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你們父子別太離譜(科舉) 作者:請吃一碗草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寧元年,南方。
四月的天還算不上太熱,現在這時節正是插秧苗的季節,在田裏忙活了一大上午,聽到屋裏人來喊迴家吃飯了,顧家一大群人才從田裏出來,迴家吃飯。
顧家一群小孩也隨著大人們的步伐迴家去。
他們先前也在幫著忙,在古代,村裏的小孩年紀到了,該幫忙幹點活的時候還要是幹,隻是比起大人來說,還是要輕鬆很多。
迴到家裏,一大家子坐在飯桌上,大房楊氏忍不住開口道:“早上不是說老宅那邊的大孫子去看榜去了,這都到中午了,人迴來了嗎?考的怎麽樣了?”
氣氛一時間沉默下來。
老宅其實指得是顧家老爺子顧二栓的大哥顧大柱家,當初老顧家生了兩兄弟,後來隨著兩人年紀大了,各自生的孩子也不少,家裏都不夠住,於是也就分家了,在當下這個時候,家中老人一般是跟著長子養老,所以老人就和長子住在以前的房子裏,顧二栓被分了出來。
平日裏提起那邊顧家,有時候就會用老宅來代替。
楊氏是因為上午有事迴了娘家一趟,所以才不清楚村裏發生了什麽事,但是他們這些待在村子裏的人可是隱隱約約聽到了情況。
那老宅那邊的大孫子好像是……考上了。
想到這裏,三房的媳婦宋氏偷偷的看了二嫂一眼。
顧熠也感受到了桌子上氣氛的怪異,他知道這是什麽原因,他前兩天穿越過來,也得到了原身的記憶,所以在他捋清了這邊的關係之後,同時也就發現了,這裏的世界似乎和他前世小團體裏麵的一個人嘰嘰喳喳的給他說著的一本書有關。
而他的身份,就是裏麵一個渣男的兒子。
同名同姓,甚至長相他也從水裏照了一下,不能說是完全看清,但是大體上和他前世小時候是差不多的。
這種情況,倒讓他覺得小團體裏那憨憨念叨的什麽名字一樣,要他背誦全文,謹防穿書有那麽一點意思。
畢竟他可是真的進來了。
這顧家,老太太一共生了三子二女,不過兩個女兒早就已經出嫁了,現在家中就三房人,他現在的身份是二房顧常林的兒子顧熠,今年五歲,還有個七歲大的姐姐顧翠,他們的娘名叫朱巧娘。
老宅那邊的顧家和他們這裏的顧家,雖然是兩兄弟,但當初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矛盾也不少,這些年來關係也就淡了許多,私下各自也在較著勁,都想自己家的日子比另一邊要過得好。
而這供孩子讀書便是其中一遭,老宅那邊供了長孫,他們這邊顧家供的是二房顧常林。
也就是顧熠的渣爹。
顧常林比人家長孫大了五歲,今年都二十六了,但是讀了這麽多年書,一直沒見有什麽動靜,眼看著人家都考中童生了,他爹還是什麽都沒有。
按理來說,顧常林還是人家的長輩,又比人家大,結果還考不過人家,他們這身份,之後村裏還不知道會怎麽說嘴呢。
也難怪家裏人一聽到這事就氣氛變了。
顧老太太碗用勁在桌子上一磕,發出了不小的聲響,她沒好氣的說道:“人家當然是考上了,那邊還說要慶祝一下,請咱們家過去吃飯呢。”
畢竟童生又不是秀才,可算不上是有功名,他們這邊是南方,這個童生還拿不出手,所以老宅那邊也不好大辦,隻請幾個相熟的親戚吃一下,也算是慶賀了。
真要辦酒,等日後考上了秀才之後在說也不遲。
當然,那邊肯定也是想在顧家這邊嘚瑟一下的。
楊氏其實早在迴來的時候就知道了老宅那邊已經考上了,說那話也是故意的,如今聽完老太太的話,不禁安撫道:“娘您別生氣,咱們二弟比那邊還多學了幾年呢,肯定比人家要厲害,他就是沒有去考而已,否則的話,早就已經考上了。對了,二弟妹,二弟這迴確實沒有去參加府試吧?”
姿態是一副安慰人的姿態,但拱火的意思相當明顯。
顧常林要是考上了,肯定早就迴來報喜了。
顧熠看了大伯娘楊氏一眼,又看了看他娘,他知道楊氏說這話是想做什麽,他爹已經在學堂學了二十年了,家裏要出銀子,結果又看不到什麽迴報,她自然就不願意了。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房的兒子年紀也不小了,楊氏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去讀書。
顧家和老宅那邊明麵上不說,但實際上較著勁,如今老宅那邊的長孫都考上童生了,顧家這邊肯定也會一直供著一個讀書人。
顧老爺子對讀書人這事也足夠執著,一直都想家裏能有個當官的兒子。
不過想要換人這事也不是那麽好辦的,顧常林這麽多年沒有讀出一個成果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畢竟他好歹也讀了這麽久,肯定學會了很多,要是重新換一個還沒學過的人上去,至少也得十幾年才有可能看到一些成果,這和老宅那邊相差可就太遠了。
楊氏知道麻煩,但她心裏也卯足了勁,她早就讓人查過,二弟那人在學堂裏就不是什麽好的,她肯定得把人拉下馬。
朱巧娘也明白楊氏想幹嘛,她淡淡的說道:“常林這個月還沒有迴來,我知道的和大嫂你知道的應該是一樣的,你要是好奇,等過幾天他迴來了問他也就是了。”
楊氏撇撇嘴,她幹脆直接對著顧老太太說道:“娘,我聽說有人看到常林經常都在城裏亂逛,不在私塾上課,他好歹也學了這麽多年了,不如我們去夫子那邊問問他究竟學的怎麽樣了,如果能行的話,就接著學。”
“要是不行的話,咱們也好做其他的打算,這一年年的銀子,總不能白交了不是?”
這也就是攤牌了。
三房宋氏大氣都不敢出。
可以說,全家都知道楊氏想做什麽,她想讓自己兒子去讀書的事情在老太太跟前旁敲側擊了不少次,大家都心裏有數。
隻不過以前老太太沒答應,現在嘛……
在老宅那邊已經考上了童生的刺激下,顧老爺子拍板道:“就這樣吧,明天去城裏問問夫子老二是個什麽情況。”
老爺子都決定了,顧老太太便沒有反駁。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一桌子上再沒有人說話,大家默不作聲的吃著飯,等吃完了,朱巧娘就收拾碗筷準備洗碗。
今天該輪到她洗了。
在顧家,做飯洗碗這些事情都是三房媳婦輪流著來做的。
顧熠和他的姐姐顧翠也幫忙著端碗。
忙了一上午,中午的時間,各房人吃完了飯就各自迴屋休息一段時間,關於飯桌上的事情怕是大家也要迴去討論討論。
眼見著整個屋子都安靜下來,廚房內,洗著碗筷的朱巧娘對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小羊,你想代替你爹去讀書嗎?”
顧熠愣了一下,才發現這是在叫自己,他想了一下,小羊這稱唿是因為他剛生下來很小一個,想著取個賤名好養活,正好顧家當時養了一頭羊,上躥下跳的,那叫一個活潑,便讓顧熠叫這個名字了。
後來顧熠長大一些了,長相清秀,性子含羞,倒真有些小羊的意思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顧熠來說,他的內裏與其說是小羊,還不如說是大灰狼呢,一時之間,他隻覺得有趣。
他看向他娘,“大伯娘應該不會答應吧?”
讀書不是一件小事,先是他爹,然後又是他,好處不可能全讓他們二房給占了。
“沒事。”朱巧娘搖搖頭,“你要是想讀書的話,實在不行咱們二房自己供就好了。”
顧常林固然是讀了這麽多年的書,但要說是占了另外兩房多大的便宜也不至於。
朱巧娘名字叫做巧娘,實際上她的手還真是巧,在刺繡上她算是比較擅長,經常會繡些東西拿去賣,因著顧常林要讀書的緣故,所以她賣繡品的銀子一直都是要上交到公中。最近幾年因為考慮到兒子,她做繡活也就更賣力了。
還有一方麵就是,顧常林讀書並不完全是靠著家裏,他在私塾裏和一些家世不錯的人玩得好,應該是得了不少好處,有時候還會給老爺子老太太送東西,其價值也不菲,就憑她對顧常林的了解,若不是手裏還多,顧常林絕不會對家裏這麽大方。
所以顧常林手裏應該存的有不少的銀子才對。
這樣算下來,也夠他們的兒子顧熠去讀書了。
至於顧常林這個丈夫,如果可以的話,她當然也是希望他能夠考上,隻是如今顧常林都已經二十六歲了,這個年紀不小了,既然考不上,那退位讓賢的話,豈不是更好。
她是真覺得顧常林肯定是考不上了。
更何況,朱巧娘看得清,顧常林對她雖然不錯,但到底對她感情不算深,與之相比,當然是自己的一雙兒女更重要了。
小羊現在已經五歲多,將近六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了。
顧熠並不知道自己的娘這麽勇,他想了想當下的環境,在這裏和他前世所在的末世不一樣,想要擁有足夠高的地位,科考應該是最好的一條路,而且他娘應該也希望他能走上這條路,所以他還是答應下來,“娘,我想讀書。”
“好。”朱巧娘含笑看著兒子,想著兒子日後讀書的樣子,竟然有些期待明天早一點到來了。
四月的天還算不上太熱,現在這時節正是插秧苗的季節,在田裏忙活了一大上午,聽到屋裏人來喊迴家吃飯了,顧家一大群人才從田裏出來,迴家吃飯。
顧家一群小孩也隨著大人們的步伐迴家去。
他們先前也在幫著忙,在古代,村裏的小孩年紀到了,該幫忙幹點活的時候還要是幹,隻是比起大人來說,還是要輕鬆很多。
迴到家裏,一大家子坐在飯桌上,大房楊氏忍不住開口道:“早上不是說老宅那邊的大孫子去看榜去了,這都到中午了,人迴來了嗎?考的怎麽樣了?”
氣氛一時間沉默下來。
老宅其實指得是顧家老爺子顧二栓的大哥顧大柱家,當初老顧家生了兩兄弟,後來隨著兩人年紀大了,各自生的孩子也不少,家裏都不夠住,於是也就分家了,在當下這個時候,家中老人一般是跟著長子養老,所以老人就和長子住在以前的房子裏,顧二栓被分了出來。
平日裏提起那邊顧家,有時候就會用老宅來代替。
楊氏是因為上午有事迴了娘家一趟,所以才不清楚村裏發生了什麽事,但是他們這些待在村子裏的人可是隱隱約約聽到了情況。
那老宅那邊的大孫子好像是……考上了。
想到這裏,三房的媳婦宋氏偷偷的看了二嫂一眼。
顧熠也感受到了桌子上氣氛的怪異,他知道這是什麽原因,他前兩天穿越過來,也得到了原身的記憶,所以在他捋清了這邊的關係之後,同時也就發現了,這裏的世界似乎和他前世小團體裏麵的一個人嘰嘰喳喳的給他說著的一本書有關。
而他的身份,就是裏麵一個渣男的兒子。
同名同姓,甚至長相他也從水裏照了一下,不能說是完全看清,但是大體上和他前世小時候是差不多的。
這種情況,倒讓他覺得小團體裏那憨憨念叨的什麽名字一樣,要他背誦全文,謹防穿書有那麽一點意思。
畢竟他可是真的進來了。
這顧家,老太太一共生了三子二女,不過兩個女兒早就已經出嫁了,現在家中就三房人,他現在的身份是二房顧常林的兒子顧熠,今年五歲,還有個七歲大的姐姐顧翠,他們的娘名叫朱巧娘。
老宅那邊的顧家和他們這裏的顧家,雖然是兩兄弟,但當初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矛盾也不少,這些年來關係也就淡了許多,私下各自也在較著勁,都想自己家的日子比另一邊要過得好。
而這供孩子讀書便是其中一遭,老宅那邊供了長孫,他們這邊顧家供的是二房顧常林。
也就是顧熠的渣爹。
顧常林比人家長孫大了五歲,今年都二十六了,但是讀了這麽多年書,一直沒見有什麽動靜,眼看著人家都考中童生了,他爹還是什麽都沒有。
按理來說,顧常林還是人家的長輩,又比人家大,結果還考不過人家,他們這身份,之後村裏還不知道會怎麽說嘴呢。
也難怪家裏人一聽到這事就氣氛變了。
顧老太太碗用勁在桌子上一磕,發出了不小的聲響,她沒好氣的說道:“人家當然是考上了,那邊還說要慶祝一下,請咱們家過去吃飯呢。”
畢竟童生又不是秀才,可算不上是有功名,他們這邊是南方,這個童生還拿不出手,所以老宅那邊也不好大辦,隻請幾個相熟的親戚吃一下,也算是慶賀了。
真要辦酒,等日後考上了秀才之後在說也不遲。
當然,那邊肯定也是想在顧家這邊嘚瑟一下的。
楊氏其實早在迴來的時候就知道了老宅那邊已經考上了,說那話也是故意的,如今聽完老太太的話,不禁安撫道:“娘您別生氣,咱們二弟比那邊還多學了幾年呢,肯定比人家要厲害,他就是沒有去考而已,否則的話,早就已經考上了。對了,二弟妹,二弟這迴確實沒有去參加府試吧?”
姿態是一副安慰人的姿態,但拱火的意思相當明顯。
顧常林要是考上了,肯定早就迴來報喜了。
顧熠看了大伯娘楊氏一眼,又看了看他娘,他知道楊氏說這話是想做什麽,他爹已經在學堂學了二十年了,家裏要出銀子,結果又看不到什麽迴報,她自然就不願意了。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房的兒子年紀也不小了,楊氏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去讀書。
顧家和老宅那邊明麵上不說,但實際上較著勁,如今老宅那邊的長孫都考上童生了,顧家這邊肯定也會一直供著一個讀書人。
顧老爺子對讀書人這事也足夠執著,一直都想家裏能有個當官的兒子。
不過想要換人這事也不是那麽好辦的,顧常林這麽多年沒有讀出一個成果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畢竟他好歹也讀了這麽久,肯定學會了很多,要是重新換一個還沒學過的人上去,至少也得十幾年才有可能看到一些成果,這和老宅那邊相差可就太遠了。
楊氏知道麻煩,但她心裏也卯足了勁,她早就讓人查過,二弟那人在學堂裏就不是什麽好的,她肯定得把人拉下馬。
朱巧娘也明白楊氏想幹嘛,她淡淡的說道:“常林這個月還沒有迴來,我知道的和大嫂你知道的應該是一樣的,你要是好奇,等過幾天他迴來了問他也就是了。”
楊氏撇撇嘴,她幹脆直接對著顧老太太說道:“娘,我聽說有人看到常林經常都在城裏亂逛,不在私塾上課,他好歹也學了這麽多年了,不如我們去夫子那邊問問他究竟學的怎麽樣了,如果能行的話,就接著學。”
“要是不行的話,咱們也好做其他的打算,這一年年的銀子,總不能白交了不是?”
這也就是攤牌了。
三房宋氏大氣都不敢出。
可以說,全家都知道楊氏想做什麽,她想讓自己兒子去讀書的事情在老太太跟前旁敲側擊了不少次,大家都心裏有數。
隻不過以前老太太沒答應,現在嘛……
在老宅那邊已經考上了童生的刺激下,顧老爺子拍板道:“就這樣吧,明天去城裏問問夫子老二是個什麽情況。”
老爺子都決定了,顧老太太便沒有反駁。
事情已經成了定局,一桌子上再沒有人說話,大家默不作聲的吃著飯,等吃完了,朱巧娘就收拾碗筷準備洗碗。
今天該輪到她洗了。
在顧家,做飯洗碗這些事情都是三房媳婦輪流著來做的。
顧熠和他的姐姐顧翠也幫忙著端碗。
忙了一上午,中午的時間,各房人吃完了飯就各自迴屋休息一段時間,關於飯桌上的事情怕是大家也要迴去討論討論。
眼見著整個屋子都安靜下來,廚房內,洗著碗筷的朱巧娘對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小羊,你想代替你爹去讀書嗎?”
顧熠愣了一下,才發現這是在叫自己,他想了一下,小羊這稱唿是因為他剛生下來很小一個,想著取個賤名好養活,正好顧家當時養了一頭羊,上躥下跳的,那叫一個活潑,便讓顧熠叫這個名字了。
後來顧熠長大一些了,長相清秀,性子含羞,倒真有些小羊的意思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顧熠來說,他的內裏與其說是小羊,還不如說是大灰狼呢,一時之間,他隻覺得有趣。
他看向他娘,“大伯娘應該不會答應吧?”
讀書不是一件小事,先是他爹,然後又是他,好處不可能全讓他們二房給占了。
“沒事。”朱巧娘搖搖頭,“你要是想讀書的話,實在不行咱們二房自己供就好了。”
顧常林固然是讀了這麽多年的書,但要說是占了另外兩房多大的便宜也不至於。
朱巧娘名字叫做巧娘,實際上她的手還真是巧,在刺繡上她算是比較擅長,經常會繡些東西拿去賣,因著顧常林要讀書的緣故,所以她賣繡品的銀子一直都是要上交到公中。最近幾年因為考慮到兒子,她做繡活也就更賣力了。
還有一方麵就是,顧常林讀書並不完全是靠著家裏,他在私塾裏和一些家世不錯的人玩得好,應該是得了不少好處,有時候還會給老爺子老太太送東西,其價值也不菲,就憑她對顧常林的了解,若不是手裏還多,顧常林絕不會對家裏這麽大方。
所以顧常林手裏應該存的有不少的銀子才對。
這樣算下來,也夠他們的兒子顧熠去讀書了。
至於顧常林這個丈夫,如果可以的話,她當然也是希望他能夠考上,隻是如今顧常林都已經二十六歲了,這個年紀不小了,既然考不上,那退位讓賢的話,豈不是更好。
她是真覺得顧常林肯定是考不上了。
更何況,朱巧娘看得清,顧常林對她雖然不錯,但到底對她感情不算深,與之相比,當然是自己的一雙兒女更重要了。
小羊現在已經五歲多,將近六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了。
顧熠並不知道自己的娘這麽勇,他想了想當下的環境,在這裏和他前世所在的末世不一樣,想要擁有足夠高的地位,科考應該是最好的一條路,而且他娘應該也希望他能走上這條路,所以他還是答應下來,“娘,我想讀書。”
“好。”朱巧娘含笑看著兒子,想著兒子日後讀書的樣子,竟然有些期待明天早一點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