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將軍,右翼蒙古動了!”


    斥候急匆匆地入內,匯報最新戰況。


    安國聞言迅速來到堪輿圖麵前。


    這段時間明軍也不是什麽都沒做,在京軍戰兵斥候統率之下,不斷偵查刺探草原軍情,繪製堪輿圖。


    “什麽方向?”


    “答闌特裏溫!”


    “這是什麽鬼地方?”


    安國一愣,隨後急忙看向堪輿圖。


    斥候上前圈出了此地,並且解釋道:“這是一片平原,絕佳的騎兵衝鋒之地。”


    “這樣看起來,雙方都是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啊!”


    安國摸著下巴思索著,目光也變得淩冽了起來。


    “雙方兵力如何?探查到了嗎?”


    “達延汗得到了科爾沁部落三萬鐵騎相助,明麵上的兵力高達七萬,都是弓馬嫻熟的鐵騎,此外還有兩萬輔軍步兵!”


    “亦不剌、滿都賚這些右翼蒙古領主隻有三萬兵力,不過火篩的蒙郭勒津部落似乎也要加入戰場,一同對抗左翼大軍,保底估計右翼兵力當在五萬左右!”


    右翼蒙古五萬大軍!


    左翼蒙古九萬大軍!


    看起來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但問題在於,左翼有科爾沁相助,右翼自然也有大明相助。


    隻要蒙古左右翼一直處於互相征戰攻伐的狀態,這對大明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傳令給王瓊,讓他立刻趕來東勝城駐守!”


    “我要親率一萬大軍出塞,以防亦不剌、滿都賚這些廢物直接被人一口給吞掉了!”


    斥候當即領命而去。


    安國隨即也做好了出戰準備。


    可是正當這個時候,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將軍,大將軍令!”


    聽到這話,安國神情一變,急忙單膝跪地。


    大明軍中現如今隻有一位“大將軍”,那就是大明中山侯湯昊!


    也隻有湯昊,才當得起三軍將士對他“大將軍”的尊稱。


    斥候將密信交給了安國,後者讀完後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笑容。


    “太好了!”


    “侯爺已經掃滅了女真部落,正趕往大寧的路上!”


    “此外馬永和鄧伯顏也完成了五府的事宜,即將抵達此地,配合我們攻略河套!”


    聽到安國這話,一眾將佐都是欣喜不已。


    中山侯橫掃了遼東,屠滅了女真,那麽遼東局勢平定,接下來就是攻略大寧。


    隻要中山侯爺奪迴了大寧,那麽河套之地就不再是孤懸在外,而是可以與大寧互相策應,鉗製蒙古東進南下襲擾!


    大明北疆防線,將會重新煥發出生機!


    “先不要急著高興!”


    安國沒好氣地看向一眾將佐。


    “我們可是和侯爺同時出兵,現在侯爺橫掃了遼東,又進軍大寧,可是我們卻在這兒還無任何建樹!”


    “接下來蒙古左右翼的這一仗,我軍勢必要有所斬獲,否則等馬永和鄧伯顏到了,你們這些家夥一個個地都等著挨罵吧!”


    一眾將領聽後哄笑不止。


    昔年追隨中山侯湯昊的一眾將領,可謂是脾氣秉性個個不同。


    比如中山王徐達後人徐天賜,就是出了名的老成持重,喜怒不形於色,也最是受中山侯器重,每每需要有人坐鎮後方,那都是徐天賜莫屬。


    當然也有脾氣暴躁的,比如馬永這個家夥,當年進入京軍時就是出了名的刺頭,還敢公然挑戰中山侯爺,被暴打一頓後丟進了斬配營,其火爆脾氣就連湯侯也頭疼不已。


    偏偏這小子和鄧伯顏去了一趟倭國,立下了大功,因此加官進爵,成了主力戰將之一。


    可以想象,等到這馬永抵達之後,他那狗嘴裏麵肯定吐不出象牙來!


    “整軍!”


    “備戰!”


    安國意氣風發地下令道。


    “看了這麽久的熱鬧,也得活動活動筋骨了!”


    與此同時,大明帝都。


    楊一清眉頭緊鎖,焦芳沉默不語。


    皇大明皇帝朱厚照也是皺眉不展。


    他們今日在對賬,結果越看越心驚,越看越膽寒。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糧食的問題。


    國庫裏麵的錢和糧,那都是有紅線。


    雖然大明征服了倭國,從倭國攫取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錢財方麵一直都還算穩定,收支得當。


    但是糧食存量卻是日益減少,甚至現在都跌破了紅線。


    一旦某地再出現什麽天災,朝廷甚至連賑災的糧食可能都籌措不出來,這也就意味著問題已經極其嚴重了。


    焦芳這個戶部尚書還算盡職盡責,但是問題在於他聲名狼藉,下屬也都是公事公辦,所以直到今日焦芳才陡然察覺此事,立刻就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不敢怠慢,急匆匆地找到了內閣首輔楊廷和,楊廷和何等人物,一眼就看出了此事的嚴重性,拉著他就來麵聖。


    三人就此一條條的開始對賬,最後結果卻是,戶部真沒少花,而且還都是該花的花。


    比如大明征服倭國之後,向倭國派遣了共計三萬駐軍,這些駐軍的生活物資都是大明和倭國各自承擔一部分,這無疑又給大明財政增添了一筆極大開支。


    此外中山侯湯昊和靖虜伯安國同時率軍出征,等同於是雙線作戰,耗費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最主要的,還是中山侯湯昊所提的修築邊牆。


    這項國策征召了大量民夫,包括那些從倭國運送而來的倭奴在內,總共有將近八萬人,每天吃喝同樣是一筆極大開銷。


    這般耗費之下,國庫糧食不見底才怪!


    即便朝廷早就動用國庫錢財向民間購買糧食,但是巨大消耗之下,國庫也有些撐不住了。


    楊廷和將這一條條清晰明確地羅列了出來,隨即神情鄭重地看向朱厚照。


    “陛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國朝支撐不住同時雙線作戰,必須召迴中山侯!”


    這是楊廷和唯一能夠想到的解決辦法。


    河套的重要性,楊廷和同樣清楚。


    兩害取其輕,現在唯有勒令中山侯湯昊還朝,才能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


    “據兵部所報,中山侯已經橫掃了遼東,繳獲了大量的牛羊馬匹,正在運送迴朝。”


    “臣以為既然遼東戰事已定,那完全可以放緩一下腳步,等到靖虜伯經略河套之後,朝廷可再次出兵大寧,重新構築北疆防線!”


    “相比於河套和遼東,大寧之地並沒有那麽重要!”


    朱厚照聽後一陣沉默。


    “大寧之地,關乎到我大明重鑄北疆防線,所以絕不可能半途而廢!”


    “可是陛下,國庫那邊……”焦芳滿臉焦急地開口道。


    朱厚照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這樣吧,朕會從內帑調撥二十萬的銀錢給國庫,戶部想辦法全部賣出去換成糧食!”


    “就算是要砸鍋賣鐵,朕也要打贏這一仗!”


    皇帝陛下態度極其堅決,楊廷和與焦芳也無話可說。


    事實上,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從內帑往國庫裏麵調錢的。


    就連被譽為“中興之主”的先帝爺,那都是想方設法地從國庫往自己小金庫裏麵送錢。


    這樣一比較起來,當今皇帝陛下確實更顯英明神武!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