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取精銳,再立它營!


    這是最為便捷之法!


    當年土木之變後,於謙等人就是這麽做的。


    從三大營中選取精銳,重新組建十團營,從而確保京軍的戰力。


    同樣的道理,現在朱厚照即位後,麵對此時十二團營積弊積弱,己與舊時三大營沒什麽差別的情況,“十二營銳卒僅六萬五百餘人,稍弱者二萬五千而己”,那不得不另思它法以圖恢複京營戰鬥力。


    而最為便捷之法,便是效仿當年三大營選鋒形成團營,從已積弊積弱的十二團營之中,選取精銳再立它營。


    這也是張懋此行的目的。


    京營也好團營也罷,現如今京軍最後的戰力,就在這六萬五百餘人。


    張懋故意將京營糜爛一事泄露給小皇帝,自然是為了激起小皇帝的憤怒,從而完成對京營的再一次選鋒!


    而這最後的六萬五千餘人,就是張懋的真正目標!


    必須要讓湯昊執掌這支新軍!


    同樣的道理,劉大夏又何嚐看不明白。


    算計來算計去,張懋這個老東西,分明就是在給中山侯湯昊鋪路!


    為此不惜自爆告密,想要以此逼迫他劉大夏低頭俯首!


    選取精銳,再立它營,確實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問題在於,這個新軍主帥,絕不能是湯昊!


    湯昊此子看似行事張狂魯莽,實則粗中有細,還生了一張尖牙利嘴!


    他要是成了執掌這六萬新軍的統帥,下一步勳貴武臣隻怕就會製造機會,讓這湯昊率領新軍出去獵取軍功了!


    到時候,這朝堂上麵,恐怕又會出現一個保國公朱永!


    不要忘了,這湯昊現在可是世侯,起點比之朱永當年高出了十倍不止!


    要是任由這湯昊繼續成長下去,要不了多久,文臣縉紳隻怕就難以壓製住勳貴武臣,從而喪失朝堂話語權了!


    基於這些考量,張懋和劉大夏展開了激烈交鋒,一個咬死了要定湯昊,一個堅決不肯。


    兩個六七十歲的老家夥,為此直接都罵起來了。


    此刻小皇帝正和湯昊來了偏殿,聽見旁邊的動靜,都是有些哭笑不得。


    “野湯昊,這是你的主意?”


    “京營糜爛,朕其實早就知道了,隻是方才裝裝樣子罷了。”


    湯昊聞言一愣,隨即笑著開了口。


    “小皇上確實不一樣了嘛,這自從學會動腦子後,比之先前英明多了!”


    “什麽話?”朱厚照怒了,“你這是什麽話?”


    “朕幾時昏庸過?那都是被劉瑾這雜碎哄騙的,跟朕沒有關係嗷!”


    嗬嗬!


    湯昊隻是冷冷地笑了笑。


    皇帝是不能犯錯的嘛,不然會影響他的帝王威望。


    反正犯了錯,肯定會有背鍋俠,劉瑾就是朱厚照最好的背鍋俠!


    “你自己錯沒錯,自己心裏麵有數!”


    “懶得跟你廢話這些,隻是希望你以後多動動腦子!”


    小皇帝雖然很是不爽,但還是點了點頭。


    “這一次,倒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朕早就有心整飭營務了,卻礙於京營裏麵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不好直接下手!”


    朱厚照說了句心裏話,他先前確實不好動手。


    怎麽動手?


    對誰動手?


    監槍太監!


    勳貴武臣!


    文臣縉紳!


    哪個沒有從這京營裏麵分一杯羹?


    難不成他這個大明皇帝還能把這滿朝文武都給殺光咯?


    而且先前的小皇帝,身邊根本就沒有可用之人。


    除了劉瑾、張永和穀大用這些死太監外,連一個像樣的心腹都沒有。


    他就算有心整飭京營,提升京軍戰力,那也是無人可用,無可奈何!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小皇帝有了野人湯昊,還是個勇猛可搏殺猛虎的天生將種,放著不用豈不是可惜?


    “野湯昊你放心,這迴朕一定給伱拿下這個職位!”


    湯昊聞言笑著點了點頭,不過卻不見絲毫高興。


    因為他清楚,這件事情,沒有這麽容易的。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語,現在大明王朝的兵權,大部分是掌握在文臣縉紳手中的。


    洪武初年,有一個大都督府,總管天下戎政,同時擁有調兵權和各地駐軍管理權。


    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不甘心自己的權力被分割,尤其是中書省和大都督府,遂廢中書丞相製度,並且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成了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喪失了大都督府擁有的議政權,開始不得不聽命於皇帝。


    不過此時,五軍都督府的地位仍高於兵部。


    因為各地衛所軍戶的管理、各行省駐軍的訓練和管理、各地將領的升遷,這些都在於五軍都督府執掌之下。


    洪武年間,六部之一的兵部,僅僅隻是擁有各地駐軍的調動權。


    五軍都督府擁有統兵權,兵部則擁有調兵權,這般設計自然也是為了互相製衡。


    因此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一直在明爭暗鬥。


    從表麵來看,這是兩個機構的權力鬥爭,但是實際上,這就是是武將勳貴集團與文官縉紳集團的博弈,為了爭奪朝堂話語權而展開的紛爭。


    直到土木堡之變,景泰皇帝上位,以於謙等人為首的文臣縉紳,趁著武將勳貴集團勢力大損,趁著五軍都督府遭受重創,毫不客氣地攫取五軍都督府的一應權力,全部收攏於兵部,歸於兵部尚書於謙手中。


    兵部借助這場土木之禍,開始逐步插手武將的任免、各地駐軍的訓練和管理工作,並且把這些權力牢牢控製在兵部的手裏,一片片割掉了五軍都督府所有的肉。


    在成化帝朱見深在位時期,軍戶和屯田管理權也開始被劃歸兵部。


    自此以後,五軍都督府徹底成為了一個虛職的軍事機構,主要是為那些武將勳貴集團的子弟們,安插一個冒領俸祿吃空餉的機會,從此徹底遠離了權力核心圈。


    湯昊甚至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武將勳貴與文臣縉紳達成的協議。


    文臣縉紳索要五軍都督府的統兵權,而勳貴武臣則是不得不交出權力,允許自家子侄進入五軍都督府這“冥府”冒領俸祿吃空餉!


    反正,雙方皆大歡喜,愁的人可能隻有大明王朝的曆代皇帝!


    發展到大明中後期,兵部已經全麵架空了五軍都督府,文官縉紳集團徹底架空了武將勳貴集團。


    比如在嘉靖、隆慶、萬曆時期,大明朝各地的總督、巡撫們,以掛職兵部尚書或者兵部侍郎的身份,節製各地的將領們,地方武將的升遷任免,全是這些督撫老爺們一句話的事情。


    到了大明朝統治的末期,基本上出現了文官淩駕於武將頭上的模式,例如朝廷的督師、各地的總督、巡撫均為文官,武將哪怕立下了軍功想要獲得升遷,也不得不去給這些督撫老爺們當狗,奉承巴結討好賄賂!


    是以,在這個正德王朝,正在文臣縉紳開始發力,將兵權牢牢掌控在手裏麵的時候。


    為什麽要這樣做?


    因為這裏麵隱藏著大量的利益輸送。


    就拿眼下的京營來說,武將勳貴、文臣縉紳和宦官閹人都從裏麵分一杯羹,都能夠吃得盆滿缽滿。


    眼下這個糜爛的京營,其實就是大明軍隊的真實寫照。


    湯昊想要組建新軍,想要打造出一支可以隨他征戰沙場的鐵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文臣縉紳就是其中最大的阻礙。


    文臣縉紳,隻怕不會容忍,湯昊獨領一軍,打破眼下這個大好局麵,帶著武將勳貴重新崛起!


    “小皇上,咱們互相透個底!”


    “給我五年時間,打造出一支五萬人的鐵軍,我就可以平定北虜!”


    聽到湯昊這話,朱厚照驚得豁然起身,激動得麵紅耳赤!


    “野湯昊!”


    “你說的可是真話?”


    “五年時間,五萬鐵軍,平定北虜?”


    五年時間,看似很長,但小皇帝現在可才隻有十五歲,他完全等得起,也完全熬得住啊!


    關鍵問題在於,北虜已經成了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尤其是當年那場土木堡之變後。


    大明再也無力主動出塞肅清漠北,隻能龜縮在九邊長城軍鎮裏麵被動挨打!


    就比如他朱厚照剛剛即位稱帝,那蒙古小王子一聽到大明換了個小皇帝,立刻就興兵犯境,在長城沿線一帶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朱厚照沒有辦法,隻有聽從朝臣的建議,安排人手掛印出征,又得損耗一大筆錢糧。


    這種憋屈日子,小皇帝早就過夠了!


    要是能夠一次性肅清漠北,要是能夠像太宗文皇帝那樣打得北虜抱頭鼠竄,他朱厚照做什麽都願意!


    更何況,僅僅隻是五年時間!


    湯昊點了點頭。


    “這是最理想的計劃!”


    “但前提是,你這個小皇帝,能給我多少支持!”


    多少支持?


    肯定是全力支持啊!


    朱厚照急匆匆地正準備開口,拍著胸脯做出保證。


    湯昊卻是搶先一步開了口,笑道:“不要說些空口白話,拿出點實際東西來!”


    “比如這六萬五百餘人,他們的兵器鎧甲,他們的吃穿用度,這些最基本的錢糧輜重,你這個小皇帝能夠保證嗎?”


    朱厚照聞言一愣,原本興奮的臉色,瞬間就垮了下來。


    他就是個一窮二白的小皇帝,能夠保證個屁!


    要不是因為窮,先前他也不會允許劉瑾那些狗東西去廣置皇莊斂財受賄了!


    所以,小皇帝滿臉羞愧地低下了頭。


    湯昊見狀卻是笑了。


    “所以,咱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想方設法地訓練出一支鐵軍,足以讓你這個小皇帝奪迴權柄的鐵軍,足以令滿朝文武心驚膽寒的鐵軍!”


    “這計劃裏麵,最關鍵的一環,就是打造鐵軍的資源問題,錢糧輜重缺一不可,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必須要砸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