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好理解。


    女真一族表麵上臣服大明,實際上各自為政,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看哪個部落不順眼了,想打就打!


    看哪個地方豐收了,想搶就搶!


    至於大明朝廷以及遼東都司的命令,那也是想聽就聽,不想聽當你是在放屁!


    這一切還是源於大明對待四夷的羈縻製度


    不隻是遼東,還有西北、西南等地,朝廷對待這些外邦異族,先前一直采取的都是羈縻控製,以夷製夷!


    而方才韓輔提及的那些衛所,其實也是羈縻衛所,各級官員皆由本族酋長擔任或推薦,可世襲罔替,而朝廷通過封職、賞賜、給予互市權力等方式激勵其為中央王朝服務。


    蒙古、女真各族在朝貢時,首領親赴京師獻上精良土產以表臣服和尊崇,而朝廷則賞給玉帛、衣帽以示關懷和支持。


    蒙古、女真等部族可用當地漁獵產品,換取遼東地區的耕牛、農具、食鹽、布匹等必需生產、生活資料。


    說白了,這就是一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遮羞布。


    隻要你表麵上願意臣服大明向大明稱臣納貢,那我們就可以不用打仗,還開互市互相交易!


    對於大明朝廷而言,這是故意如此,誰都不想去管理這些野性難馴的外邦蠻夷,索性讓他們自己管自己,隻要不鬧出大亂子就行了。


    而對蒙古女真諸部落而言,隻是表麵上臣服了大明,部落還是自己那個部落,不但可以與大明互市取得生活所需,而且時不時地還可以入朝覲見,白白得到一些賞賜,何樂而不為呢?


    你好我好大家好啊!


    但前提條件是,你必須要聽話!


    你不能享受著大明王朝給你的賞賜,暗地裏又掉頭劫掠大明百姓啊!


    麵子裏子全都讓你給占了,好處也全被伱給得了,這世界上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遼東苦寒,你不事耕種,部落活不下去了,就隻有去搶,這一點也可以理解。


    但是你為什麽不可以去搶其他部落,去搶蒙古人呢?


    為什麽非要來搶大明百姓呢?


    真以為大明是軟柿子嗎?


    殺掠無數,罪行累累,還有什麽可爭辯的?


    韓輔取出了一張堪輿圖,這是他送給中山侯湯昊的第一份禮物。


    “湯侯請看,散居白山黑水一帶的女真族,經過長期戰爭、遷徙、融合,逐步分化為建州、海西、東海(又稱“野人”)三大部分,由奴兒幹都司管轄。”


    “但宣德年間廢置奴兒幹都司,將其內遷至遼東都司,等同於是將奴兒幹這塊廣袤沃土送給了女真蠻夷!”


    嗯,永樂皇帝要罵,宣德皇帝也要罵,誰讓他們不當人,根本不顧遼東軍民的死活呢?


    湯昊選擇性地忽略,畢竟人家韓輔有這個底氣和資本。


    這幾十年來要不是他韓輔鎮守遼東,大明遼東早就亂成一鍋粥了,大明皇帝和朝堂公卿哪裏還能風花雪月歌舞升平?


    “建州女真主要居住於明朝撫順關(今遼寧撫順東)以東,鴨綠江以北及長白山南麓地區;東海女真主要散居於長白山北麓、烏蘇裏江濱海及黑龍江中下遊地區;海西女真則主要居於鬆花江及其上遊的輝發河、烏拉河以及東遼河流域。”


    “其次,朵顏三衛也遷徙至遼東境內,與女真部落混雜而居,這些部落,是地緣集團,已經形成為村落,基本上是一個部落在一個村莊,也有兩個兀良哈部落和一個女真部落混雜而居的情況,沒有一個部落分住兩地的。”


    湯昊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了笑容。


    兀良哈啊!


    赫赫有名的朵顏三衛。


    永樂皇帝的雇傭軍,大明王朝的反骨仔!


    還曾在土木之禍中背刺大明王朝,給了大明王朝狠狠一刀!


    這倒是個不錯的消息,跟“買一送一”一樣,索性一次性將這些反骨仔、二五仔全都給解決了!


    “然後,建州女真的家是小家庭,是一家一戶,小家小戶,建州女真的分家是先長後幼,結婚則分居,每個小家的青壯承擔著部落和部落聯盟承擔參加狩獵和戰爭的義務,有分得狩獵和戰爭所獲的權力……”


    “而後在建州女真的部落裏,存在著大量的擄掠來的漢人奴隸和朝鮮人奴隸,這些雜碎就是一群茹毛飲血的蠻夷,劫掠之後還要將我漢人子民抓迴部落做奴隸……”


    聽到這話,湯昊眼神再次變得冰冷了起來。


    這確實是明確記載在史書上麵的。


    建州野豬皮劫掠大明,抓走百姓充當奴隸。


    自永樂二十二年至宣德八年十年間,漢人奴隸自建州女真逃來朝鮮,被朝鮮政府送還遼東都司的有“五百六十六名”;至景泰三年間“在先人口陸續逃來轉解遼東共該八百三十四名,又於近年遼東等處被掠人口,或逃來小國邊邑,或野人帶來遂為邊將收奪,節次解送共計一百六十九名”,共計一千零三人。


    此外,大明派遣官員直接從建州左衛討還被擄為奴的漢人為五百六十六人,總計一千五百多人。


    此後,這種從建州女真逃來朝鮮的漢人奴隸,在《李朝實錄》上,一直不絕於書。


    建州女真的人口不過一萬五、六千人,逃亡的漢人奴隸和建州女真人口的比例是一比十,而得以逃脫的隻能是少數,絕大部分仍處於被奴役地位,天知道這些建州野豬皮究竟抓了多少漢人子民充當奴隸,被他們奴役壓榨!


    所以,你們這些該死的建州野豬皮,有什麽資格叫囂什麽“七大恨”?


    劫掠大明百姓,抓走大明子民為奴隸,最後被大明報複性地“犁庭掃穴”一直打壓,還有臉叫囂什麽“七大恨”,叫囂什麽大明王朝的殘暴統治……


    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有一個難題在於,女真人大多生活在山地之中,生長繁衍在“高山峻嶺,帶江連排”,所活動的地方都是“山路險惡,騎不並行”,這就給王師進剿建州女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此外建州女真受大明和朝鮮先進文化的影響,其生產力有了迅速發展,這在建州女真的生產工具上表現特別明顯,以往他們是“屈木為鐙,削鹿角為鏃,今鐙鏃皆用鐵”,而後也開始了冶煉鐵器,宣德八年朝鮮邊將崔閻德進攻建州衛,在其繳獲中,有鎧甲、角弓、鐵鏃、環刀、槍刀、鼓、馬鞍、弓袋、以及牛馬等,其中大量是鐵製兵器……”


    這一點,更是作證了建州野豬皮的卑劣下作。


    說白了,建州野豬皮就跟那些倭人一樣卑劣。


    接受中原王朝的賞賜,學習中原王朝的先進文化,帶動自身部落發展,然後又趁著中原王朝疲軟無力的時候,掉過頭來狠狠劫掠襲擾,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被痛打了一頓後就開始老實安分,積蓄好了實力又開始劫掠襲擾,最後還有臉喊出什麽“七大恨”……


    惡心!


    “所以,王師不可輕視這些女真蠻夷。”


    “他們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並且有了很精銳的農具和軍械,耕作是鐵鏵牛耕,戰爭是弓矢槍刀,角弓鐵鏃,鋼槍鋼刀,再加上這些女真蠻夷身強體壯精通騎射,戰鬥力足以與我大明將士媲美……”


    韓輔將自己記錄下的一切信息,全都告訴了湯昊。


    “這些蠻夷因為遼東苦寒,所以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進行創造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比如那所謂的歧州衛,就是別成一落,八十餘戶,居於建州衛和建州左衛之間,是建州女真的一個村落,不事農業,以作賊為事,所虜人馬,轉賣深處,以生為利!”


    “在這岐州衛的帶動下,建州衛、建州左衛莫不如此,紛紛以劫掠為榮,以劫掠作為部落生存和傳承的主要方式,畢竟狩獵的收獲遠不如戰爭的繳獲,即便死在劫掠途中,他們也會被視為部落的勇士……”


    湯昊聽得有些牙疼。


    這都是一群什麽該死的蠻夷畜生!


    七大恨?


    恨你娘啊!


    翻翻史書看看你們自己做過的種種惡行,再來談什麽“七大恨”!


    還沒與韓輔交流之前,湯昊對於女真蠻夷更多的是忌憚,畢竟將大明王朝取而代之的正是這些建州野豬皮!


    但是現在嘛,忌憚就直接變成了無窮無盡的殺意。


    一群不知恩義的卑劣雜碎,跟那倭民一樣,卑劣下作,令人作嘔!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直接殺光誅盡便是!


    當年成化帝下達的命令,可是“搗其巢穴,絕其種類”,殺到這群雜碎蠻夷亡族滅種!


    可惜趙輔和朱永都未盡全功,給了這些建州野豬皮一線生機!


    現在,湯昊帶著他的精銳戰兵來了,還深入了解了一下這些雜碎的卑劣之處,那他自然要彌補這個遺憾。


    “傳令給朝鮮方麵,出兵三萬配合我大明進剿建州蠻夷!”


    朝鮮對女真蠻夷的痛恨,絲毫不輸於大明。


    畢竟女真蠻夷劫掠最多的,反而是朝鮮,因為朝鮮好欺負啊!


    所以此刻大明勒令朝鮮出兵配合,進剿女真蠻夷,想來他們會高興得很!


    “此外遼東都司出輔兵一萬,以熟悉地形、驍勇善戰者為先!”


    “本侯將統率五萬大軍,犁庭掃穴,徹底屠滅這些雜碎蠻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