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環視四周,高聲說道:“盡管在場的各位你們或許出身貧苦,處境並不好,甚至過往遭到了輕視。但我可以告訴你們,從今天開始,這一切都將改變。”
“朝廷會給你們機會,因為你們有完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也有超出常人的聰明智慧。”
“隻要你們真正有能力,就會得到重用。我父親曹司空的用人原則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我相信你們的未來一定是前程似錦的。你們的成就一定不會輸給任何士族的子弟。”
曹彰臉上流露出自豪之情,高聲說道:“曾經有一位聖賢說過:讀書人要做四件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我要把這句話送給你們,望你們銘記在心,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一精神。”
聽到曹彰的話,諸葛亮眼中閃爍著光芒,心中震動不已。
曹彰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些話語,展示了真正的聖人之道和治國方略。
諸葛亮對曹彰的欽佩更加深入,他覺得曹彰是有大智慧、大心胸、大格局的人,這樣的人,是他願意奉獻一生,追隨一生的人。
現場一片嘩然,所有人都被曹彰的話感動了。
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四句話。雖然簡短,但那其中的格局讓人不禁心生欽佩和讚歎。
曹彰的話,是讀書人一生追求的目標。
“我們願為司空誓死效忠!”人群中的陳平帶頭高聲唿喊,引領著在場的一眾士人一起嘶吼。
歡唿聲此起彼伏,口中透著狂熱與激動,現場充滿喧囂之聲。
曹操看到這一幕,內心感到了無比的震撼,心中若有所思,郭嘉跟他說曹彰的一番話能夠讓他再得到一批人才,他雖然有所預感,但卻沒有想到曹彰的話如此有煽動性。
在場眾多士子的歸心,對於即將和袁紹進行決戰的他來說,的確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其實他看到更多的是人心所向。
在這個時候,能夠穩定人心,讓所有人都心甘情願臣服自己,才是最大的收獲。
他不得不承認,曹彰的確是能力出眾。
曹操熟知古籍,也了解許多古代聖賢的言行,但對於曹彰最後的這句話,他毫無印象,所以他猜測這番話根本不是聖賢所說,極有可能就是曹彰自己所說,隻不過為了表示謙遜,才托詞出自聖賢之口,這樣也更容易讓在座的人信服。
由此看來,曹彰能夠成功,絕對是憑著真實的實力。
曹操看向曹彰時,眼神中也明顯的有了讚許和欣賞之意。
曹操身邊的荀彧、郭嘉本就對曹彰的印象很好,聽了他這番話,也是連連點頭,幾位認可。
台下人群中的孔融、徐庶、劉曄等人,也都陷入了沉思,曹彰的講話對他們影響深遠,每一個讀書人都應該像曹彰一樣,追求超越自己的目標。
就連站在楊修身邊的曹植,此時也是雙目放光,作為一個讀書人,他也被曹彰的話說得熱血沸騰。
楊修感覺到曹植的變化,低聲輕咳了幾聲,提醒著曹植,讓他不要表現得太興奮。
曹植這才迴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重新端正了態度。
“我們迴去吧。”楊修低聲地招唿著曹植。
本來他陪著曹植一起到場,是想著憑自己的才學一定可以駁倒諸葛亮,讓他當眾丟人,也可以間接打擊曹彰。
可現在的結果是諸葛亮大放異彩,曹彰的一番發言又收獲人心。
而最讓楊修窩火的是自己的登台還成了諸葛亮的墊腳石。
曹植明白他心裏憋屈,也不想再逗留,當即點頭,和楊修一起先行離開。
曹彰看著現場的人,再看著諸葛亮,輕輕地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他轉頭看向曹操,恭敬地施禮道:“父親,在場的這些才子都有為國效命的想法,還望父親可以給他們一展才華的機會。”
曹操微微點頭,對身邊的郭嘉說道:“奉孝,安排人將今日在場各位都登記下來,然後根據個人的才能,安排職務,為朝廷效命。”
郭嘉立即點頭迴應:“喏!”
曹彰則繼續對曹操說道:“父親,當日舉辦辯論會時,曾有約定。若是今日孔明可以獲勝,即可獲封軍師中郎將,並成為我的首席軍師,還望父親可以兌現諾言!”
曹操點頭,站起身大聲說道:“放心,明日我就會進宮麵見天子,請他下詔敕封諸葛亮。今後再有有才華者,也一定量才而用!”
曹操的話再次點燃了場內的熱情,引來了一陣熱烈的議論聲。
曹彰和諸葛亮一起向著曹操的方向躬身施禮:“謝司空!”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帶著荀彧和郭嘉先行離開。
曹操走後,本來坐在他身後稍遠位置所做的董承也站了起來,此時他的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曹丕、曹植先後立功,被封為中郎將,今日諸葛亮又被當眾封為軍師中郎將,曹操更是又收獲了大批人才,曹氏的風光已經無人可以比擬。
董承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坐在另一側的劉備三兄弟,而劉備恰恰也在此時看向了董承,兩人眼光短暫相對,卻都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圖,迅速分開,隨後各自起身離場。
他們本以為自己做得很小心,卻沒想到,其實他們的微妙表情變化,早已經被台上的曹彰看得一清二楚!
曹彰明白,今日諸葛亮的表現如此優異,不光曹丕、曹植心裏不舒服,董承、劉備肯定也是心中蠢蠢欲動,接下來的日子肯定又會是暗流湧動,他現在要盡快迴去和諸葛亮好好暢談一番,做好相應的準備……
“朝廷會給你們機會,因為你們有完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也有超出常人的聰明智慧。”
“隻要你們真正有能力,就會得到重用。我父親曹司空的用人原則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我相信你們的未來一定是前程似錦的。你們的成就一定不會輸給任何士族的子弟。”
曹彰臉上流露出自豪之情,高聲說道:“曾經有一位聖賢說過:讀書人要做四件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我要把這句話送給你們,望你們銘記在心,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一精神。”
聽到曹彰的話,諸葛亮眼中閃爍著光芒,心中震動不已。
曹彰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些話語,展示了真正的聖人之道和治國方略。
諸葛亮對曹彰的欽佩更加深入,他覺得曹彰是有大智慧、大心胸、大格局的人,這樣的人,是他願意奉獻一生,追隨一生的人。
現場一片嘩然,所有人都被曹彰的話感動了。
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四句話。雖然簡短,但那其中的格局讓人不禁心生欽佩和讚歎。
曹彰的話,是讀書人一生追求的目標。
“我們願為司空誓死效忠!”人群中的陳平帶頭高聲唿喊,引領著在場的一眾士人一起嘶吼。
歡唿聲此起彼伏,口中透著狂熱與激動,現場充滿喧囂之聲。
曹操看到這一幕,內心感到了無比的震撼,心中若有所思,郭嘉跟他說曹彰的一番話能夠讓他再得到一批人才,他雖然有所預感,但卻沒有想到曹彰的話如此有煽動性。
在場眾多士子的歸心,對於即將和袁紹進行決戰的他來說,的確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其實他看到更多的是人心所向。
在這個時候,能夠穩定人心,讓所有人都心甘情願臣服自己,才是最大的收獲。
他不得不承認,曹彰的確是能力出眾。
曹操熟知古籍,也了解許多古代聖賢的言行,但對於曹彰最後的這句話,他毫無印象,所以他猜測這番話根本不是聖賢所說,極有可能就是曹彰自己所說,隻不過為了表示謙遜,才托詞出自聖賢之口,這樣也更容易讓在座的人信服。
由此看來,曹彰能夠成功,絕對是憑著真實的實力。
曹操看向曹彰時,眼神中也明顯的有了讚許和欣賞之意。
曹操身邊的荀彧、郭嘉本就對曹彰的印象很好,聽了他這番話,也是連連點頭,幾位認可。
台下人群中的孔融、徐庶、劉曄等人,也都陷入了沉思,曹彰的講話對他們影響深遠,每一個讀書人都應該像曹彰一樣,追求超越自己的目標。
就連站在楊修身邊的曹植,此時也是雙目放光,作為一個讀書人,他也被曹彰的話說得熱血沸騰。
楊修感覺到曹植的變化,低聲輕咳了幾聲,提醒著曹植,讓他不要表現得太興奮。
曹植這才迴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重新端正了態度。
“我們迴去吧。”楊修低聲地招唿著曹植。
本來他陪著曹植一起到場,是想著憑自己的才學一定可以駁倒諸葛亮,讓他當眾丟人,也可以間接打擊曹彰。
可現在的結果是諸葛亮大放異彩,曹彰的一番發言又收獲人心。
而最讓楊修窩火的是自己的登台還成了諸葛亮的墊腳石。
曹植明白他心裏憋屈,也不想再逗留,當即點頭,和楊修一起先行離開。
曹彰看著現場的人,再看著諸葛亮,輕輕地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他轉頭看向曹操,恭敬地施禮道:“父親,在場的這些才子都有為國效命的想法,還望父親可以給他們一展才華的機會。”
曹操微微點頭,對身邊的郭嘉說道:“奉孝,安排人將今日在場各位都登記下來,然後根據個人的才能,安排職務,為朝廷效命。”
郭嘉立即點頭迴應:“喏!”
曹彰則繼續對曹操說道:“父親,當日舉辦辯論會時,曾有約定。若是今日孔明可以獲勝,即可獲封軍師中郎將,並成為我的首席軍師,還望父親可以兌現諾言!”
曹操點頭,站起身大聲說道:“放心,明日我就會進宮麵見天子,請他下詔敕封諸葛亮。今後再有有才華者,也一定量才而用!”
曹操的話再次點燃了場內的熱情,引來了一陣熱烈的議論聲。
曹彰和諸葛亮一起向著曹操的方向躬身施禮:“謝司空!”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帶著荀彧和郭嘉先行離開。
曹操走後,本來坐在他身後稍遠位置所做的董承也站了起來,此時他的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曹丕、曹植先後立功,被封為中郎將,今日諸葛亮又被當眾封為軍師中郎將,曹操更是又收獲了大批人才,曹氏的風光已經無人可以比擬。
董承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坐在另一側的劉備三兄弟,而劉備恰恰也在此時看向了董承,兩人眼光短暫相對,卻都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圖,迅速分開,隨後各自起身離場。
他們本以為自己做得很小心,卻沒想到,其實他們的微妙表情變化,早已經被台上的曹彰看得一清二楚!
曹彰明白,今日諸葛亮的表現如此優異,不光曹丕、曹植心裏不舒服,董承、劉備肯定也是心中蠢蠢欲動,接下來的日子肯定又會是暗流湧動,他現在要盡快迴去和諸葛亮好好暢談一番,做好相應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