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開口。


    同樣沒有用處!


    方才文臣縉紳可是才被駁了麵子。


    好好一場針對八虎閹人的謀劃,被拆了個一幹二淨。


    不僅英國公張懋都被搬出來了,連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寬也突然倒戈相向!


    以致於馬文升這把尖刀利刃剛剛出鞘,就被司禮監給硬生生地按了迴去。


    而八虎閹人一個都沒被清算,隻是一個劉瑾倒了大黴,以及其餘些不入流的宦官閹人被推出來頂缸!


    如此做法,何以讓人信服?


    現在你還想讓湯昊拿到這個世侯,還想給勳貴武臣一個死灰複燃的機會,絕無可能!


    這一次,主動權可是在文臣縉紳手裏麵!


    因為他們守著宗法禮製這塊金字招牌,多的是理由和借口將爵位給按死在湯紹宗頭上!


    至於湯昊,這個毒舌莽夫,還想要爵位,做夢去吧!


    謝遷麵無表情地開口道:“陛下,大都督此話雖不假,但問題在於,國朝自有律令法度!”


    “嫡長襲爵這是宗法製度,任何人都不能違背,否則國朝隻怕會上下不安,會出大亂子的!”


    這番話說得極其漂亮。


    我承認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這不合規矩!


    嫡長宗法製度擺在麵前,誰都別想加以破壞。


    因為禮法是維持大明王朝安穩運行的思想基礎,更是朝廷長治久安的根基。


    有些規矩一旦被破壞了,再想重新建立起來,那可就真的難了!


    “陛下,絕不能開此等先河!”


    “臣附議!”


    “還請陛下三思!”


    張升,韓文,屠勳,劉大夏等朝堂重臣紛紛開口,附和謝遷所言。


    最後李東陽也補上了一刀,徹底斬斷湯昊想要襲爵的可能!


    “陛下,太祖定製,因功封的公侯伯如同宗室,獲得誥券者同樣皆世襲罔替,有嫡立嫡,無嫡立庶,追贈三代,是以湯家若要複爵,爵位隻能給嫡長五世孫湯紹宗,這是國朝的規矩!”


    有嫡立嫡,無嫡立庶!


    老湯家嫡脈可是一直都沒有斷過!


    當李東陽搬出來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那小皇帝就沒有辦法了。


    他不能公然違背太祖舊製,否則就是“不孝”,這將會是極其嚴厲的政治指責。


    所以小皇帝有些惱怒地瞪了李東陽一眼,隨即將目光看向了湯昊。


    事到如今,他這個小皇帝,好像真的守不住湯昊的爵位了。


    明明拚死救了自己的人是湯昊,不是那個勞什子湯紹宗!


    結果現在他朱厚照卻不得不將爵位給那湯紹宗,這很難不讓人惱怒。


    眼前這些個文臣縉紳,全都該死啊!


    湯昊麵無表情,眯著眼睛掃了眼在場群臣,隨後看向了英國公張懋!


    原本這個所謂的世襲侯爵,湯昊是不怎麽在意的。


    有就最好,沒有拉倒!


    反正他渴望的是征戰沙場那種快意生活!


    可是當湯俌與他聊過之後,湯昊就明白這個世侯他必須要拿到!


    因為,勳貴武臣等不起了,老國公張懋也等不起了!


    眼前這位老國公,看似精神矍鑠,實則就是個幹巴巴的瘦小老頭,早已在與文臣縉紳的爭鬥裏麵,被磨平了棱角,變得暮氣沉沉。


    他如今已是古稀高齡了,誰知道他還能撐多久?


    兩三年,還是五六年?


    這麽短的時候,勳貴武臣想要再從九邊將種裏麵挑選出一人,扶持他做到世侯甚至世公的位置,接替老國公張懋庇護勳貴集團,沒有絲毫可能!


    軍功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按明代製度,封爵必須是有輔佐社稷之功,或者是重大軍功。


    再者自從那正統年間的兵部尚書王驥三征麓川,因功得封靖遠伯後,就開創了大明王朝文官統兵出戰並且獲得爵位的先河!


    此後又冒出來了一個大明首任三邊總製王越,同樣是登進士第的正經文官,曾率軍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區,於紅鹽池之戰、威寧海之戰中兩次遠襲韃靼,因軍功獲封威寧伯。


    接連兩位進士出身的文官因軍功封爵,本就日漸式微的勳貴武臣那日子自然就更加難過了,因為他們幾乎再也得不到什麽立下戰功軍功的機會了。


    有著王驥和王越的先例擺在那裏,掛印出征之人為什麽不可以是文官?


    文官老爺們出將入相,既能治理政務,又可領兵打仗,還要你們這些武夫丘八幹什麽?


    至少這掛印出征之人,最後得到軍功之人,決計不可以是勳貴武臣!


    軍功難掙,這是事實!


    湯昊要是沒有這個世侯,他十年內估計都沒希望統兵出戰,隻能在小皇帝身邊做個禦前近臣。


    可這不是湯昊想要的生活,他也難以接受!


    是以不管怎麽說,於小皇帝也好,於勳貴武臣也罷,於他湯昊自己也是,這個世侯爵位他都必須要!


    “既然此事事關本官,不知本官可不可以開口?”


    湯昊沉吟片刻,笑嗬嗬地開了口。


    不等劉健、謝遷和李東陽等人接話,小皇帝就直接擺了擺手。


    “你有什麽直接說什麽,既然你救了朕,本來就該論功行賞!”


    皇帝陛下都開口了,劉健、謝遷等人即便再不樂意,也隻能老老實實地忍著。


    反正禮法大旗擺在這裏,他們倒是不相信,這湯昊還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誠然,太祖高皇帝當年確實定下了規矩,因功封的公侯伯如同宗室,獲得誥券者同樣皆世襲罔替,有嫡立嫡,無嫡立庶,追贈三代!”


    “至於是否能夠承襲,那就要看有沒有‘誥券’,就是朝廷給的世襲憑證,誥券一式兩份,一份給功臣,一份收藏在內府,如果功臣死了,子弟要襲封,就得把誥券拿出來,然後由吏部負責核對勘驗功過,決定是否襲封或者除封,對吧?”


    聽到湯昊這話,在場群臣本能地皺起了眉頭。


    他們不明白這湯昊說這些話有什麽意義。


    張懋卻是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


    隻見湯昊扭頭就看向了天官馬文升,笑問道:“敢問天官大人,我湯家可有世襲誥券?”


    馬文升被湯昊這麽一問,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老湯家有沒有世襲誥券?


    那當然是有的,而且還是太祖高皇帝親自賜下的!


    因為信國公這一脈,當年躲過了洪武年間那場對勳貴武臣的大清洗,世襲誥券什麽的都還保存得好好的。


    “湯家確實有世襲誥券!”


    “但是……”


    馬文升還想再說什麽,可湯昊並沒有給他機會,再次追問道:“那天官大人,我湯家可曾明犯過律令禮法?”


    聽到這話,馬文升眉頭一皺,直接搖了搖頭。


    “未曾!”


    得到了這兩個想要的答案,湯昊臉上的笑容更甚。


    “那這可就有意思了嗷!”


    “我湯家乃是正兒八經的功勳之後,又一直老老實實地本分做人,手握世襲誥券卻不能承襲爵位,諸位能不能告訴湯某是為什麽?”


    “你們方才不是也說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是,有嫡立嫡,無嫡立庶!”


    “既然嫡長一脈不能襲爵,那為什麽不能讓庶子襲爵?”


    此話一出,群臣嘩然,開始了議論紛紛。


    湯家為什麽不能襲爵?


    這問題確實不好迴答。


    什麽嫡長子、嫡長孫早亡,嫡長曾孫患病不能襲爵,那不過都是借口罷了。


    有嫡立嫡,無嫡立庶,嫡長子、嫡長孫沒了,但是人家還有其他庶子幼子啊,可是這爵位卻一直拖著沒給人家!


    永樂皇帝不給,洪熙皇帝不給,宣德皇帝同樣不給。


    到了正統皇帝的時候,湯和四世孫湯傑請求襲爵,結果襲爵不成卻是直接被廢爵了!


    正統三年,英宗小皇帝直接下旨,信國公的爵位已經四十年無人繼承,該爵位直接罷免廢除!


    那個時候的小皇帝,可是還不到十歲,朝政大事皆出自內閣三楊之手,正是三楊炳政的時候。


    朝廷非但不給人家複爵,還借口四十年未曾襲爵直接給人廢除了,這其中的蠅營狗苟,可就很難說得清楚了。


    湯昊麵無表情地看向群臣,問出了一個誅心的問題。


    “太祖定下的規矩,諸位認了嗎?”


    “既然沒有,那怎麽有臉現在還喊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