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正貴一席話,讓湯昊都驚為天人。
他承認自己貪腐受賄,卻不承認搜刮了民脂民膏。
畢竟他貪腐的這些銀錢,都是從過往商賈身上搜刮來的,這可與百姓沒有關係!
事實上,在這些文人士大夫眼中,卑賤商賈與平民百姓不一樣。
這大明王朝的商賈,一直都活躍在整個大明曆史之中。
哪怕明初太祖高皇帝嚴厲打壓商賈,禁止商賈不得穿錦衣綢緞,不得乘坐轎子,子孫後人也不得參加科考,看起來是完全將商賈的上升空間給徹底堵死了,但那不過是在明初罷了。
等到了文臣縉紳把持朝政的時候,尤其是弘治以後,這些商賈的地位大大增加,畢竟人家雖然沒有政治地位,但是人家可有錢啊!
文臣縉紳想要撈銀子,那也得講究一個臉麵,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自然不可能會親自下場與民爭利,平白汙了自己的賢名,所以他們大多都會豢養著一些商賈替自己打理產業,或者說把這些商賈當成工具人給自己謀利,即是所謂的“官商勾結”。
以致於發展到了大明王朝中後期,比如萬曆年間的時候,明初那些針對商賈的禁令早就形同虛設了,商賈子弟不但可以科考,甚至還出了張四維這位內閣首輔,商賈早已與文臣縉紳融合在了一起,變成了可以左右大明王朝政治局勢的強橫力量,地位比之明初大大提高。
就比如先前翁氏一族選擇投靠他湯昊,說白了就是想要給自己找一個靠山,當真正遇到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借助他湯昊這位中山侯的權勢去解決,這是商賈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不管怎麽說,士農工商,說到底商賈也是百姓的一種。
“侯爺說笑了,這臨清地處大運河南北交匯之處,往來貨船不計其數,下官兩年時間才撈了這麽一點銀子,確實已經是很克製了!”
“錢正貴,你這話說的好像你搜刮商賈銀子,那就不是貪腐受賄了一樣!”
說來也有些可笑,宗鉞也好,錢正貴也罷,都喜歡在貪腐受賄的同時,將這一筆筆行賄記錄給詳細記錄下來,說白了就是給自己留下一道後手,以免日後被查處時,可以借此作為把柄,要挾那些權貴出手救人。
“侯爺這麽想,下官也覺得沒啥問題!”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鈔關禦史是個肥差不假,但偏偏錢正貴生性謹小慎微,加上背後又沒有貴人扶持,所以哪怕是貪腐受賄也相當克製。
“而且下官上任這段時間內,雖然確實是撈了兩萬多兩銀子,但這筆贓款也不是下官一人所得,還要給其他人分潤一二,尤其是京師裏麵那些權貴,真正落到下官手裏麵的,其實還不到一萬兩……”
本來打算幹完這一任,銀子撈得差不多給自己積攢些家底,也就可以致仕迴家養老算了,做個吃喝不愁的富家翁豈不快哉,沒事兒還可以納幾房小妾,給老錢家開枝散葉。
“他們做生意嘛,錢財本來就不少,下官搜刮一些,那也算不得什麽。”
湯昊聞言不置可否。
起初錢正貴原本以為竹籃打水一場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位兇狂中山侯絕對會殺了他全家以儆效尤,甚至嚴重點可能還會被他剝皮實草,告誡天下官員!
但是現在,聽這位中山侯的意思,自己好像不但能活,而且還迎來了仕途轉機啊!
那他到底想做什麽呢?
一眼就能看到仕途盡頭,鈔關禦史就是他錢正貴仕途的終點,他現在快要到五十歲了,也沒什麽好折騰的了。
錢正貴訕笑著解釋道。
鈔關鈔關,其本質還是商稅,凡是與賦稅有關的事情,那都離不開戶部!
聽到這話,錢正貴二話不說立刻從懷裏取出了一本賬簿,看得湯昊一愣一愣的。
“行了行了!”湯昊不耐煩地擺了擺手,“你他娘地說的跟真的一樣,好像你錢正貴還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了是吧?”
此話一出,錢禦史頓時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湯昊嗤笑道:“兩年時間撈了一萬兩,都他娘地趕得上一個下等貧瘠縣一整年的收入了,你錢正貴生財有道嘛!”
聽到這話,錢正貴立馬訕笑了兩聲。
同進士,如夫人,沒有人會在意。
“伱剛剛說,還要送錢去京師裏麵打好關係,具體是哪些人?把名單數額寫清楚,本侯有用!”
他出身其實並不算好,不是什麽士紳大族,隻是個沒落的官宦士家,雖然衣食無憂可以安心進學修德,奈何他自身才華也就那樣,當年科考的時候隻考了個三甲同進士,這也就意味著他這仕途一眼就能望到頭了。
“侯爺明鑒啊,下官確實隻是搜刮了這些商賈的錢財!”
不過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位中山侯想要幹什麽?
他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可是很有深意啊!
一時間,錢正貴大腦瘋狂運轉,認真思索起了湯昊的真正目的!
毫無疑問,中山侯此行的目標,肯定是鈔關!
可問題是臨清鈔關一年的商稅也不過十二萬兩銀子,他堂堂大明中山侯,難道還看得上這麽點銀子,想要自己給他做斂財工具?
這其實很好理解,畢竟大明這些鈔關,都是戶部負責,派遣相應主事負責對接。
所以錢正貴仕途坎坎坷坷很是不暢,在一個中等知縣的位置上蹉跎了十幾年,這才僥幸熬到了鈔關禦史這個肥差上麵。
“沒你娘的問題!”湯昊笑罵道:“要不要本侯給張總憲打聲招唿,提拔一下你這位忠正賢良啊?”
聽到這話,錢正貴頓時心頭狂震。
然而錢正貴萬萬沒想到,天殺的中山侯湯昊竟然直接突襲臨清,而且還把目標打到了臨清鈔關上麵,他這個鈔關禦史自然首當其衝不可避免,現在生死全都在對方手中了。
“喲嗬,你這是覺得還少了嗎?”
“不過前提是你到底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鈔關一事關係重大,本侯不會任由一個蠢貨坐在這個位置上麵,你聽得明白嗎?”
不!
不是這樣的!
先是天津衛和長蘆鹽場,然後又是這臨清鈔關,這位中山侯從一開始目標就很清晰明確,絕不是為了什麽貪腐。
“可是下官從未摻和進巡檢司這些醃臢事情,黑虎幫他們做的勾當,下官早有耳聞,也曾告誡過這馬綸,奈何好言難勸該死鬼,下官也隻是鈔關禦史,跟臨清知州不屬於一個體係,所以管不了他……”
他這話說得確實不假,畢竟臨清鈔關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要是換做宗鉞這個喪心病狂的狗東西來做這鈔關禦史,別說兩年時間撈一萬兩了,他能一年時間撈十萬兩!
相比於宗鉞,錢正貴確實克製了太多。
“你很識趣,本侯也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下官都是實話實說,並未苛責過百姓。”
湯昊接過賬簿一看,裏麵的名字,全都是清一色的戶部官員。
陡然間,錢正貴迴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發生在京師之中的故事。
此話一出,錢正貴頓時臉都綠了,急忙磕頭求饒。
“侯爺饒命,饒命啊!”
湯昊將賬簿收好,然後看向了錢正貴。
據聞這位中山侯曾經無詔調兵包圍了前任兵部尚書劉大夏的府邸,卻又沒有動手,而是從劉大夏手中強行要走了一樣東西!
劉大夏,他手中能有什麽東西,值得中山侯冒如此大的風險,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得到?
錢正貴大腦瘋狂運轉,浮現出了劉大夏這位弘治三君子的畢生過往。
他覺得自己快要抓住真相了,就差那臨門一腳!
湯昊見狀也沒有出言打擾,而是罕見地頗為有耐心,笑嗬嗬地看著這個官場老油條。
終於,錢正貴腦海中劃過了一道亮光,答案也立刻變得清晰了起來。
“昔年劉大夏為了阻止成化爺重啟下西洋之舉,當眾焚毀了鄭和下西洋檔案!”
“但傳聞劉大夏隻是將其藏起來了,並沒有真正焚毀,那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侯爺曾帶兵包圍劉大夏府邸,從他手中取走了一樣東西,如果下官沒有猜錯的話,這東西就是鄭和下西洋檔案!”
錢正貴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激動。
“所以侯爺此次帶兵離京,一是為了剿倭,二是為了肅清鹽政,三則是為了替重新下西洋做足準備,鈔關就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
聽完這番推論,湯昊忍不住鼓起了掌。
“錢正貴,你確實很聰明。”
“但你現在知道了,那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不然本侯隻有送你上路了!”
此話一出,錢正貴立刻就傻眼了,但緊接著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以頭觸地向湯昊宣誓效忠。
“侯爺放心,小的願為侯爺鞍前馬後,絕無二心!”
這一次,不再是什麽“下官”,而是正兒八經的認主之禮。
事實上,錢正貴想得很清楚,投靠這位權勢滔天的中山侯,並不是一件壞事。
畢竟誰都知道,中山侯背後可是站著皇帝陛下,所以投靠中山侯其實就成了帝黨。
他錢正貴一個無人在意的同進士,磕磕絆絆地在官場爬了這麽多年,現在還不過是個正七品的鈔關禦史,全都是因為他背後沒有貴人提攜!
現在貴人來了,還是那種權傾朝野的當朝新貴,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納頭就拜,宣誓效忠,多猶豫一秒,那都是錢正貴對中山侯的不尊重!
再者說了,他錢正貴把中山侯的目的都給說出來了,他要是拒絕做“自己人”,那中山侯又豈會放過他?
所以,錢正貴其實沒有其他選擇,隻能跟著湯昊一條道走到黑!
以後仕途如何誰都不清楚,但是現在不表態,他現在就得死!
看著如此上道的錢正貴,湯昊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你確實很聰明。”
“接下來,完成對臨清鈔關的改製!”
湯昊也沒有廢話,直接道出了目的。
“本侯會留下一支戰兵,對外就是臨清巡檢司,專門負責核驗商隊規模,然後按照相應規定收稅,而核驗由戰兵負責,收稅則是由你負責,具體流程就是戰兵開出具體數額的稅票,船主拿著稅票到你鈔關衙署這兒交稅,你再開具完稅證明,憑借這證明戰兵才會放行,聽明白了嗎?”
“稅票一式三份,巡檢司一份,鈔關衙署一份,船主自己留一份;完稅憑證同樣也是一式三份,巡檢司一份,鈔關衙署一份,剩下那份交由戶部存檔,都察院會對這三份票據和三份完稅憑證進行抽查,若發現誰手中那份有問題,那會開啟追責製度,嚴懲相關人員絕不手軟,戰兵貪腐就地處決,你巡檢司貪腐剝皮實草,船主行賄殺他全家,聽明白了嗎?”
聽到這話,錢正貴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侯爺,您為什麽還要讓小的主持收稅?”
說實話,錢正貴是真的有些怕了,他怕自己又忍不住貪腐,然後被剝皮實草,滿門抄斬!
“為什麽不呢?”
湯昊大笑道:“你其實是個人才,可惜被這官場齷齪磨滅了誌氣,所以做些貪腐受賄的勾當也可以理解!”
“但是你也清楚本侯的真正目標是什麽,所以這臨清鈔關隻是一個試點,等到大業將成,朝廷就會將臨清鈔關這種模式推行到天下所有鈔關海關,到時候你錢正貴這位臨清鈔關禦史,憑借這份政績不說名留青史,也可以青雲直上了!”
“是一時的蠅頭小利重要,還是日後的錦繡前程重要,你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怎麽選!當然,如果你又犯糊塗了,那本侯也不介意將你剝皮的,再選一個聰明人坐這個位置!”
說得直白一點,湯昊留下的這支戰兵,就是為了扼守臨清鈔關,並且監視錢正貴,他要是老實辦事,配合湯昊對鈔關改製,那以後前程肯定一片璀璨,但他如果老毛病再犯了,看見銀子就走不動道了,那這些戰兵也不是吃素的,該殺殺該抓抓,一個鈔關禦史確實沒什麽分量。
“侯爺英明,小的明白了。”
錢正貴立馬表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但若是這戰兵貪腐,小的該怎麽辦?”
“隻要你不貪腐就行了,至於這些戰兵,他們本侯自有安排!”
湯昊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隨即提出了一係列改革計劃。
“自即日起,不管是誰的船,背後站著什麽權貴,又或者是什麽外邦使臣船隊,隻要過這個臨清鈔關,那就必須繳納對應稅額,若有什麽想要強行闖關的阿貓阿狗,你通知戰兵將相應人員貨物全部扣下,繳納十倍罰款再予以通行!”
“規矩要立好,不管是什麽船隊,一律納稅,聽明白了嗎?”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規矩,也是鈔關改製的核心內容。
一旦朝廷重啟了下西洋,那這海洋貿易瞬間就會吸引大量船隊出海,而外邦船隊也會爭先恐後地來到大明,到了那個時候要是沒個規矩,仰仗權勢就可以闖關不用繳稅,那這鈔關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畢竟尋常百姓全都被限製在了鄉野田地之間,哪怕是朝廷重啟下西洋,跟他們也沒有什麽關係,反倒是這些貪婪的士紳縉紳會爭先恐後地組建船隊想要從中分一杯羹,而他們背後則是站著一個個朝堂縉紳,或者說達官顯貴!
而這些士紳縉紳的船隊本身就是為了掙錢的,一艘艘大船滿載貨物那肯定是家常便飯,如果因為他們背後的權貴勢力,臨清鈔關就直接將他們放行,那這鈔關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呢?
難不成就為了去為難那些尋常商賈,從他們身上搜刮一些油水?
嗬,真要是這樣,湯昊也不用來這臨清走一遭了!
隻是錢正貴聽到這話後,神情卻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可以想象得到,等到了那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權貴想要將他給抽筋剝皮了!
這投靠中山侯做帝黨,好像也不是什麽太平之路啊!
“放心,不用那麽緊張。”
“你背後站著本侯,而本侯背後則是皇帝陛下,不會讓你一個人孤軍奮戰的!”
湯昊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後者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還有一點,稅率要做出相應調整,以往是按運送路程之遠近和船舶大小長闊不同分等稱船料,估料定稅,南京至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濟寧、濟寧至臨清、臨清至通州各段均每一百料納鈔一百貫;自北京與南京間的全程,每一百納鈔五百貫,後又以估料難核,改為計算梁頭廣狹定稅,其標準自五尺至三丈六尺不等,對吧?”
“以後征稅標準統一按照船隻大小與貨物多寡進行征稅,從一料到百料一目了然,將其公布在鈔關衙署門前,如此既方便了你們後續工作,也可以減少貪腐受賄的情況出現,說白了以後鈔關主要的征稅目標就是那些百料及以上的大船,也就是專門針對士紳縉紳倒賣謀利的一艘艘貨船!”
錢正貴:“???”
啥?
啥意思?
專門搞針對?
那不是朝堂權貴我都要得罪個遍?
一想到這兒,錢正貴瞬間臉都綠了。
事實證明,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投靠中山侯,前途一片黑暗啊這!
他思索了片刻,然後硬著頭皮開口道:“那個侯爺,要不您再選個其他合適的人才……”
“好啊!”湯昊輕笑道:“來人,將此獠拖出去剝皮實草!”
“侯爺饒命,饒命啊!”
錢正貴急忙表態,道:“小的一定辦好,一定辦好!”
“這不就得了!”湯昊笑嗬嗬地拍了拍他的肩頭。
“小錢呐,本侯很看好你,不要讓本侯失望啊!”
錢正貴:“!!!”
(本章完)
他承認自己貪腐受賄,卻不承認搜刮了民脂民膏。
畢竟他貪腐的這些銀錢,都是從過往商賈身上搜刮來的,這可與百姓沒有關係!
事實上,在這些文人士大夫眼中,卑賤商賈與平民百姓不一樣。
這大明王朝的商賈,一直都活躍在整個大明曆史之中。
哪怕明初太祖高皇帝嚴厲打壓商賈,禁止商賈不得穿錦衣綢緞,不得乘坐轎子,子孫後人也不得參加科考,看起來是完全將商賈的上升空間給徹底堵死了,但那不過是在明初罷了。
等到了文臣縉紳把持朝政的時候,尤其是弘治以後,這些商賈的地位大大增加,畢竟人家雖然沒有政治地位,但是人家可有錢啊!
文臣縉紳想要撈銀子,那也得講究一個臉麵,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自然不可能會親自下場與民爭利,平白汙了自己的賢名,所以他們大多都會豢養著一些商賈替自己打理產業,或者說把這些商賈當成工具人給自己謀利,即是所謂的“官商勾結”。
以致於發展到了大明王朝中後期,比如萬曆年間的時候,明初那些針對商賈的禁令早就形同虛設了,商賈子弟不但可以科考,甚至還出了張四維這位內閣首輔,商賈早已與文臣縉紳融合在了一起,變成了可以左右大明王朝政治局勢的強橫力量,地位比之明初大大提高。
就比如先前翁氏一族選擇投靠他湯昊,說白了就是想要給自己找一個靠山,當真正遇到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借助他湯昊這位中山侯的權勢去解決,這是商賈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不管怎麽說,士農工商,說到底商賈也是百姓的一種。
“侯爺說笑了,這臨清地處大運河南北交匯之處,往來貨船不計其數,下官兩年時間才撈了這麽一點銀子,確實已經是很克製了!”
“錢正貴,你這話說的好像你搜刮商賈銀子,那就不是貪腐受賄了一樣!”
說來也有些可笑,宗鉞也好,錢正貴也罷,都喜歡在貪腐受賄的同時,將這一筆筆行賄記錄給詳細記錄下來,說白了就是給自己留下一道後手,以免日後被查處時,可以借此作為把柄,要挾那些權貴出手救人。
“侯爺這麽想,下官也覺得沒啥問題!”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鈔關禦史是個肥差不假,但偏偏錢正貴生性謹小慎微,加上背後又沒有貴人扶持,所以哪怕是貪腐受賄也相當克製。
“而且下官上任這段時間內,雖然確實是撈了兩萬多兩銀子,但這筆贓款也不是下官一人所得,還要給其他人分潤一二,尤其是京師裏麵那些權貴,真正落到下官手裏麵的,其實還不到一萬兩……”
本來打算幹完這一任,銀子撈得差不多給自己積攢些家底,也就可以致仕迴家養老算了,做個吃喝不愁的富家翁豈不快哉,沒事兒還可以納幾房小妾,給老錢家開枝散葉。
“他們做生意嘛,錢財本來就不少,下官搜刮一些,那也算不得什麽。”
湯昊聞言不置可否。
起初錢正貴原本以為竹籃打水一場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位兇狂中山侯絕對會殺了他全家以儆效尤,甚至嚴重點可能還會被他剝皮實草,告誡天下官員!
但是現在,聽這位中山侯的意思,自己好像不但能活,而且還迎來了仕途轉機啊!
那他到底想做什麽呢?
一眼就能看到仕途盡頭,鈔關禦史就是他錢正貴仕途的終點,他現在快要到五十歲了,也沒什麽好折騰的了。
錢正貴訕笑著解釋道。
鈔關鈔關,其本質還是商稅,凡是與賦稅有關的事情,那都離不開戶部!
聽到這話,錢正貴二話不說立刻從懷裏取出了一本賬簿,看得湯昊一愣一愣的。
“行了行了!”湯昊不耐煩地擺了擺手,“你他娘地說的跟真的一樣,好像你錢正貴還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了是吧?”
此話一出,錢禦史頓時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湯昊嗤笑道:“兩年時間撈了一萬兩,都他娘地趕得上一個下等貧瘠縣一整年的收入了,你錢正貴生財有道嘛!”
聽到這話,錢正貴立馬訕笑了兩聲。
同進士,如夫人,沒有人會在意。
“伱剛剛說,還要送錢去京師裏麵打好關係,具體是哪些人?把名單數額寫清楚,本侯有用!”
他出身其實並不算好,不是什麽士紳大族,隻是個沒落的官宦士家,雖然衣食無憂可以安心進學修德,奈何他自身才華也就那樣,當年科考的時候隻考了個三甲同進士,這也就意味著他這仕途一眼就能望到頭了。
“侯爺明鑒啊,下官確實隻是搜刮了這些商賈的錢財!”
不過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位中山侯想要幹什麽?
他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可是很有深意啊!
一時間,錢正貴大腦瘋狂運轉,認真思索起了湯昊的真正目的!
毫無疑問,中山侯此行的目標,肯定是鈔關!
可問題是臨清鈔關一年的商稅也不過十二萬兩銀子,他堂堂大明中山侯,難道還看得上這麽點銀子,想要自己給他做斂財工具?
這其實很好理解,畢竟大明這些鈔關,都是戶部負責,派遣相應主事負責對接。
所以錢正貴仕途坎坎坷坷很是不暢,在一個中等知縣的位置上蹉跎了十幾年,這才僥幸熬到了鈔關禦史這個肥差上麵。
“沒你娘的問題!”湯昊笑罵道:“要不要本侯給張總憲打聲招唿,提拔一下你這位忠正賢良啊?”
聽到這話,錢正貴頓時心頭狂震。
然而錢正貴萬萬沒想到,天殺的中山侯湯昊竟然直接突襲臨清,而且還把目標打到了臨清鈔關上麵,他這個鈔關禦史自然首當其衝不可避免,現在生死全都在對方手中了。
“喲嗬,你這是覺得還少了嗎?”
“不過前提是你到底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鈔關一事關係重大,本侯不會任由一個蠢貨坐在這個位置上麵,你聽得明白嗎?”
不!
不是這樣的!
先是天津衛和長蘆鹽場,然後又是這臨清鈔關,這位中山侯從一開始目標就很清晰明確,絕不是為了什麽貪腐。
“可是下官從未摻和進巡檢司這些醃臢事情,黑虎幫他們做的勾當,下官早有耳聞,也曾告誡過這馬綸,奈何好言難勸該死鬼,下官也隻是鈔關禦史,跟臨清知州不屬於一個體係,所以管不了他……”
他這話說得確實不假,畢竟臨清鈔關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要是換做宗鉞這個喪心病狂的狗東西來做這鈔關禦史,別說兩年時間撈一萬兩了,他能一年時間撈十萬兩!
相比於宗鉞,錢正貴確實克製了太多。
“你很識趣,本侯也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下官都是實話實說,並未苛責過百姓。”
湯昊接過賬簿一看,裏麵的名字,全都是清一色的戶部官員。
陡然間,錢正貴迴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發生在京師之中的故事。
此話一出,錢正貴頓時臉都綠了,急忙磕頭求饒。
“侯爺饒命,饒命啊!”
湯昊將賬簿收好,然後看向了錢正貴。
據聞這位中山侯曾經無詔調兵包圍了前任兵部尚書劉大夏的府邸,卻又沒有動手,而是從劉大夏手中強行要走了一樣東西!
劉大夏,他手中能有什麽東西,值得中山侯冒如此大的風險,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得到?
錢正貴大腦瘋狂運轉,浮現出了劉大夏這位弘治三君子的畢生過往。
他覺得自己快要抓住真相了,就差那臨門一腳!
湯昊見狀也沒有出言打擾,而是罕見地頗為有耐心,笑嗬嗬地看著這個官場老油條。
終於,錢正貴腦海中劃過了一道亮光,答案也立刻變得清晰了起來。
“昔年劉大夏為了阻止成化爺重啟下西洋之舉,當眾焚毀了鄭和下西洋檔案!”
“但傳聞劉大夏隻是將其藏起來了,並沒有真正焚毀,那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侯爺曾帶兵包圍劉大夏府邸,從他手中取走了一樣東西,如果下官沒有猜錯的話,這東西就是鄭和下西洋檔案!”
錢正貴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激動。
“所以侯爺此次帶兵離京,一是為了剿倭,二是為了肅清鹽政,三則是為了替重新下西洋做足準備,鈔關就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
聽完這番推論,湯昊忍不住鼓起了掌。
“錢正貴,你確實很聰明。”
“但你現在知道了,那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不然本侯隻有送你上路了!”
此話一出,錢正貴立刻就傻眼了,但緊接著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以頭觸地向湯昊宣誓效忠。
“侯爺放心,小的願為侯爺鞍前馬後,絕無二心!”
這一次,不再是什麽“下官”,而是正兒八經的認主之禮。
事實上,錢正貴想得很清楚,投靠這位權勢滔天的中山侯,並不是一件壞事。
畢竟誰都知道,中山侯背後可是站著皇帝陛下,所以投靠中山侯其實就成了帝黨。
他錢正貴一個無人在意的同進士,磕磕絆絆地在官場爬了這麽多年,現在還不過是個正七品的鈔關禦史,全都是因為他背後沒有貴人提攜!
現在貴人來了,還是那種權傾朝野的當朝新貴,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納頭就拜,宣誓效忠,多猶豫一秒,那都是錢正貴對中山侯的不尊重!
再者說了,他錢正貴把中山侯的目的都給說出來了,他要是拒絕做“自己人”,那中山侯又豈會放過他?
所以,錢正貴其實沒有其他選擇,隻能跟著湯昊一條道走到黑!
以後仕途如何誰都不清楚,但是現在不表態,他現在就得死!
看著如此上道的錢正貴,湯昊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你確實很聰明。”
“接下來,完成對臨清鈔關的改製!”
湯昊也沒有廢話,直接道出了目的。
“本侯會留下一支戰兵,對外就是臨清巡檢司,專門負責核驗商隊規模,然後按照相應規定收稅,而核驗由戰兵負責,收稅則是由你負責,具體流程就是戰兵開出具體數額的稅票,船主拿著稅票到你鈔關衙署這兒交稅,你再開具完稅證明,憑借這證明戰兵才會放行,聽明白了嗎?”
“稅票一式三份,巡檢司一份,鈔關衙署一份,船主自己留一份;完稅憑證同樣也是一式三份,巡檢司一份,鈔關衙署一份,剩下那份交由戶部存檔,都察院會對這三份票據和三份完稅憑證進行抽查,若發現誰手中那份有問題,那會開啟追責製度,嚴懲相關人員絕不手軟,戰兵貪腐就地處決,你巡檢司貪腐剝皮實草,船主行賄殺他全家,聽明白了嗎?”
聽到這話,錢正貴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侯爺,您為什麽還要讓小的主持收稅?”
說實話,錢正貴是真的有些怕了,他怕自己又忍不住貪腐,然後被剝皮實草,滿門抄斬!
“為什麽不呢?”
湯昊大笑道:“你其實是個人才,可惜被這官場齷齪磨滅了誌氣,所以做些貪腐受賄的勾當也可以理解!”
“但是你也清楚本侯的真正目標是什麽,所以這臨清鈔關隻是一個試點,等到大業將成,朝廷就會將臨清鈔關這種模式推行到天下所有鈔關海關,到時候你錢正貴這位臨清鈔關禦史,憑借這份政績不說名留青史,也可以青雲直上了!”
“是一時的蠅頭小利重要,還是日後的錦繡前程重要,你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怎麽選!當然,如果你又犯糊塗了,那本侯也不介意將你剝皮的,再選一個聰明人坐這個位置!”
說得直白一點,湯昊留下的這支戰兵,就是為了扼守臨清鈔關,並且監視錢正貴,他要是老實辦事,配合湯昊對鈔關改製,那以後前程肯定一片璀璨,但他如果老毛病再犯了,看見銀子就走不動道了,那這些戰兵也不是吃素的,該殺殺該抓抓,一個鈔關禦史確實沒什麽分量。
“侯爺英明,小的明白了。”
錢正貴立馬表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但若是這戰兵貪腐,小的該怎麽辦?”
“隻要你不貪腐就行了,至於這些戰兵,他們本侯自有安排!”
湯昊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隨即提出了一係列改革計劃。
“自即日起,不管是誰的船,背後站著什麽權貴,又或者是什麽外邦使臣船隊,隻要過這個臨清鈔關,那就必須繳納對應稅額,若有什麽想要強行闖關的阿貓阿狗,你通知戰兵將相應人員貨物全部扣下,繳納十倍罰款再予以通行!”
“規矩要立好,不管是什麽船隊,一律納稅,聽明白了嗎?”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規矩,也是鈔關改製的核心內容。
一旦朝廷重啟了下西洋,那這海洋貿易瞬間就會吸引大量船隊出海,而外邦船隊也會爭先恐後地來到大明,到了那個時候要是沒個規矩,仰仗權勢就可以闖關不用繳稅,那這鈔關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畢竟尋常百姓全都被限製在了鄉野田地之間,哪怕是朝廷重啟下西洋,跟他們也沒有什麽關係,反倒是這些貪婪的士紳縉紳會爭先恐後地組建船隊想要從中分一杯羹,而他們背後則是站著一個個朝堂縉紳,或者說達官顯貴!
而這些士紳縉紳的船隊本身就是為了掙錢的,一艘艘大船滿載貨物那肯定是家常便飯,如果因為他們背後的權貴勢力,臨清鈔關就直接將他們放行,那這鈔關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呢?
難不成就為了去為難那些尋常商賈,從他們身上搜刮一些油水?
嗬,真要是這樣,湯昊也不用來這臨清走一遭了!
隻是錢正貴聽到這話後,神情卻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可以想象得到,等到了那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權貴想要將他給抽筋剝皮了!
這投靠中山侯做帝黨,好像也不是什麽太平之路啊!
“放心,不用那麽緊張。”
“你背後站著本侯,而本侯背後則是皇帝陛下,不會讓你一個人孤軍奮戰的!”
湯昊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後者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還有一點,稅率要做出相應調整,以往是按運送路程之遠近和船舶大小長闊不同分等稱船料,估料定稅,南京至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濟寧、濟寧至臨清、臨清至通州各段均每一百料納鈔一百貫;自北京與南京間的全程,每一百納鈔五百貫,後又以估料難核,改為計算梁頭廣狹定稅,其標準自五尺至三丈六尺不等,對吧?”
“以後征稅標準統一按照船隻大小與貨物多寡進行征稅,從一料到百料一目了然,將其公布在鈔關衙署門前,如此既方便了你們後續工作,也可以減少貪腐受賄的情況出現,說白了以後鈔關主要的征稅目標就是那些百料及以上的大船,也就是專門針對士紳縉紳倒賣謀利的一艘艘貨船!”
錢正貴:“???”
啥?
啥意思?
專門搞針對?
那不是朝堂權貴我都要得罪個遍?
一想到這兒,錢正貴瞬間臉都綠了。
事實證明,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投靠中山侯,前途一片黑暗啊這!
他思索了片刻,然後硬著頭皮開口道:“那個侯爺,要不您再選個其他合適的人才……”
“好啊!”湯昊輕笑道:“來人,將此獠拖出去剝皮實草!”
“侯爺饒命,饒命啊!”
錢正貴急忙表態,道:“小的一定辦好,一定辦好!”
“這不就得了!”湯昊笑嗬嗬地拍了拍他的肩頭。
“小錢呐,本侯很看好你,不要讓本侯失望啊!”
錢正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