。
但,不可能有的人死後有五六個繭,其他人隻有一個,這是極大的不公平。所以政府有規定,隻有那些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才能有兩個繭,而且其中一個可以隻保存自己生前的部分記憶。
普通人最多隻有一個繭,保留自己從生到死的所有記憶。當然,每段記憶都得付費,而且沒能把記憶全買下來的人,最後繭是沒有任何記憶的。這玩意兒,就跟幾百年前的房貸一樣,要麽付清,要麽就竹籃打水一場空。
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麽天天拚命工作了吧?普通人想留下一個繭,也得打拚一輩子啊。”
顧言想了想,攥緊了拳頭,問道:“你是說,普通人什麽時候死,繭的記憶就到哪為止?”
屏幕上的徐紀先點頭再搖頭,“別,言哥,咱們同學一場,我勸你別有那個念頭。先不說自殺的人不能留下繭,你現在的錢夠買記憶嗎?
繭這玩意兒剛出來的時候,跟你有一樣想法的人我見多了。理想主義者,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認為自己是為永生勇敢獻身的,最後沒一個能被人記住,繭住的屋子都沒人光顧。”
顧言說,“錢不夠我可以去掙,但……我跟你不一樣,我覺得自己肯定會越活越憋屈,還不如早點去了。你說吧,要多少錢,我找地方工作就是了。”
徐紀歎了口氣,問他“你真這麽想?言哥,我是要賺錢,但我一開始隻是想讓你生活有個盼頭。我以為有了繭,你就不至於昏昏噩噩的,能踏實過一輩子。
唉,繭跟幾百年前那幫人生兒女養老是一個意思,不就是想著死了能留個念想嗎?它畢竟不能代替你現在活著的時候啊。你不能光奔著死,你得先奔活啊。”
顧言說“前半輩子一塌糊塗,我媽走了,我就覺得活著沒什麽滋味了。”
徐紀說,“那我還有最後一個辦法。買份保險,然後去那種最危險的地方旅遊。大額的意外保險,死了以後,保險公司負責把你的繭和記憶全買下來。
”
顧言笑了,對徐紀說“你手上也有不少這種單子吧?行,我買保險。家裏這些磁盤,到時候你幫我傳輸到繭的腦子裏。”
徐紀很坦然地說“不求生,那就求死吧。不過你也別想的這麽簡單。我認識一個客戶,天天玩極限運動,買保險二十年了也沒死成。磁盤你放心,到時候一張不落地給你輸進去。”
就像給死人燒紙,顧言說。徐紀說,那就預祝你一路走好吧,兄弟。
</p>
顧言呆坐在沙發裏,手捧著一摞唱片樣的東西。電視正播放一部紀錄片,講的是中國古代的喪葬習俗。
主持人用不緊不慢的念著旁白,“古人雲,死生亦大矣。對於逝者,親人朋友會用定期獻供品、在墳前燒紙錢的方式來祭奠。那是人類還未戰勝死亡的時候,人們在葬禮奏起哀樂,沾了火星的黃紙漫天飄揚,麻布喪服的人跪地痛哭……”
和眼前的情況很類似。趙強無聲地扯了扯嘴角,臉上浮現出一個勉強的微笑。想了想,他拿起一張“唱片”,質地很輕,表麵燙有鎏金花紋。
拆開包裝,裏麵是磁盤,封麵印著:“為您的記憶付款——在北嶺公園的旅行”,字的後麵跟著一串數字,是金額。
顧言把所有磁盤都拆開,將上麵寫的金額加在一起,得到了一個比他存款大得多的數字。他猶豫了一會,撥通電話:
“徐紀嗎?我想問問上次你說的那件事。”
電視畫麵轉換,出現徐紀的臉:“好久不見啊,老同學。聽說最近你去了不少地方旅遊?怎麽,迴心轉意了?”徐紀眉毛很粗,國字臉,但聲音中卻帶著一絲輕佻,跟他的忠厚外表十分不符。
顧言舉起手裏的磁盤,對著他揚了揚“旅行收獲不小,就是不知道這些,我是不是能消受得起啊。”
徐紀說:“嫌貴?哥們你想想,一旦’繭’被搭建好,能存在至少幾萬年!咱們呢?肉體凡胎,受基因限製,活個一百五十歲都燒高香了。等你死了之後,認識你的人也半死不活,誰還記得世界上有你這麽個人?那是死,是消失,是先從物質,再到信息層麵的湮滅。
可’繭’不一樣,繭能保留你的信息,保留你跟這個世界’量子糾纏’的可能。迷信一點,說不定有了繭,過個多少年,你又轉世投胎到咱這個宇宙了。
就算沒有這些,繭也是你存在過的證據啊,能讓後來人了解你、記住你。在這個時代,活人之間也就是點頭之交,你死了,繭就替你活著,替你跟別人交流,人還有能比這更美好的永生嗎?”
這套說辭顧言已經聽了很多遍,但這次他的確把一部分內容聽到了心裏。他猶豫著問道:“你說的這些,’繭’,真能還原我們生前的狀態嗎?會不會就是個語音信箱,呆板地複讀它腦子裏存著的話?”
徐紀轉了轉眼珠,眼球上翻,整個眼眶隻剩黃豆大小的黑色瞳仁,剩下的地方都是帶著青色血管的眼白:“你等我搜索一下——找到了,去你對門看看就行。你社區的模範公民,老範的繭,去他家裏做做客,你就知道繭到底是怎麽一迴事了。”徐紀眼珠又複位了,但眸子裏黯淡無光,像是離開水太久的死魚眼珠。
顧言點了點頭,“行,辛苦你了,徐紀。你也不能光顧著工作啊,得休息會兒,胡子拉碴的,眼裏也全是血絲,多久沒好好睡過了?”
徐紀摸了摸下巴,嘿嘿笑了幾聲“人呐,不能光為當下活著,還得為身後事打拚。古往今來,都沒變過。行吧顧言,咱們有空再聊。”
猶豫再三,顧言還是敲開了老範家的門。他前半輩子顛沛流離,跟著母親到處打工、租房住,直到前兩年才在這個社區定居,所以沒見過生前的老範。
貓眼裏傳來一陣響動,如相機聚焦後摁下快門,然後門自己打開了。進門右手邊是鞋櫃,麵前是跟顧言家裏差不多的布置,沙發、茶幾、電視。
不同的是,老範家的客廳比顧言要大許多,客廳南北走向,北邊是沙發,南邊擺了一張實木漆紅的八角桌,應該是餐桌。
老範的“繭”正從沙發上起身,駝背、褐色衣服,頭發和指甲都修剪過,整個人看著十分幹練。
您先坐,我去磨點咖啡豆,老範站起來對顧言說。你不好奇我是誰嗎?顧言問,咱倆之前應該沒見過麵。太多沒見過的人來了,自從社區那個王嫂子給我搞了個“模範公民”的錦旗之後,老範憨厚地笑了笑,用右手拇指摩挲著左手食指側麵的老繭。
顧言順著老範的目光往客廳南麵看,果然在餐桌邊的牆上看到了一麵錦旗,金黃流蘇、紅底黃字。
老範見他不說話,伸手彎腰,示意他坐在自己對麵的沙發上。
“其實我哪是什麽模範公民,不過是比別人有點閑工夫。你看,我退休以後也沒什麽別的愛好,就愛兩樣,泡咖啡和聽人說話。所以有人來了吧,我就先給他泡咖啡,再陪人聊聊天。
我老了,腦子也沒有你們這些年輕人靈光,說完話老是惹人笑。笑完了,來客覺得我這人還行,就誇我是模範公民,一來二去,就都願意往我這來。
您看,我又犯了老年人的毛病,嘮叨個沒完了。稍坐一會兒,我有幾個泡咖啡的獨門秘方,您務必嚐一嚐。”
自始至終,顧言沒有跟老範有過身體接觸,他怕摸到一個冰冷的繭,也怕這個繭身上的溫度讓他寒毛直豎。
老範去廚房忙活的時候,顧言就四處看。老範坐的沙發上有個凹進去的印,但不深,能看出來“繭”在沒人的時候不是一直坐在沙發上,還會到處走動。
附近的櫃子上都有落灰之後擦拭的痕跡,窗簾後幾束陽光撒入,微塵如精靈在空中舞蹈。平心而論,這間屋很有“人”氣兒,不像是一個複讀機待的地方。
顧言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但這笑容很快又凝固在臉上。老範的繭看樣子有五十來歲,但現在醫療技術發達,他實際年齡估計在80~100歲之間。
也就是說,人死的時候什麽樣,繭最後就是什麽樣?顧言並不想留一個老態龍鍾的自己在世界上。
思緒流轉間,老範已經端著盤子走了過來,有為顧言泡好的一杯咖啡,還有方糖、鮮奶和攪拌棒。
顧言對著老範點了點頭,端起咖啡,先拿攪拌棒攪了攪,棕色的咖啡裏有幾點綠色在泡沫中旋轉,聞起來倒是跟正常咖啡差不多。
“繭”真的會做飯或者泡咖啡嗎?我不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繭毒死的人吧。顧言端著咖啡杯,有想跟徐紀先打個電話確認一下的衝動。
老範出聲提醒他:“客人不用擔心,這裏麵的綠末兒是香菜。來我這的人沒有覺得咖啡難喝的,這點您盡管放心。”
顧言聽完,臉上表情有點尷尬,抿了一口咖啡。咖啡是純粹的苦味,香菜的味道卻很難描述,像是肥皂的鹹澀,又像是金屬的腥甜。
二者在口腔中混合,帶來強烈的味覺刺激,顧言覺得自己正含著的不是液體,而是一團沒有味道的果凍,它沿著味蕾滑動,帶來沁涼、芬芳和苦澀。
一口咽下,他的眼裏湧出淚水,舌尖卻還殘存著所有味覺,久久不散。
顧言又抿了一口,這次他簡直感覺不到嘴裏的咖啡,咽了好幾次,卻覺得果凍還在口中,連分泌的口水都跟咖啡有同樣的味道。
這款咖啡叫什麽?顧言忍不住問老範。“記憶,”老範說,“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忘記了,實際上它一直都在。您如果不想嘴裏有這種味道,加點方糖就可以了。”
顧言照做,果然香菜的味道被糖蓋住了。
“您太厲害了,我從沒有喝過這種口味的咖啡。”顧言由衷地說道,“這是您、您生前研究出來的嗎?”
老範愣了一下,然後轉頭看向陽台的窗戶,那裏有幾盆花草,其中一株正好是香菜。“是啊,我退休之前就發現了這種配方。”他的語氣悵然若失。
迴到家裏,顧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看來徐紀沒有騙我,繭幾乎和真人一模一樣,他想道。但我不想擁有一個老的自己,我想讓年輕的自己留下來,被更多人了解,他們應該感受到我的抱負,我的天才我的浪漫,而不是一個閱盡滄桑的老人的無謂感慨。
他看了看時間,還沒到中午,正好趁現在給徐紀打個電話。電視上的紀錄片已經從喪葬習俗換成了人物傳記,講述數學王子高斯短暫而波瀾壯闊的一生。
徐紀的臉很快出現在屏幕正中央,“嘿言哥,怎麽樣?早跟你說了,在繭上花錢絕對不虧,那可是幾萬年的投資,幾萬年前人類還在洞穴裏裹獸皮吃生肉呢。”
顧言眼裏的光亮得攝人:“我看過了,確實跟真人差不多。但我還有一個問題,能不能讓繭隻保留我某一段時間的記憶?比如說五十歲之前的。”
徐紀聞言咧嘴一笑,“不愧是上學那會班裏的尖子生,這舉一反三的機靈,不服不行。先說好,這繭可不是我們公司造的,隻是代理銷售,具體使用規矩都是政府有關部門定的。”
顧言有點不耐煩,“有話直說吧,我就是想了解一下都有什麽規矩。”
徐紀解釋道:“首先不同年齡的繭,特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青年的繭,創造力強、有激情,做創作性工作的人最喜歡跟青年的繭交流;中年人的繭呢,穩重、包容性強,適合安撫那些受挫的人、或者從小缺少家庭關懷的人;老年人的繭,就比如老範,善於傾聽和開導,對於維持社區氛圍很重要。
但,不可能有的人死後有五六個繭,其他人隻有一個,這是極大的不公平。所以政府有規定,隻有那些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才能有兩個繭,而且其中一個可以隻保存自己生前的部分記憶。
普通人最多隻有一個繭,保留自己從生到死的所有記憶。當然,每段記憶都得付費,而且沒能把記憶全買下來的人,最後繭是沒有任何記憶的。這玩意兒,就跟幾百年前的房貸一樣,要麽付清,要麽就竹籃打水一場空。
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麽天天拚命工作了吧?普通人想留下一個繭,也得打拚一輩子啊。”
顧言想了想,攥緊了拳頭,問道:“你是說,普通人什麽時候死,繭的記憶就到哪為止?”
屏幕上的徐紀先點頭再搖頭,“別,言哥,咱們同學一場,我勸你別有那個念頭。先不說自殺的人不能留下繭,你現在的錢夠買記憶嗎?
繭這玩意兒剛出來的時候,跟你有一樣想法的人我見多了。理想主義者,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認為自己是為永生勇敢獻身的,最後沒一個能被人記住,繭住的屋子都沒人光顧。”
顧言說,“錢不夠我可以去掙,但……我跟你不一樣,我覺得自己肯定會越活越憋屈,還不如早點去了。你說吧,要多少錢,我找地方工作就是了。”
徐紀歎了口氣,問他“你真這麽想?言哥,我是要賺錢,但我一開始隻是想讓你生活有個盼頭。我以為有了繭,你就不至於昏昏噩噩的,能踏實過一輩子。
唉,繭跟幾百年前那幫人生兒女養老是一個意思,不就是想著死了能留個念想嗎?它畢竟不能代替你現在活著的時候啊。你不能光奔著死,你得先奔活啊。”
顧言說“前半輩子一塌糊塗,我媽走了,我就覺得活著沒什麽滋味了。”
徐紀說,“那我還有最後一個辦法。買份保險,然後去那種最危險的地方旅遊。大額的意外保險,死了以後,保險公司負責把你的繭和記憶全買下來。
”
顧言笑了,對徐紀說“你手上也有不少這種單子吧?行,我買保險。家裏這些磁盤,到時候你幫我傳輸到繭的腦子裏。”
徐紀很坦然地說“不求生,那就求死吧。不過你也別想的這麽簡單。我認識一個客戶,天天玩極限運動,買保險二十年了也沒死成。磁盤你放心,到時候一張不落地給你輸進去。”
就像給死人燒紙,顧言說。徐紀說,那就預祝你一路走好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