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發笑?"曹操以嚴肅的目光審視著貂蟬,心中不禁疑惑:難道是因為我未能放過呂布,令貂蟬陷入瘋狂的狀態?
貂蟬突然停止笑聲,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對曹操和曹彰說道:“我聽聞曹司空您具有宏大的胸懷和吞天地之雄才。同時,我也聽說過曹子文才華橫溢,見識廣博,擁有超越常人的見解。我曾以為你們父子會比普通人更具有洞察力和判斷力,但現在看來,你們與那些庸碌之人並無二致,隻會盲目跟從眾人的觀點,誤解奉先的人品,讓他背負不應有的罪名!”
“誤解?好吧,我們先暫停對呂布的處決,我倒想聽聽你詳細解釋一下,呂布到底遭受了哪些冤枉?”曹操並未料到貂蟬會發表如此激烈的言論,他的興趣被激發起來,於是擺手命令士兵暫時留住呂布,然後緊盯著貂蟬,示意她繼續陳述。
曹彰也注視著貂蟬,好奇地想知道貂蟬將說些什麽。
“好,既然你們一直聲稱奉先是三姓家奴,還指控他背叛了兩位義父。那麽請問,這第一位義父究竟是誰?”貂蟬向曹操和曹彰提出了質疑。
“當然是指已經過世的並州刺史丁原丁建陽!”曹彰對於貂蟬提出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但他依然毫不猶豫地迴答了出來。
“曹公子,您是否確認過丁原和奉先之間的父子關係?他們是否有使用父子稱謂的情況發生?又或者有什麽可靠的證據來證明奉先曾經拜丁原為義父?”貂蟬繼續追問著。
貂蟬的這個問題讓曹彰感到有些困惑,呂布和丁原之間的關係確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被描述為丁原的義子,然而在《三國誌》、《後漢書》等曆史文獻中並沒有相關的記載。
曹彰坦誠地迴答道:“這隻是我從傳聞中得知的信息,我無法確定其準確性。”
隨後,他將目光投向曹操和劉備等人,希望能夠從他們那裏得到確切的答案。
曹操與呂布相識已有十年之久,但那是在他殺死丁原並投靠董卓之後的事情。
因此,對於他和丁原之間具體的關係,曹操也不是十分清楚。
至於劉備,他與呂布在虎牢關才第一次見麵,對於呂布投靠董卓之前的情況更是一無所知。麵對這一問題,劉備隻能輕輕地搖頭表示無法給出肯定的迴答。
“曹司空、曹公子,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丁原和奉先之間並非父子關係,他隻是在許多人麵前刻意營造了一種親近奉先的形象。”
貂蟬以堅定的口吻揭示了一個事實:“他經常向人們宣稱,奉先就如同他的兒子一般。這種言辭營造出了一種假象,讓人誤以為奉先是他的義子。然而,實際上,他們兩人從未確認過這種關係的存在。這一點,奉先部下原本來自並州的將士將領都可以提供證據。”
曹彰轉向站在一邊的魏越,他是呂布最忠實的追隨者,對此最有發言權。
當魏越注意到曹彰的目光投向自己時,他立即上前一步,實事求是地陳述:“公子,貂蟬夫人所說的都是事實。丁刺史和呂布之間確實從未進行過真正的認子儀式!”
曹操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反駁道:“貂蟬,就算丁原和呂布並非父子關係,但呂布是他的主公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吧?他對呂布極為賞識也是事實吧?而呂布弑主這一事實也是無法否認的吧?”
貂蟬冷笑一聲,迴應道:“賞識、主公?大家都知道奉先的才華橫溢,舉世無敵。然而,在丁原帳下,他卻擔任了主簿這樣的文官職位,這又作何解釋呢?”
“何進對十常侍的對抗,並不僅僅局限於征調董卓,並州的丁原也在他的征召之列。然而,他卻讓呂布在孟津至平陰津一帶扮演黑山軍的角色,進行燒殺搶掠,以此恐嚇何太後,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官職地位。”
“丁原實際上是對呂布的能力感到嫉妒,他害怕呂布立下大功會蓋過他,因此刻意打壓呂布,不給他兵權去掌握軍隊,甚至還故意讓呂布去做惡事,以此來找機會除掉呂布。這一切,並州的將士們也可以作證!”貂蟬繼續對丁原進行控訴。
曹彰聽得越來越皺起了眉頭,貂蟬所說的這些,雖然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每個細節都非常符合邏輯,尤其是提到還有數千並州士兵可以作為佐證,這確實有很大的可信度。
“即使如此,呂布可以選擇效仿韓信離開項羽,轉投其他地方,沒有必要一定要殺死丁原,以此來作為功績去討好董卓吧?”曹彰提出了最後一個疑問。
“曹公子,你誤解了。即使丁原如此排擠呂布,他從未有過背叛丁原的念頭。”
“在董卓與丁原之間的權力爭奪中,呂布始終對丁原忠心耿耿,甚至親自帶領軍隊多次擊敗董卓。”
“然而,董卓並未因此氣餒,反而利用李儒的計策,試圖說服呂布投降。他讓李肅帶著赤兔馬前來勸降,但被呂布堅決拒絕。”
“董卓的第一次計謀失敗後,他並未輕易放棄,而是巧妙地讓李肅送馬的事情傳到丁原的耳中。丁原開始懷疑呂布是否對他心懷二意,於是設下陷阱,企圖殺死呂布。”
“麵對丁原的質疑和陷阱,呂布極力辯解反抗,但丁原卻執意殺他。這時,呂布才明白丁原的真實目的其實是想借機消除自己的威脅。於是,他在奮力反抗中成功殺死了丁原,並投靠了董卓。”
貂蟬在詳細講述了呂布殺丁原的經過後,轉向曹彰問道:“曹公子,如果換做是您處於呂布的境地,您會做出何種選擇?您會選擇毫無反抗地接受丁原的處死嗎?”
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呂布的辯護和支持。
在貂蟬的講述過程中,曹彰始終保持著警覺,試圖從她的表情中發現任何破綻。
然而,貂蟬表現得非常從容自若,語氣平和,沒有絲毫說謊的跡象。
這種情況隻有兩種可能性:要麽貂蟬所說的全是實話,要麽她是一位極具天賦的間諜,成功地將自己偽裝得如此完美。
盡管貂蟬曾經協助王允實施連環計,但要編造如此龐大的謊言並非易事。
更何況,魏越和呂布的部下都可以作為旁證,這使得貂蟬的話語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曹彰也曾偷偷觀察了呂布幾次。在貂蟬的講述中,呂布同樣保持著平靜的神情,隻是一直用愛慕的目光注視著貂蟬,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曹彰心中不停地琢磨:如果事情真的如貂蟬所說,即呂布在丁原帳下飽受委屈,麵臨著被丁原鏟除的危險,那麽他的反抗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魏越,貂蟬夫人的話是否屬實?”曹彰直接向魏越詢問。
魏越毫不猶豫地迴答:“迴公子,句句屬實!”
魏越雖然對呂布殺害其家人一事懷恨在心,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毫不掩飾地迴答了問題。
彰轉向曹操說道:“父親,魏越的品德是無可置疑的,既然他能夠證實貂蟬夫人所說的情況,那麽我相信他的話不會有誤!”
曹操將目光投向劉備和郭嘉等人,試圖通過眼神征求他們的意見。
然而,劉備隻能黯然低頭,不願發表意見,郭嘉隻是輕輕點頭,顯然他們對貂蟬所說的話也沒有找到明顯的破綻。
“好吧,就算呂布真的是在無奈之下殺死了丁原,那董卓呢?畢竟他是呂布的義父吧,呂布為何要殺他呢?”
“不要再提什麽為了匡扶漢室、大義滅親的托詞!他和董卓之間爭奪風華之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無人不知。”
曹操不再糾結於丁原和呂布的關係,而是將話題轉移到董卓身上。
畢竟,呂布作為董卓的義子,他因為貂蟬而殺死董卓這一事實是無法辯解的。
在曹操將話題引導向董卓時,貂蟬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自在的神色。
但她很快恢複了鎮定,抬起頭來,向曹操詢問:“司空,雖然奉先確實是董卓的義子,但如果董卓作為父親為父不尊,甚至要殺害奉先,奉先是否隻有選擇引頸就戮這一條路可走?”
“你的話中似乎隱藏著更深的含義,請直接告訴我。”曹操追問道。
“司空,人們隻知道我被稱為貂蟬,但沒有人知道我的真名和身份。實際上,我叫任紅昌,是來自關西臨洮的普通人,我是奉先的原配妻子!”貂蟬堅定地向在場的所有人揭示了自己另一個身份。
除了呂布和曹彰之外,所有人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貂蟬和呂布之間竟然有這樣的關係。
曹彰聽到這些,雖然也感到驚訝,但他的反應並沒有其他人那麽劇烈。
因為他在現世的一些書籍中,曾經讀到過關於貂蟬本名叫任紅昌,是呂布原配夫妻的記載。隻是在正史記錄中,這類事件是難以尋找到的。
因此,當時的曹彰隻將其視為野史中的趣聞,並未給予過多關注。
然而,他並未預料到的是,如今在貂蟬之口,這一記載得到了證實。
“當我十四歲那年,我被許配給了奉先。奉先後來隨丁原出征,將我留在了家中。我家遭遇了叛軍的侵擾,我與奉先失散,最終流落到了京城,成為了司徒王允的侍女。”
“我與王允一同抵達長安後,得知奉先竟然在董卓的帳下。於是,我主動找到王司徒,希望他能讓我與奉先團聚。”
“王司徒得知我的身份後,卻打算利用我來對付董卓。他首先邀請董卓到家中赴宴,讓我在宴會上獻舞,以此引起董卓的注意。”
“隨後,他又邀請了奉先到家中,讓我與他相見。他承諾改日將我送迴奉先身邊。然而,他卻未能兌現這個諾言,而是將我送到了董卓的眉塢。結果,董卓對我……”
貂蟬說到這裏,她的記憶迴到了那段充滿屈辱的經曆,她的眼眶瞬間泛紅,兩行淚水滑落下來,無法再繼續說下去。
呂布心疼地看著貂蟬,他不願意看到她在提及這段心傷的往事時再次傷心,於是大聲阻止:“別再說了。”
貂蟬轉過身,深情地注視著呂布,語氣堅定地說道:“奉先,你曾經為了保護我,關心我的心情,從未允許我再提及過去的事情。然而,今天如果我再不說出來,你就會背負著無辜的罪名而死,我怎能袖手旁觀!?”
她隨即將目光轉向曹彰,繼續說道:“王允此舉,明顯是為了利用我來離間奉先和董卓的關係,企圖通過奉先的手除掉董卓!”
曹彰微微點頭,對於王允的這套計謀,他再熟悉不過了。盡管貂蟬的身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王允的計劃。
“奉先知道真相後,雖然憤怒和痛苦,但出於對董卓的知遇之恩以及和他之間的父子情誼,選擇了忍耐。隻是決定私下去找董卓澄清事實,請求他將我歸還。”貂蟬繼續道。
“然而,當董卓了解到我們之間的關係後,不僅拒絕將我歸還給奉先,還辱罵他不識抬舉,甚至用他的手戟向奉先投擲,險些將他置於死地。”她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悲痛。
“奉先陷入了絕境,又親眼目睹了董卓的罪惡行徑,才最終被王允說服,決定刺殺董卓!”貂蟬繼續將呂布與董卓之間的過往詳細講述出來。
“曹司空,奉先殺董卓的確是弑父不假,可如果換做是你,你會容忍董卓這樣的義父嗎?!你也曾經刺殺董卓,難道你覺得董卓不該殺嗎?!”貂蟬繼續替呂布申述著委屈。
貂蟬突然停止笑聲,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對曹操和曹彰說道:“我聽聞曹司空您具有宏大的胸懷和吞天地之雄才。同時,我也聽說過曹子文才華橫溢,見識廣博,擁有超越常人的見解。我曾以為你們父子會比普通人更具有洞察力和判斷力,但現在看來,你們與那些庸碌之人並無二致,隻會盲目跟從眾人的觀點,誤解奉先的人品,讓他背負不應有的罪名!”
“誤解?好吧,我們先暫停對呂布的處決,我倒想聽聽你詳細解釋一下,呂布到底遭受了哪些冤枉?”曹操並未料到貂蟬會發表如此激烈的言論,他的興趣被激發起來,於是擺手命令士兵暫時留住呂布,然後緊盯著貂蟬,示意她繼續陳述。
曹彰也注視著貂蟬,好奇地想知道貂蟬將說些什麽。
“好,既然你們一直聲稱奉先是三姓家奴,還指控他背叛了兩位義父。那麽請問,這第一位義父究竟是誰?”貂蟬向曹操和曹彰提出了質疑。
“當然是指已經過世的並州刺史丁原丁建陽!”曹彰對於貂蟬提出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但他依然毫不猶豫地迴答了出來。
“曹公子,您是否確認過丁原和奉先之間的父子關係?他們是否有使用父子稱謂的情況發生?又或者有什麽可靠的證據來證明奉先曾經拜丁原為義父?”貂蟬繼續追問著。
貂蟬的這個問題讓曹彰感到有些困惑,呂布和丁原之間的關係確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被描述為丁原的義子,然而在《三國誌》、《後漢書》等曆史文獻中並沒有相關的記載。
曹彰坦誠地迴答道:“這隻是我從傳聞中得知的信息,我無法確定其準確性。”
隨後,他將目光投向曹操和劉備等人,希望能夠從他們那裏得到確切的答案。
曹操與呂布相識已有十年之久,但那是在他殺死丁原並投靠董卓之後的事情。
因此,對於他和丁原之間具體的關係,曹操也不是十分清楚。
至於劉備,他與呂布在虎牢關才第一次見麵,對於呂布投靠董卓之前的情況更是一無所知。麵對這一問題,劉備隻能輕輕地搖頭表示無法給出肯定的迴答。
“曹司空、曹公子,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丁原和奉先之間並非父子關係,他隻是在許多人麵前刻意營造了一種親近奉先的形象。”
貂蟬以堅定的口吻揭示了一個事實:“他經常向人們宣稱,奉先就如同他的兒子一般。這種言辭營造出了一種假象,讓人誤以為奉先是他的義子。然而,實際上,他們兩人從未確認過這種關係的存在。這一點,奉先部下原本來自並州的將士將領都可以提供證據。”
曹彰轉向站在一邊的魏越,他是呂布最忠實的追隨者,對此最有發言權。
當魏越注意到曹彰的目光投向自己時,他立即上前一步,實事求是地陳述:“公子,貂蟬夫人所說的都是事實。丁刺史和呂布之間確實從未進行過真正的認子儀式!”
曹操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反駁道:“貂蟬,就算丁原和呂布並非父子關係,但呂布是他的主公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吧?他對呂布極為賞識也是事實吧?而呂布弑主這一事實也是無法否認的吧?”
貂蟬冷笑一聲,迴應道:“賞識、主公?大家都知道奉先的才華橫溢,舉世無敵。然而,在丁原帳下,他卻擔任了主簿這樣的文官職位,這又作何解釋呢?”
“何進對十常侍的對抗,並不僅僅局限於征調董卓,並州的丁原也在他的征召之列。然而,他卻讓呂布在孟津至平陰津一帶扮演黑山軍的角色,進行燒殺搶掠,以此恐嚇何太後,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官職地位。”
“丁原實際上是對呂布的能力感到嫉妒,他害怕呂布立下大功會蓋過他,因此刻意打壓呂布,不給他兵權去掌握軍隊,甚至還故意讓呂布去做惡事,以此來找機會除掉呂布。這一切,並州的將士們也可以作證!”貂蟬繼續對丁原進行控訴。
曹彰聽得越來越皺起了眉頭,貂蟬所說的這些,雖然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每個細節都非常符合邏輯,尤其是提到還有數千並州士兵可以作為佐證,這確實有很大的可信度。
“即使如此,呂布可以選擇效仿韓信離開項羽,轉投其他地方,沒有必要一定要殺死丁原,以此來作為功績去討好董卓吧?”曹彰提出了最後一個疑問。
“曹公子,你誤解了。即使丁原如此排擠呂布,他從未有過背叛丁原的念頭。”
“在董卓與丁原之間的權力爭奪中,呂布始終對丁原忠心耿耿,甚至親自帶領軍隊多次擊敗董卓。”
“然而,董卓並未因此氣餒,反而利用李儒的計策,試圖說服呂布投降。他讓李肅帶著赤兔馬前來勸降,但被呂布堅決拒絕。”
“董卓的第一次計謀失敗後,他並未輕易放棄,而是巧妙地讓李肅送馬的事情傳到丁原的耳中。丁原開始懷疑呂布是否對他心懷二意,於是設下陷阱,企圖殺死呂布。”
“麵對丁原的質疑和陷阱,呂布極力辯解反抗,但丁原卻執意殺他。這時,呂布才明白丁原的真實目的其實是想借機消除自己的威脅。於是,他在奮力反抗中成功殺死了丁原,並投靠了董卓。”
貂蟬在詳細講述了呂布殺丁原的經過後,轉向曹彰問道:“曹公子,如果換做是您處於呂布的境地,您會做出何種選擇?您會選擇毫無反抗地接受丁原的處死嗎?”
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呂布的辯護和支持。
在貂蟬的講述過程中,曹彰始終保持著警覺,試圖從她的表情中發現任何破綻。
然而,貂蟬表現得非常從容自若,語氣平和,沒有絲毫說謊的跡象。
這種情況隻有兩種可能性:要麽貂蟬所說的全是實話,要麽她是一位極具天賦的間諜,成功地將自己偽裝得如此完美。
盡管貂蟬曾經協助王允實施連環計,但要編造如此龐大的謊言並非易事。
更何況,魏越和呂布的部下都可以作為旁證,這使得貂蟬的話語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曹彰也曾偷偷觀察了呂布幾次。在貂蟬的講述中,呂布同樣保持著平靜的神情,隻是一直用愛慕的目光注視著貂蟬,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曹彰心中不停地琢磨:如果事情真的如貂蟬所說,即呂布在丁原帳下飽受委屈,麵臨著被丁原鏟除的危險,那麽他的反抗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魏越,貂蟬夫人的話是否屬實?”曹彰直接向魏越詢問。
魏越毫不猶豫地迴答:“迴公子,句句屬實!”
魏越雖然對呂布殺害其家人一事懷恨在心,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毫不掩飾地迴答了問題。
彰轉向曹操說道:“父親,魏越的品德是無可置疑的,既然他能夠證實貂蟬夫人所說的情況,那麽我相信他的話不會有誤!”
曹操將目光投向劉備和郭嘉等人,試圖通過眼神征求他們的意見。
然而,劉備隻能黯然低頭,不願發表意見,郭嘉隻是輕輕點頭,顯然他們對貂蟬所說的話也沒有找到明顯的破綻。
“好吧,就算呂布真的是在無奈之下殺死了丁原,那董卓呢?畢竟他是呂布的義父吧,呂布為何要殺他呢?”
“不要再提什麽為了匡扶漢室、大義滅親的托詞!他和董卓之間爭奪風華之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無人不知。”
曹操不再糾結於丁原和呂布的關係,而是將話題轉移到董卓身上。
畢竟,呂布作為董卓的義子,他因為貂蟬而殺死董卓這一事實是無法辯解的。
在曹操將話題引導向董卓時,貂蟬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自在的神色。
但她很快恢複了鎮定,抬起頭來,向曹操詢問:“司空,雖然奉先確實是董卓的義子,但如果董卓作為父親為父不尊,甚至要殺害奉先,奉先是否隻有選擇引頸就戮這一條路可走?”
“你的話中似乎隱藏著更深的含義,請直接告訴我。”曹操追問道。
“司空,人們隻知道我被稱為貂蟬,但沒有人知道我的真名和身份。實際上,我叫任紅昌,是來自關西臨洮的普通人,我是奉先的原配妻子!”貂蟬堅定地向在場的所有人揭示了自己另一個身份。
除了呂布和曹彰之外,所有人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貂蟬和呂布之間竟然有這樣的關係。
曹彰聽到這些,雖然也感到驚訝,但他的反應並沒有其他人那麽劇烈。
因為他在現世的一些書籍中,曾經讀到過關於貂蟬本名叫任紅昌,是呂布原配夫妻的記載。隻是在正史記錄中,這類事件是難以尋找到的。
因此,當時的曹彰隻將其視為野史中的趣聞,並未給予過多關注。
然而,他並未預料到的是,如今在貂蟬之口,這一記載得到了證實。
“當我十四歲那年,我被許配給了奉先。奉先後來隨丁原出征,將我留在了家中。我家遭遇了叛軍的侵擾,我與奉先失散,最終流落到了京城,成為了司徒王允的侍女。”
“我與王允一同抵達長安後,得知奉先竟然在董卓的帳下。於是,我主動找到王司徒,希望他能讓我與奉先團聚。”
“王司徒得知我的身份後,卻打算利用我來對付董卓。他首先邀請董卓到家中赴宴,讓我在宴會上獻舞,以此引起董卓的注意。”
“隨後,他又邀請了奉先到家中,讓我與他相見。他承諾改日將我送迴奉先身邊。然而,他卻未能兌現這個諾言,而是將我送到了董卓的眉塢。結果,董卓對我……”
貂蟬說到這裏,她的記憶迴到了那段充滿屈辱的經曆,她的眼眶瞬間泛紅,兩行淚水滑落下來,無法再繼續說下去。
呂布心疼地看著貂蟬,他不願意看到她在提及這段心傷的往事時再次傷心,於是大聲阻止:“別再說了。”
貂蟬轉過身,深情地注視著呂布,語氣堅定地說道:“奉先,你曾經為了保護我,關心我的心情,從未允許我再提及過去的事情。然而,今天如果我再不說出來,你就會背負著無辜的罪名而死,我怎能袖手旁觀!?”
她隨即將目光轉向曹彰,繼續說道:“王允此舉,明顯是為了利用我來離間奉先和董卓的關係,企圖通過奉先的手除掉董卓!”
曹彰微微點頭,對於王允的這套計謀,他再熟悉不過了。盡管貂蟬的身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王允的計劃。
“奉先知道真相後,雖然憤怒和痛苦,但出於對董卓的知遇之恩以及和他之間的父子情誼,選擇了忍耐。隻是決定私下去找董卓澄清事實,請求他將我歸還。”貂蟬繼續道。
“然而,當董卓了解到我們之間的關係後,不僅拒絕將我歸還給奉先,還辱罵他不識抬舉,甚至用他的手戟向奉先投擲,險些將他置於死地。”她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悲痛。
“奉先陷入了絕境,又親眼目睹了董卓的罪惡行徑,才最終被王允說服,決定刺殺董卓!”貂蟬繼續將呂布與董卓之間的過往詳細講述出來。
“曹司空,奉先殺董卓的確是弑父不假,可如果換做是你,你會容忍董卓這樣的義父嗎?!你也曾經刺殺董卓,難道你覺得董卓不該殺嗎?!”貂蟬繼續替呂布申述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