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義興死了。


    但大內氏的債不能就這麽算了。


    湯昊冷冷地看向了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


    “給你們二人一個立功的機會。”


    “本侯會給你們一人一支兩千人戰兵,前去剿滅那些偽裝成倭寇劫掠我大明沿海的地方大名!”


    “勝仁對吧?什麽時候你剿滅幹淨了,什麽時候本侯給你辦即位大典!”


    “還有足利義維,什麽時候你殺幹淨了迴京都,本侯讓你坐上幕府將軍的位置!”


    此話一出,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都是渾身劇震!


    足利義維是因為欣喜,他最害怕的就是親爹中山侯強行將他扶持成了幕府將軍,然後直接就領兵走了,那他絕對會尚有殘餘勢力的細川氏和大內氏給撕成碎片!


    自從應仁之亂後,這幕府將軍手中直屬軍隊被徹底打散粉碎,這也是為何室町幕府統治力下降,地方大名各自為戰不再聽從幕府號召的真正原因。


    失去了軍隊,沒有了武裝,幕府還拿什麽去壓製地方大名?


    而且正是因為這一點,應仁之亂後的幕府將軍,包括足利義稙、足利義澄等人在內,全都淪為了權臣操縱的傀儡,比如細川政元就是最好的例子,憑借細川氏的家族武裝,行那廢立將軍、操縱幕府之事!


    所以,足利義維想要坐穩自己的將軍大位,想要避免淪為傀儡,他就必須先行鏟除細川氏和大內氏,並且趁機組建起一支獨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這樣才可以長治久安!


    到時候即便親爹中山侯走了,他足利義維也可以憑借自身實力壓服地方重現室町幕府的輝煌!


    更別提此刻親爹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率領無敵的大明戰兵出去鏟除異己,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足利義維再次跪倒在湯昊腳前,就想給親爹舔舔鞋子,以此表明自己的激動與感恩之情。


    好在湯昊反應迅速,又是一腳踹了過去,這才沒有被惡心到。


    勝仁大兄弟此刻也是異常興奮,他也想跪地給親爹中山侯舔舔鞋子了。


    說起來,皇室朝廷比之幕府的處境還要淒慘萬分。


    明明是日照大神的尊貴後裔,卻自從鐮倉幕府建立之後,大和國的一切權力全都被這幕府給竊取了去,以致於現在天皇逐漸淪為傀儡吉祥物都快是深入人心的事情了。


    他勝仁想要複古王政,想要重振皇室,那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最好是可以壓服天下大名的那種!


    可惜他現在沒有,但是親爹中山侯給了他這樣一支無敵之師!


    那還說什麽?


    直接開始鏟除異己啊!


    二人都不傻,二人都有著各自的雄心壯誌。


    一個想要重振幕府,一個想要複古王政,所以麵對湯昊給出的這個機會,那是既激動又興奮。


    反正那些個地方大名,不尊皇室也不尊幕府,殺了就殺了,沒人會心疼。


    至於他們是不是真的偽裝成倭寇出海劫掠過大明沿海地區,足利義維不在意,勝仁大兄弟不在意,中山侯湯昊更是不在意。


    事實上,湯昊就是要這兩個野心勃勃的家夥,借助這次機會鏟除異己培植黨羽,然後在倭國境內形成兩股勢力,一方是天皇朝廷,一方是室町幕府,都是倭國子民認可的統治中樞啊!


    接下來可就有好戲看了,至少百十年內這倭國是消停不下來了。


    再者經過此事之後,這些倭國大名也會長長記性,對大明王朝的恐懼刻進骨子裏麵。


    別說什麽再次偽裝成倭寇出海劫掠了,經過這麽一次血洗之後,他們甚至聽到“大明”二字都會因此發抖,這才是湯昊想要看到的效果!


    湯昊計算了一下時間,然後給出了期限。


    “三月為限!”


    “你二人要通力協作,不得互相爭鬥,聽明白了嗎?”


    嗯,親爹就是親爹啊,還貼心地給他們加上了限製,不得在此刻爭鬥。


    換句話說,親爹是在告訴他們,除了二人不得互相爭鬥外,其他那些地方大名隨便打殺隨便清洗。


    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再次對湯昊千恩萬謝,然後就各自帶著兩千戰兵出發了。


    足利義維這邊還是老樣子,馬永和鄧伯顏率領的兩千戰兵。


    而勝仁大兄弟則是畢竟會選,挑選了雷雄和常闊海這兩個痛恨倭人的莽夫統帥兩千戰兵出征了。


    湯昊給這四位將領下達的命令隻有一個,盡可能地屠戮倭國青壯,盡可能地搜刮倭國財富,盡可能地散播大明戰兵的威名……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要求,盡可能地殺戮!


    待得他們走後,京都內還有六千戰兵,自然也沒有閑著。


    在湯木與左一刀等諸將的率領下,這六千戰兵挨家挨戶地對倭國貴族展開了清算與屠戮!


    不得不承認,每一個國家的都城,那都是貴族雲集之地。


    別看勝仁大兄弟這些倭國王室日子過得淒慘,連舉辦典禮安葬死人的錢都沒有,但是這些倭國貴族卻一個個富得流油。


    就好比大明王朝的地方士紳和朝堂縉紳,這些在京都的倭國貴族,其實就是地方大名在統治中樞的代言人,為地方大名守護利益,背後基本上都站著一兩個的大名勢力。


    當然也有類似於倭國王室這樣的老牌倭國貴族,比如伊勢貞宗這位幕府大臣,出身就比較高貴,在倭國貴族裏麵威望很高。


    當他眼見中山侯準備對京都內的貴族動手時,這個老家夥立刻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急匆匆趕來了室町幕府求見湯昊,直接代表倭國貴族跪地求饒。


    “大明天使在上,我等願意獻出家產,以換取全家老小的安危,還請大明天使高抬貴手……”


    伊勢貞宗不但跪了,他代表得貴族團體也跪了,而且跪得很是徹底。


    獻出所有家產,隻求活命,此外別無選擇。


    畢竟足利義澄、大內義興、足利義稙和細川高國等權臣的腦袋全都被懸在了室町幕府門口,任誰見到這一幕都會驚懼不安恐懼萬分!


    這些該死的明人,簡直就是暴虐無道啊!


    不是說什麽大明是禮儀之邦嗎?


    不是說什麽大明一向寬宏大量嗎?


    不是說什麽大明一向舍己為人扶持藩屬國嗎?


    看看這些明軍在大和國犯下的種種罪行吧,他們簡直就是屠夫劊子手!


    直到此刻,所有倭國人才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家之所以對外講究仁義道德,一副老好人的和善模樣,那是人家不屑於跟你們這些藩屬國計較清算。


    但是倭國一再有地方大名偽裝成倭寇出海劫掠大明沿海,以致於這位老實人徹底發怒了,不但血洗了對馬島,而且還直接出兵登門清算,反倒是倭國現在撐不住了。


    他們隻想盡快獻出錢財,盡快送走這些明軍!


    這就是倭國貴族的一致想法。


    就算那足利義維和後柏原天皇此刻正在興風作浪,但幕府和天皇的爭權奪利,大家也能夠接受,畢竟這都是老生常談的事情了。


    大不了等明軍走後,這些倭國貴族和地方大名努努力,消滅掉其中一支勢力,大和國就可以重新安定下來了。


    所以,要跪,而且必須跪得滑溜!


    倭人骨子裏的奴性,在這一刻彰顯得淋漓盡致!


    對此湯昊沒什麽好說的,隻能篩選出了一些與倭寇大名有關聯的貴族屠戮之後,就暫停了對他們的清算。


    這些貴族留著也是不錯的工具人,都是現成長勢不錯的好韭菜,等到十年後還可以再來收割一批。


    三月時間一晃而過,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都按時迴京。


    隻是相比於之前離京的謹小慎微,此刻二人那可真是走路帶風腰板都挺直了。


    事實上,在血洗了幾個還試圖反抗的大名家族後,二人所過之處幾乎是望風而降,也變成了變相的爭搶地盤。


    得益於親爹中山侯先前的提醒,足利義維與勝仁大兄弟也保持著一定的默契,所以足利義維向西,將九州地區、中國地區和四國地區收入囊中,但凡不願臣服的地方大名全部都被他給屠戮了個幹淨,這三個地區因為靠南所以也是倭寇大名盤踞之地,馬永和鄧伯顏殺起來絲毫不曾手軟;而勝仁大兄弟則是轉向東北,將中部地區、關東地區和北部地區收入囊中,至於更北邊的北海道因為時間有限他還沒來得及去。


    至於京都所在的關西近畿地區,二人則是保持著克製,伱降服一家大名,我就去找另外一家,反正二人現在的勢力可謂是分庭抗禮,並且此次迴京都帶迴來了一支萬人的武士力量,一方麵是為了震懾對方,另一方麵則是頗有些威懾明軍的味道。


    畢竟他們二人合兵一處,共計兩萬大軍,而明軍隻有一萬人,還是異地作戰,怎麽算勝算都不大。


    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看得出來親爹中山侯有些不安好心,而且短時間內還沒有離開大和國返迴大明的架勢,這怎麽可以忍受?


    要是中山侯繼續率軍留在這裏,那大和國還算什麽國家?


    難不成中山侯成了大和國的太上皇不成?


    所以二人互通心意後,就演變出了這副即將“逼宮”的架勢。


    當然,因為京都還在明軍掌控之中,所以這兩萬大軍並不能進入京都,隻能臨時駐紮在京都城外。


    二人都是帶著明軍迴到了京都,再次麵見親爹中山侯。


    湯昊聽完他們的匯報之後,眼中寒光閃動,卻並未開口。


    他又不是傻子,何嚐看不出這兩個家夥的示威。


    所以啊,這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翅膀硬了就想要罵娘!


    湯昊也不廢話,水刑大禮包再次安排上。


    這一次二人在掙紮嘶吼的時候硬氣多了,結果不出預料地遭受了一頓毒打,然後又被拖下去享受水刑大禮包了。


    安排了這兩個蠢貨,湯昊隨即看向了一眾將領。


    “馬永、伯顏、雷雄和闊海,你們四人就算了,功績足夠了。”


    “其他的兄弟,誰想出去練練手,把城外那兩萬倭軍給屠了?”


    一時間,諸將爭鋒,紛紛跪地請纓,想要再撈些功績。


    最後還是一起分潤功勞,安國和湯木各領四千戰兵,帶著諸將出手。


    為什麽說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是蠢貨呢?


    因為他們稍微有點兵力就開始飄了。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認識到,倭軍與明軍之間的巨大差距。


    在魯密銃與三眼銃麵前,這些臨時拚湊組建而成的倭軍,哪怕兵力高達萬人,也根本就不是四千明軍的敵手,明軍唯一忌憚之處就是倭軍的重弓,可惜射程卻遠不如魯密銃。


    是日夜中,明軍雙線開戰,安國和湯木各領一軍突襲城外倭軍大營。


    明軍以逸待勞,倭軍長途跋涉,正是軍心不穩武士疲憊的時候,以致於倉促之際竟是被明軍輕易攻入了大營。


    霎時間槍聲大作,火光衝天,這些臨時拚湊的倭軍習慣性的家族報團各自為戰,最後結果就是被明軍一一擊敗,麵對犀利的魯密銃與恐怖的三眼銃,他們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接連倒在了血泊之中。


    三日之後,當神情麻木的足利義維和勝仁大兄弟再次享受完了水刑套餐,走進室町幕府後,卻見到了自己剛剛收入麾下的大名腦袋,一顆顆整整齊齊地擺在他們麵前。


    刹那間,無盡恐怖和驚懼頓時席卷了二人,他們還沒來得及思考,身體就本能地做出了反應,癱軟在地上,下麵更是有莫名液體流出。


    湯昊麵無表情地看著二人得醜態,冷笑道:“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如果你們下次還敢再犯,本侯不介意直接宰了你們,換上兩個比較聽話的傀儡,聽明白了嗎?”


    傀儡!


    還是傀儡!


    他們掙紮了這麽久卻沒有想到還是他人的傀儡!


    不一樣的是,以往天皇是幕府的傀儡,而幕府將軍又是幕府權臣的傀儡。


    但是現在,他們都是大明的傀儡,是這個大明中山侯的傀儡!


    換句話說,大和國這一次,隻怕是要完了!


    大明王朝以一種蠻橫霸道的姿態,直接介入了大和國政事,還要操縱他們這一個天皇一個幕府將軍淪為傀儡!


    二人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無盡懊悔!


    他們將會淪為……大和民族的千古罪人啊!


    湯昊輕笑了一聲,也不廢話,將那貴族代表伊勢貞宗喚了出來。


    “好了,現在人到齊了,讓我們一起談談倭國的未來吧!”


    湯昊看向三人,取出了早就擬定好的條約。


    “你們三人,一個是倭國大王,一個是倭國幕府將軍,一個是倭國貴族代表,都是此時此刻倭國最具有權勢的人物。”


    “那麽,咱們這就開始吧!”


    湯木上前,分別給三人發了一份條約。


    “《正德辛未條約》?”


    三人翻開一看,然後全都臉色蒼白地滿臉絕望。


    “其一,自即日起,倭國廢除“天皇”稱號,改以“倭國國主”自居,曆代倭國國主大王更迭,都必須上報大明王朝,由我大明皇帝陛下下旨冊封,未得旨意而擅自稱王者,大明天兵必定討伐剿滅之!”


    “其二,倭國全境由我大明常年派遣駐軍,包括但不限於各大港口、礦產所在地等等,大明天兵可以隨意調動倭國地方物料為己所用,包括地方倭人勞力在內,敢有反抗不從者格殺勿論!”


    “其三,倭國京都防衛權交由大明天兵接管,包括倭國國主的禁衛軍與室町幕府的護衛軍,同樣交由大明天兵出任,京都內包括倭國國主和幕府將軍在內不得有超過百人的武裝力量!”


    “其四,倭國身為大明藩屬國,必須履行藩屬國的義務,每年由幕府將軍親自入明朝貢,聆聽大明皇帝陛下教誨,而大明貴為倭國宗主國地位,倭國必須無條件服務大明,包括但不限於戰時提供錢糧輜重等等……”


    “其五,倭國享有獨立治民權,但駐軍天兵非是倭國子民,倭國不得擅自處置駐軍天兵,大明將會派遣駐倭大臣與駐倭大將軍統一指揮調度駐倭天兵,倭國無權幹涉……”


    “其六,倭國境內一切礦產包括金礦銀礦在內,均為大明天朝所有,倭國不得擅自開采,一應發現格殺勿論……”


    “其七,倭國各地大名不得擁有超過千人武裝力量,一應發現抄家滅族格殺勿論……”


    “其八,自即日起兵庫津為我大明天朝港口,大明水師駐倭基地,任何倭國船隻不得從兵庫津出行……”


    “其九……”


    長達三頁的密密麻麻條款,徹底摧毀了足利義維、伊勢貞宗和勝仁大兄弟的心理防線。


    即便他們還沒有看完,但是他們都清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和國……徹底完了。


    一旦答應這些條款,大和國將會淪為大明的奴隸國,喪失掉所有主權不說,一切財富、資源甚至包括百姓子民,都會被大明予取予求!


    這樣的大和,還算什麽國家?


    “當然,你們也可以不同意。”


    湯昊冷笑著開口。


    “若你們真有這個膽子,那本侯就會率領大明戰兵,從血洗京都開始,將你倭國全部屠戮一遍!”


    “至於你們三人,全族皆戮,斬首祭天!”


    三人聽到這話,徹底陷入了絕望之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