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看著曹彰,對他的胸懷讚歎不已,難道他年輕輕輕就能有現在的成就和地位,做到後將軍的位置,能夠如此禮賢下士,這份胸襟真的是世間罕有,恐怕就是他的父親曹操都難以與之相比。
“文舉公,我還需要一些時間準備,能否麻煩您一件事?!”曹彰開口對孔融說道。
“公子有何差遣,請盡管吩咐!”曹彰能夠答應親自去請禰衡,已經是給足了孔融麵子,他自然不會拒絕曹彰的要求。
“我想麻煩文舉公,幫我想辦法通知許都的諸多士子,把我準備親自拜訪禰衡,請他出仕的消息傳播出來,而且傳播地越廣越好!”曹彰向孔融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孔融聽完曹彰的話,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顯然他不太理解曹彰這樣做的用意。
曹彰看出了孔融的疑惑,開口解釋道:“禰衡既然提出需要人當麵去請,才肯出仕,如果咱們不大肆宣揚,隻是靜悄悄地去請,根本沒人知道,他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嗎?”
曹彰這樣一解釋,孔融恍然,連連點頭:“還是公子考慮得周全,我馬上就去安排,一定盡力讓許都的更多士子知道此事。我先去安排,然後在正平住處,恭迎公子!”
孔融說完,快步向外走去通知各路士子。
曹彰望著孔融的背影露出了微笑,其實他安排孔融去宣揚自己要親自去恭請禰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許都乃至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求賢若渴和禮賢下士的態度。這種麵子工程,自然是做得越全麵越到位越好……
大約一個時辰後,曹彰在徐庶、劉曄,司馬朗三位幕僚以及李進和數名無畏軍的陪同下,來到了禰衡的住處附近。
由於孔融提前安排人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許都城內的士子,很多人蜂擁而來,聚集在禰衡住處附近的街道。他們有些人是想看熱鬧,有些是想親眼看看曹彰是不是真的會親自來邀請禰衡出仕。
“來了,真的來了!”隨著曹彰等人的車隊出現,人群中傳出了吆喝聲,隨後就是議論聲不絕於耳,很多人都露出了驚訝和讚歎的神情,顯然他們是沒想到曹彰竟然真的會親自來見禰衡。
曹彰並沒有讓車隊走到禰衡住所的門前,而是在還有數百步遠的地方就停了下來,隨後眾人下車或下馬,一起步行向著禰衡的住所前進。
“公子,還未到禰先生的住所,幹嘛這麽早就要步行?”徐庶故意大聲地詢問著曹彰,配合著他一起演戲。
曹彰做出一副謙恭平和的姿態迴應道:“我是來恭請禰衡先生,自然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禮數。提前下車,步行過去,是為了避免車馬的嘈雜聲打擾到先生的清靜。”
聽到曹彰的迴答,周圍圍觀的人群中響起一片議論聲,都在讚歎曹彰的行為。
“曹公子不僅親自來邀請禰衡先生,還如此禮待,這實在是禮賢下士!”
“是啊,早就聽說曹公子求賢若渴,待人和善,現在為了請人才,竟然親自來恭請,還如此守禮,真的是太難得了。大漢能有這樣年輕有為的重臣,複興有望,也是百姓的福祉啊!”
曹彰沉穩地向前走著,耳朵裏聽著周圍的議論聲,他的臉上依然保持著平靜的神色,其實內心卻已經樂開了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安排已經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孔融本來已經在禰衡的住所的大門口等候,遠遠地看到曹彰等人步行而來,趕緊快步迎上前,招唿著:“公子!”
曹彰微笑著詢問道:“文舉公,您跟禰先生說過我要來拜訪的事情了嗎?”
孔融一臉尷尬地迴答道:“我已經跟他說過了……”
“既然他知道公子要來拜訪,為何不出來迎接?!”司馬朗見隻有孔融一人,卻沒有看到禰衡,有些不滿地問道。
司馬朗的話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了共鳴。
“對啊,曹司空的公子親自來請,這禰衡怎麽不出來迎接?”
“對啊,曹公子現在可是堂堂的後將軍,冠軍侯啊!這也太過分了吧?太不懂禮貌了!”
孔融聽到了這些議論,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尷尬地看著曹彰支吾著:“公子,禰衡他……”
根據曹彰對孔融表情的觀察,他猜測禰衡一定是說了一些狂妄無禮的話,讓孔融不敢進行轉述。
“文舉公,禰先生怎麽說的,您但說無妨!”曹彰安慰著孔融,示意他把話說完整。
“公子,禰衡他知道您前來,卻說此時詩興大發,要飲酒賞花,吟詩作賦,讓公子在外麵稍待,等他做完詩詞,才能與公子會見……”
孔融將禰衡的話向曹彰轉述著,他說的時候十分小心,唯恐這些話會觸怒曹彰。
果然,他的話音剛落,人群中已經爆發出了強烈的譴責聲。
“這禰衡也太狂妄無禮了,曹公子親自來請,他不出來迎接,已經是絕對失禮。居然還敢讓公子等他作詩,簡直是太過分了!”
“是啊,這分明是個無禮狂徒!太不懂禮數了!”
徐庶的臉色也變得陰沉,對孔融說:“文舉公,我家公子親自前來邀請禰衡,已經給了他足夠的禮遇,他怎麽能如此不識抬舉呢?”
“公子,禰衡年輕氣盛,我曾經多次勸誡他,但他平時就是如此自行其是,一旦詩興大發就不顧後果……”孔融尷尬地試圖為禰衡辯解。
“既然禰先生的詩情高漲,怎麽能因為我要見他而耽誤呢?如果我們因此錯過了一篇傳世佳作,那豈不是太可惜了!我們就在府邸外等他完成詩作後再見他!”曹彰表現得非常平靜,坦然地迴應孔融,同意等待禰衡。
我已經拜了九十九次了,還在乎這最後一拜嗎?
無論禰衡多麽無禮,我都要在眾人麵前繼續以禮待之。
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次拜訪茅廬。雖然他當時處於困境,急需謀士,但也難免有沽名釣譽之嫌,為他日後招募荊州、益州眾多名仕打下了基礎。
我曹彰也要向世人宣告,麵對如此囂張之人,我仍能保持禮貌,跟隨我的人絕不會受到冷落。
曹彰做出了這樣的表態,徐庶等人自然不好意思再說什麽,隻能默默陪伴在他身邊等待。
曹彰的表現立刻贏得了眾多路人的讚歎,所有人都被他禮賢下士的態度所折服。
沒過多一會兒,禰衡的住所院內傳來了撫琴和高歌的聲音,顯然是禰衡正在飲酒作詩。
歌聲一直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從日當正午一直持續到黃昏,聲音才漸漸停止,院子變得安靜下來。
眾人又等待了一刻鍾,但仍未有任何動靜,也未見到有人邀請曹彰進入。
徐庶忍不住了,上前對孔融說道:“文舉公,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了,院子裏怎麽沒有任何動靜?能否請你進去看看?”
孔融意識到禰衡的行為確實過分,立即答應這快步走進禰衡的住所。
片刻後,他滿臉失望、無奈地返迴,尷尬地走到曹彰麵前,低聲告訴他:“公子,禰衡飲酒作詩時未控製好酒量,現在已經醉倒了,處於昏睡的狀態中,隻怕是不能和您相見了……”
“文舉公,我還需要一些時間準備,能否麻煩您一件事?!”曹彰開口對孔融說道。
“公子有何差遣,請盡管吩咐!”曹彰能夠答應親自去請禰衡,已經是給足了孔融麵子,他自然不會拒絕曹彰的要求。
“我想麻煩文舉公,幫我想辦法通知許都的諸多士子,把我準備親自拜訪禰衡,請他出仕的消息傳播出來,而且傳播地越廣越好!”曹彰向孔融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孔融聽完曹彰的話,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顯然他不太理解曹彰這樣做的用意。
曹彰看出了孔融的疑惑,開口解釋道:“禰衡既然提出需要人當麵去請,才肯出仕,如果咱們不大肆宣揚,隻是靜悄悄地去請,根本沒人知道,他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嗎?”
曹彰這樣一解釋,孔融恍然,連連點頭:“還是公子考慮得周全,我馬上就去安排,一定盡力讓許都的更多士子知道此事。我先去安排,然後在正平住處,恭迎公子!”
孔融說完,快步向外走去通知各路士子。
曹彰望著孔融的背影露出了微笑,其實他安排孔融去宣揚自己要親自去恭請禰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許都乃至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求賢若渴和禮賢下士的態度。這種麵子工程,自然是做得越全麵越到位越好……
大約一個時辰後,曹彰在徐庶、劉曄,司馬朗三位幕僚以及李進和數名無畏軍的陪同下,來到了禰衡的住處附近。
由於孔融提前安排人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許都城內的士子,很多人蜂擁而來,聚集在禰衡住處附近的街道。他們有些人是想看熱鬧,有些是想親眼看看曹彰是不是真的會親自來邀請禰衡出仕。
“來了,真的來了!”隨著曹彰等人的車隊出現,人群中傳出了吆喝聲,隨後就是議論聲不絕於耳,很多人都露出了驚訝和讚歎的神情,顯然他們是沒想到曹彰竟然真的會親自來見禰衡。
曹彰並沒有讓車隊走到禰衡住所的門前,而是在還有數百步遠的地方就停了下來,隨後眾人下車或下馬,一起步行向著禰衡的住所前進。
“公子,還未到禰先生的住所,幹嘛這麽早就要步行?”徐庶故意大聲地詢問著曹彰,配合著他一起演戲。
曹彰做出一副謙恭平和的姿態迴應道:“我是來恭請禰衡先生,自然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禮數。提前下車,步行過去,是為了避免車馬的嘈雜聲打擾到先生的清靜。”
聽到曹彰的迴答,周圍圍觀的人群中響起一片議論聲,都在讚歎曹彰的行為。
“曹公子不僅親自來邀請禰衡先生,還如此禮待,這實在是禮賢下士!”
“是啊,早就聽說曹公子求賢若渴,待人和善,現在為了請人才,竟然親自來恭請,還如此守禮,真的是太難得了。大漢能有這樣年輕有為的重臣,複興有望,也是百姓的福祉啊!”
曹彰沉穩地向前走著,耳朵裏聽著周圍的議論聲,他的臉上依然保持著平靜的神色,其實內心卻已經樂開了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安排已經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孔融本來已經在禰衡的住所的大門口等候,遠遠地看到曹彰等人步行而來,趕緊快步迎上前,招唿著:“公子!”
曹彰微笑著詢問道:“文舉公,您跟禰先生說過我要來拜訪的事情了嗎?”
孔融一臉尷尬地迴答道:“我已經跟他說過了……”
“既然他知道公子要來拜訪,為何不出來迎接?!”司馬朗見隻有孔融一人,卻沒有看到禰衡,有些不滿地問道。
司馬朗的話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了共鳴。
“對啊,曹司空的公子親自來請,這禰衡怎麽不出來迎接?”
“對啊,曹公子現在可是堂堂的後將軍,冠軍侯啊!這也太過分了吧?太不懂禮貌了!”
孔融聽到了這些議論,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尷尬地看著曹彰支吾著:“公子,禰衡他……”
根據曹彰對孔融表情的觀察,他猜測禰衡一定是說了一些狂妄無禮的話,讓孔融不敢進行轉述。
“文舉公,禰先生怎麽說的,您但說無妨!”曹彰安慰著孔融,示意他把話說完整。
“公子,禰衡他知道您前來,卻說此時詩興大發,要飲酒賞花,吟詩作賦,讓公子在外麵稍待,等他做完詩詞,才能與公子會見……”
孔融將禰衡的話向曹彰轉述著,他說的時候十分小心,唯恐這些話會觸怒曹彰。
果然,他的話音剛落,人群中已經爆發出了強烈的譴責聲。
“這禰衡也太狂妄無禮了,曹公子親自來請,他不出來迎接,已經是絕對失禮。居然還敢讓公子等他作詩,簡直是太過分了!”
“是啊,這分明是個無禮狂徒!太不懂禮數了!”
徐庶的臉色也變得陰沉,對孔融說:“文舉公,我家公子親自前來邀請禰衡,已經給了他足夠的禮遇,他怎麽能如此不識抬舉呢?”
“公子,禰衡年輕氣盛,我曾經多次勸誡他,但他平時就是如此自行其是,一旦詩興大發就不顧後果……”孔融尷尬地試圖為禰衡辯解。
“既然禰先生的詩情高漲,怎麽能因為我要見他而耽誤呢?如果我們因此錯過了一篇傳世佳作,那豈不是太可惜了!我們就在府邸外等他完成詩作後再見他!”曹彰表現得非常平靜,坦然地迴應孔融,同意等待禰衡。
我已經拜了九十九次了,還在乎這最後一拜嗎?
無論禰衡多麽無禮,我都要在眾人麵前繼續以禮待之。
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次拜訪茅廬。雖然他當時處於困境,急需謀士,但也難免有沽名釣譽之嫌,為他日後招募荊州、益州眾多名仕打下了基礎。
我曹彰也要向世人宣告,麵對如此囂張之人,我仍能保持禮貌,跟隨我的人絕不會受到冷落。
曹彰做出了這樣的表態,徐庶等人自然不好意思再說什麽,隻能默默陪伴在他身邊等待。
曹彰的表現立刻贏得了眾多路人的讚歎,所有人都被他禮賢下士的態度所折服。
沒過多一會兒,禰衡的住所院內傳來了撫琴和高歌的聲音,顯然是禰衡正在飲酒作詩。
歌聲一直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從日當正午一直持續到黃昏,聲音才漸漸停止,院子變得安靜下來。
眾人又等待了一刻鍾,但仍未有任何動靜,也未見到有人邀請曹彰進入。
徐庶忍不住了,上前對孔融說道:“文舉公,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了,院子裏怎麽沒有任何動靜?能否請你進去看看?”
孔融意識到禰衡的行為確實過分,立即答應這快步走進禰衡的住所。
片刻後,他滿臉失望、無奈地返迴,尷尬地走到曹彰麵前,低聲告訴他:“公子,禰衡飲酒作詩時未控製好酒量,現在已經醉倒了,處於昏睡的狀態中,隻怕是不能和您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