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正想著,諸葛亮從外走進,來到曹彰的跟前:“司空,這蔡瑁去而複返,應該是看到蒯氏送了禮得到重用,也來送禮了吧?”
對於諸葛亮的聰明,曹彰心裏是非常清楚,笑著點了點頭:“沒錯!他正是為此事而來,我也給了他最想要的結果,讓他未來統領荊州兵馬隨我出征冀州。”
諸葛亮輕輕點頭:“主公這麽做,等於是把荊州的兵馬大權給了蔡瑁,隻不過這麽做,是不是和先帝賣官鬻爵一樣了嗎?讓這些人用錢糧土地來換取他們想要的權力和地位?”
“可以這麽說,意思是一樣的。”曹彰笑著點了點頭。
諸葛亮的臉上微微露出了一絲愁容,隨後沉聲說道:“司空,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要的就是直言進諫的謀士。孔明,你是我的左膀右臂,你盡管暢所欲言。”
諸葛亮這才開口說道:“司空安排蒯氏兄弟在身邊,倒是沒有問題。我已和他們兄弟交談過一次,倒也都是博學多才之人,也有一定的能力,人品也還算說得過去,假以時日,是可以委以重任。”
“但這蔡瑁,雖然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讓他擔任荊州兵馬的統帥參與進攻袁氏,我認為就有些不合適了。”
“而且,我覺得這人首鼠兩端,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並不值得重用。司空僅僅因為他貢獻了土地、錢糧就委以重任,難免會有後患。”
曹彰看著諸葛亮笑了笑:“孔明啊,你說得沒錯,不過不得不說,你還是年輕,有些想法簡單了一些。”
“請司空指點。”諸葛亮恭敬地向曹彰請教著。
曹彰很認真地給諸葛亮講解著:“每個人的人性都會有陰暗的一麵,隻不過有的人擅於偽裝,並不輕易展現出來。其實小人和人才之間,是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誰也不能保證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人才,卻沒有人品上的問題。”
“更何況,有些人就算原本人品很好,卻也難保不會因為時間、身份、地位的變化而變化。”
“而有的人,可能原來有些許的瑕疵,卻能通過後天的改正而改好。”
“所以,人性的優劣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很難明確界定。”
“我現在剛剛接任司空,手下的人才有限,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我才會提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就是人品高尚的要用,人品有問題的也可以用。隻是要掌握好方法。”
“因為有的時候人才會有脾氣和傲骨,不一定有把控,就好像當初的正平;但人品有問題的人,想問題卻相對簡單,直線思索,就是和你利益交換,所以你給他足夠的好處,他反而會更聽話,更好用。”
“孔明,你是我很倚重的助手,未來隨著我們的領土不斷擴大,戰線不斷地拉長,你總會有獨擋一麵的時候。你一定要看清人性的多麵,更懂得人情世故和馭人之術。有時候處理問題不能太過極端,非黑即白,有時候要靈活運用各種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諸葛亮恍然大悟,滿臉欽佩的點頭:“司空高瞻遠矚,亮受教了。”
曹彰繼續地對諸葛亮講解著:“還有,你剛才說,我安排給蒯氏兄弟還有蔡瑁的位置,像是賣官鬻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這樣的表象。但背後的本質,你要看清楚。”
“蒯氏兄弟,我為什麽要留在身邊。是因為他們是主動投誠是好,也有一定的能力,所以我的做法也是對他們的迴報,讓他們安心,覺得自己的投入值得。”
“至於蔡瑁,他是人品有問題,但是能力也還是有的。而且他的身份也很特殊,他是荊州蔡氏的人,他拿出了蔡氏的土地錢糧送給我,我對他就委以重任,其實也是給整個荊州的士族在傳遞一個信號。”
“無論你是什麽身份、地位,想要得到好處、重用,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來交換。”
“荊州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且士族眾多。而且荊州這些年遠離戰火,在劉表的統治下都過得十分安逸。”
“這次劉表能夠主動投誠,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這些荊州的士族未必能做到這麽快就改旗易幟。所以我們需要先拿到足夠的實惠,同時也通過他們的貢獻,來削弱他們的實力。”
“他們為了利益,獻上土地錢糧,我給他們一些地位和重用,看似是等價交換,但這筆生意肯定是我們占到了便宜。”
諸葛亮聽得十分認真,他明顯的感覺到,曹彰的話裏包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從根本上轉換了他的思想。
曹彰見諸葛亮聽得認真,也講得更加細致:“其實早在前朝武帝時期,就曾經有過賣官鬻爵的先例,其中的道理和我剛才說的十分類似。說白了,爵位看似光鮮,但沒有實權,不會掌握朝政,所以有時候拿出來換錢也並無不可。”
“現在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今日的荊州。”
“所謂的賣官鬻爵,要看你最後賣出去的是什麽。好聽好看的頭銜可以給,但實權隻要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一切就不會失控,就盡在掌握。”
“所以,就算是賣官鬻爵,也要看目的是什麽,結果又如何。”
“如果隻是單純的為了聚斂錢財,窮奢極樂,好似當初的先帝和袁術,那自然是不得善果。”
“可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能夠給百姓實惠,也能將所得用於擴充實力,穩定天下,那我覺得就值得去做。還是那句話,一切事情不能太死板,在黑與白之間,還有一層灰色地帶。”
“隻有真正的把控好一切事物的本質和尺度,才是掌握了一切。”曹彰侃侃而談,將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理解和用意,詳細地向諸葛亮做了一番講解。
畢竟自己不能什麽事都親力親為,多一個得力的助手,未來處理事務會更加輕鬆。
諸葛亮鄭重的點頭,曹彰說的這些道理,讓他徹底開悟,懂得了其中的深意……
對於諸葛亮的聰明,曹彰心裏是非常清楚,笑著點了點頭:“沒錯!他正是為此事而來,我也給了他最想要的結果,讓他未來統領荊州兵馬隨我出征冀州。”
諸葛亮輕輕點頭:“主公這麽做,等於是把荊州的兵馬大權給了蔡瑁,隻不過這麽做,是不是和先帝賣官鬻爵一樣了嗎?讓這些人用錢糧土地來換取他們想要的權力和地位?”
“可以這麽說,意思是一樣的。”曹彰笑著點了點頭。
諸葛亮的臉上微微露出了一絲愁容,隨後沉聲說道:“司空,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要的就是直言進諫的謀士。孔明,你是我的左膀右臂,你盡管暢所欲言。”
諸葛亮這才開口說道:“司空安排蒯氏兄弟在身邊,倒是沒有問題。我已和他們兄弟交談過一次,倒也都是博學多才之人,也有一定的能力,人品也還算說得過去,假以時日,是可以委以重任。”
“但這蔡瑁,雖然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讓他擔任荊州兵馬的統帥參與進攻袁氏,我認為就有些不合適了。”
“而且,我覺得這人首鼠兩端,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並不值得重用。司空僅僅因為他貢獻了土地、錢糧就委以重任,難免會有後患。”
曹彰看著諸葛亮笑了笑:“孔明啊,你說得沒錯,不過不得不說,你還是年輕,有些想法簡單了一些。”
“請司空指點。”諸葛亮恭敬地向曹彰請教著。
曹彰很認真地給諸葛亮講解著:“每個人的人性都會有陰暗的一麵,隻不過有的人擅於偽裝,並不輕易展現出來。其實小人和人才之間,是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誰也不能保證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人才,卻沒有人品上的問題。”
“更何況,有些人就算原本人品很好,卻也難保不會因為時間、身份、地位的變化而變化。”
“而有的人,可能原來有些許的瑕疵,卻能通過後天的改正而改好。”
“所以,人性的優劣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很難明確界定。”
“我現在剛剛接任司空,手下的人才有限,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我才會提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就是人品高尚的要用,人品有問題的也可以用。隻是要掌握好方法。”
“因為有的時候人才會有脾氣和傲骨,不一定有把控,就好像當初的正平;但人品有問題的人,想問題卻相對簡單,直線思索,就是和你利益交換,所以你給他足夠的好處,他反而會更聽話,更好用。”
“孔明,你是我很倚重的助手,未來隨著我們的領土不斷擴大,戰線不斷地拉長,你總會有獨擋一麵的時候。你一定要看清人性的多麵,更懂得人情世故和馭人之術。有時候處理問題不能太過極端,非黑即白,有時候要靈活運用各種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諸葛亮恍然大悟,滿臉欽佩的點頭:“司空高瞻遠矚,亮受教了。”
曹彰繼續地對諸葛亮講解著:“還有,你剛才說,我安排給蒯氏兄弟還有蔡瑁的位置,像是賣官鬻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這樣的表象。但背後的本質,你要看清楚。”
“蒯氏兄弟,我為什麽要留在身邊。是因為他們是主動投誠是好,也有一定的能力,所以我的做法也是對他們的迴報,讓他們安心,覺得自己的投入值得。”
“至於蔡瑁,他是人品有問題,但是能力也還是有的。而且他的身份也很特殊,他是荊州蔡氏的人,他拿出了蔡氏的土地錢糧送給我,我對他就委以重任,其實也是給整個荊州的士族在傳遞一個信號。”
“無論你是什麽身份、地位,想要得到好處、重用,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來交換。”
“荊州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且士族眾多。而且荊州這些年遠離戰火,在劉表的統治下都過得十分安逸。”
“這次劉表能夠主動投誠,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這些荊州的士族未必能做到這麽快就改旗易幟。所以我們需要先拿到足夠的實惠,同時也通過他們的貢獻,來削弱他們的實力。”
“他們為了利益,獻上土地錢糧,我給他們一些地位和重用,看似是等價交換,但這筆生意肯定是我們占到了便宜。”
諸葛亮聽得十分認真,他明顯的感覺到,曹彰的話裏包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從根本上轉換了他的思想。
曹彰見諸葛亮聽得認真,也講得更加細致:“其實早在前朝武帝時期,就曾經有過賣官鬻爵的先例,其中的道理和我剛才說的十分類似。說白了,爵位看似光鮮,但沒有實權,不會掌握朝政,所以有時候拿出來換錢也並無不可。”
“現在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今日的荊州。”
“所謂的賣官鬻爵,要看你最後賣出去的是什麽。好聽好看的頭銜可以給,但實權隻要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一切就不會失控,就盡在掌握。”
“所以,就算是賣官鬻爵,也要看目的是什麽,結果又如何。”
“如果隻是單純的為了聚斂錢財,窮奢極樂,好似當初的先帝和袁術,那自然是不得善果。”
“可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能夠給百姓實惠,也能將所得用於擴充實力,穩定天下,那我覺得就值得去做。還是那句話,一切事情不能太死板,在黑與白之間,還有一層灰色地帶。”
“隻有真正的把控好一切事物的本質和尺度,才是掌握了一切。”曹彰侃侃而談,將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理解和用意,詳細地向諸葛亮做了一番講解。
畢竟自己不能什麽事都親力親為,多一個得力的助手,未來處理事務會更加輕鬆。
諸葛亮鄭重的點頭,曹彰說的這些道理,讓他徹底開悟,懂得了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