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庫津易主。


    戰鬥僅僅持續了一個時辰就結束了。


    主要原因還是雙方兵員的戰鬥素質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麵。


    此次湯昊率領的一萬戰兵,那是從京軍戰兵六大迎裏麵篩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他們都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精銳戰兵,平日裏隻需要進行訓練不需要像之前那般承擔任何徭役。


    正因為如此,長年訓練之下,這些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的精銳戰兵,一個個都是高大威猛,身上沒些肌肉都不好意思稱為精銳,戰陣更是成了他們深入骨髓記憶的東西,可以隨時與同伴結陣絞殺敵人。


    更別提此次所有戰兵都配備上了魯密銃和三眼銃,這二者的殺傷力不用多言,在火器尚未普及的倭國,根本就是難以抵禦的恐怖利器。


    倭國地域麵積狹小且耕地麵積稀少,所以他們的農耕技術與手工業水平與大明相比,可以稱為落後,從而導致很多物資稀缺,比如說甲胄。


    真正擁有甲胄並且用得起甲胄的武士,可能也就是赤鬆五郎這種貴族成員了,其餘那些武士身上穿著各式各樣的劣質甲胄,別說抵禦火銃的恐怖殺傷力了,他們連大明戰兵的弓箭都擋不住。


    再加上有心算無心之下,這次夜襲出乎意料的順利。


    因為上到赤鬆氏家主赤鬆五郎,下到兵庫津的倭人子民,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些明人竟然不是來經商的,而是來屠殺他們的。


    長期以來,倭人對大明的印象,都是那推崇仁義的天朝宗主國,從未做過恃強淩弱的事情,反倒是為了維持天朝宗主國的顏麵,一直推行“厚往薄來”的朝貢體係,但凡倭國前去大明朝貢了,靠著那些大明迴贈的賜禮都可以大賺一筆。


    說的好聽點,這是天朝宗主國的大氣與威儀。


    說的難聽點,這就是妥妥的貴族家裏的傻兒子!


    然而,今天這個傻兒子發怒了,他竟然突然暴起殺人了!


    種種原因之下,所以這根本就是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赤鬆氏所有武士青壯很快就被殺光誅盡了,大明戰兵順利掌控了這座兵庫津港口,這也就意味著此戰明軍暫時有了條後路,若是戰事不利可以迅速從兵庫津撤離。


    湯昊乘坐著一艘鷹船,提刀踏上了倭國的土地。


    “終於踏上倭國的土地了!”


    中山侯爺發出了一聲令人恐懼的呢喃。


    大明戰兵侵占了倭國兵庫津,腳踩著距離他們政權核心京都不遠處的土地,這是後世每一個華夏熱血兒郎都曾經幻想過的事情……滅掉倭國!


    可惜該死的腳盆雞意識到了華夏再次崛起,又重新變得老實了起來,至少明麵上是不敢招惹華夏巨龍了,隻是在暗中跟老美勾結往來,試圖鉗製華夏天朝的發展,可惜始終都是小道罷了。


    港口內的倭國老百姓此時已經嚇的瑟瑟發抖,一個個關門閉戶,用恐懼的眼神看著港口內正在打掃戰場的大明戰兵。


    見此情形,又掃了一眼港口這裏低矮的房屋,湯昊突然間覺得征服倭國似乎好像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成就感。


    後世來人都會有這般強烈的渴望,那就是統帥大軍踏平倭國,狠狠吃一口惡氣。


    然而問題在於,這個時代的倭國無論從哪一個方麵和大明都沒有任何的可比性,甚至顯得落後無比,連火器都沒有普及開來。


    這就好比,湯昊將倭國視為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可是一戰就輕易打開了倭國門戶,並且親眼目睹了這些倭人的可笑戰鬥力了,中山侯爺隻是覺得乏味可笑。


    這個時代,大明真正的敵人,還得是北虜,還得是那位北虜的中興之主啊!


    相比於大明王朝這位所謂的中興之主,北虜那位才是蒙古真正的中興之主,此人統一了東蒙古各部,結束了百年來蒙古異姓權臣專政、內訌和部落割據的混亂局麵,憑借一己之力將原本分崩離析的大蒙古國再次重新整合在了一起。


    現在估摸著,這位大蒙古中興之主,此刻正在謀劃著率兵征伐右翼,一旦他擊敗蒙古右翼軍隊,就可以順勢統一東部蒙古各部,屆時一個強盛的大蒙古帝國將會再次在草原上麵崛起。


    這對腐朽的大明王朝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湯昊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心態也轉而發生了變化。


    “該加快速度了!”


    “直奔倭國的核心之地京都,徹底解決掉這個該死的國家!”


    “然後,就該考慮北虜的事情了,希望楊廷和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正當湯昊陷入沉思的時候,湯木匆匆趕到。


    “侯爺,赤鬆氏徹底解決了,兵庫津現在是我們的了,接下來該怎麽辦?”


    “諸位將領也紛紛趕到,全都神情狂熱地看向了湯昊。


    “傷亡情況怎麽樣?”湯昊沒有急著開口,而是追問道。


    “還算理想,戰死了二十三個兄弟,傷了六十幾個兄弟,重傷的隻有三十幾人。”


    湯木給出了迴答,顯得還算滿意。


    “他們都是被倭人的弓箭所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一萬戰兵異地作戰,奇襲掌控著兵庫津的赤鬆家族,消滅了將近五千赤鬆家族武士,傷亡情況隻有不到百人。


    這個傷亡數字,確實很是理想。


    湯昊擺了擺手。


    “本侯準備留下一名戰將,率兩千戰兵掌控這座兵庫津,守護船隊的同時,也是給我們留下一條後路。”


    話音一落,湯昊就看向了一眾將領。


    他的意思很明顯,自己主動請纓承擔起這個艱巨任務。


    一眾將領麵麵相覷,都沒有人開口。


    留在這兒守城,哪裏有追隨侯爺大殺四方來得痛快啊!


    更何況這守城也不是什麽輕鬆的事情,要知道城內港口還有大量倭民,天知道這些卑劣倭人會不會再次作亂,此外還要時刻提防附近的倭國大名來襲,隻要一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毫無疑問,這是個非常麻煩而且職責重大的差事,所以眾將一時間都沒有開口。


    最後還是陳繼祖沉思之後,主動請纓留守兵庫津。


    湯昊見狀欣慰地點了點頭。


    陳繼祖是靖難名將、涇國公陳亨後人,性子持重。


    追隨湯昊以來,他沒有像湯木這般出謀劃策,也沒有如常闊海這般的個人勇武,表現得不怎麽出色,但為人很是踏實,一直勤勤懇懇地訓練戰兵,做好自己職責,因此湯昊對他很是看好。


    “繼祖,你要注意兩件事情。”


    “其一是這城內港口中的倭民,但凡有任何鬧事之人,格殺勿論!”


    “另外可以打出足利義稙的名義,假稱大明王師是為了幫助足利義稙複辟而來,如此可以暫時消弭這些倭民對我軍的敵視和仇恨。”


    這個時候,大義之名就顯得很重要了。


    如果倭民視明軍為侵略者,那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反叛抵抗,甚至還有可能往水井裏麵投毒這種不折手段的事情來。


    但若是明軍打著幫助足利義稙複辟爭奪幕府將軍的名義,那倭民對明軍的敵視就會少上很多,至少他們會認為這些明軍是足利義稙的雇傭軍,等到足利義稙再次坐上幕府將軍的位置後,立刻就會撤退離去,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這就是區別所在!


    陳繼祖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將此事記在心裏。


    “其二,那就是周邊的倭國大名了,包括那些正在路上趕來的赤鬆三十六家,能殺就殺,殺不了就算了,守住兵庫津才是你的第一要務。”


    “侯爺放心,末將明白了,絕不會丟了兵庫津,否則末將絕不苟活!”


    這句話等同於是立下了軍令狀,對陳繼祖這種“老實人”而言,就很是難得了。


    湯昊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囑咐了一番,隨後看向了其餘諸將。


    “率領麾下所部,集結大軍,立刻奔襲倭國京都!”


    “除了短期糧草和火器武器外,其他東西全部舍棄,都聽明白了嗎?”


    “領命!”諸將齊聲領命而去,顯得都很激動。


    畢竟那可是倭國京都,倭國天皇和倭國幕府所在之地!


    隻要己軍攻下了這倭國京都,那此戰基本上就宣布結束了,剩下的事情無非是動用一些權謀手段,扶持一個傀儡上位。


    湯昊安排好了後路,立刻率領八千戰兵直奔京都而去。


    然而隨著他一路勢如破竹地攻城掠寨,整個倭國也因此而震動不安了起來。


    京都西麵,距離京都不遠處,大內義興與足利義稙統帥的聯軍,此刻卻是得到了一個驚天消息。


    大明王師悍然出兵,中山侯湯親率一萬戰兵,以幫助足利義稙複辟的名義,從兵庫津登陸,然後勢如破竹地殺向了京都!


    得知這個驚天消息後,在場眾人全都陷入了沉默,然後齊刷刷地看向了足利義稙。


    “大明的軍隊?”


    “幫助我複辟嗎?這怎麽可能啊!”


    足利義稙一聽,眼睛都瞪大了,一臉的難以置信。


    “對,就是大明的軍隊,兵庫津上麵全是大明的戰船,數量足足有好幾百艘,全部大部分都是大船,兵庫津港口已經被大明軍隊給占領了。”


    “那個大明中山侯留下兩千戰兵駐守兵庫津後,親自率領八千戰兵直奔京都,一路勢如破竹,名義正是幫助將軍您複辟!”


    前來報信的人急匆匆地解釋道。


    足利義稙人都傻了。


    這怎麽可能呢?


    大明宗主國怎麽會突然出兵啊!


    而且還是整整一萬戰兵,由那個驍勇善戰的大明中山侯統帥!


    “多少戰兵?”大內義興追問道。


    “一萬戰兵,兵庫津留下了兩千,還有八千正在奔襲向京都!”


    大內義興一聽這話,頓時就徹底的慌了。


    在倭國這邊,各地大名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諸侯王,各自都有自己的軍隊,但是一般都不會太多,縱然是實力強大的大名手中能夠有個上萬人就算多了,比如先前那操縱幕府的細川氏,也隻有這種霸主勢力才有萬人武士,其餘一般都是千人級別的,連大內氏所有力量也不過五六千人。


    所以倭國戰國時代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幾百人之間的戰鬥,少數可以達到幾千人的戰鬥,至於萬人級別的大戰,基本上沒有,一旦爆發超過萬人的戰鬥,那基本上就等同於決定倭國命運了。


    沒有辦法,倭國地太少,資源貧瘠,根本就沒有辦法養活太多的人口,自然而然的,這些地方大名也不會有太多的軍隊。


    現在好了,大明王朝突然出兵,並且一來還就是一萬精銳戰兵,這該如何是好?


    “足利義稙!”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究竟跟大明勾結了什麽?”


    大內義興暴怒喝道,如同一頭快要發狂的獅子。


    他自然有理由憤怒!


    細川政元死了之後,細川家族內部陷入了分裂之中。


    現在擋在他宏圖霸業麵前的,就隻差最後一步攻下京都了!


    到了那個時候,他大內義興就可以成為下一個細川政元,廢立將軍操縱幕府,成為倭國的無冕之主!


    足利義稙這種貨色,大內義興自然不放在眼裏。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該死的狗東西,竟然暗中跟明廷勾結在一起,除了雇傭兩千大明戰兵外,還他娘地慫恿明廷突然出兵!


    那可是大明一萬精銳戰兵啊!


    在攻打京都的過程中,所有倭人都親眼目睹了馬永和鄧伯顏率領的這兩千大明戰兵那精銳強悍的恐怖戰鬥力。


    倭國軍隊跟大明戰兵,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這兩千戰兵都已經被大內義興忌憚無比了,結果現在又突然冒出來了一萬大明戰兵,而且還一路勢如破竹地殺向了京都!


    這若是那大明中山侯搶先占據了京都,那他大內義興苦心孤詣地謀劃這一切,不全都是給那中山侯做了嫁衣嗎?


    該死的東西!


    足利義稙是嚇的麵無血色,瘋狂解釋道:“我不知道!這事兒跟我沒關係!”


    然而大明都已經出兵了,那明廷中山侯都率八千精銳戰兵快要打到京都去了,足利義稙現在說跟他沒有關係,誰會相信?


    頃刻間,氣氛頓時變得劍拔弩張了起來。


    足利義稙看著暴怒的大內義興,腦海中劃過了一道亮光。


    “對!我知道了!”


    “肯定是足利義維!”


    “這個小畜生之前去的大明!”


    “肯定他勾結那個大明中山侯做的好事!”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大內義興忍不住眉頭一皺,隨即也反應了過來。


    馬永和鄧伯顏那兩千戰兵,對他這個大內氏家主不甚尊敬,對足利義稙也是根本不管不顧,唯獨那足利義維才能指揮得動這兩千大明戰兵!


    換句話說,足利義稙說的極有可能是真的!


    “來人,去把他們找來!”


    大內義興暴怒地捶著案桌,嚇得在場所有人身子發顫。


    片刻之後,足利義維施施然地走了進來,身旁還跟著馬永和鄧伯顏。


    顯然他們也已經接到了消息,得知了中山侯親率八千戰兵奔襲京都的事情,所以此刻腰板都硬了不少。


    “足利義維!”


    “你還真是好手段啊!”


    大內義興紅著眼睛咆哮道,先前他從未關注過這個廢物子弟,卻沒想到自己的宏圖霸業竟然就是毀在了此人手中。


    足利義維輕笑了一聲,然後直唿其名。


    “大內義興,做出抉擇吧!”


    “是繼續進攻京都,最後被打得大敗而歸!”


    “還是擁立我足利義維為幕府將軍,進駐京都與明軍和談!”


    這個選擇,區別很大。


    前者很有可能是實情,因為大內義興很清楚己軍與明軍之間的差距,不是人數就可以彌補得了的。


    比如此刻他麾下的五千大內家族武士,還真不一定能夠打過這馬永和鄧伯顏麾下的兩千大明戰兵!


    更別提京都那裏還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大明中山侯,以及八千精銳戰兵了。


    所以大內義興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他隻能擁立足利義維為幕府將軍,然後與明軍何談。


    事實上,大內義興還在做著美夢。


    他以為明廷隻是想要扶持一個聽話的代言人執掌倭國大權,足利義維這種貨色無疑是絕佳的選擇,這才會出兵支持足利義維。


    等到足利義維坐上了幕府將軍的位置,明廷戰兵自然而然地就會退去,到了那個時候,京都內勢力最強大的依舊是他大內義興!


    這麽想著,大內義興也沒有徹底失去希望,而是臉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足利義稙,不想死的話,就乖乖做個傀儡,等到你複辟之後,立刻把將軍位傳給義維,聽明白了嗎?”


    聽到這話,足利義稙如遭雷擊。


    他怎麽都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被舍棄了!


    憑什麽?


    他可是幕府十代將軍啊!


    他才是真正接受天皇冊封的幕府將軍啊!


    這些亂臣賊子,他們是怎麽敢的?


    更別提足利義維隻是足利義稙的養子,他親爹正是搶走了足利義稙將軍大位的足利義澄啊!


    所以此刻要足利義稙答應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足利義維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輕蔑地掃了足利義稙一眼,便自顧自地帶著馬永和鄧伯顏走了。


    等到他們走後,大內義興歎了口氣,然後拔刀橫在了足利義稙脖子上麵。


    “要麽你現在就去死,要麽你老老實實地配合,還可以活命!”


    其他大名見狀,也沒有任何動作。


    一萬大明戰兵,這是足以粉碎他們任何想法的恐怖力量!


    所以,隻好如此了!


    足利義稙顫抖著身子,最終還是選擇了……活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