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劉表向曹彰提出要助手的時候,這些荊州官員都意識到,劉表這是要讓曹彰安排兵馬人士進駐,來架空甚至替換掉他們。


    而曹彰的迴應似乎並沒有這個打算,讓他們的心裏一下寬慰了許多。


    但曹彰接下來的話,馬上又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不過,我此次來荊州,除了對使君和在座的各位進行慰問,也的確有很多要務,希望使君和諸君協助。”


    “袁紹接納了偽帝袁術,這等於是公然與朝廷對立,成為了漢室叛逆,必須給予嚴懲。”


    “如今他更是虎視眈眈,隨時有南下許都,劫掠天子的想法。所以我們和袁紹的一戰已經不可避免。


    “我知道荊州多名仕,蔡瑁、張允等人也是頗有實力的名將,所以我希望可以征調荊州兵馬,助我一起討伐袁氏兄弟,中興漢室,這樣的安排,使君和各位可否接受?”


    到了這個時候,曹彰也不再兜圈子,直接把自己來荊州的真實目的都說了出來,直接點名要調荊州兵馬去對付袁氏兄弟。


    曹彰這番話一說,荊州眾文武的心瞬間被提了起來。這麽多年來,他們在劉表的治下,都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劉表有沒有太多野心,不想向外擴張,他們的生活也過得十分安逸。


    也正是因為這份安逸,讓他們變得貪圖享受,也少了征戰沙場的勇氣,才會麵對曹彰兵馬的到來,直接選擇不戰而降。


    可如今曹彰卻要征調他們去打袁紹,這還是讓他們心裏很不情願的。


    曹彰看出了他們的心思,馬上補充道:“諸君可以放心,若是各位在征討叛賊的戰役中立下功績,朝廷必定重重封賞。”


    “冀州、幽州、並州、青州這些被叛逆占據之地,一旦收複,將來肯定也會交給有功之人去主政。”


    曹彰的這句話瞬間勾起了這些荊州文武的興趣。


    曹彰對於有功之臣的封賞一向豐厚,他們也是有所耳聞,知道曹彰的這番話不是隨便說說。


    在荊州的日子雖然安逸,但他們的身份官職畢竟有限,可若是真的立下戰功,得到朝廷封賞,那比起現在肯定要風光很多。


    想到這裏,蔡瑁首先起身,向曹彰拱手道:“司空如此看得起蔡瑁,我願隨時聽從司空調遣。”


    “我等不才,也願聽從司空調遣。”張允等人也紛紛向曹彰表達著忠心。


    曹彰看到這裏,滿意地笑著點了點頭:“諸君如此心意,本司空很是欣慰。”


    “隻是如此一來,劉使君身邊的確就少人相助,所以我也會安排一些人做為補充,輔助使君繼續執掌荊州,確保荊州的穩定,劉使君切勿擔心。”曹彰做出一副安慰劉表的姿態。


    劉表聽完曹彰的安排,哪裏還有反駁的餘地,隻能點頭:“一切聽從使君的安排。”


    曹彰繼續說道:“使君年事已高,現在主政荊州的確是有些力不從心。我聽聞使君的長子劉琦,溫良謙恭,是個可造之才。如今陛下遷都許都後,開辦學府,請了很多名家主持教學。”


    “我有意請劉琦公子到許都學習三年,學成之後,可迴荊州輔佐使君,日後也可接替使君執掌荊州,讓使君安享天年,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劉表本來聽曹彰調走了荊州的兵馬,又要安排人來給自己當“助手”,已經明白的確是要架空自己,心中十分失落。


    但現在聽到曹彰新的安排,眼睛不由得一亮。


    他是被架空了,但劉琦能被曹彰看中,卻是意外的驚喜。


    曹彰把他帶去許都,名義上是學習,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人質,是給自己三年的時間,看看自己到底表現如何。


    如果表現好,就會讓劉琦迴來接替自己,若是自己有任何的異動,劉琦自然也就性命不保。


    劉表心中暗自慶幸,幸虧自己看透了曹彰的用意,沒有直接收迴荊州牧的官印。


    否則自己接迴官印的一刻,就等於得罪了曹彰。


    雖然曹彰不會出爾反爾,收迴自己的官職,但就像現在這樣調走兵馬,再安排人手,他的日子會更加難熬。


    現在他主動請辭,既滿足了曹彰收買人心的目的,也給足了他麵子。


    曹彰也是看到他如此誠意,才會再給他一次機會,留下了讓劉琦接替荊州的希望。


    這淡淡幾句話,就表現出了曹彰的馭人之術果然高明。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自己選擇歸順曹彰的結果,還不算太差。


    至少在自己已經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的情況下,曹彰還是有給了他新的希望。


    劉表誠懇地說道:“司空能夠看上犬子,如此給他機會,劉表感激不盡,一切聽從司空的安排。”


    曹彰和劉表的這番對話,都被在場的原荊州文武看在了眼中。


    他們的眼中都開始閃爍光芒。


    尤其是蒯良,他心中更是十分驚喜。


    原本他是迫於形勢,才向劉表建議歸順曹彰。


    現在他看到曹彰先是對蔡瑁威懾,再對劉表的安置,以及對劉琦的安排,都讓蒯良讚歎不已,因為曹彰既有威嚴又有尺度,做人做事也有原則和規矩。


    這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自己的選擇看來的確沒錯。


    曹彰能連劉表都安排的如此妥當,自然也不會虧待他們。


    曹彰轉向眾人:“荊州的一切任由劉使君打理,諸位各司其職,一定要好好效命。我曹彰的行事原則就是,有能力者一定會不看出身,一律提拔。


    眾人聽了曹彰的話,都是一起應諾。


    曹彰又安撫了眾人一番,隨後向劉表提議,繼續到襄陽看一看。


    劉表自然不會繼續,立刻答應。


    曹彰收服了劉表,接下來的目的就變得更加直接,去收荊州的名將名仕,尤其是黃忠、魏延、文聘,現在劉表也變成了自己的屬下,他們應該都會順利歸降。


    雖然一開始曹彰對於劉備的“假仁義”是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但隨著自己擁有的地盤越來越多,統治的人員和地盤越來越大,曹彰卻發現自己的很多行事風格,竟然有了一些劉備的影子。


    尤其是在對待人才、民眾的態度上,曹彰也開始秉承著一種仁義寬厚的態度。


    曹彰此時明白,在這個亂世,要成大事,尤其是沒有背景的前提下,能夠抓住民心也是安身立命,擴大名聲的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說,站在劉備的立場,他的很多做法也是在當時形勢下的最好選擇,至少兵不血刃得到荊州,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