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趕忙招唿著劉表:“主公,快請上前拜見曹司空。”


    劉表長出了一口氣,這才迎著曹彰向前走去。


    劉表的速度很慢,邊走身體邊搖晃著。


    他畢竟已經是個五十多歲的人,在古代,這個年紀已經不小了,算是老態龍鍾。


    而且,馬上就要見到曹彰,他的心情也十分的複雜和難受。


    在他的腦海裏,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用這樣的方式去麵對曹彰。


    因為他始終覺得戰火離荊州還遠,自己不需要緊張害怕,可沒想到,曹彰就這樣突然出現,而且他竟然一點抵抗都沒有,就被自己的手下慫恿著卑躬屈膝地來向曹彰“投降”了。


    曹彰遠遠地看到劉表搖晃著向自己走來,已經完全猜到了對方的心態。


    當初曹彰決定親自來荊州,並且事先不打任何招唿的時候,就是故意的想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看劉表怎麽應對。


    對於劉表不敢全力抵抗,曹彰有一定的預見,畢竟在真實曆史上,曹操大軍南下的時候,荊州兵就是選擇了直接投降。


    不過那畢竟是在劉表死後,他的幼子劉琮繼位,而且曹操大敗劉備,讓劉琮、蔡瑁等人嚇破膽的情況下。


    現在劉表還在,荊州精銳也在,應該不至於望風而降,曹彰甚至做好了惡戰的準備。


    可沒想到劉表不但選擇了直接禮遇自己,而且大老遠地從襄陽直接趕來迎接,表現得如此謙恭,還是有點出乎曹彰意料的。


    曹彰加快腳步來到了劉表的跟前,熱情地招唿著:“劉使君。”


    劉表聽到曹彰招唿自己,不加思索地直接躬身向曹彰施禮:“荊州牧劉表恭迎司空。”


    曹彰上前扶住劉表的手,將他攙扶起來,微笑著說道:“劉使君與我父是同輩,我當以長輩相稱,怎敢受叔父如此大禮。”


    “司空年輕有為,早已是百官之首,老夫不過多活了幾年,哪敢妄稱司空的長輩,還請司空勿要折煞老夫。”劉表聽了曹彰的話,以後他是故意調侃自己,誠惶誠恐地推辭著。


    “老夫今日特來恭迎司空,也是誠心歸降,願將荊州牧官印送上,請司空收下!”劉表說著趕忙擺手,身邊的蒯良上前,將官印遞給劉表。


    劉表接過,雙手舉過頭頂,送到了曹彰的麵前。


    劉表的這個舉動,讓曹彰也嚇了一跳。


    他想到了劉表會向自己示好,但對方竟然沒有一點抵抗,就主要選擇投降,還把州牧的官印直接送上,這還是讓曹彰有點始料未及。


    “劉使君,你這是做什麽,我不過是代表天子前來荊州視察一番,對你進行一番慰問嘉獎。你怎麽就扯到什麽投降不投降去了?快把官印收迴去。”曹彰將官印推還給劉表。


    “再說了,你來荊州多年,兢兢業業,將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成為一方淨土,你乃是當朝的有功之臣,放眼天下,還有誰比你更適合做荊州牧?”


    “還請劉使君不要推辭,快把官印收迴去。我此來荊州,隻是代表天子對使君這些年在荊州的功績表示一下慰問,別無他意,使君千萬不要多心。”曹彰和顏悅色的安慰著劉表。


    劉表聽著曹彰這和緩的對話,心裏升起了一股暖意,在一瞬間他甚至相信了曹彰說的話。


    但他身邊的蒯良輕輕碰了他一下,卻讓他瞬間清醒了過來,讓他馬上意識到,曹彰的話其實隻是在給他一種安慰和安撫。


    甚至他的這種行為可能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試探,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誠心歸順。


    他趕忙誠惶誠恐地說道:“司空,不要折煞老夫了。老夫在荊州的這幾年,不過是空有其表,到了今天我才明白,原來人人都有私心,根本就不服老夫的管轄。”


    “老夫的年齡也大了,實在也沒有能力管理好荊州,所以老夫是誠心歸順,交出荊州,還請司空不要顧慮,接納荊州!”劉表十分誠懇地再次向曹彰表達著效忠的誠意。


    曹彰見劉表一再表達著歸順的誠意,也不再推辭,伸手接過劉表手中的官印:“既然使君如此誠意,我就先替天子將官印收下。既然使君已經做好了安排,那我們也別耽擱,直接出發去襄陽吧!”


    “好,好!”劉表連聲答應著。


    “出發去襄陽!”站在曹彰身後的諸葛亮立刻高聲下令。


    這一聲令下,龐德、閻行率領兵馬先行,然後曹彰才在劉表的引領下,由李進帶著無畏軍護衛,一起向著襄陽出發。


    到了襄陽之後,進到郡守府。


    曹彰拉著劉表並排坐在主位,左手邊坐的是諸葛亮和曹彰帶來的眾將,右手邊是蒯良、蔡瑁、張允等原來荊州的文武眾人。


    曹彰主動說道:“使君你既然誠心歸順,那你及麾下眾人也就都是心甘情願地聽命於朝廷的任命了?”


    劉表聽到這句話,心中一沉,他意識到,接下來到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刻,曹彰肯定是要宣布對自己的安排了。


    他隻能低垂著頭迴應著:“別人我不敢保證,但我劉表自然是絕對聽命於司空。”


    曹彰聽了劉表的話,馬上明白了他心中是怎麽想的。


    劉表能夠不做任何抵抗就選擇歸順,肯定是受到了身邊士族和親信的慫恿,看他那副失落無助的樣子,甚至是受到了一定的威脅。


    《三國演義》中,劉表因病壽終正寢,隨即曹操向荊州進軍的時候,蔡瑁、張允等荊州原有士族士族立即選擇了毫不抵抗的投降。


    現在看到蔡瑁那副卑躬屈膝的樣子,顯然劉表現在的歸順也是受到了他們的脅迫才對,所以他才會在話語中不斷流露出自己無法繼續在荊州做主的態度。


    曹彰轉頭看向在場的蔡瑁等原有的荊州官員,微笑著詢問著:“劉使君已經表明了態度,不知道各位是否願意聽從朝廷的安排?”


    蒯良馬上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司空乃是百官之首,是奉天子命統領百官。司空的任命就是天子的任命,我等怎敢不從?”


    “是啊,我們一定聽從司空的安排,誓死效忠司空!”張允也馬上站出來表達著態度。


    蔡瑁也附和著:“劉使君都已經聽命於司空,我等自然也是司空的屬下!”


    曹彰看到眾人的態度,意識到自己的猜測沒有錯,荊州的各大士族果然都已經對劉表離心,這才是他無奈下選擇歸順的根本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