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裏,碧空如洗。


    許都東市的空地上,搭起了高台,正是舉辦月旦評的地點。


    招賢令發出後,引得各方人士紛紛前來,此時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既有來參加點評的各路賢士、文人,也有很多來看熱鬧的百姓,熱鬧非凡。


    “司空到!”


    伴隨著一聲吆喝,荀彧、郭嘉等人陪同著曹操,在許褚等侍衛的護衛下,登上了高台旁邊的觀禮台落座。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在書童的攙扶下緩緩走上高台,他正是大賢鄭玄。


    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等待著月旦評的開始。


    鄭玄走到高台中間,向著台下眾人拱手施禮:“在下鄭玄,奉曹司空令,主持月旦評,招賢納士。”


    “還請各位賢士依序登台,將自己所作的詩詞歌賦,或字畫典籍呈遞,在下來一一點評。請。”


    鄭玄端坐高台之上,月旦評正式開始。


    台下各方賢士,順序登場。鄭玄的點評極為精辟獨到,得到點評的人無論是褒是貶,都是心悅誠服。


    曹操遠遠觀望,看到不時有賢士被鄭玄選中,內心十分欣喜。


    這次的月旦評看來極為成功,招賢納士的目的達到了。


    曹操看到台下人群中,曹丕和曹植的身影,兩人手中都各自拿著竹簡。


    “看來子桓、子建兩位公子,也準備上台接受點評。”荀彧低聲對曹操說道。


    “許劭的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讓我名揚天下!他們又怎會錯過這個好機會?”曹操輕笑著迴應。


    他在人群中繼續尋覓,卻沒有看到曹彰的身影,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子文怎麽沒來?”


    “或許子文公子還在準備作品,才會姍姍來遲吧。”荀彧猜測道。


    曹操點了點頭,雖然曹彰寫出了三十六計和招賢令,給了他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吟詩作賦需要一定天賦,曹彰之前不喜讀書,短時間內想要寫出一篇能入鄭玄眼的作品的確不容易。


    觀禮的人群中,夏侯霸和夏侯涓兄妹也在其中。


    夏侯涓看向四周,著急起來:“子文哥哥怎麽還不來呀?”


    “他又不會吟詩作賦,或許是不感興趣就沒來吧。”夏侯霸猜測著。


    “他那天寫的鵲橋仙就很好呀,完全可以上台請鄭玄點評一下。”夏侯涓替曹彰辯解著,“不行,不能讓子文哥哥錯過這個好機會,走,我們去找他。”


    夏侯涓拉著夏侯霸向人群外衝去。


    兩人策馬狂奔,來到曹彰的府邸,卻聽下人說,曹彰還在臥室睡覺。


    兩人著急地衝進曹彰的臥室,夏侯霸一邊唿喊,一邊拍打著曹彰:“子文,快起來!”


    曹彰迷糊著睜開雙眼:“仲權,我正做好夢,你叫醒我幹什麽?”


    夏侯涓著急地催促他:“月旦評都開始了,你怎麽還在這裏睡大覺呀?!”


    “月旦評要到下午才結束,現在還未過正午,急什麽?最厲害的人,一定要等到最後才出場的。”曹彰煞有介事的迴答著。


    “就你還最厲害的?告訴你吧,就連劉禎、王粲這樣的名仕上台,也不過就是二等。”夏侯霸將月旦評上的情況告訴曹彰。


    “是啊,子文哥哥,今天月旦評上來的名仕可多了,鄭玄的點評也十分犀利,你就算聽聽他對別人的點評,也獲益匪淺的。”夏侯涓附和著。


    曹彰看著夏侯涓和夏侯霸急切的樣子,心裏說不出的無奈。


    其實他的心裏早就有了盤算,學醫的他翻閱過很多曆史書籍典故,當個文字搬運工是沒問題。


    但如果過早出現在月旦評現場,有人拉著他討論、交流場上其他人所做的詩詞歌賦,他的水平就差遠了,肯定要穿幫露餡,那就貽笑大方了。


    所以他故意耗在家裏,打算等月旦評快結束時出現,把後世的傳世佳作拿出一兩首,來個一鳴驚人就可以了。


    夏侯霸和夏侯涓哪裏知道曹彰的心思,不由分說地拖著他起床。


    曹彰拗不過兄妹二人,隻能盡量磨蹭著完成洗漱,跟著他們去往了月旦評的現場。


    三人走進人群,曹彰本想找個不起眼的地方站著觀看就好。


    曹植卻已經看到他們,和曹丕、曹真、曹休等人一起迎了上來。


    “子文兄長怎麽才到,實在太可惜了。”曹植一臉惋惜的說道。


    “可惜什麽?子建哥哥。”夏侯涓好奇地問道。


    “就在剛剛,楊太常的公子楊修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才學,真是博古通今,才華橫溢,成為了今日鄭公給出的第一個上等評價。”曹植向三人介紹道。


    “第一個上等?難道子桓哥哥和子建哥哥,你們都沒拿到上等嗎?”夏侯涓好奇地問道。


    曹植帶著幾分遺憾地迴應道:“鄭公說我的詩風雖然骨氣奇高,卓爾不群。但閱曆不足,稍顯稚嫩,假以時日,或有大成,現在隻夠得上一等。”


    曹彰聽了心中暗暗讚歎,才十五歲就有這麽高的評價,不愧是後世和李白、蘇軾一起被評為詩家“仙才”的曹植。


    “你是幾等,子桓兄?”夏侯霸向一旁的曹丕詢問道。


    曹丕顯得有些尷尬,低聲迴應:“鄭公評價我的詩詞太過率直、口語,隻有二等。”


    “啊?子桓哥哥都隻有二等,鄭先生的標準也太高了吧?”夏侯涓忍不住吐了下舌頭讚歎著。


    曹真見曹丕丟了麵子,想要幫他找補,故意擠兌著曹彰:“要是子文,恐怕連末等都拿不到吧?”


    “可不是嘛,我記得前年司空讓咱們幾個以春為題,每人寫首詩,子文憋了半天,紙上就寫了一個春字。”


    “不過他那字倒是筆力雄健,要是當成書法作品拿上台請鄭公點評,應該還是可以的。”曹休聽了曹真的話馬上開口附和著。


    夏侯涓不高興了,開口就要反駁:“誰說的,子文哥哥的文采……”


    曹彰卻不願跟他們做口舌之爭,伸手拽了夏侯涓一把,她才無奈地忍住。


    曹丕站出來,做出一副指責曹真、曹休的樣子:“子丹、文烈,不可以這麽說。吟詩作賦本就不是子文擅長,可要論武功騎射,我們兄弟中,絕對可是數他第一。”


    曹彰當然明白曹丕表麵維護自己,其實卻是暗諷自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幾位兄長說的是,我的確不太會吟詩作賦。不過今日月旦評盛典,又是大賢鄭公主持,小弟也鬥膽寫了一篇文章,準備上台請鄭公點評的。”


    曹彰故意做出一副謙遜的樣子,卻表達出了自己也準備上台接受點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家父曹孟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龍宇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龍宇恆並收藏三國:家父曹孟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