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沒有迴答諸葛亮的問題,反而是笑著向他詢問道:“孔明,你博覽群書,《商君書》你應該看過吧?”


    《商君書》也稱《商君》、《商子》,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推行的變法理論和具體方案。


    諸葛亮不知道曹彰為何有此一問,隻能恭敬地迴答:“迴司空,亮的確看過幾遍《商君書》。”


    “孔明,既然你看過《商君書》吧,那你就說說商鞅變法對秦朝,乃至現在的影響吧?“曹彰向諸葛亮提出了第二個疑問。


    諸葛亮知道曹彰的提問必有深意,也打起精神,認真地做著迴應:“商鞅變法對秦國意義重大,直接改變了秦國的經濟發展方向,推動了秦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可以說秦國最後可以統一中原,商鞅變法具有很大的推動意義。”


    曹彰緩緩點頭:“說得沒錯,商鞅變法的確對秦國的幫助很大,但其中也有很多地方存在爭議,或者說是隱患,這也是導致秦國統一中原之後,很快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敢問司空,您覺得什麽地方有問題?”諸葛亮虛心的請教著。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私有製。”曹彰很直接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土地私有製,這有什麽問題嗎?”諸葛亮顯然一時沒有跟上曹彰的思路。


    “商鞅變法推行了懸權賣地的政策,將土地上的權利和使用權分離,從而讓土地的使用權落到了商人和富有的人手中。”


    “但普通百姓本就手頭拮據,即使有這樣的政策,也很難用錢購買到土地,這樣導致了土地大量的私有化,逐漸地落到了財閥、士族等豪強的手中。”


    “而財力較弱,或者是根本沒有財力的農民,在土地分配方麵處於極不利的地位,隻能采取租賃富人土地的方式來生存。”


    “但富人給出的稅負極高,再趕上天災降臨,農戶辛苦一年顆粒無收,卻還要承擔沉重的賦稅,這就直接導致了災荒之年,貧民很難生存。”


    “十幾年前的黃巾叛亂,看似是張角蠱惑民眾,但細想一下,其實根本原因是政治腐敗、土地製度的腐敗、稅收重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致。”


    “政治腐敗導致了國家的失序,而封建土地製度的腐敗則加劇了百姓對土地財產的貪求,而農民納稅過重也導致了百姓陷入生計艱難的境地,這些問題最終推動了農民起義的爆發。所以我才說土地私有製,是個巨大的隱患。”曹彰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漢代很多製度都是承襲秦朝,土地私有製更為嚴重,好的良田都掌握在士族豪強的手裏,平民根本無法保證基本的生活條件,這是漢末亂世的一個重要原因。


    諸葛亮聽了曹彰的分析不由得連連點頭,這番見解又一次打開了他的格局,讓他看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司空,您提到了土地私有製的隱患,這是不是和荊州的土地分配有直接的關係,您已經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諸葛亮稍一遲疑,意識到了曹彰提到土地私有製的原因,開口垂詢著。


    曹彰輕輕點頭:“是,這幾日荊州的士族不斷來貢獻土地,我也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處理。”


    “荊州不同於兗州、豫州和徐州,已經完全屬於我們得勢力管控,我們可以調動兵馬,更可以借助原有士族來控製土地,進行生產。”


    “這裏剛剛被我們兵不血刃收服,人心尚未完全歸附,而我們又要將更多兵力去投入和袁氏的決戰,不可能安排太多兵馬來進駐看管。”


    “但如果放任不管,這些貢獻出來的良田,用不了多久,又會被荊州原有的士族一點點分割吞並,重新成為他們的私有財產。”


    “所以,我就想嚐試在荊州推行一種新的土地政策,也算是一種試驗,如果效果好,以後就可以大量推廣,成為我們的常態化方式。”曹彰侃侃而談,說著自己的想法。


    諸葛亮的眼睛裏閃爍出了光芒,他能感覺到曹彰的想法一定是很新奇高明的,滿懷期待的看著他,等著他說下去。


    曹彰繼續說道:“要解決土地私有製問題,就要從根本上改變當時封建土地所有權的不合理性質,為農民重新分配土地,讓其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充分發揮生產力,逐漸緩解民不聊生的問題。”


    諸葛亮嚐試著詢問:“司空,您能說說我們具體的做法嗎?”


    曹彰點頭,開始說著自己的想法:“首先,我們要在政治上保持清明。荊州這些年比較富足,劉表的性格溫和,正好可以嚐試在荊州減少賦稅,降低民眾的稅收負擔,這樣也就重視了普通百姓的生存困境,讓荊州不會出現社會動蕩,可以維護穩定的局麵。”


    “然後,我們可以將我們得到的這些土地,有條件的分配給生活條件不足以自足的貧民手中。”


    “當然,我所說的分配並不是把土地直接分發給這些貧民,而是將土地變成國有化,然後再根據各家各戶的實際狀況,來進行租賃分配,農民隻需要將每天耕種所得的一部分上交國庫,其餘所得就歸自己所有,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這樣既不會滋生民眾不勞而獲的心理,也可以刺激民眾積極耕種,為我們積攢更多物資的同時,也讓民眾手裏可以有餘糧,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為了確保這種國有分配的土地的耕種和稅收情況,可以采取監管分離製度。也就是日常的管理,就交給荊州各地的地方官員。但我們會隨時從許都調派官員來進行不定期不定時的巡查監督。”


    “確保土地真的是農民耕種,而且不會出現各種苛捐雜稅,以及投機倒把的行為。把我們這些統治者的利益和平民百姓的利益緊緊聯係在一起,真正實現國富民強。”曹彰將自己的設想全部講了出來。


    “好,實在是太好了!”諸葛亮聽完連連讚歎,曹彰的這種想法的確是又新奇,又親和,還節省了兵力和人員,真正的做到了人員合理化的分配和利益最大化……


    曹彰看著諸葛亮激動的樣子,臉上卻是不動聲色,隻是淡淡的笑了笑。


    早在奪取了徐州的時候,曹彰就思索過未來如何解決土地和糧食問題,如果維護統治下民生的穩定。


    他迴憶自己了解的大量曆史實踐的結果,結合現代社會的土地公有製政策,最終得出了一個自認為最合理,也最利於管理的方式。


    隻是徐州經曆過戰事不久,難以試行他的想法。


    現在荊州兵不血刃的拿下,這裏資源豐富,幅員遼闊,民生也相對穩定,正好可以試行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才在諸葛亮麵前,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諸葛亮的反應證明,曹彰的想法在這個時代的確很先進,也有成功的機會。


    “孔明,既然你覺得此方法可行,可盡快整理出一套切實的方案,然後與劉表溝通,讓他安排人手執行。同時修書給元直,讓他在許都抽調人員,做好隨時巡視監管的準備。”曹彰向諸葛亮做著交代。


    “諾,屬下馬上去安排。”諸葛亮一口應諾下來,隨後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