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我才從迴憶中醒來,無語凝噎。


    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連同心底深藏的愛戀一起翻江倒海,我才恍然自己其實根本就沒有忘記她,她還是我心中那朵最美的“槐花”。


    我趕忙加了她信中所附的qq號,不一會,好友申請就被通過了,原來她也正好在線。


    聊了起來,得知她現在工作於本市的一家會計事務所,剛剛加完班。


    我們聊得很“投機”(在電腦機子前和投入簡稱“投機”),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在鍵盤的劈劈啪啪聲中逝去,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


    她要迴家,我們便在依依不舍中告別。


    我要了她的手機號,約好明天中午請她吃飯。


    ……………………


    在一片繽紛的花海中,一位穿著白連衣裙的美麗女子邊唱邊舞。


    我乘著她動聽的歌聲飛了起來,越飛越高,快要采到天上的白雲了。


    忽然,一陣電話聲把我從美夢中吵醒。我們記者手機要求必須24小時開機,以確保第一時間趕到新聞現場。


    電話是我們調查部王主任打來的,“小孟,恭喜你啊。你那篇稿子,發頭版頭條了。昨晚張總編值班,親自拍板決定的。”


    掛上電話,我翻了幾個身子,卻再也難以入眠,大腦裏“頭版頭條”與“中午約會”齊飛、“事業”與“愛情”共舞。


    這是我入行兩年來發的第八個頭版頭條,發一個頭版頭條就意味著能多拿三四百元錢,所以我對發的每個頭版頭條都記得非常清楚。


    而今天這個頭版頭條意義更為重大,意味著中午約會可以請於雯美餐一頓了。


    越想越興奮,看來小爺我要“愛情”、“事業”雙豐收了。


    再也無心睡眠,幹脆起床洗漱,吃了幾片麵包,上網搜索我的文章。


    看看自己文章被多少網站轉載,被網民如何評論,是小爺我獲得成就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我作為調查記者堅持下來的重要動力。


    每當自己灰心沮喪、夢想動搖時,我就會在網上搜搜自己的名字和文章,看到還有人在頂貼和挺我,我便如遊戲中快gameover的人加了血般“原地複活”,重燃鬥誌重新上路。


    我的那篇報道果然上了頭版頭條,被報社網站放在首頁上頭條推薦,還被許多網站轉載、許多微博轉發。


    跟帖中好評如潮,一位網易網友接著我的標題寫道:“黑心廠家圖麵白,麵粉竟摻滑石粉。良知記者寫好文,大家快快頂起來。”


    當然也有“拍磚”的,如“麵粉摻滑石粉怎麽了,總比摻石灰強”、“麵粉再摻滑石粉,那也是國產的,總比國外的好”、“麵粉摻滑石粉,你報道。那還有好多不摻滑石粉的麵粉,你為什麽不報道?是何居心?”


    嗬嗬,格老子的,閑來沒事時,小爺我最喜歡關看網易網友的評論、新浪的社會頻道和天涯的天涯雜談版塊。


    網易網友都老有才了,新浪社會頻道奇聞頻出,天涯雜談則給我提供了不少新聞線索。


    在如今這個神奇的時代,新聞遠比曆史更加精彩,現實也比小說富有想象。


    我們做記者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在於可以近距離觀察、記錄時代,不幸在於我們的筆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以及不能盡情地反映我們的心。


    看完評論,心潮澎湃,小宇宙膨脹,我便趕緊給張叔叔發電子郵件匯報這次寫的新聞和引起的反響。


    我上初一時,差點因家庭貧困輟學,幸虧得到一位張叔叔的資助。從那以後,我上學的學費、生活費大部分都由張叔叔資助。


    不僅僅是金錢上的幫助,我取得了什麽成績,有什麽心事、煩惱都會寫信向張叔叔傾訴,他總像父親一樣給予我各種關心、指導,我在心裏也一直把他當作我的第二個父親。


    上大學後,我幾次想見他當麵致謝,但都被他婉拒了。


    他說,他不圖我的報答,隻希望我做個好人,將來有能力了去幫助其他人。


    我就是受他言傳身教的影響,立誌做個好人,做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後來,我之所以決定辭職公務員,也是受張叔叔引導。


    他勸我要聽從心中願望和夢想的召喚,且介紹了我到報社工作。


    ……………………


    中午,我和於雯的約會非常順利、開心。


    她仍然和我記憶中的槐花一樣清純淡雅、秀麗大方,眼睛明亮動人,長發烏黑柔軟。


    鼓足勇氣,我終於說出了心中曾經那份深深的喜歡。


    她沉默不語,似乎也沉湎在記憶之中。


    許久,她緩緩地說:“你怎麽比梁山伯還呆,你難道沒覺察出我其實對你也有好感?大一下學期下午五點半,我們幾乎每天都能在路上相遇,我也是掐好時間的。那次在教室裏上自習,我是故意坐在你前麵的;圖書館那晚,也是我故意拖到最後才走的;記者團那次出去玩,我更是特意坐在你背後,隻需要你轉個身,打個招唿,我們就認識了。可你就是不開口,總不能讓我一個女生主動吧,我甚至還以為是我自己自作多情呢。”


    格老子的,我既為過去自己的懦弱而後悔,又為現在的重逢高興,尷尬地笑道:“一切皆是命,該是我們的總是我們的,我們現在不又相見了嘛!”


    “那如果不是我正好在電視上看到你,鼓起勇氣給你寫信,我們還能相見嗎?”她反問道。


    格老子的,小爺我,我無語。


    她見我麵露囧色,轉移話題道:“你都快三十歲了吧,怎麽還一直沒找女朋友啊?”


    “沒遇到合適的唄,相親過不少,但都覺得不太中意。你呢?”


    我說這話時,突然意識到為什麽我對那些相親對象不中意了,原來潛意識裏我一直拿她們與心中最美的於雯相比較,怎麽能中意呢?


    “我也是。”於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隨後,我們聊起近況與未來。


    於雯說,她一直夢想成為一名歌手,在萬眾矚目的舞台上放聲歌唱。雖然工作繁忙,但一有餘暇,她就會去ktv練歌。


    她相信自己終有夢想成真的一天,因此,她也特別欣賞堅持夢想的人。


    我“趁熱打鐵”邀請她去ktv唱歌,她欣然接受。


    於雯嗓音清冷空靈,恍如天籟。


    我沉醉在她的歌聲裏,靈魂像夢中一樣越飛越高,漸漸飛離這個塵世。


    於雯最喜歡唱王菲的歌,模仿得惟妙惟肖。


    《紅豆》、《約定》、《我願意》、《傳奇》……我仿佛在聽王菲的個人演唱會,且是被我包場的個人演唱會。


    她在唱《我願意》時有意無意地看了我幾眼,看得小爺我心花怒放全身融化。


    “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忘記我姓名。隻要你真心拿愛與我迴應,我什麽都願意,我什麽都願意為你……”


    唱完歌,逛了會街,我又約她去看正在熱映的電影《讓子彈飛》。


    我們都很喜歡薑文的電影,喜歡“霸氣外露”的男人,為電影的豪邁所激動。


    當影片主角張牧之硬邦邦地說道:“我就想,站著,還把錢掙了”時,我不由得輕聲叫好,於雯卻不認同地說:“管他站著、趴著、躺著,隻要把錢掙了就好。”


    ……………………


    送於雯迴去,再迴到自己的住處,已是晚上十點多了。


    我從不把自己的住處叫做家。因為我固執地認為,沒有和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哪怕是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裏也不是家。


    租友鄭強的房間燈還亮著,他一定是又在刻苦研究如何“成功”。


    他最喜歡閱讀、研究那些成功學著作了,床上、桌上堆滿了各種成功學著作,比如什麽《人性的弱點》、《一分鍾經理》、《誰動了我的奶酪》、《窮爸爸、富爸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打開郵箱,看到張叔叔給我迴信了。


    他在表揚我的同時,指出了我忽略的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注意到,照片中那公司門前牌子上寫的是‘昌龍投資有限公司’,而非‘麵粉廠’。而且,建築都是新的,但沒有人在。你不覺得,這個公司有些奇怪嗎?這後麵應該大有文章,我建議你可以調查調查這家公司,看看它背後到底有什麽貓膩。”


    這話提醒了我,的確這家公司不太正常,我決定明天對它展開調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調查記者:夢想與憂傷知多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龍九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龍九天並收藏我是調查記者:夢想與憂傷知多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