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城外。


    夕陽西下,殘敗的城牆已不再威嚴,一片凋零的景象。起伏的山巒遙相唿應,遠處的江河水麵泛著紅光,宛如一幅破敗的水墨畫。


    官道上,路邊雜草叢生,野花隨風搖曳,和煦陽光透過霧氣灑滿地麵,努力為這荒涼鋪上一層暖意。


    曹彰的大軍緩緩地繞著雒陽城外的官道,繼續向著許都的方向前進。


    曹彰、馬超和馬雲祿三人靜靜地站在雒陽城外的高地上,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除了憂傷,更多的是憤懣和無奈。


    馬雲祿輕聲地感歎著:“我記得小時候,父親曾經告訴我,雒陽是一座莊嚴而古老的城市。沒想到,現在卻變成了這個模樣。”


    曹彰輕輕地歎了口氣,感慨道:“雒陽城曾是大漢故都,卻被董卓的一場大火,導致衰敗如此。前不久,為了擊敗李傕,我又安排了一次突襲火攻,又給雒陽增添了一場劫難,現在想起來,真是懊悔不已。”


    馬超安慰著曹彰:“子文,你也是為了破敵致勝,有時候不得已為之。你若是不用計擊敗李傕,在他暴政控製下的雒陽,豈不是會更加劇衰敗。愛民和仁慈是對的,但是現在必定是亂世,亂世行事有時候就必須采取非常手段。現在戰事已經平息,我們努力重建雒陽,再現它的輝煌便是。”


    “大哥說的是,隻有盡快平息了亂世,我們才有機會去重建雒陽,恢複它往日的榮光。”曹彰聽了馬超的勸說,心情釋然了很多。


    他也明白,保持一顆仁義之心是可以收獲更多的民心擁戴,但是如果為了追求“仁義”而變得畏手畏腳,甚至是忽視了大局,那就變成了聖母心、假仁義。要平定這個亂世,有時候還是需要保持足夠的狠辣和決絕。


    “我們走吧!”曹彰招唿著馬超和馬雲祿,兩人點頭,三人一起迎著落日的餘暉,快速奔向前行的大軍……


    夜幕降臨,曹彰的大軍在野外臨時駐紮下來休息,準備次日再繼續行進。


    兵士們開始生火做飯,四下裏彌漫著煮飯的煙火氣息。


    曹彰端著一碗菜粥正在喝著,徐庶急匆匆地帶著一名信使自遠處走來。


    “公子,有許都來的信使,他自稱是司馬家的人。”徐庶向曹彰匯報著。


    曹彰聽到是司馬家來的人,知道一定是有大事發生,趕忙放下粥碗,關切地詢問著:“有什麽事嗎?”


    信使將一封信件遞給曹彰:“這是我家大公子的信。”


    曹彰接過信拆開看著,隨後笑著點了點頭:“你辛苦了,快去吃飯休息吧。”


    徐庶招唿著一名兵士將信使帶走。


    “公子,是許都出了什麽事嗎?”徐庶關切地詢問著。


    “一切都好,曹公紙和《千字文》的發售都非常順利,這兩個月收獲頗豐。伯達做事還是很穩妥的。”曹彰很是滿意地迴應著。


    “哦,那伯達來信是為何事?”徐庶知道如果僅僅是為了匯報收益,司馬朗沒必要如此著急,專門派一名信使來向曹彰匯報。


    “他是向我匯報,郭姑娘感染了瘟疫,現在病情十分嚴重。”曹彰故意做出一副表情凝重的姿態迴應著。


    徐庶還有原本坐在曹彰身邊一起喝粥的馬超、馬雲祿聽到瘟疫二字都變得緊張起來,身處這個時代,他們都很清楚,得了瘟疫,那基本也就是離死不遠了。


    “郭姑娘怎麽好好的會感染上瘟疫呢?”徐庶關切地詢問著。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不過現在要趕緊尋訪一位名醫給他治療才行啊。”曹彰做出一副著急的姿態迴應著。


    其實司馬朗信中提到的問題,曹彰早在出發前給郭照準備藥膏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裝病是可以蒙混過一時,但到了最後,一定需要名醫出手替郭照治療好所謂的“瘟疫”,才能取信於人,讓她可以恢複正常,和自己交往。


    而他們現在所處的東漢末年,恰好就有兩位名醫。


    一位是華佗,但他四處雲遊行醫,居無定所,並不好找。


    另一位名醫就是張仲景,也是古代治療傷寒非常有名的一位名醫。


    他這個時候正好在長沙做太守,而且他體恤愛民,經常在公堂之上為來訪的病人診治,坐堂醫生這個稱謂就是由他而起的,要想找他看病,相對要容易得多。


    曹彰起身,大聲吩咐著:“快,紙筆伺候!”


    徐庶趕忙招唿著兵士,給曹彰擺好了書案,準備好了筆墨。


    曹彰拿起筆,奮筆疾書,快速地寫好了一封信件,又另外書寫了幾張紙。


    他招唿著李進:“季節!”


    李進趕忙上前候命。


    曹彰將手中的信件和寫有文字的紙張封在一個小竹筒中交到了李進的手裏:“季節,你馬上帶著我的信件和拜帖,帶十名親衛,星夜趕往長沙,去拜見長沙太守張機,將信件呈上,然後悄悄護送他到許都為郭姑娘診治,切記不要驚動荊州的兵馬,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李進接過書信,轉身就走,按照曹彰的安排去行動。


    馬超有些驚訝地看著曹彰:“子文,這張機乃是長沙太守,是劉表的屬下,你一封信件就能將他請動?”


    曹彰非常自信地笑了笑:“我除了信件,還送了他幾張藥方,或許這些藥方能夠打動他的好奇心吧。”


    曹彰前世畢竟是法醫,學醫的時候對中醫也有涉獵,尤其對《本草綱目》有過研究。


    而在穿越之前,中原大地經曆了三年的特殊時期,也對治療傷寒、病疫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這些恰恰是可以給張仲景治療風寒,為其完成著作《傷寒雜病論》大有幫助。


    曹彰特意挑選了《本草綱目》中幾個經典的藥方,讓李進帶去,他相信張仲景看了一定會動心,親自前來許都為郭照診治,並且和自己會麵。


    到了那個時候,曹彰也可以多向張仲景探討,除了進行醫學上的交流之外,也可以嚐試著開發研製一些藥品,既可以為百姓解憂,亦可以用在以後的軍需物品。


    曹彰正想著,遠處卻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又有快馬來到。


    不一會兒,一名信使被帶到了曹彰的麵前。


    “啟稟公子,司空有令,請你不必隨大軍返迴,即刻帶領兩位夏侯參軍返迴許都,有要事要你處理!”信使滿頭大汗,十分疲憊地向曹彰匯報著。


    看著他的樣子,曹彰就明白,這是八百裏加急信使來向自己傳遞的消息,顯然是許都出了大事,而特意提到帶夏侯尚和夏侯儒,就更讓曹彰隱約猜到,事情肯定不小,或許和之前泄露軍情一事有關。


    曹彰不敢怠慢,當即吩咐下去,由馬超、徐晃、閻行、龐德率領大軍緩行,自己則帶著數十名親衛,連夜動身返迴許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