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內,曹彰正在等待諸葛若雪的消息,看到她返迴,趕忙迎上前:“怎麽樣?”


    諸葛若雪笑著說道:“夫君,其實孔明這次來東海,除了看我,也是因為受了徐庶的邀請,想要來這邊實地考察一下夫君你的口碑,和做事的方式,在決定是否為你效力。我剛才和他談過之後,他已經同意和你見麵詳談。”


    曹彰聽到諸葛亮同意見自己,立刻來了精神,迅速整理了一下衣服,起身就要往外走。


    諸葛若雪不放心地叮囑著:“夫君,等下。”


    曹彰停住腳步,看著諸葛若雪:“怎麽了?”


    “夫君,孔明性子傲,而且好高騖遠,若是他說了一些讓你不舒服的話,你千萬不要見怪。”諸葛若雪擔心諸葛亮會得罪曹彰,提前為他說著好話。


    “雪兒放心,我心裏有數。”曹彰笑著安慰著諸葛若雪,隨後和她一起走出臥室,去往客廳。


    二人走進,曹彰上下打量著諸葛亮,隻見他十七、八歲的年紀,卻是英俊儒雅,儼然是一個翩翩美少年,心中不禁暗自讚歎。


    史書上記載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偉,這話看來不虛。


    曹彰打量著諸葛亮,諸葛亮同樣也在看他。


    畢竟這是最近崛起的青年翹楚,短短一年就橫掃西北和徐州等地,接連擊敗李傕和呂布兩大豪強,展現了超凡的實力。


    更是在月旦評上曾經得到各方盛讚,現在看起來果然也是一表人才,倒算是名副其實。


    “草民諸葛亮拜見後將軍。”諸葛亮上前對曹彰施禮。


    他的態度不卑不亢,從容有度,讓人感覺十分的舒服。


    “二弟,今日咱們是家人閑談,就不必講這些繁文虛禮,快坐吧。”曹彰擺手示意道。


    諸葛亮答謝後坐了下來。


    “孔明,你的好友徐庶已經在我的帳下做事,而且他也給你寫了書信,希望你可以為我效命你也到了可以出仕的年齡,剛才你二姐說,你到徐州是為了實地考察我的口碑和名聲,那你考察的結果如何,可願跟隨我?”曹彰直接地向諸葛亮發出了詢問。


    諸葛亮聽完曹彰的詢問,卻是微微欠身,直接開口詢問道:“不知後將軍準備給我安排什麽職務?”


    坐在他旁邊的諸葛若雪聽到諸葛亮的問話,趕忙悄悄拽著他的衣服,埋怨他不該說話如此直接。


    曹彰對此倒是並不在意,畢竟諸葛亮是難得的人才,他肯定是有自己的主見。


    曆史上的他,能夠一直隱居隆中,等到劉備三顧茅廬,足見他是一個不會輕易選擇主公的人,不能得到重用,他未必會選擇出仕。


    “那你想讓本將軍任命你什麽職務?”曹彰笑著向諸葛亮問道。


    他並不想去直接任命,反而是征求起了諸葛亮的意見,想聽聽他對自己是如何定位,這其實也是一個小小的考驗。


    雖然諸葛亮名聲很大,但現在畢竟還年輕,離那個無所不能的神人,應該還有一定差距。


    “將軍欲替曹司空平定四方,我願為軍師替將軍出謀劃策,助曹司空成就霸業。”諸葛亮見曹彰發問,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諸葛亮直接說出要做軍師,曹彰隻是淡淡的笑了笑,這諸葛亮果然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麵對自己也是絲毫不客氣,直接就要了一個很高的職位。


    “孔明,你可知道我身邊人才雖多,但其實之前的軍師隻有徐庶一人嗎?”曹彰輕笑著問道。


    “當然知道,將軍您調查過我,我自然對將軍也要有所了解。”諸葛亮平靜地迴應著。


    “那你是認為你的能力比起劉曄、禰衡、司馬朗他們都要強嗎?”曹彰繼續笑問著。


    諸葛亮輕輕一笑,並未說話,但答案已經寫在了臉上。


    諸葛若雪看著身邊的弟弟也是一臉的無奈。


    弟弟的確是頗有才華,但他的性格也的確比較張揚,說話做事有時候太過沒有規矩,甚至有點目中無人。


    “孔明,不可如此無禮。”她忍不住開口教訓著諸葛亮,“這幾位都是你姐夫身邊的重臣,你怎敢輕視?”


    諸葛亮聽到姐姐的“指責”,趕忙低下頭:“姐姐教誨的是。”


    盡管他嘴上這麽說,但曹彰能看得出,那隻是出於禮法,但其實他心裏並不認同諸葛若雪的話。


    曹彰笑著擺了擺手:“雪兒,不必如此,讓孔明暢所欲言,我才好知道他到底有多大才學,可以量才而用。”


    諸葛若雪聽到曹彰這樣說,這才欠身施禮後不再開口。


    諸葛亮得到曹彰的認可,這才開口說道:“禰正平跟隨公子時間不長,此人雖然才學出眾,而且在公子的調教下性格有所收斂,但他也不是行軍作戰的高手,或許幫助公子設計一些新式武器,更為適合他。”


    “至於劉子揚,也是剛剛加入公子麾下,此人識人能力極強,或許更適合替公子做情報工作,也不是軍師的最佳人選。”


    “司馬伯達,能力有限,替公子理財處理事務,還勉強可以勝任,但指望他出謀劃策,那也是不現實的想法。”


    諸葛亮侃侃而言,將曹彰身邊的四位謀士的缺點都一一列舉了出來。


    曹彰聽後,雖然沒有直接表態,但心中對孔明卻是暗暗稱讚,他的眼光和境界果然不俗,將四人的缺點看得如此透徹。


    “孔明你對他們四人倒是看得不錯,但我自己也深通謀略,有元直相助,也就足夠,何必再請一位軍師?”曹彰故意說道。


    諸葛亮看著曹彰笑了:“將軍既然這樣說,那亮鬥膽有幾個問題想請問?”


    “但說無妨,暢所欲言。”曹彰很想聽聽這被後世稱頌的三國第一軍師到底還有何高見。


    “敢問將軍,高祖皇帝打下漢室四百年基業,靠的可是張良一人的謀略?”諸葛亮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那自然不是,除了張良之外,還有陳平、蕭何為其出謀劃策,更有韓信、英布等人統兵作戰,高祖皇帝才能成就霸業。”曹彰思索了一下之後迴答道。


    諸葛亮聽完曹彰的迴答,露出了一絲微笑,隨後說道:“將軍說得沒錯,高祖皇帝除了張良外,還有陳平、蕭何的幫助。張良出謀劃策,陳平、蕭何都是非常優秀的軍師和謀略家。陳平幫助漢高祖解決了許多政治難題和周圍敵人的威脅,蕭何則處理了大量的日常事務。他們三人相互協作,才成就了他的霸業。”


    “公子要成大事,隻有元直一位軍師,隻怕還是不夠吧?更何況公子和元直雖然都有謀略,但其實你們二位也有明顯的缺陷。”諸葛亮毫不客氣地說道。


    曹彰聽諸葛亮說到自己也有缺陷,不由得心中微有些不滿了,畢竟自己可是有著兩千年的知識儲備,這一年來更是橫掃四方,所向披靡。


    “孔明,你說我和元直也有缺陷。那你倒說說,我們的缺陷是什麽?”曹彰開口詢問著,但語氣已經明顯地帶著幾分不滿。


    諸葛亮聽出了曹彰語氣中的不滿,卻不在意,笑著說道:“將軍的確是一個出色的謀略家,對陣法、天象、行軍布陣都有著獨特的見解,無論陸戰、馬戰、伏擊戰、奇襲戰都有超常發揮,確實是世所罕見的奇才。”


    “元直跟隨將軍時間最長,也曾屢出奇謀,但我聽聞跟將軍任命他為長史,日後必定會有很多政務需要他處理,其實這也更符合他的能力。攻城伐地,行軍定計本來就不是他的長項。”


    “將軍和元直都是隻擅長野戰,若是對方占據城池,死守不出,你們二位就變得捉襟見肘,難以拿出有效的戰術了。將軍好好想想,我所說的可對?”諸葛亮一針見血地說出了曹彰和徐庶的弱點。


    曹彰聽了諸葛亮的話一下愣住了,他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話的確非常準確。


    自己和徐庶配合的這一年,碰到對手在野外交戰,即使是強如呂布,也一樣可以摧枯拉朽地將其擊敗。


    可一旦對手采取占據城池死守的策略,兩人往往就顯得辦法不多,多數情況下隻能強攻。


    前不久在徐州與呂布的戰鬥就是如此,一個下邳城就讓他們損失很大,如果不是最後調動了郭嘉、荀攸來相助,隻怕很難取勝。


    由此可見,攻堅戰的確是自己和徐庶的弱項。


    當然,讓曹彰震驚的不是自己和徐庶的弱點暴露了出來,而是諸葛亮竟然能對他自己,以及麾下的各位謀士每人的缺點都了如指掌,顯然是之前已經做了細致周密的工作。


    自己是有著穿越者的優勢,才能掌握天下人才的情況。


    諸葛亮年紀輕輕,不過坐臥草廬之中,卻可以掌握天下大事和各路人才的優缺點,這份能耐非同小可,他果然有張狂的資本。


    “孔明,能夠發現他們的問題,的確證明你很有實力。隻不過發現問題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你是自問攻堅戰的能力強於我們嗎?”曹彰直接地向諸葛亮提出了疑問。


    “將軍,自古以來,攻堅戰都是最為艱難。亮不敢斷言攻堅戰的能力,一定強過二位師,但是多給將軍提供一些方案,盡量減少兵力消耗,能夠以最小的損失擊敗敵人奪取勝利,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諸葛亮信心滿滿地迴答著曹彰的提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