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長安東門城樓上,李傕帶著李桓、李應等人遠遠地眺望曹軍的大營。
他們已經得到探馬來報,知道又有新的兵馬加入了曹彰的大營,所以特意親自來查看。
看著遠處曹軍大營內璀璨的燈火以及緊張忙碌安營紮寨的兵馬,李傕的神情緊張了起來,向負責探查的兵士詢問著:“來的到底是誰的兵馬嗎,查清楚沒有?”
兵士趕忙迴應:“迴將軍,已經查清楚了,來的是寧輯將軍段煨率領的五千兵馬。”
李傕的眉頭迅速皺了起來,低聲呢喃著:“段煨,這個渾蛋真的帶兵來了!他真是要跟我作對到底了!看來之前咱們收到董承的來信,說曹操打算讓天子安排使者去招安關西的各路諸侯一起來對付我,是真的。”
李桓不以為然地說道:“就算他說得準又怎麽樣?明明是他對曹操不滿,說什麽要和我們裏應外合,一起對付曹操,讓我們出兵。”
“可現在呢,我們出兵了,卻被打迴來了,還被曹彰堵到了家門口,他董承除了能寫幾封信通報消息,還做什麽了?這算什麽裏應外合?我看分明就是利用我們,想借我們的手對付曹操,給他自己爭取利益罷了!”李桓越說越氣,看似表達對董承的不滿,其實卻帶著明顯的對李傕埋怨的情緒。
李傕當然聽出了李桓話裏暗含的意思,隻是現在需要同仇敵愾,一起對付曹彰,所以才忍著沒有發作。
“賢弟,話也不能這麽說,就算董承不給我們寫信邀我出兵,難道我們就不想把天子搶迴來嗎?董承現在若是撒手不管我們,不提前給我們通風報信,告訴我們曹操和曹彰的計劃,我們又如何能提前做準備?那不是隻能坐以待斃?”李傕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和,迴應著李桓。
李桓聽了李傕這番話,心裏的怨氣才稍稍平息,隨後擔心地說道:“大哥,你覺得你給馬騰、韓遂的信能有作用?他們真能憑你的一封信就不拒絕朝廷的恩惠和封賞?”
李傕很自信地說道:“我們這些年跟他們打了多少次交道?他們兩個的脾氣,我還是有所了解的。他們就是唯利是圖的小人。我給他們的信裏,可是承諾了會給他們大把好處,他們兩個應該會動心。”
“這兩個家夥不光貪心,還很在意自己的得失和是否有危險。我在信裏也告訴了他們,曹操所謂的招安,其實不過是哄騙他們的招數,想借他們的手先除掉我。”
“一旦長安落入曹操的掌握,他們也就失去了一道屏障,將會直麵曹操。曹操接下來就會對他們各個擊破,徹底控製關西。唇亡齒寒的道理,我想他們應該能明白!”
“再加上董承也會給他們寫信,陳明這一切隻是曹操的計策,我相信馬騰、韓遂就更不敢輕信天子的詔書了。”
“隻要他們兩個不接受,梁興、張橫他們幾個,肯定更不敢和我們作對,曹操的計策也就自然落空了!”
李傕將自己的安排詳細對李桓做了一番解釋,表達著自己的信心。
李桓聽了李傕的解釋,沉思了片刻,才緩緩點頭:“那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曹彰不過是增加了段煨的五千兵馬而已,根本不足為懼,就憑他們那點兵馬,根本不可能攻進長安。我們隻需提前做好守城的準備,一定可以高枕無憂!”李傕自信地說道。
李桓本還想提醒李傕一句,可看著他傲慢且自信的樣子,又生生地把後麵的話憋了迴去……
……
幾天的時間過去了,曹彰、鍾繇、段煨等人一直在等待著馬騰、韓遂的消息,並沒有著急向長安發動進攻。
“迴來了,鍾侍中派出去的信使迴來了。”守門的兵士匆匆走進大帳向曹彰匯報。
“快叫他進來!”曹彰早已經等得心焦,趕忙催促著。
片刻後,信使耷拉著腦袋,驚魂未定地從外走進,走到曹彰、鍾繇的麵前施禮。
“情況如何?可曾將我的書信交到馬騰、韓遂手中,邀請他們到長安來?”鍾繇看出使者的表情不對,著急地詢問著。
“迴稟侍中,馬騰、韓遂看了信之後,說朝廷根本不是真心招安封賞他們,其實就是……”使者說到這裏,把話憋了迴去,看了眼曹彰不敢再說。
“說,吞吞吐吐地幹什麽?”夏侯霸性子急,拍桌子催著使者。
使者慌張地說道:“他們說這其實就是曹老賊引誘他們的計策,想把他們騙到長安,一刀殺了,他們才不會上當!馬騰的兒子馬超當時就要殺了我,是我苦苦哀求,馬騰才留了我一條性命迴來!”
“什麽?!”曹彰顯然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驚愕地瞪大了眼睛。
“大膽!這馬騰、韓遂真是賊心難改,居然質疑天子的封賞和招安,真是可惡!”夏侯霸惱火地怒罵著。
鍾繇顯然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他心中暗自慶幸,幸虧先安排快馬信使去見了二人,要是他直接去頒旨,還能不能活著迴來都不知道了。
曹彰皺起了眉頭,他沒想到馬騰、韓遂居然會懷疑天子拒絕招安,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也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
“元直,這件事你怎麽看?”曹彰征求著徐庶的意見。
“公子,我相信肯定是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馬騰、韓遂都沒見到聖使,就產生如此大的抵觸和敵意,肯定是事先受到了挑撥。”徐庶捋著自己的胡須做出了分析。
“有道理,看來是有人在鍾侍中的信使到達之前,就已經去刺激了馬騰、韓遂,讓他們拒絕接受招安。”曹彰冷靜了下來,馬上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不可能啊,我從許都出發之前,司空特意召見我交代此事。我馬上親筆寫了信,交代信使出發,怎麽可能會有人比他還快?!”鍾繇顯然不相信這樣的分析。
曹彰和徐庶對視一眼,兩人心中卻已經有了答案。
雖然鍾繇的速度的確很快,但是如果有人在他出發之前,先派加急快馬去往雍涼,就有可能形成現在的結果。
這個人是誰,答案也早就唿之欲出。
段煨惱火的起身,對曹彰說道:“公子,馬騰、韓遂本就是小人,既然指望不上,我們也不必強求。末將明日就領兵攻城,一定攻破長安,斬下李傕的人頭送到公子麵前。”
“將軍為國請戰的心情,在下十分感動。但《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戰往往都是曠日持久,且消耗巨大,還不容易成功。”
“李傕帶領西涼軍占據長安多年,早已把這裏修葺的極為堅固,倉促攻城,未必能勝。我看將軍還是稍安勿躁,容我想想辦法,要如何去說服馬騰、韓遂等人一起來圍攻李傕。”曹彰趕忙勸說著段煨。
“公子這麽說,莫非是不相信末將嗎?難道離了馬騰、韓遂,我們就攻不下長安,殺不了李傕嗎!?”段煨一聽這話不但沒有冷靜,反而更加惱火。
曹彰意識到段煨誤會了自己,趕忙想要解釋:“將軍千萬不要誤會,在下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不想將軍白白損耗兵力。”
“公子的好意,段煨心領了,但我心意已決,明日一早,我領兵攻城,一定要攻下長安,斬殺李賊!”段煨態度堅定的說道。
曹彰看到段煨如此堅持,知道再勸也是無益,隻能無奈地點頭:“好,那明日我就親自為將軍掠陣助威!”
他們已經得到探馬來報,知道又有新的兵馬加入了曹彰的大營,所以特意親自來查看。
看著遠處曹軍大營內璀璨的燈火以及緊張忙碌安營紮寨的兵馬,李傕的神情緊張了起來,向負責探查的兵士詢問著:“來的到底是誰的兵馬嗎,查清楚沒有?”
兵士趕忙迴應:“迴將軍,已經查清楚了,來的是寧輯將軍段煨率領的五千兵馬。”
李傕的眉頭迅速皺了起來,低聲呢喃著:“段煨,這個渾蛋真的帶兵來了!他真是要跟我作對到底了!看來之前咱們收到董承的來信,說曹操打算讓天子安排使者去招安關西的各路諸侯一起來對付我,是真的。”
李桓不以為然地說道:“就算他說得準又怎麽樣?明明是他對曹操不滿,說什麽要和我們裏應外合,一起對付曹操,讓我們出兵。”
“可現在呢,我們出兵了,卻被打迴來了,還被曹彰堵到了家門口,他董承除了能寫幾封信通報消息,還做什麽了?這算什麽裏應外合?我看分明就是利用我們,想借我們的手對付曹操,給他自己爭取利益罷了!”李桓越說越氣,看似表達對董承的不滿,其實卻帶著明顯的對李傕埋怨的情緒。
李傕當然聽出了李桓話裏暗含的意思,隻是現在需要同仇敵愾,一起對付曹彰,所以才忍著沒有發作。
“賢弟,話也不能這麽說,就算董承不給我們寫信邀我出兵,難道我們就不想把天子搶迴來嗎?董承現在若是撒手不管我們,不提前給我們通風報信,告訴我們曹操和曹彰的計劃,我們又如何能提前做準備?那不是隻能坐以待斃?”李傕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和,迴應著李桓。
李桓聽了李傕這番話,心裏的怨氣才稍稍平息,隨後擔心地說道:“大哥,你覺得你給馬騰、韓遂的信能有作用?他們真能憑你的一封信就不拒絕朝廷的恩惠和封賞?”
李傕很自信地說道:“我們這些年跟他們打了多少次交道?他們兩個的脾氣,我還是有所了解的。他們就是唯利是圖的小人。我給他們的信裏,可是承諾了會給他們大把好處,他們兩個應該會動心。”
“這兩個家夥不光貪心,還很在意自己的得失和是否有危險。我在信裏也告訴了他們,曹操所謂的招安,其實不過是哄騙他們的招數,想借他們的手先除掉我。”
“一旦長安落入曹操的掌握,他們也就失去了一道屏障,將會直麵曹操。曹操接下來就會對他們各個擊破,徹底控製關西。唇亡齒寒的道理,我想他們應該能明白!”
“再加上董承也會給他們寫信,陳明這一切隻是曹操的計策,我相信馬騰、韓遂就更不敢輕信天子的詔書了。”
“隻要他們兩個不接受,梁興、張橫他們幾個,肯定更不敢和我們作對,曹操的計策也就自然落空了!”
李傕將自己的安排詳細對李桓做了一番解釋,表達著自己的信心。
李桓聽了李傕的解釋,沉思了片刻,才緩緩點頭:“那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曹彰不過是增加了段煨的五千兵馬而已,根本不足為懼,就憑他們那點兵馬,根本不可能攻進長安。我們隻需提前做好守城的準備,一定可以高枕無憂!”李傕自信地說道。
李桓本還想提醒李傕一句,可看著他傲慢且自信的樣子,又生生地把後麵的話憋了迴去……
……
幾天的時間過去了,曹彰、鍾繇、段煨等人一直在等待著馬騰、韓遂的消息,並沒有著急向長安發動進攻。
“迴來了,鍾侍中派出去的信使迴來了。”守門的兵士匆匆走進大帳向曹彰匯報。
“快叫他進來!”曹彰早已經等得心焦,趕忙催促著。
片刻後,信使耷拉著腦袋,驚魂未定地從外走進,走到曹彰、鍾繇的麵前施禮。
“情況如何?可曾將我的書信交到馬騰、韓遂手中,邀請他們到長安來?”鍾繇看出使者的表情不對,著急地詢問著。
“迴稟侍中,馬騰、韓遂看了信之後,說朝廷根本不是真心招安封賞他們,其實就是……”使者說到這裏,把話憋了迴去,看了眼曹彰不敢再說。
“說,吞吞吐吐地幹什麽?”夏侯霸性子急,拍桌子催著使者。
使者慌張地說道:“他們說這其實就是曹老賊引誘他們的計策,想把他們騙到長安,一刀殺了,他們才不會上當!馬騰的兒子馬超當時就要殺了我,是我苦苦哀求,馬騰才留了我一條性命迴來!”
“什麽?!”曹彰顯然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驚愕地瞪大了眼睛。
“大膽!這馬騰、韓遂真是賊心難改,居然質疑天子的封賞和招安,真是可惡!”夏侯霸惱火地怒罵著。
鍾繇顯然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他心中暗自慶幸,幸虧先安排快馬信使去見了二人,要是他直接去頒旨,還能不能活著迴來都不知道了。
曹彰皺起了眉頭,他沒想到馬騰、韓遂居然會懷疑天子拒絕招安,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也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
“元直,這件事你怎麽看?”曹彰征求著徐庶的意見。
“公子,我相信肯定是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馬騰、韓遂都沒見到聖使,就產生如此大的抵觸和敵意,肯定是事先受到了挑撥。”徐庶捋著自己的胡須做出了分析。
“有道理,看來是有人在鍾侍中的信使到達之前,就已經去刺激了馬騰、韓遂,讓他們拒絕接受招安。”曹彰冷靜了下來,馬上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不可能啊,我從許都出發之前,司空特意召見我交代此事。我馬上親筆寫了信,交代信使出發,怎麽可能會有人比他還快?!”鍾繇顯然不相信這樣的分析。
曹彰和徐庶對視一眼,兩人心中卻已經有了答案。
雖然鍾繇的速度的確很快,但是如果有人在他出發之前,先派加急快馬去往雍涼,就有可能形成現在的結果。
這個人是誰,答案也早就唿之欲出。
段煨惱火的起身,對曹彰說道:“公子,馬騰、韓遂本就是小人,既然指望不上,我們也不必強求。末將明日就領兵攻城,一定攻破長安,斬下李傕的人頭送到公子麵前。”
“將軍為國請戰的心情,在下十分感動。但《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戰往往都是曠日持久,且消耗巨大,還不容易成功。”
“李傕帶領西涼軍占據長安多年,早已把這裏修葺的極為堅固,倉促攻城,未必能勝。我看將軍還是稍安勿躁,容我想想辦法,要如何去說服馬騰、韓遂等人一起來圍攻李傕。”曹彰趕忙勸說著段煨。
“公子這麽說,莫非是不相信末將嗎?難道離了馬騰、韓遂,我們就攻不下長安,殺不了李傕嗎!?”段煨一聽這話不但沒有冷靜,反而更加惱火。
曹彰意識到段煨誤會了自己,趕忙想要解釋:“將軍千萬不要誤會,在下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不想將軍白白損耗兵力。”
“公子的好意,段煨心領了,但我心意已決,明日一早,我領兵攻城,一定要攻下長安,斬殺李賊!”段煨態度堅定的說道。
曹彰看到段煨如此堅持,知道再勸也是無益,隻能無奈地點頭:“好,那明日我就親自為將軍掠陣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