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旭日高升。


    湯昊渾身是血地站在甲板麵上。


    一眾將佐全都站在他身後,依舊興奮難耐,還在低聲述說著自己昨夜的英勇事跡。


    “我曾聽小囡囡說過一句話。”


    聽得自家侯爺開口,眾將頓時就安靜了下來,不敢再吭聲。


    “當時我才去長蘆鹽場,就在渤海之畔。”


    “小囡囡告訴我,不要去仔細聞海風裏麵的味道,因為那裏麵都是血腥味!”


    湯木歎了口氣,道:“傷了六百多個兄弟,陣亡了……三百餘人!”


    尚真:“???”


    湯昊見效果達到,也不再多苛責什麽了。


    湯木率先表態,主動請罪。


    “而你們呢?你們又是誰?你們可是我大明王朝的京軍精銳啊!皇帝陛下每個月往你們身上砸進去的錢糧都高達五萬兩白銀!”


    還是湯木笑著開了口,道:“侯爺怎麽還文藝起來了?!”


    尚真老臉上麵洋溢著驕傲之色,看得湯昊心裏麵頗不是滋味。


    “一刀啊,以後封侯拜將還得看咱水師啊!”


    兩日之後,琉球國古米山。


    受傷將士得到了及時救治,當然不是琉球中山國的醫生大夫,而是隨行大明大夫,他們不是不能治,而是缺少藥材,好在都是一些常用的外傷藥材,不算稀有,所以尚真很快就命人找來了。


    “至少還有海鮮刺身管飽!”


    “昔年追隨鄭公出海那些水師將士,可都是一個個富得流油啊!”


    雖然京軍戰兵大獲全勝,幾乎將所有的倭寇全都給殺絕了。


    雖然他說的這些都是大實話,但是湯昊依舊覺得不滿意。


    琉球國在隋朝、元朝都保持獨立,為何偏偏向大明老大哥俯首稱臣了呢?


    首先是形勢所迫,當時琉球三分,中山國處於山南國和山北國夾擊之下,為了維持政權獨立,中山國需要借助大明王朝的扶持。


    又是幫忙救治傷員,又是設宴款待,而且還往人往戰船裏麵送去淡水肉食和蔬菜瓜果等等……


    “侯爺直接叫我姓名就好,小的琉球國王尚真,皇帝陛下親封的國王!”


    因為按照以往流程,那都是琉球派遣使臣入明完成貿易,就算是他們這中山王位更迭,那也是琉球自己個兒派遣使臣入明請求得到冊封,還真是自從宣德年以後,大明天使可真沒來過琉球啊!


    這生分了不是嗎?


    尚真緊緊握著湯昊的大手,聽說他還是大明中山侯,堂堂侯爵之尊,更是大明皇帝陛下的絕對心腹,那一張老臉更是笑得快要咧到臉後根去了。


    “皇帝陛下當然會允許!”


    不是他們畏戰怯戰不敢戰,實在是在這茫茫大海上麵進行戰鬥,幾乎所有將士都是第一次參與海戰,壓根就沒有任何戰鬥經驗可言。


    你還想掛印出征積攢軍功然後晉升國公?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所以。”


    “怎麽?”


    “那你剛剛怎麽不頂嘴?”湯木聞言怒罵道。


    一眾將佐也紛紛出言請罪,被罵得心服口服。


    中國的宗藩製度,並非藩國單向朝貢義務,而是宗藩兩方的契約,宗主也要向藩國提供保護,維持藩國統治。


    所以在洪武五年,太祖朱元璋遣使招撫琉球,琉球中山王也很自覺,對自己定位很明確,立刻派遣了王弟泰期入明稱臣,明朝對中山王進行了冊封,正式確立了中琉間的宗藩關係,此後中琉關係不曾斷絕,直到光緒五年琉球滅國,一直朝貢不絕,堅持沿用大明年號,學習一應大明製度!


    說得直白一點,琉球中山國就是大明王朝在海外的一個忠實小弟,從來都沒有過二心的那種,還時不時地申請入明朝貢,大家一起做做貿易。


    湯木硬著頭皮解釋了一番。


    其實在明朝之前,隻有隋朝和元朝與琉球進行了直接交往,但琉球都拒不來朝。


    “或許侯爺這麽做,自有他的深意。”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想要去打蒙古韃子啊!”


    湯木則是陷入了沉思,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神情很是凝重。


    “水師與我何幹?”左一刀麵無表情地搖了搖頭。


    “有什麽不好嗎?”


    大明皇帝陛下,果真沒有忘了我琉球尚氏啊!


    尚真感動得熱淚盈眶,不但立刻就近安排,給受傷將士治療,還拉著湯昊一起下了船,在古米山下都的一座村鎮裏麵,胡吃海喝了一番。


    左一刀也開口請罪,沒有爭辯什麽。


    嗯,這一次又不是真來慰問人家的,除了滿船爛掉的蔬菜瓜果外,那可真是啥也沒帶啊這!


    但是,人家對大明,那可真是沒說的!


    這也就是說,在同等兵力之下,五千京軍戰兵屠戮了五千倭寇正規軍,僅僅隻付出了一千傷亡代價!


    這個戰損比,乍一看好像沒有什麽問題。


    “您是大明中山侯,小的怎麽敢稱中山王!”


    這是大明武勳的普遍認知,或者說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現如今整個大明上下從皇帝到百姓,都視“北虜”為心腹大患,都視“南倭”為疥癬之疾!


    相比於出海打倭寇什麽的,哪裏比得過出塞打韃子啊!


    “你的意思是,侯爺這輩子都不可能有出塞北伐的機會?”


    但是,這三者,全都是文臣縉紳不想看到的啊!


    大明需要什麽戰兵?


    隻要蒙古鐵騎不會攻破長城那就足夠了!


    皇帝陛下需要什麽帝王威望?


    隻要老老實實地活在文臣縉紳的掌控之下那就足夠了!


    “因為陛下同樣喜好武略,同樣希望洗刷蒙古帶給大明的恥辱!”


    聽見這話,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一旦侯爺開始自稱“本侯”,那就意味著他不會講什麽情麵,問題可就嚴重了!


    “侯爺明鑒!”


    中山侯不想揮師北伐嗎?


    看著眼前這些樸實的琉球子民,湯昊一時間也不由感慨萬千。


    “還有你不要忘了,九邊那些邊軍也不是什麽好相與的。”


    麵對中山侯的嚴厲指責,三軍將士全都沉默了。


    “不過至少十年之內,至少在陛下奪迴權柄之前,這一點是無法實現的!”


    左一刀甚至吃得淚流滿麵,這個高冷漢子,第一次在異域感受到了溫暖。


    “第二,你們迴去之後統計戰功,不要出現什麽爭搶軍功的齷齪事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是真的觸怒了侯爺,我也救不了你們!”


    “中山王,我且問你,可願帶著琉球子民發家致富?”


    有琉球人注意到了這些海平麵上遮天蔽日的龐大船隻,立刻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然後奔走相告,甚至是喜極而泣。


    “傷亡情況如何?”


    有功則賞,有過必罰,這是治軍的基本原則。


    大明王朝的真正敵人,終究還是“北虜”,不是“南倭”啊!


    “但是那些文臣縉紳呢?國庫錢糧可都是掌握在這些文臣縉紳手中,而五萬人出塞北伐,這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小動作,錢糧輜重、後勤運輸這些……缺一不可,說到底還是會受製於文臣縉紳!”


    “伱們可知道,昨夜的敵人,不過隻是一些流竄於海上的倭寇海匪罷了!”


    “對山東沿海百姓來說,他們原本隻想過著安寧的生活,出海打魚也好,耕田種地也罷,反正隻要肯努力,就可以吃飽穿暖,但是因為有了倭寇之後,他們時刻都要麵臨倭寇的劫掠襲擾之苦!”


    這洪武年間,由於太祖朱元璋招撫倭國的計劃受挫,才轉而招撫琉球,畢竟琉球距離倭國太近,所以太祖朱元璋就將琉球作為倭國的替代品,以淡化倭國的不臣,而且還可以扶植琉球為海外屏藩,以防備大明立國之初需要麵臨的海外威脅。


    聽到這話,左一刀頓時就笑了。


    咱們大明這位“中興之主”嘛,確實是中興了,不過是帶著文臣縉紳一起發大財了,幫助士紳縉紳“中興”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何嚐不算是某種另類“中興”呢?


    但是因為第一次海戰沒有經驗,加上倭寇仰仗著地利和弓箭之利,以致於戰鬥前期不少戰兵都慘死在了對方的弓箭之下!


    提及傷亡,眾人頓時就沉默了,臉色很不好看。


    湯木沒有應聲,目光變得深邃了起來。


    饑腸轆轆得到將士,此刻也心滿意足地胡吃海喝了一番,不管是他們心心念念的肉食,還有大量蔬菜瓜果。


    十年時間,皇帝陛下可以奪迴權柄嗎?


    不,他當然想!


    聽到這話,一眾將領大驚失色,急忙單膝跪倒在了地上,連湯木和左一刀也不例外。


    “如果侯爺當真帶著我們出塞北伐,這些邊軍不在背後捅刀子就算不錯了,也別指望這些邊軍能夠衝鋒陷陣什麽的。”


    “湯木,你想過沒有,就算侯爺當真練出來了一支百戰精銳,當真練出了一支五萬鐵軍,朝廷會允許侯爺率軍出塞北伐蒙古嗎?”


    “你們剛剛還有臉笑,還笑得出來?”


    湯木扭頭看向左一刀。


    “你們都是一群廢物嗎?”


    湯昊陡然間想起了此事,語氣也變得愈發嚴厲了。


    湯木卻是笑不出來,冷聲告誡了幾句。


    琉球和大明的關係,那一直都是杠杠的好,尤其是現如今的琉球中山國,那更是大明王朝一手扶持起來的海外藩屬國。


    “記住這場戰鬥,這是你們需要用一輩子去洗刷的恥辱!”


    “第一,昨夜一戰雖然事出有因,但我們的表現確實很,侯爺失望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好好迴去吸取教訓,思索一下以後這海戰該怎麽打!”


    “所以,小囡囡說的不假,這海風裏麵的腥味,大部分都是血腥味啊!”


    雷雄沒好氣地嘟囔道:“哪有每月五萬兩?分明就是每年五萬兩……”


    湯昊交代完這些就獨自走了,留下將士們麵麵相覷。


    至於這個該死的中山侯!


    朝廷會……允許嗎?


    沒錯,就是喜極而泣,因為他們的“大明天使”來了。


    而昨夜這些倭寇的數量,差不多也不過在五千人左右!


    致富?


    說實話,尚真這心裏麵還是有些提心吊膽的。


    “在想什麽呢?”左一刀不知何時來到了他身旁。


    提及北虜,此刻的蒙古草原上麵,可是出現了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中興之主!


    與大明王朝這位文臣縉紳硬抬上去的“中興之主”不同,蒙古那位中興之主可是真正畢生致力於統一蒙古的事業,征服瓦剌,清理權臣,改革政製,統一草原……


    “侯爺有沒有出塞北伐的機會,這一點不確定。”


    湯昊聞言一怔,眼中殺意凜然!


    這麽算起來,差不多就是千人了!


    “中山王……”


    一想起那位蒙古中興之主此刻正在平定右翼蒙古,即將登上整個蒙古草原的權勢巔峰,然後南下寇邊劫掠大明,湯昊這心裏麵就生出了不少緊迫感。


    “另外,統計昨夜戰功,詳細記錄清楚,等迴到大明後本侯為你們請功!”


    或者說,他就是在故意挑刺故意找茬,不能因為剿滅了一些倭寇,就真個讓這些家夥生出什麽嬌縱之心。


    “你是我大明藩屬王,當然值得起“中山王”號!”


    此話一出,眾將頓時麵麵相覷,不太明白自家侯爺的意思。


    “而我們這些追隨侯爺的將佐,唯有轉成水師,才有封侯拜將的希望?”


    “我可是錦衣衛千戶,四衛禁兵統領!”


    但是不要忘了,這支京軍戰兵現在可是代表著大明王朝的最高戰力之一,除了那些九邊軍鎮常年與草原鐵騎廝殺的九邊精銳外,也就隻有這些京軍戰兵才能夠拿得出手了!


    而且,這些京軍戰兵,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而是他湯昊和小皇帝花錢砸出來的精銳,寄予厚望的精銳!


    所以,湯昊臉色瞬間就陰沉了下來!


    簡單提醒了一番,一眾將佐當即凜然應聲,然後各自散去。


    湯昊倒是不以為意,而是語氣低沉地解釋道。


    再加上對麵那些倭寇深諳水性常年在海上劫掠,說是與大海融為一體都不為過,而且這些雜碎手中的弓箭殺傷力又遠超己軍軍械,這更是一度致使京軍戰兵陷入了不利境地!


    正因為得到了大明王朝的扶持,永樂十四年中山王世子尚巴誌開始統一三國,到了宣宗年間,冊封中山國國王為琉球王,琉球此後一直向明朝朝貢,與明朝保持藩屬,直到近代被日本滅亡,成了所謂的衝繩群島。


    左一刀聳了聳肩,不置可否。


    湯木白了他一眼,道:“聽侯爺這話的意思,以後我們大概率是會……變成水師?”


    事實上,很多史料都有記載,大明與琉球是以赤嶼為界,赤嶼以下屬於琉球王國,而赤嶼以上諸島嶼屬於明朝海疆!


    說實話,這一仗他們確實打得憋屈,而原因正如湯木所說。


    “每個月五萬兩銀子,本侯就算是拿去喂養五萬頭豬,讓他們去撞死這些倭寇,可能都沒你們損失得多!”


    人家昨晚上血戰了一夜,軍功方麵還是要認可的,不能讓將士們寒心。


    人家可是能夠號令天下蒙古,使分崩離析的北元部眾重新得到了統一,使停滯狀態的蒙古社會,又得到了發展,贏得整個蒙古大小部落的一致認可和擁戴,最終被整個蒙古尊稱為“中興之主”。


    “水師就水師吧!”


    隻是中山侯爺此刻有些尷尬,因為當他看見琉球中山王尚真那滿懷希冀的眼神時,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發家?


    別說海風裏麵的腥味了,光是深吸一口氣,那都能夠立刻讓人作嘔!


    湯昊感慨了一番,隨即看向了湯木。


    湯木:“……”


    “對漁民來說,近海捕魚是最好的選擇,可畢竟海就是海,就算是近海,也時常會遇到風浪,他們的漁船不過十幾米,如何扛得住這些風浪撞擊,葬身大海更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因為琉球曆代中山王都對大明采取事恭的態度,所以當大明艦隊出現在古米山後,琉球中山王尚真竟然主動乘坐船隻趕了過來,給足了大明天使麵子。


    左一刀語氣很是蕭索。


    不管是為了家國大義,還是為了他湯昊自己,他都十分渴望揮師北伐,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重塑大明戰兵,來幫助皇帝陛下樹立帝王威望,來成就他中山侯更進一步的基石!


    “打掃戰場,救治受傷將士,即刻前往琉球,避免這些受傷將士情況惡化!”


    左一刀自問是一個觀察力細致的男人,所以他很了解這位中山侯。


    “你是在告訴本侯,就剿滅五千倭寇,結果你們折損了一千個兄弟嗎?”


    太祖朱元璋對日政策就是鉗形戰術,以朝鮮和琉球為左右兩鉗,鉗製倭國對中國大陸的掠奪。


    “侯爺可不敢瞎喊!”


    尚真聽到這話,頓時就急了。


    “我又不傻,那不是自己找抽嗎?”雷雄道。


    眾將士頓時大笑不止,空氣裏麵也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但是,不管怎麽說,他們損失慘重這是事實,一千個兄弟傷亡這也是事實,所以沒什麽好爭辯的!


    “還請侯爺降罪!”


    左一刀沒有否認他這種說法,而是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嗬,要真是這麽容易的話,先帝爺還會被文臣縉紳當成傻子糊弄嗎?


    湯木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濁氣,隨後再次審視起眼前的汪洋大海。


    可不是血腥味嘛!


    整個戰場上百艘戰船,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鮮血。


    此話一出,湯木頓時一怔。


    “實在是我們……第一次海戰沒有經驗,加上倭寇擁有著弓箭之利,所以才會有……”


    真的可以嗎?


    尚真看著眼前這些身上連完整衣服都沒有一件的子民,立刻起身跪倒在湯昊麵前。


    “還請侯爺賜教!”


    今日第二更,讀者朋友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