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糧食保障工作逐漸穩固,城市的根基越發紮實之後,方大海又把目光投向了工業建設領域。


    他深知,在這個年代,工業的發展對於國家和城市來說,那是走向富強的關鍵所在。


    一天傍晚,方大海和燕雙鷹坐在院子裏,看著天邊的晚霞,方大海感慨地說:“嶽父,咱這城市現在生活是安穩了些,可工業這塊還比較薄弱啊。咱得跟上國家的步伐,大力發展工業,這樣才能讓咱這城市更有底氣,也能為國家建設出更多的力呀。”


    燕雙鷹深吸了一口煙,緩緩說道:“大海啊,你說得沒錯,工業是強國之本,可咱這一沒技術,二沒設備,三缺人才,要發展談何容易啊。你心裏肯定有想法了,快說說看。”


    方大海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認真地說:“我覺得呀,咱得先從基礎工業抓起,比如先建幾個小型的機械廠、紡織廠啥的。可以去外地那些工業發達的城市學習學習經驗,看看人家是怎麽搞生產、抓管理的。然後呢,得想辦法引進一些技術和設備,哪怕是人家淘汰下來的,咱們拿迴來改造改造,也能用得上。還有人才培養也很重要,咱們可以在城裏開辦一些工業技術培訓班,讓年輕人有機會學習專業知識,以後就能為咱自己的工廠效力了。”


    燕雙鷹聽著不住點頭,“嗯,大海,你這計劃倒是周全,不過這每一項可都不容易實現啊。去外地學習,得有經費吧,引進設備那得花不少錢,還得看人家願不願意給咱呢,培養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呀。”


    方大海堅定地說:“嶽父,我知道困難多,但隻要咱用心去做,辦法總比困難多嘛。我先去工業部門找領導們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爭取些政策支持和資金撥款,再去聯係聯係那些工業城市,看看能不能建立合作關係,爭取到技術和設備的援助。”


    第二天,方大海就來到了城裏的工業部門,找到了王局長。


    方大海熱情地打著招唿:“王局長,您好呀,我是方大海,今天專門來和您探討探討咱這城市工業建設的事兒呢。”


    王局長笑著請方大海坐下,說道:“哦,是小方啊,快說說你有啥想法吧。”


    方大海趕忙把自己的規劃詳細地闡述了一遍,最後說道:“王局長,您看啊,工業建設對於咱整個城市的發展太重要了,可現在就是麵臨資金、技術、設備和人才這些難題,您看能不能給咱指條明路呀?”


    王局長沉思片刻後說:“小方啊,你這想法確實好,不過咱這工業部門資金也緊張啊,上頭撥下來的款項都有各自安排了。這樣吧,我可以幫你向上麵再反映反映情況,看看能不能爭取到專項的工業建設資金,你這邊呢,也可以試著發動發動城裏的企業,看看有沒有願意投資合作的,大家一起湊一湊。另外,關於去外地學習和引進設備的事兒,我可以給你開些介紹信,方便你去聯係溝通,至於人才培養,咱們可以聯合一些技工學校,共同製定培訓課程,培養適合咱們本地工業發展的人才。”


    方大海感激地說:“那太感謝您了,王局長,有您這話我就有信心多了,我這迴去就著手辦這些事兒,隻要能把咱這工業建設搞起來,咱城市肯定能大變樣呀。”


    從工業部門出來後,方大海就開始四處奔走。


    他先是聯係了幾家城裏有實力的企業,向他們介紹了工業建設的規劃和前景,希望能得到投資合作。


    在一家機械廠,方大海找到了廠長趙老板,誠懇地說:“趙老板,您這機械廠在咱城裏算是規模比較大的了,現在咱們城市想大力發展工業,想邀請您一起參與進來,共同投資建設新的工廠,以後這收益肯定也很可觀呀,您看行不行呢?”


    趙老板想了想說:“方同誌,我理解這事兒的意義,不過這投資可不是個小數目啊,我得考慮考慮風險啥的。這樣吧,我先看看你們的詳細規劃,再和廠裏的其他負責人商量商量,然後給你個答複,你看行不?”


    方大海連忙說:“那當然行,趙老板,您慢慢考慮,這確實是個大事兒,希望您能慎重考慮一下,咱們一起為城市的工業發展出份力呀。”


    與此同時,方大海又拿著王局長開的介紹信,踏上了去外地工業城市學習取經的路途。


    他來到了一座工業發達的城市,先是拜訪了當地的工業主管部門,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得到了對方的熱情接待。


    當地的一位負責人說:“小方啊,你們有這個發展工業的決心是好的,我們肯定會盡力幫助你們。我們可以安排你們去一些先進的工廠參觀學習,讓你們的人實地了解生產流程和管理模式。”


    方大海感激地說:“那太感謝您了,我們這次來就是想好好學學,把好的經驗帶迴去,讓我們城市的工業也能發展起來。”


    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方大海和同行的工作人員們都格外認真,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詳細記錄,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人家請教。


    有個同行的小夥子問:“方大哥,你看他們這機器咋這麽先進呢,咱們啥時候能有這樣的設備呀?”


    方大海說:“咱們現在先把技術學迴去,等有了資金,有了條件,慢慢也能引進和改進這些設備的,別著急,一步一個腳印來。”


    迴到城裏後,方大海就組織了學習經驗分享會,把在外地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同時也開始籌備工業技術培訓班的事兒。


    他聯係了幾家技工學校,和學校的領導們一起商討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等問題。


    在一次商討會上,方大海說:“各位校長,咱們這培訓班可得注重實踐操作呀,光有理論知識可不行,得讓學員們學了就能上手幹活,這樣才能真正為咱們的工廠培養出有用的人才啊。”


    校長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很快,培訓班就正式開班了。


    城裏的許多年輕人都踴躍報名,大家都渴望學到本領,為城市的工業建設貢獻力量。


    而之前聯係的趙老板那邊,經過深思熟慮,也決定參與投資合作,共同建設新的工廠。


    方大海高興極了,趕忙和趙老板一起商討新工廠的選址、規模等具體事宜。


    在城郊選好了廠址後,新工廠的建設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方大海每天都要到工地上查看進度,和工人們一起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有工人問:“方大哥,這廠房的布局咋設計更合理呀,既能方便生產,又能節省空間呢?”


    方大海想了想說:“咱們得根據生產流程來規劃,把各個車間按照先後順序安排好,原料倉庫要靠近生產車間,成品倉庫要方便運輸,這樣才能提高效率呢。”


    隨著新工廠的逐漸建成,設備也陸續引進到位,那些從培訓班畢業的年輕人也紛紛進入工廠工作。


    工廠開始了試生產,剛開始,也遇到了不少技術難題。


    有個年輕的技術員著急地對方大海說:“方大哥,這機器老是出故障,我們按照說明書操作的呀,可就是不太對勁呢。”


    方大海安慰道:“別著急,咱們一起再仔細檢查檢查,看看是哪裏出了問題,要是實在解決不了,咱們還可以再去請教外地的專家嘛。”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技術難題一個個被攻克,工廠的生產越來越順利,產品的質量也越來越好。


    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城市內部的需求,還開始銷往外地,為城市帶來了經濟效益。


    看著熱鬧繁忙的工廠,方大海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座城市在工業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還會在工業的推動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為國家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人們都在為工業的發展而努力著,大家充滿幹勁,因為都明白,工業的崛起,意味著城市有了更堅實的發展後盾,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秦寡婦名聲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問風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問風33並收藏四合院:秦寡婦名聲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