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數日過去,曹彰一邊等待著夏侯蘭去招募趙雲以及南方孫策出擊袁術的消息,一邊也在嚴密監視著董承、曹丕等人的動向。


    雙方經過歌舞坊一事,都擔心對方會針對自己,所以行事都非常小心,不敢露出破綻被人發現,短時間內倒是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曹彰也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可以陪陪自己的幾位夫人,然後督促部下的兵將抓緊操練,同時也讓各種生意抓緊展開,獲取更多的利益來補充軍需。


    諸葛亮不愧是頂級的人才,不但智謀超群,在政治、經濟方麵也有獨到之處,幫助曹彰開拓了很多思路,使曹操、曹彰在各方麵的軍需準備也都順利進行。


    夜影衛也帶迴了徐州和雍州的消息,臧霸已經集結人馬開始進攻青州,馬騰集結兵馬進攻並州,成功地牽製住了袁紹的長子袁譚和外甥高幹的兵馬。


    徐州水軍的船廠已經建立起來,開始按照曹彰提供的圖紙,打造戰船。


    張遼也展現出了治軍的才能,水軍已經開始了秘密訓練。


    徐州沿海一帶在王朗、陳登等人的安排下,也建立起了多個製鹽司,開始販售細鹽,也是收獲頗豐,總之一切都在向著曹彰預想的方向發展。


    時光荏苒,一晃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已經進入到了五月份。


    這日,曹彰正和幾位夫人一起做著迎接端午的準備,諸葛亮和劉曄匆匆來見,曹彰趕忙招唿著二人一起進入了書房進行密談。


    “啟稟公子,夜影衛傳來消息,夏侯蘭已經按照您的安排在常山見到了趙雲,並成功勸說趙雲南下,現在他們已經渡過黃河渡口,很快就可以迴到許都。”劉曄首先向曹彰進行著匯報。


    曹彰聽說趙雲被說服,十分高興,讚歎地說道:“太好了,子龍能夠前來,我們收拾劉備就有望了!”


    劉曄趕忙說道:“公子,夏侯蘭的迴信中特意提到,趙雲雖然答應南下來許都,但是並未同意為公子效命。他也不敢多說,隻能先設法將趙雲哄來,具體要如何勸說,請公子早做準備!”


    曹彰知道趙雲也是個心懷忠義的人,當初在徐州也曾和曹軍作戰,所以難免對曹氏心懷芥蒂,這點其實他也早有準備。


    “沒問題,這點我已有安排,隻要他把趙雲順利帶迴來就好。”曹彰平靜地迴應著。


    “是,我立刻就給夏侯蘭迴信,讓他盡快帶趙雲迴來!”劉曄趕忙說道。


    曹彰思索了一下卻擺手說道:“不,不要讓夏侯蘭和趙雲直接進入許都,畢竟他和劉備相識,我怕萬一提前讓劉備察覺,後麵的計劃就不好執行,還是我親自去接他,你在許都以北安排個地方,我們秘密相見為好。”


    諸葛亮輕輕點頭:“公子考慮得周全,這樣安排好得多。”


    劉曄當即領命去安排,很快就通知曹彰已經做好安排,可以前去見趙雲。


    曹彰裝作出城圍獵,在諸葛亮、劉曄和李進等數名無畏軍的護衛下,離開許都,去和趙雲秘密會麵。


    劉曄把會麵地點安排在了一個鄉間小院,院落的主人已經被提前安排離開,這裏十分僻靜,再無外人打擾。


    曹彰等人先行來到,沒過多久,夏侯蘭帶著趙雲來到。


    夏侯蘭恭敬地向曹彰行禮,趙雲也向曹彰行禮:“拜見後將軍!”


    “子龍不必客氣,快請坐。上酒!”曹彰看著趙雲英武的樣子,和想象中完全一樣,更加欣賞,擺手招唿著。


    有侍者在趙雲麵前的小桌上擺上了一壺酒,並送上了幾道菜肴。


    “子龍,一路奔波辛苦,用些薄酒,吃點東西吧!”曹彰客氣地招唿著。


    曹彰如此禮待自己,還是讓趙雲頗有些意外,他是個講禮數的人,於是拱手說道:“在下不過是一介草民,多謝將軍如此厚待!隻是我來之前,已經言明,此來隻為配合公子完成替舊主複仇,但無歸順之意,公子無需如此款待!”


    曹彰知道趙雲是個忠義之人,所以讓夏侯蘭給趙雲的信件中特別提到,他們即將和袁紹大戰,也是變相替公孫瓚報仇,希望可以得到趙雲的幫助。


    趙雲心懷忠義,被這句話打動,才答應來許都,但一見到曹彰,他就表明了自己無心歸順的態度。


    “子龍,莫非是怕喝了我的酒,就無法自持,會拜我為主?”曹彰笑著問道。


    趙雲聽了曹彰的話,遲疑了一下,終於端起了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


    他喝下的正是夏侯家釀製的蒸餾酒,酒香濃烈,一杯下肚,讓趙雲覺得遍體舒暢。


    “此酒味道如何?”曹彰笑問道。


    “上等佳釀!”趙雲由衷地讚歎著,這的確是他喝過最好的酒。


    “公子以如此佳釀款待,趙雲感激不盡。”趙雲是個明白人,知道這酒必定價值不菲,於是拱手向曹彰道謝。


    “子龍不必客氣,盡情享用就是。”曹彰笑著迴應著。


    你已經喝了我的酒,那就說明打開了第一道閘門,接下來能不能說通你,那就看我的口齒了。


    曹彰心裏暗暗地想著,卻不著急開口,隻是不斷為趙雲勸酒吃菜。


    趙雲一路奔波,路上都是以幹糧充饑,難得今日有酒有肉,也就不再客氣,放開心胸,大快朵頤。


    曹彰等趙雲吃喝了一會兒放緩了速度,才裝作閑聊地向趙雲詢問著。


    “子龍,你說無心為我效命,莫非你因為公孫刺史對你賞識其中,你心中感念舊主之恩?!”


    曹彰的這句話恰恰戳中了趙雲的痛處。


    當初趙雲自常山下山之後,想的是一憑一身武功,投奔仁德之主,平定亂世,建功立業!


    當時袁紹有四世三公之名,占據冀州,自然成了他優先選擇的對象。


    但到了袁紹的賬下,他發現袁紹好大喜功,且優柔寡斷,目中無人,尤其是擠兌死韓馥一事,更非仁義之君所為,所以毅然棄他而去。


    後來他聽聞公孫瓚是名仕盧植的弟子,以為他會是個仁德之君,才轉投到他的賬下。


    不料,公孫瓚窮兵黷武,不體恤百姓,且記過忘善,睚眥必報,也不是一個賢明之主。


    尤其是趙雲對他雖有界橋救命之恩,他卻因趙雲曾在袁紹手下做事,而不予重用,處處排擠,趙雲在他手下也是鬱鬱不得誌。


    “曹將軍休要取笑我,我在公孫刺史帳下不過是帳前小卒,何談賞識、器重?我此次前來相助公子共擊袁紹,也就算報答他的恩情了!”


    趙雲喝了幾杯酒後,臉上有了一抹紅暈,微感上頭,借著酒勁兒,帶著幾分自嘲地迴應著曹彰的話。


    趙雲的態度正是曹彰所期待的,他就是想讓趙雲借著酒勁兒把對公孫瓚的不滿發泄出來。


    “既然子龍在公孫瓚麾下並不得誌,現在他也已經身死,為何你卻不願另尋明主效命?”曹彰故意用言語挑逗著趙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