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元,柳石頭,爺倆坐在炕上,是越想越害怕,林中虎他們可是去殺柳青青的,結果他們都死了,還出現在自家院子裏,迴想起五人的死狀,爺倆一陣脊背發涼。
也想到了柳青青的可怕, 怪不得她能一掌把他們拍飛, 原來她武功這麽高,他們這次算是認栽了,柳青青這塊鐵板,他們是不敢踢了,見了她,他們都得繞道走。
“石頭,管住你的嘴,不要出去胡說八道,不然咱爺倆的小命都沒了。”
柳世元說完擦了一把冷汗,柳青青把屍體扔到他家,就肯定猜到了,是他叫人殺她去的,他怕柳青青來報仇,晚上來拍他的腦殼。
柳石頭臉色蒼白的點點頭:“知道了爹,兒子以後就做個啞巴,省著禍從口出。”
從此以後柳世元父子倆,再也沒出現在柳青青麵前。
至於林中虎五人, 三天以後,他們家人才報的官,捕快城裏城外找了幾日,也沒發現林中虎的蹤跡,後來也不了了之了。
柳青青在家忙活了兩天,終於把地窖蓋好了,她把出入口留在了牆角 ,上麵做了一個小門,底下是樓梯,現在水泥還沒幹,過兩天能徹底幹透,她就可以放箱子了。
而且地窖也不小,屋地下麵整個是地窖,使用空間能有20平米,放20幾個箱子沒問題。
屋裏地麵她也鋪上了水泥,上麵又鋪上青石磚,兩天以後水泥徹底的幹了,柳青青把東屋西屋四個大箱子,全都放到了地窖裏麵,放聚寶盆的箱子裏,金元寶已經有半箱子了,她大概的數了一下,已經有200多個金元寶了,她這輩子算是不缺錢花了。
她從地窖裏爬上來,關好了門,上邊重新蓋上青石板,青石板上又放上一個小櫃子,ok,完美,明天她就可以去鋪子了,對了,好像今天是立秋,眼瞅著就該收莊稼了,她得去小河村一趟,店鋪那就先不開了。
她去廚房做了口飯,簡單的吃了一口,又去院子薅了薅草,歸楞歸楞院子,這一天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天吃完早飯,她就來到了小河村,她又去雜貨鋪,給趙村長買了兩壇酒,兩包糕點,正好趙村長一家人都在家,趙村長一看見她,熱情的把她請到屋裏。
“青青,你來的挺是時候啊,我正打算通知你來收秋呢,玉米,紅薯,水稻都到時候,咱們北方冷,收莊稼都比別的地方早,不然待兩天就上凍了。”
“人我昨天就顧好了,都是咱們村裏的人,十文錢一天,中午迴家吃不管飯,本來打算明天收,既然你今天來了,那我就去通知大家,今天就給你家把地收了,早收完早利索,今年的糧食比去年的還貴,趁早賣了,還能賣個好價錢。”
柳青青笑著點點頭,她自然沒啥意見了:“行,全都聽叔的安排”
趙叔笑著點點頭, 就這樣,柳青青跟著趙叔一家子,和雇的一群村裏幫工,到了他家的十畝地,人多力量大,趕在天黑之前,十畝地就全收完了。
稻子一邊擱,就被婦女扔進一個木頭箱,打成了稻粒 ,紅薯裝筐裝袋抬上牛車,玉米這邊也裝好了車,一車車的糧食拉進四合院。
他們這邊拉糧食鬧出的動靜,惹的前後鄰居都出來看熱鬧,他們看著一車車糧食,又把他們羨慕壞了,他們知道柳老頭村裏有地,但是不知道有多少地,可看著一車車的糧食這數量,也知道地不少,起碼得有十畝八畝地。
白大嬸嫉妒的一跺腳,轉身就迴了院裏,此時,白玉石叉著腿,正在屋裏溜達呢,經過這些日子的休養,他已經能正常走路了,就是在走的時候碰到了,還是有點痛。
他看著他娘氣唿唿的臉,不解的問道:“娘,咋的了?怎麽外麵這麽熱呢。”
白大嬸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咬著牙嫉妒的說道:“還不是隔壁的小賤人,哼,你沒看見呀,她今年可是豐收了,糧食一車一車被拉進院子,老多了, 能賣不少銀子呢。”
白玉石黑著臉看向窗外,他現在一想起柳青青,就恨得他腦袋疼,底下也疼!
白大嬸歎了口氣,又接著說道:“唉,這日子不好過呀,綢緞莊給你爹的工錢又少了,米糧油的價格又漲了,昨天我去糧店買米,大米都已經漲到50文一斤了,白麵漲到65文一斤,就連那苞米碴子呀,都漲到了30文一斤,豆油漲的更多,竟然漲到了70文一斤,這誰吃得起呀。”
“肉才多少錢一斤呀,哦對了,肉也漲價了,昨天我買肉就花25文一斤買的,真是黑心的沒天理,以後肉也吃不起了!”
白玉石不愛聽的轉身迴屋,白大嬸撇撇嘴,她看糧食還得漲,明天她去買點苞米麵去,大米白麵他家也吃不起了,如今玉石也不能傳宗接代了,還吃啥大米白麵呀,她得把錢省下來留著養老了。
蓮花那死丫頭在姥家也不迴來,就在那躲懶,家裏家外都讓她一個人忙活,這個好吃懶做的丫頭,該說不說的,臭丫頭年齡也不小了,她是得琢磨琢磨,給這丫頭招個贅婿了,最好找個窮戶人家的小子,不然家庭條件好的,也不可能入贅到他們白家。
白大嬸來到後院,她伸著脖子看向老趙家,老趙家一大家子,孫男弟女一大堆,都快沒地方住了,家裏條件也是驢糞蛋子表麵光,也就比外地人強一點,要不她找媒人上門說說,不過太近了也不好,萬一上門打秋風,就那一家子跟狼似的,還是算了吧,她還是托媒人去村裏看看吧。
五畝地的玉米,柳青青讓人搬到了東屋下房,二畝地的水稻,三畝地的紅薯,她讓人放到了西屋下房,送糧的人一走,她趕緊插上大門,隔絕外麵窺探的目光。
她拍拍手上的灰塵,來到冬屋下房,玉米成堆的堆在地下,堆滿了三間房,要是賣糧,她還得搓成粒,這得錯到猴年馬月去呀,對了,她想起來了,以前她在她姥姥家, 也幫她姥搖過玉米,叫玉米脫粒機,是全鐵打造的,兩個大圓盤上麵有個口,把玉米往口裏一塞,再握著手柄搖啊搖的,玉米就拖好粒了,大概的結構她還知道,要不她去鐵匠鋪看看。
也想到了柳青青的可怕, 怪不得她能一掌把他們拍飛, 原來她武功這麽高,他們這次算是認栽了,柳青青這塊鐵板,他們是不敢踢了,見了她,他們都得繞道走。
“石頭,管住你的嘴,不要出去胡說八道,不然咱爺倆的小命都沒了。”
柳世元說完擦了一把冷汗,柳青青把屍體扔到他家,就肯定猜到了,是他叫人殺她去的,他怕柳青青來報仇,晚上來拍他的腦殼。
柳石頭臉色蒼白的點點頭:“知道了爹,兒子以後就做個啞巴,省著禍從口出。”
從此以後柳世元父子倆,再也沒出現在柳青青麵前。
至於林中虎五人, 三天以後,他們家人才報的官,捕快城裏城外找了幾日,也沒發現林中虎的蹤跡,後來也不了了之了。
柳青青在家忙活了兩天,終於把地窖蓋好了,她把出入口留在了牆角 ,上麵做了一個小門,底下是樓梯,現在水泥還沒幹,過兩天能徹底幹透,她就可以放箱子了。
而且地窖也不小,屋地下麵整個是地窖,使用空間能有20平米,放20幾個箱子沒問題。
屋裏地麵她也鋪上了水泥,上麵又鋪上青石磚,兩天以後水泥徹底的幹了,柳青青把東屋西屋四個大箱子,全都放到了地窖裏麵,放聚寶盆的箱子裏,金元寶已經有半箱子了,她大概的數了一下,已經有200多個金元寶了,她這輩子算是不缺錢花了。
她從地窖裏爬上來,關好了門,上邊重新蓋上青石板,青石板上又放上一個小櫃子,ok,完美,明天她就可以去鋪子了,對了,好像今天是立秋,眼瞅著就該收莊稼了,她得去小河村一趟,店鋪那就先不開了。
她去廚房做了口飯,簡單的吃了一口,又去院子薅了薅草,歸楞歸楞院子,這一天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天吃完早飯,她就來到了小河村,她又去雜貨鋪,給趙村長買了兩壇酒,兩包糕點,正好趙村長一家人都在家,趙村長一看見她,熱情的把她請到屋裏。
“青青,你來的挺是時候啊,我正打算通知你來收秋呢,玉米,紅薯,水稻都到時候,咱們北方冷,收莊稼都比別的地方早,不然待兩天就上凍了。”
“人我昨天就顧好了,都是咱們村裏的人,十文錢一天,中午迴家吃不管飯,本來打算明天收,既然你今天來了,那我就去通知大家,今天就給你家把地收了,早收完早利索,今年的糧食比去年的還貴,趁早賣了,還能賣個好價錢。”
柳青青笑著點點頭,她自然沒啥意見了:“行,全都聽叔的安排”
趙叔笑著點點頭, 就這樣,柳青青跟著趙叔一家子,和雇的一群村裏幫工,到了他家的十畝地,人多力量大,趕在天黑之前,十畝地就全收完了。
稻子一邊擱,就被婦女扔進一個木頭箱,打成了稻粒 ,紅薯裝筐裝袋抬上牛車,玉米這邊也裝好了車,一車車的糧食拉進四合院。
他們這邊拉糧食鬧出的動靜,惹的前後鄰居都出來看熱鬧,他們看著一車車糧食,又把他們羨慕壞了,他們知道柳老頭村裏有地,但是不知道有多少地,可看著一車車的糧食這數量,也知道地不少,起碼得有十畝八畝地。
白大嬸嫉妒的一跺腳,轉身就迴了院裏,此時,白玉石叉著腿,正在屋裏溜達呢,經過這些日子的休養,他已經能正常走路了,就是在走的時候碰到了,還是有點痛。
他看著他娘氣唿唿的臉,不解的問道:“娘,咋的了?怎麽外麵這麽熱呢。”
白大嬸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咬著牙嫉妒的說道:“還不是隔壁的小賤人,哼,你沒看見呀,她今年可是豐收了,糧食一車一車被拉進院子,老多了, 能賣不少銀子呢。”
白玉石黑著臉看向窗外,他現在一想起柳青青,就恨得他腦袋疼,底下也疼!
白大嬸歎了口氣,又接著說道:“唉,這日子不好過呀,綢緞莊給你爹的工錢又少了,米糧油的價格又漲了,昨天我去糧店買米,大米都已經漲到50文一斤了,白麵漲到65文一斤,就連那苞米碴子呀,都漲到了30文一斤,豆油漲的更多,竟然漲到了70文一斤,這誰吃得起呀。”
“肉才多少錢一斤呀,哦對了,肉也漲價了,昨天我買肉就花25文一斤買的,真是黑心的沒天理,以後肉也吃不起了!”
白玉石不愛聽的轉身迴屋,白大嬸撇撇嘴,她看糧食還得漲,明天她去買點苞米麵去,大米白麵他家也吃不起了,如今玉石也不能傳宗接代了,還吃啥大米白麵呀,她得把錢省下來留著養老了。
蓮花那死丫頭在姥家也不迴來,就在那躲懶,家裏家外都讓她一個人忙活,這個好吃懶做的丫頭,該說不說的,臭丫頭年齡也不小了,她是得琢磨琢磨,給這丫頭招個贅婿了,最好找個窮戶人家的小子,不然家庭條件好的,也不可能入贅到他們白家。
白大嬸來到後院,她伸著脖子看向老趙家,老趙家一大家子,孫男弟女一大堆,都快沒地方住了,家裏條件也是驢糞蛋子表麵光,也就比外地人強一點,要不她找媒人上門說說,不過太近了也不好,萬一上門打秋風,就那一家子跟狼似的,還是算了吧,她還是托媒人去村裏看看吧。
五畝地的玉米,柳青青讓人搬到了東屋下房,二畝地的水稻,三畝地的紅薯,她讓人放到了西屋下房,送糧的人一走,她趕緊插上大門,隔絕外麵窺探的目光。
她拍拍手上的灰塵,來到冬屋下房,玉米成堆的堆在地下,堆滿了三間房,要是賣糧,她還得搓成粒,這得錯到猴年馬月去呀,對了,她想起來了,以前她在她姥姥家, 也幫她姥搖過玉米,叫玉米脫粒機,是全鐵打造的,兩個大圓盤上麵有個口,把玉米往口裏一塞,再握著手柄搖啊搖的,玉米就拖好粒了,大概的結構她還知道,要不她去鐵匠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