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開海的重要(改)
後院通古代:開局秦始皇來敲門 作者:盛世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扶蘇就帶著李嫣然前往穀口縣了。
昨天兩人經過短暫的交談,便約好了時間在成為一起等待,然後出發前往穀口縣。
隻是這次短暫的交談,李嫣然沒有給扶蘇多少好臉色。
官道上,一輛馬車的前後有數十匹馬跟著。
馬車上,坐著一男兩女。
“阿湫。”
扶蘇打了一個噴嚏,摸了摸鼻子。
“是不是有人罵我了?”
“大公子又沒有幹什麽壞事,有誰敢罵大公子呢?”一道清新的聲音響起,隻是語氣有些不陰不陽的。
聲音的主人就是李斯的女兒,扶蘇的未婚妻,李嫣然。
她的旁邊還坐著她的侍女,名字叫小蘭。
李嫣然出行,怎麽可能沒有侍女服侍,就算扶蘇不同意,李斯也不會同意的。
除了侍女之外,還有一群護衛,他們是保護扶蘇和李嫣然的。
扶蘇白了李嫣然一眼,道:“怎麽你還在生氣嗎?我說了,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
隻是我真沒有想到,你竟然有經商的才能。”
李嫣然見到扶蘇後,就沒有給過扶蘇好臉色看,扶蘇也知道原因,自己辜負了李嫣然,責任在自己,因此沒有太多的計較。
李嫣然見扶蘇轉移話題,也不再調侃:“我喜歡經商,商人賺錢快。
有錢了,就能更多地幫助窮苦百姓。
不過,女子經商之人實在是太少了,甚至被人所詬病。再加上我父親是堂堂的左丞相。
因此我很少露麵,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我的才能。”
“原來如此。”扶蘇恍然大悟,“李相也真是的,應該早點告訴我你有這個才能。
而且你這麽做也是為了百姓,這麽好的事情,為何不讓所有人知道。”
“知道了又如何?大公子以前可是儒家之人,難道不知道女子不應該拋頭露麵嗎?”李嫣然自嘲道。
扶蘇瞬間尷尬得紅了紅臉,然後尷尬地笑了幾聲。
“以前我隻是太年輕了,不懂事。自從見過了仙人以後,我已經深刻醒悟。相信你幫我,一定能治理好穀口縣。”
李嫣然頓時激動無比,道:“大公子放心,我一定幫你。”
扶蘇用力的點了點頭,隨後臉色微紅的說道:“嫣然,你就叫我扶蘇吧,也不要稱唿我為大公子了,我們可是有婚約的。”
李嫣然翻了翻白眼,道:“婚約?大公子還記得呢,我都以為你已經忘記此事了。”
扶蘇尷尬地笑了笑。
隨後他就開始講起關於見到仙人的一切。
……
大明朝,太和殿。
朱元璋一大早就已經上朝了,朱標也參與其中。群臣三唿萬歲後就正式進入上朝流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一個宦官大聲地喊道。
中書省李善長率先站出來道:“啟奏陛下,皇後娘娘已經恢複如初,此事應該普天同慶。”
朱元璋頷首道:“你說得不錯,皇後病好了,確實是一件大事,這件事你來負責吧。”
“是,皇上。”李善長應道。
徐達開口道:“陛下,北元新帝登基,定然軍心動蕩,現在出兵打一場是最佳時機,可保邊關二十年平安。”
藍玉立馬說道:“陛下,微臣願意當這個先鋒。”
“藍玉,你莫要著急。”朱樉立馬出列道:“啟奏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朱元璋微微皺眉,道:“說。”
“兒臣要狀告藍玉,他昨日縱容手下欺壓百姓,強迫應天府大小賭坊,導致百姓怨聲載道。”朱樉指著藍玉,憤怒地說道。
仿佛藍玉做了十惡不赦的壞事一樣。
“藍玉,可有此事?”朱元璋問道。
“有。”
迴答的人不是藍玉,而是朱標。
所有人,包括老朱在內的所有人都懵了。
“大哥,你為何要這麽做?”朱樉問道。
“標兒,將你的理由說出來。”朱元璋沉聲道。
朱標立馬說道:“很簡單。兒臣要成立彩票作坊。”
旋即,朱標將彩票的概念說了一遍。
眾人聽完後,被朱標的奇思妙想給震驚到了,他們已經從彩票的構思中看出了背後那巨大的利益。
李善長上前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想法一旦成功,那就能給大明增加不少的收入。”
“李大人放心,我已經在做了,不日就能發行。”朱標說道。
“那實在是太好了。
隨後,朱標朝著朱元璋抱拳道:“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準奏。”
“父皇,兒臣想請父皇取消海禁。”
朱標話音剛落,群臣便開始議論起來。
李善長立馬說道:“太子殿下,海禁可是陛下下令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倭寇,海盜危害沿海百姓。
一旦取消海禁,萬一倭寇出現在沿海城市外,那豈不是讓大明沿海百姓出現在水深火熱中?”
“怕他們做什麽?”宋國公馮勝說道,“我大明將士北元都能驅趕走,小小的一個倭國豈能怕之。”
“說的好。”徐達說道,“不就倭寇嗎,他們趕來,我們就敢滅了他們。”
“不行。”又一個官員跳出來阻止,“陛下,海禁是為了沿海百姓的安危,豈能隨意解除。
這要是讓百姓們知道了,他們會以為朝廷拋棄他們,萬萬不可啊。”
“臣等附議。”
一時間站出來了很多官員,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是淮西的文臣。
“陛下,微臣認為可以開海禁。”劉璟開口道,“倭寇雖然會擾民,但是大明有大軍,豈會怕了小小的倭寇。
而且,一旦開了海禁,那麽大明就可以有無數商人出海行商,這會對朝廷帶來極大的稅收。”
“微臣附議。”
這時又有一群官員出現了,這群官員就是浙東黨。
淮西黨和浙東黨在朝堂上屬於兩個派係,相互爭鬥已久,朱元璋沒有過多的深究,隻是聽之任之。
見官員們有兩種答案,朱元璋也沒有說什麽,他早就已經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於是看向朱標,笑著問道:“標兒,你說說看,為何要開海禁?”
“是。父皇。”朱標應道。
隨後朱標麵對諸位大臣,道:“諸位大人,開海禁是因為,我不久前得到了一個消息,倭國有無數金山銀山。
其中有一座銀礦非常巨大,可開采四五百年之久。
開海禁,不僅僅是為了百姓們能出海謀生,更重要的還是為了這座銀山。”
昨天兩人經過短暫的交談,便約好了時間在成為一起等待,然後出發前往穀口縣。
隻是這次短暫的交談,李嫣然沒有給扶蘇多少好臉色。
官道上,一輛馬車的前後有數十匹馬跟著。
馬車上,坐著一男兩女。
“阿湫。”
扶蘇打了一個噴嚏,摸了摸鼻子。
“是不是有人罵我了?”
“大公子又沒有幹什麽壞事,有誰敢罵大公子呢?”一道清新的聲音響起,隻是語氣有些不陰不陽的。
聲音的主人就是李斯的女兒,扶蘇的未婚妻,李嫣然。
她的旁邊還坐著她的侍女,名字叫小蘭。
李嫣然出行,怎麽可能沒有侍女服侍,就算扶蘇不同意,李斯也不會同意的。
除了侍女之外,還有一群護衛,他們是保護扶蘇和李嫣然的。
扶蘇白了李嫣然一眼,道:“怎麽你還在生氣嗎?我說了,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
隻是我真沒有想到,你竟然有經商的才能。”
李嫣然見到扶蘇後,就沒有給過扶蘇好臉色看,扶蘇也知道原因,自己辜負了李嫣然,責任在自己,因此沒有太多的計較。
李嫣然見扶蘇轉移話題,也不再調侃:“我喜歡經商,商人賺錢快。
有錢了,就能更多地幫助窮苦百姓。
不過,女子經商之人實在是太少了,甚至被人所詬病。再加上我父親是堂堂的左丞相。
因此我很少露麵,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我的才能。”
“原來如此。”扶蘇恍然大悟,“李相也真是的,應該早點告訴我你有這個才能。
而且你這麽做也是為了百姓,這麽好的事情,為何不讓所有人知道。”
“知道了又如何?大公子以前可是儒家之人,難道不知道女子不應該拋頭露麵嗎?”李嫣然自嘲道。
扶蘇瞬間尷尬得紅了紅臉,然後尷尬地笑了幾聲。
“以前我隻是太年輕了,不懂事。自從見過了仙人以後,我已經深刻醒悟。相信你幫我,一定能治理好穀口縣。”
李嫣然頓時激動無比,道:“大公子放心,我一定幫你。”
扶蘇用力的點了點頭,隨後臉色微紅的說道:“嫣然,你就叫我扶蘇吧,也不要稱唿我為大公子了,我們可是有婚約的。”
李嫣然翻了翻白眼,道:“婚約?大公子還記得呢,我都以為你已經忘記此事了。”
扶蘇尷尬地笑了笑。
隨後他就開始講起關於見到仙人的一切。
……
大明朝,太和殿。
朱元璋一大早就已經上朝了,朱標也參與其中。群臣三唿萬歲後就正式進入上朝流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一個宦官大聲地喊道。
中書省李善長率先站出來道:“啟奏陛下,皇後娘娘已經恢複如初,此事應該普天同慶。”
朱元璋頷首道:“你說得不錯,皇後病好了,確實是一件大事,這件事你來負責吧。”
“是,皇上。”李善長應道。
徐達開口道:“陛下,北元新帝登基,定然軍心動蕩,現在出兵打一場是最佳時機,可保邊關二十年平安。”
藍玉立馬說道:“陛下,微臣願意當這個先鋒。”
“藍玉,你莫要著急。”朱樉立馬出列道:“啟奏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朱元璋微微皺眉,道:“說。”
“兒臣要狀告藍玉,他昨日縱容手下欺壓百姓,強迫應天府大小賭坊,導致百姓怨聲載道。”朱樉指著藍玉,憤怒地說道。
仿佛藍玉做了十惡不赦的壞事一樣。
“藍玉,可有此事?”朱元璋問道。
“有。”
迴答的人不是藍玉,而是朱標。
所有人,包括老朱在內的所有人都懵了。
“大哥,你為何要這麽做?”朱樉問道。
“標兒,將你的理由說出來。”朱元璋沉聲道。
朱標立馬說道:“很簡單。兒臣要成立彩票作坊。”
旋即,朱標將彩票的概念說了一遍。
眾人聽完後,被朱標的奇思妙想給震驚到了,他們已經從彩票的構思中看出了背後那巨大的利益。
李善長上前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想法一旦成功,那就能給大明增加不少的收入。”
“李大人放心,我已經在做了,不日就能發行。”朱標說道。
“那實在是太好了。
隨後,朱標朝著朱元璋抱拳道:“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準奏。”
“父皇,兒臣想請父皇取消海禁。”
朱標話音剛落,群臣便開始議論起來。
李善長立馬說道:“太子殿下,海禁可是陛下下令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倭寇,海盜危害沿海百姓。
一旦取消海禁,萬一倭寇出現在沿海城市外,那豈不是讓大明沿海百姓出現在水深火熱中?”
“怕他們做什麽?”宋國公馮勝說道,“我大明將士北元都能驅趕走,小小的一個倭國豈能怕之。”
“說的好。”徐達說道,“不就倭寇嗎,他們趕來,我們就敢滅了他們。”
“不行。”又一個官員跳出來阻止,“陛下,海禁是為了沿海百姓的安危,豈能隨意解除。
這要是讓百姓們知道了,他們會以為朝廷拋棄他們,萬萬不可啊。”
“臣等附議。”
一時間站出來了很多官員,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是淮西的文臣。
“陛下,微臣認為可以開海禁。”劉璟開口道,“倭寇雖然會擾民,但是大明有大軍,豈會怕了小小的倭寇。
而且,一旦開了海禁,那麽大明就可以有無數商人出海行商,這會對朝廷帶來極大的稅收。”
“微臣附議。”
這時又有一群官員出現了,這群官員就是浙東黨。
淮西黨和浙東黨在朝堂上屬於兩個派係,相互爭鬥已久,朱元璋沒有過多的深究,隻是聽之任之。
見官員們有兩種答案,朱元璋也沒有說什麽,他早就已經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於是看向朱標,笑著問道:“標兒,你說說看,為何要開海禁?”
“是。父皇。”朱標應道。
隨後朱標麵對諸位大臣,道:“諸位大人,開海禁是因為,我不久前得到了一個消息,倭國有無數金山銀山。
其中有一座銀礦非常巨大,可開采四五百年之久。
開海禁,不僅僅是為了百姓們能出海謀生,更重要的還是為了這座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