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四月三十日,隆重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似乎昨夜的屠殺如風吹落葉,沒有絲毫的影響。


    吉時。龍城百姓再次傾巢而出,擠滿了街道兩側,觀看新皇登基大典。望眼欲穿之下,終於有人喊道:“來了,來了。”眾人頓時來了精神,紛紛往前擠,引頸眺望。龍騎尉頓時緊張起來,揮舞著鞭子,將眾人往路兩邊趕。吃了苦頭之後,兩側的老百姓才安靜下來,老老實實地在待在警戒線之外。


    一列一眼看不到尾的隊伍浩浩蕩蕩,緩緩走來。


    最前麵的是十三人的吹鼓手,有的持竽,有的持笙,嗯嗯呀呀,吹著古老的雅樂。


    接著,是騎著馬的靜室令,走在馬路中間,跟在他後麵左右的是各騎一匹馬的兩位式道候。再後麵的是各騎一匹馬的兩位龍城尉。這個相當於開路的。


    隔了一段後,又是兩個吹竽的人在前麵引路,後麵是九個龍城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村主任),分三列跟在後麵,他們是鄉紳代表。亭長後麵,是龍城三十六坊的坊長(相當於現在的社區主任),他們也排成了三列。跟在他們後麵的是龍城尹苻謨。


    龍城尹相當於首都市長,位高權重,所以一般的府大人稱太守,唯有他與眾不同,稱“尹”。苻謨坐在一輛四匹馬拉的車子上,旁邊有六個持戟的士兵保護著。跟在後麵的都是他的部下:河橋河橋掾在左,功曹史在右,後麵是主簿、主記、從事三人居中,都部從事居左,別駕從事居右。


    地方官員之後,是中央政府官員了。司隸校尉、司隸主簿、司隸主記、廷尉明法掾、五官掾、功曹史、廷尉卿、廷尉主簿、主記、太仆引、宗正引。


    太常、太常外部掾、五官掾、功曹吏、光祿引從、太常主簿、主記、衛尉。太尉外督令史、西東倉戶等曹屬。太尉及下屬太尉主簿、舍人各一人,祭酒二人、司徒引從、司空引從、三公騎令史、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翊軍校尉、驍騎將軍、遊擊將軍、左將軍、前將軍、黃門麾騎。禦史中丞及下屬武賁中郎將、尚書郎、都官郎、司馬督、司馬史、典兵中郎、禦史、殿中司馬、殿中都尉、殿中校尉、侍中、散騎常侍、黃門侍郎中書監、秘書監、殿中禦史、尚書令、尚書仆射、尚書郎、治書侍禦史、侍禦史、蘭台令史等大小官員依次排列。


    這些官員根據爵位和品秩分別坐在不同的車上:九遊車、武剛車、雲罕車、闒戟車、皮軒車、鸞旗車、五時車,黃鉞車、金根車、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


    這之後,是六十匹流蘇馬,之所以叫流蘇馬,顧名思義,這些馬匹的鞍上披著有流蘇的織物,花枝招展。再往後是無人乘坐的七輛禦用車,分別是司南車、禦軺車、禦四望車、禦衣車、禦書車、禦藥車、豹尾車,裝著皇帝專用物件。


    蘭汗坐在金根車上,由九匹黑馬拉著,車上前後左右掛了五麵旗幟,叫五鷹旗。赤鷹旗、青鷹旗掛在左側,白鷹旗、黑鷹旗掛在右側,後麵居中的是黃鷹旗。過去慕容家是五燕旗,蘭汗認為鷹能壓製燕子,所以將五燕旗改為五鷹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子複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嘶鹿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嘶鹿鳴並收藏王子複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