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我想請問,未來您還打算用夜影司繼續探查各方的秘密嗎?”諸葛亮向曹彰詢問道。
曹彰微微一怔,但馬上就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你是覺得我要是去舉報李儒,勢必會被天子和父親追問證據的來源,也就暴露了夜影司存在的秘密?”
諸葛亮微微點頭:“我可是聽說司空生性多疑,甚至會在睡夢中殺人。公子你背著他自己建立間者機構調查官員,甚至是自己的兄弟。司空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諸葛亮這樣一提醒,曹彰隻覺得自己的背後發涼。
曹操生性多疑,這是世人皆知。
他成立校事府就是要掌握文武百官的動向,防止有人背刺和謀害他。
自己背著他建立夜影司,一旦讓曹操知道,肯定會產生很多的聯想,甚至會懷疑自己有二心。
即使自己能夠解釋清楚,夜影司肯定也要被迫解散,那等於剛剛擁有了探查天下的眼睛就被戳瞎了,而且曹操甚至還有可能因此對自己產生芥蒂,那就得不償失了。
諸葛亮看出曹彰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後繼續提醒道:“還有,公子覺得,就算司空不追究情報的來源,他又能對曹丕公子作何處罰?是否能一勞永逸,讓他徹底退出世子之爭?”
曹彰思索了一下,輕輕搖頭。
曹丕近半年的表現也算得上是非常驚豔,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應該不會因為一個李儒就過分責罰他,畢竟這件事比起當初泄露軍情給李傕要輕多了。
“還有,李儒固然是被除掉了。但曹丕和曹植兩位公子,也就知道了公子針對他們采取的行動,以後必定會加倍小心,公子再想獲悉他們的動向,可就難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隻能算是險勝。公子的行為卻是隻有自損,無法撼動曹丕公子。公子能想出那麽多賺錢的生意,現在的做法是絕對的賠本買賣,公子又何必非要去做呢?!”諸葛亮淡定地微笑著提醒著曹彰。
曹彰聽完諸葛亮的話,連連點頭,自己剛才那一刻還是著急衝動了,沒有考慮周全,險些犯下大錯。
“孔明,那你的意思就是我們隱忍不動,將計就計,假裝還沒有查到李儒的身份對嗎?!”曹彰詢問道。
諸葛亮微微點頭:“正是,公子。這樣的做法,原本李儒躲在暗中,是敵暗我明,我們無法知道對方的計劃安排。而現在我們已經查證了李儒的身份,也就可以根據他以往的做事風格去判斷他未來的行動去采取針對性的安排。”
“這樣一來,雙方的形勢就發生了逆轉。我們的每一步行動都是刻意壓製他們的安排,甚至可以采取一些誘惑行動,引他們犯錯。這樣對我們而言,豈不是更有利?!”諸葛亮替曹彰做著分析。
說到這裏,諸葛亮頓了一下,隨後很嚴肅地說道:“公子,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原因就是,曹丕和曹植兩位公子的行動,雖然是在和您競爭,也取得了成果。”
“但其實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助於司空的大業,如果我們現在為了爭奪世子之位,去自相殘殺,那不就是親者痛仇者快,自毀長城的做法了嗎?!”
曹彰聽完諸葛亮的分析之後,讚許地連連點頭,諸葛亮的眼光和格局果然夠高,世子之位要爭奪,但不能為了爭奪世子之位,而自相殘殺,這的確是他之前容易忽略的地方。
“孔明,你的分析跟建議都非常有道理,我知道該怎麽做了。”曹彰迴應著諸葛亮。
“公子高瞻遠矚,這些問題屬下一點就透。其實微臣知道公子心中所想,也想安慰公子幾句。公子與曹丕、曹植兩位公子的爭奪,其實已經占據了優勢,但現在司空之所以還沒有直接將世子之位傳給你,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曹丕的長子身份;第二,就是他對曹植才華的欣賞,第三,則是他希望從你們三人中選出綜合實力最強的人。”諸葛亮開始了自己的分析。
“說得好,繼續說。”曹彰很認真地聽著諸葛亮的分析。
“長子身份,其實對於公子來說,算是障礙,但不難解決。您不要忘了,如果不是曹昂和曹鑠的先後離世,曹丕也成為不了長子。如果曹丕也出現意外,再往下順位,長子是不是就是公子你的?”諸葛亮語調平靜地對曹彰說道。
曹彰聽了諸葛亮的話心裏微微一動,殺死曹丕,讓自己成為曹操的長子,的確是一個很簡單又直接的方法,其實曹丕還不是害死了曹鑠才成為了長子?!他能做,為什麽自己不能做?!
諸葛亮看著曹彰的眼神,知道他心中所想,繼續說道:“公子聰穎,屬下的話您應該已經明白。微臣隻是希望,您不要去做屠殺兄弟姐妹的秦二世胡亥,而是去做順理成章接替秦武王的昭襄王。”
諸葛亮所說的兩個人都是前朝的君主。
秦始皇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本來是根本沒有可能繼承秦始皇的皇位。但他勾結宦官趙高,假傳秦始皇的遺旨,逼死了本該成為太子的扶蘇,誅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腳踏著親人的鮮血登上了皇位。
另一人則是秦國的昭襄王,本來他是沒有資格成為秦王,但因為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秦武王嬴蕩舉鼎死了,他在宣太後和一眾朝臣的支持下,繼承了王位。
兩人都是原本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君主,但卻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最終登上了高位,隻不過一個用的是血腥殘暴的方式,最終不得善終;另一個則是默默隱忍,等待到時機,得到所有人的擁戴,登上了高位。
諸葛亮其實是在用這兩個人的典故來提醒曹彰,在爭奪世子的路上,要隱忍,不能急於求成,要去爭取更多人的支持。
曹彰的心裏也明白,漢代以孝治國,他自然不能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和趙光義的燭光斧影,還是以相對正統和讓人信服的方式獲得繼承者的位置才更踏實。
更何況現在他的羽翼未豐,曹操手下的宗族和老部將也不是完全支持他,所以用強硬手段目前還不合適,現在適當隱忍,是為了以後可以一鳴驚人,一舉擊潰對手。
“孔明放心,我隻希望有朝一日,你可以成為我的興周薑尚!”曹彰平靜地迴應著諸葛亮。
諸葛亮用古人給他舉例子,他也用同樣的方式進行迴應。
周武王姬發本來也不是長子,但是長子伯邑考被紂王殺害,他才在父親周文王姬昌死後繼承了王位,並最終建立周朝八百年天下。
曹彰知道諸葛亮曾經自比興周的薑子牙,所以借著這個典故,既誇讚了對方,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諸葛亮和曹彰對視,兩人心照不宣,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一起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曹彰微微一怔,但馬上就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你是覺得我要是去舉報李儒,勢必會被天子和父親追問證據的來源,也就暴露了夜影司存在的秘密?”
諸葛亮微微點頭:“我可是聽說司空生性多疑,甚至會在睡夢中殺人。公子你背著他自己建立間者機構調查官員,甚至是自己的兄弟。司空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諸葛亮這樣一提醒,曹彰隻覺得自己的背後發涼。
曹操生性多疑,這是世人皆知。
他成立校事府就是要掌握文武百官的動向,防止有人背刺和謀害他。
自己背著他建立夜影司,一旦讓曹操知道,肯定會產生很多的聯想,甚至會懷疑自己有二心。
即使自己能夠解釋清楚,夜影司肯定也要被迫解散,那等於剛剛擁有了探查天下的眼睛就被戳瞎了,而且曹操甚至還有可能因此對自己產生芥蒂,那就得不償失了。
諸葛亮看出曹彰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後繼續提醒道:“還有,公子覺得,就算司空不追究情報的來源,他又能對曹丕公子作何處罰?是否能一勞永逸,讓他徹底退出世子之爭?”
曹彰思索了一下,輕輕搖頭。
曹丕近半年的表現也算得上是非常驚豔,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應該不會因為一個李儒就過分責罰他,畢竟這件事比起當初泄露軍情給李傕要輕多了。
“還有,李儒固然是被除掉了。但曹丕和曹植兩位公子,也就知道了公子針對他們采取的行動,以後必定會加倍小心,公子再想獲悉他們的動向,可就難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隻能算是險勝。公子的行為卻是隻有自損,無法撼動曹丕公子。公子能想出那麽多賺錢的生意,現在的做法是絕對的賠本買賣,公子又何必非要去做呢?!”諸葛亮淡定地微笑著提醒著曹彰。
曹彰聽完諸葛亮的話,連連點頭,自己剛才那一刻還是著急衝動了,沒有考慮周全,險些犯下大錯。
“孔明,那你的意思就是我們隱忍不動,將計就計,假裝還沒有查到李儒的身份對嗎?!”曹彰詢問道。
諸葛亮微微點頭:“正是,公子。這樣的做法,原本李儒躲在暗中,是敵暗我明,我們無法知道對方的計劃安排。而現在我們已經查證了李儒的身份,也就可以根據他以往的做事風格去判斷他未來的行動去采取針對性的安排。”
“這樣一來,雙方的形勢就發生了逆轉。我們的每一步行動都是刻意壓製他們的安排,甚至可以采取一些誘惑行動,引他們犯錯。這樣對我們而言,豈不是更有利?!”諸葛亮替曹彰做著分析。
說到這裏,諸葛亮頓了一下,隨後很嚴肅地說道:“公子,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原因就是,曹丕和曹植兩位公子的行動,雖然是在和您競爭,也取得了成果。”
“但其實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助於司空的大業,如果我們現在為了爭奪世子之位,去自相殘殺,那不就是親者痛仇者快,自毀長城的做法了嗎?!”
曹彰聽完諸葛亮的分析之後,讚許地連連點頭,諸葛亮的眼光和格局果然夠高,世子之位要爭奪,但不能為了爭奪世子之位,而自相殘殺,這的確是他之前容易忽略的地方。
“孔明,你的分析跟建議都非常有道理,我知道該怎麽做了。”曹彰迴應著諸葛亮。
“公子高瞻遠矚,這些問題屬下一點就透。其實微臣知道公子心中所想,也想安慰公子幾句。公子與曹丕、曹植兩位公子的爭奪,其實已經占據了優勢,但現在司空之所以還沒有直接將世子之位傳給你,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曹丕的長子身份;第二,就是他對曹植才華的欣賞,第三,則是他希望從你們三人中選出綜合實力最強的人。”諸葛亮開始了自己的分析。
“說得好,繼續說。”曹彰很認真地聽著諸葛亮的分析。
“長子身份,其實對於公子來說,算是障礙,但不難解決。您不要忘了,如果不是曹昂和曹鑠的先後離世,曹丕也成為不了長子。如果曹丕也出現意外,再往下順位,長子是不是就是公子你的?”諸葛亮語調平靜地對曹彰說道。
曹彰聽了諸葛亮的話心裏微微一動,殺死曹丕,讓自己成為曹操的長子,的確是一個很簡單又直接的方法,其實曹丕還不是害死了曹鑠才成為了長子?!他能做,為什麽自己不能做?!
諸葛亮看著曹彰的眼神,知道他心中所想,繼續說道:“公子聰穎,屬下的話您應該已經明白。微臣隻是希望,您不要去做屠殺兄弟姐妹的秦二世胡亥,而是去做順理成章接替秦武王的昭襄王。”
諸葛亮所說的兩個人都是前朝的君主。
秦始皇的第十八個兒子胡亥,本來是根本沒有可能繼承秦始皇的皇位。但他勾結宦官趙高,假傳秦始皇的遺旨,逼死了本該成為太子的扶蘇,誅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腳踏著親人的鮮血登上了皇位。
另一人則是秦國的昭襄王,本來他是沒有資格成為秦王,但因為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秦武王嬴蕩舉鼎死了,他在宣太後和一眾朝臣的支持下,繼承了王位。
兩人都是原本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君主,但卻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最終登上了高位,隻不過一個用的是血腥殘暴的方式,最終不得善終;另一個則是默默隱忍,等待到時機,得到所有人的擁戴,登上了高位。
諸葛亮其實是在用這兩個人的典故來提醒曹彰,在爭奪世子的路上,要隱忍,不能急於求成,要去爭取更多人的支持。
曹彰的心裏也明白,漢代以孝治國,他自然不能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和趙光義的燭光斧影,還是以相對正統和讓人信服的方式獲得繼承者的位置才更踏實。
更何況現在他的羽翼未豐,曹操手下的宗族和老部將也不是完全支持他,所以用強硬手段目前還不合適,現在適當隱忍,是為了以後可以一鳴驚人,一舉擊潰對手。
“孔明放心,我隻希望有朝一日,你可以成為我的興周薑尚!”曹彰平靜地迴應著諸葛亮。
諸葛亮用古人給他舉例子,他也用同樣的方式進行迴應。
周武王姬發本來也不是長子,但是長子伯邑考被紂王殺害,他才在父親周文王姬昌死後繼承了王位,並最終建立周朝八百年天下。
曹彰知道諸葛亮曾經自比興周的薑子牙,所以借著這個典故,既誇讚了對方,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諸葛亮和曹彰對視,兩人心照不宣,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一起露出了會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