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


    聽到這話,群臣臉色一變!


    就連內閣首輔劉健也是眉頭一皺,下意識地扭頭看了過去。


    隻見一個獅鼻闊臉的白發老者,步履堅定地走進了大殿,身上還穿著件大紅坐蟒服。


    英國公,張懋!


    當朝太師,勳左柱國,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卻知經筵事,監修國史,勳貴第一人!


    眼見張懋突然上朝,這滿朝縉紳都是臉色微變。


    因為自先帝爺開始,張懋就奉命知經筵事,一直到了先帝爺晚年怠於朝政,加上龍體抱恙,所以不再參加經筵日講,自此張懋也就漸漸地不再上朝。


    而後當今陛下即位稱帝,剛開始勤勉政事重開經筵日講,文臣縉紳借機攫取了經筵權力,由內閣首輔劉健親自知經筵事,張懋也從未來過一次,好像真的認命了一般。


    後小皇帝本性暴露,廢經筵日講,鍾愛騎馬遊獵,張懋也徹底賦閑在家頤養天年。


    而朝堂廷議也徹底淪為文臣縉紳的一言堂,軍國大事皆出自他們之手。


    可是現在,小皇帝重開經筵,這位英國公突然登場,很難不讓人多想啊!


    不少老狐狸眼中閃爍著精光,隱隱覺得今日定會有大事發生。


    英國公張懋,老首輔劉健!


    這兩位文武第一人,隻怕今日少不了一場交鋒!


    劉健很快恢複了正常,笑嗬嗬地看向了張懋。


    “大都督今日怎麽得了空閑,前來上朝了?”


    “元輔這話說的,難道本公不能來了嗎?”


    張懋同樣笑眯眯地看向劉健。


    這兩位文武第一人,此刻就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互相打趣說笑。


    雖然這有些不合規矩,畢竟皇帝陛下還在那裏坐著呢,但是卻沒人敢吭聲!


    所謂的規矩,都是相對的罷了。


    文臣縉紳想用的時候,才有這個規矩!


    小皇帝一見到張懋來了,小臉頓時一喜。


    “大都督身子骨可好些了?”


    張懋主要的職務,是中軍都督府的都督,因為其地位尊崇,是無可爭議的勳貴武臣第一人,所以被尊稱為大都督。


    事實上五軍都督府早就名存實亡了,連半點實權都沒有,文臣縉紳之所以願意稱他張懋為“大都督”,陰陽嘲諷的意味隻怕更多一些!


    “勞陛下掛念,老臣身子骨好著呢,每天還能吃三大碗肉,喝三大碗酒!”


    張懋大笑開口道,那銳利目光隨意瞥處,卻如一柄利劍橫掃千軍,令人不自禁心生敬畏,紛紛低下頭去。


    他可是做了五十多年的國公爺和大都督,這常年養尊處優的上位者氣度,一般人當真擋不住。


    湯昊打量著這位勳貴第一人,忍不住咧嘴笑了笑。


    不容易啊,還有這麽位勳貴柱石一直撐著,要不然勳貴武臣的日子隻會更加難過!


    張懋也認真觀察了湯昊一番,見這小子正對著自己咧嘴笑,眼中的喜色也愈發濃鬱!


    天生神力,勇猛可搏殺猛虎,且明事理曉大義,簡直就是天生的將帥之才,下一個宣平王朱永!


    一老一少,那可真是看對了眼,就差坐下來喝酒吹牛逼了。


    好在張懋沒有忘了正事,扭頭看向了劉健。


    “怎麽,元輔,老夫隻是沒來幾次,這經筵還多出了什麽規矩?”


    聽到這話,劉健歎了口氣,苦笑著搖了搖頭。


    “大都督說笑了,沒有增加什麽規矩。”


    出乎意料的,老首輔劉健竟然直接退讓了。


    張懋對此一點都不例外,或者說早就預料到了劉健的反應。


    內閣三位閣老,劉健是個循吏,就是守法循理的官員,最是守規矩;謝遷是個幹吏,也是個嫉惡如仇的直臣,倒也守規矩;唯獨這李東陽是個不守規矩的陰人,表麵上跟你笑嘻嘻,實則背地裏不知道在謀劃什麽陰謀詭計!


    劉健確實是個循吏,也最重規矩。


    這規矩就是,張懋才是知經筵之人,這是當年先帝爺為了限製內閣權力,故意使出的一手損招,讓勳貴第一人知經筵事。


    但盡管如此,規矩就是規矩!


    既然張懋來了,那就該讓他知經筵事!


    所以劉健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向後退了一步,把正中領班的位置讓了出來。


    見此情形,眾人都是神態不一。


    小皇帝臉色複雜地看著老首輔,內心深處那柔軟處隱隱有些觸動。


    張懋也是微微一愣,隨即臉上的笑容更甚,對著劉健微微頷首。


    謝遷皺了皺眉頭,但也沒有說什麽,他現在隻關心誅殺八虎一事,所以並不在乎這些瑣碎小事。


    李東陽始終麵無表情,隻是眼底深處閃過了一抹寒光。


    一眾文臣縉紳見狀有的暗自苦笑,有的神情不滿,但終歸是不敢開口。


    張懋看向小皇帝,柔聲開口道:“陛下,可以開始經筵講學了嗎?”


    朱厚照聞言小臉一苦,大都督的麵子,他還是要給的。


    接下來,湯昊就見證了一段“皇帝快板”!


    隻見小皇帝搖頭晃腦地嗷嗷喊出了一大段文縐縐的文言文,大意就是他朱厚照幼年繼位德行不夠,唯恐辜負了先帝爺和天下臣民的期望,所以現在開經筵日講,希望學士先生們不吝賜教,好好教教他這個小皇帝聖賢道理,教教他如何治理好這個大明……


    這特麽就跟念經一樣,小皇帝語氣也古怪得很,抑揚頓挫地,就好像是在那墳頭吟誦的經文!


    難怪這小子不喜歡經筵日講啊,換做是他湯昊也壓根頂不住啊!


    天天學習這些個“之乎者也”,而且你還必須要表現出足夠的尊重耐心,這就有些惡心人了嗷!


    等小皇帝搖頭晃腦地念完,內閣三位大學士正準備上前為小皇帝講解文章經義,講解聖賢道理,可小皇帝卻突然開了口。


    “大都督,元輔,朕覺著這廷議的規矩該變一變!”


    “包括大都督和元輔在內,還有大司徒和大司馬他們,本來就年邁體弱身子骨差,現在可都還站著在這兒伺候朕一個人讀書,這一讀還是好幾個時辰,每每想到這兒,朕這心裏就愧疚萬分,書也讀不下去了!”


    “所以啊,咱以後就這麽辦,朕就在這兒讀書,你們該廷議地就坐在下麵廷議,不用等朕讀完了書,你們再去廷議,這軍國大事關乎江山社稷,哪能因為朕一個人而耽擱了?”


    “大都督和元輔覺得如何?”


    此話一出,群臣都變了臉色。


    張懋雖然想不明白,小皇帝為何突然來了這麽一手,但是他現在要做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無條件鼎力支持皇帝陛下!


    戰爭已經打響了!


    這個時候應當旗幟鮮明,站穩立場!


    “好!陛下英明!”


    勳貴武臣第一人表態。


    但老首輔劉健卻是果斷搖頭拒絕!


    “陛下不可!”


    “經筵日講乃是祖宗成法,不可隨意變動!”


    劉健的理由很是充分,“祖宗成法”這四個字,足以壓得小皇帝不敢再開口。


    但是,偏偏有一個最不守規矩的莽夫出現了!


    湯昊咧嘴笑問道:“元輔大人,經筵儀注始製定於三楊柄政,這一套規矩也都是他們定的,英宗陛下以衝齡即位,都不能視政,怎麽就成“祖宗成法”了?”


    “三楊是誰的祖宗?難道是皇……”


    “放肆!”劉健陡然冷喝道,“汝若一再於此搬弄是非,離間君臣,老夫今日就算是豁出性命去不要,也必將汝彈劾致死!”


    內閣老首輔陡然發怒,直接公然敲打湯昊。


    湯昊聞言非但沒有絲毫退讓,反而一手按著繡春刀,徑直上前了半步。


    “元輔大人要講規矩,那我們就講規矩!”


    “若元輔大人不講規矩,那我們就講拳頭!”


    “在下一介莽夫,生平無他藝能,唯有拳頭比較硬,試試?”


    湯昊直視著劉健,沒有絲毫退讓!


    規矩講不通,就想以勢壓人?


    難不成這天底下的規矩都是你們文臣縉紳專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