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考試。
明顯更加嚴格
考棚的附近會有官吏來迴走動,時刻注意著考生有沒有作弊,一旦發現不對勁,就會對你進行嚴格檢查。
趙玄奇坐到自己的考棚內。
心無旁騖。
仔細的查看案板上的考題題目。
總的來說,“經典考”比童生考試難度大上許多,一些考題十分冷門,屬於老師都不記重點的那種。
這種題目,隻有把各種經典書籍背的爐火純青,才能答得上題目。
否則你連這題目來自於哪,這句話來自於哪裏,你自己都不清楚,聞所未聞的那種。
童生考試基本上沒有這種冷門題目,而秀才考試這種冷門題目卻占了1/5。
“看起來科考也是靠運氣,如果這1/5的冷門題目剛好被考生背到,那麽可以幸運的通過,如果運氣不好,這部分冷門題目沒有看過,那隻能落榜了。”
“難怪秀才那麽少,幾萬人裏麵都難出一個,有的人考了十幾二十年,甚至頭發花白了都沒有考中秀才,果然有些難度!”
“當然,這種邏輯僅限於普通學子,對於我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因為不管冷門不冷門,熱門不熱門的題目,我全都背出來了。”
趙玄奇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有[過目不忘]天賦存在,對於書本上的內容,他想忘記都難,基本上隻要看幾遍就能背誦出來,多看幾遍就能倒背如流。
“經典考”的難度對他來說,也僅限於此了。
沒過多久,趙玄奇把題目答完,進入下一個項目,“詞考”或者“詩考”
“詞考”“詩考”一般來說是考核考生作詩詞能力,但若說隻是讓人做詩詞,這是比較籠統的歸類。
這兩項主要是考考生的創作能力,創作能力才是關鍵,詩詞是其次的。
所以有時候考題並不會讓你創作詩詞,而是會出一些特別的題目,讓你進行創作。
這主要歸結於北魏國對於詩詞其實沒有那麽看重,這個時代的儒生並不是隻讀書的呆子,很多書生都能文能武,熱血十足,比武人還像武人。
你創作的作品並不能僅限於詩詞,不當官的話沒有問題,但是想要當官的話,還需要創作一些讓大家都覺得有用的作品,對世人有用的作品,這就是為什麽科考會考創作能力。
趙玄奇現在就遇見了。
這次的“詞考”題目:
“請你創作一篇文章,沒有格式限定,用來警示世人,勸導人進行學習,啟蒙世人,要求字句簡單,意思鮮明。”
“有趣的題目。”
趙玄奇微微一笑。
自從他穿越這個副本世界,可能是諸天鏡的特殊性,主位格性,所以穿越之後他不僅沒有忘記前世,反而對於前世的記憶越來越清晰。
他第一世本來就是文科生,讀的詩詞不計其數,這個考題不可能把他攔住。
這種創作性考題,可能會卡住其他考生,但根本不可能卡住趙玄奇。
沒過多久,趙玄奇的腦海裏已經有了思路,並選擇了抄襲對象,直接下筆了。
“反正沒有格式要求,那就選擇這篇了!”
《古今賢文·勸學》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不患老而無成,隻怕幼兒不學。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後悔心。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精於勤。
這篇文章來自於韓愈,是一篇引用許多勸學的名人格言(包含詩句)的啟蒙文章,把各種名人的勸學詩句夾雜在其中。
因為來自於華夏,所以裏麵的很多詩句,這個世界的北魏國沒有,反而成為趙玄奇原創的詩句。
整篇文章本來就是勸學啟蒙的作用,引人深思,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意思鮮明,絕絕對對,可以給這個世界一個震撼。
對於考秀才的其他人來說,絕對是碾壓性的!
寫完這個題目,下一個題目則是更加簡單的,“詩考”沒有整那麽多花裏胡哨,直接就是讓你進行作詩。
“人間大地有百千種植物,萬千種花卉,花草皆生於春季,其中,梅花獨具一格,能夠在寒冷的冬季綻放,請以梅花為題,以北魏詩的形式,對梅花進行歌頌。”
趙玄奇隻是看了一眼題目,然後立馬下筆,將心中想到的第一首詩寫了下來:
《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不就是歌頌梅花嗎?簡簡單單!
這是秀才考試,不需要創作什麽太牛逼的大作,直接把這首詩搬上去,成功考完。
趙玄奇寫完之後,仔細的檢查了一番考卷,確保沒有答錯的地方,這才進行休息。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到達可以交卷的時間點,他才緩緩上去交卷。
其實,交卷的時間點不一定交卷,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大段時間。
天才與普通考生都是有差距的,對於天才考生來說,早點寫完,那麽就在交卷點交卷,免得窩在考棚裏麵受罪。
而對於那些普通考生,哪怕考試時間結束,也完全不夠他們填完答案,恨不得多呆一些時間。
就像現在,趙玄奇走上去交卷,依舊有許多考生還在底下認真書寫。
有的人嘴角帶笑,似乎剛好背誦到了要點,下筆很快。
有的考生麵目猙獰,痛哭流涕,一副要瘋掉的表情,很明顯,這次的題目對他來說難度很高,肯定是落榜的。
就這樣,趙玄奇來到考官麵前,恭敬的將卷考卷遞上去,隨後踏著輕快的步伐,緩緩離開考場。
他又在考場外等了一段時間,直到等到陳不換等人,這才一同離開。
陳不換忍不住吐槽道:“這次的秀才考試太難了吧,竟然還要求我們穿作勸學啟蒙的詞句……”
“經典考也很難啊,我沒有背對題目,很多一部分題都不知道怎麽動手,童生應該可以過,秀才就算了。”
“我倒是很幸運,前幾天我抽簽隨便背了一部分冷門題目,正好是秀才考核要考的,這次我很有希望獲得秀才功名!”
趙玄奇宿舍裏的這些人,都得到了擔保,所以考完童生之後也來考了秀才考試,主要是碰碰運氣,增加考中功名的幾率。
跟趙玄奇不同的是,他們的成績在書院裏並沒有排名在前20,替他們擔保的都是家族裏親友,或者是花了一些錢財請舉人來擔保。
石溪書院的眾人不斷吐槽,然後紛紛看向趙玄奇:“趙玄奇,你覺得這次的題目怎麽樣呢?發揮的咋樣?”
趙玄奇微微一笑:“題目嘛,還算可以,我發揮正常。”
“那就好”陳不換等人說道:“你既然發揮正常,以你的正常水平來說,秀才功名是絕對有了。”
他們深深的知道趙玄奇的恐怖,隻要不發揮失常,哪怕是正常發揮,也絕絕對對碾壓一眾考生!
如果趙玄奇超常發揮,那不用多說了,絕對沒有人能夠超過趙玄奇,說不定可以獲得前五,這是書院所有人的共識。
他們猜測,趙玄奇這次正常發揮的話,大概可以獲得前十。
畢竟縣城裏,還有一些流傳久遠的世家大族,背景通天,有不少族人在當官,進行一些暗箱操作也說不定。
他們根本不屑於把孩子送到書院讀書,通常都是在家族裏麵萌學,聘請的都是舉人或者是一些有名的大儒用來教書,加上家裏的一些珍藏書籍,他們才是科考的主力,前十基本都是這些人。
趙玄奇正常發揮的話,能夠進入前十基本上就是極限了,排名前五的話,那可不僅僅要成績好,你還要有背景。
明顯更加嚴格
考棚的附近會有官吏來迴走動,時刻注意著考生有沒有作弊,一旦發現不對勁,就會對你進行嚴格檢查。
趙玄奇坐到自己的考棚內。
心無旁騖。
仔細的查看案板上的考題題目。
總的來說,“經典考”比童生考試難度大上許多,一些考題十分冷門,屬於老師都不記重點的那種。
這種題目,隻有把各種經典書籍背的爐火純青,才能答得上題目。
否則你連這題目來自於哪,這句話來自於哪裏,你自己都不清楚,聞所未聞的那種。
童生考試基本上沒有這種冷門題目,而秀才考試這種冷門題目卻占了1/5。
“看起來科考也是靠運氣,如果這1/5的冷門題目剛好被考生背到,那麽可以幸運的通過,如果運氣不好,這部分冷門題目沒有看過,那隻能落榜了。”
“難怪秀才那麽少,幾萬人裏麵都難出一個,有的人考了十幾二十年,甚至頭發花白了都沒有考中秀才,果然有些難度!”
“當然,這種邏輯僅限於普通學子,對於我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因為不管冷門不冷門,熱門不熱門的題目,我全都背出來了。”
趙玄奇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有[過目不忘]天賦存在,對於書本上的內容,他想忘記都難,基本上隻要看幾遍就能背誦出來,多看幾遍就能倒背如流。
“經典考”的難度對他來說,也僅限於此了。
沒過多久,趙玄奇把題目答完,進入下一個項目,“詞考”或者“詩考”
“詞考”“詩考”一般來說是考核考生作詩詞能力,但若說隻是讓人做詩詞,這是比較籠統的歸類。
這兩項主要是考考生的創作能力,創作能力才是關鍵,詩詞是其次的。
所以有時候考題並不會讓你創作詩詞,而是會出一些特別的題目,讓你進行創作。
這主要歸結於北魏國對於詩詞其實沒有那麽看重,這個時代的儒生並不是隻讀書的呆子,很多書生都能文能武,熱血十足,比武人還像武人。
你創作的作品並不能僅限於詩詞,不當官的話沒有問題,但是想要當官的話,還需要創作一些讓大家都覺得有用的作品,對世人有用的作品,這就是為什麽科考會考創作能力。
趙玄奇現在就遇見了。
這次的“詞考”題目:
“請你創作一篇文章,沒有格式限定,用來警示世人,勸導人進行學習,啟蒙世人,要求字句簡單,意思鮮明。”
“有趣的題目。”
趙玄奇微微一笑。
自從他穿越這個副本世界,可能是諸天鏡的特殊性,主位格性,所以穿越之後他不僅沒有忘記前世,反而對於前世的記憶越來越清晰。
他第一世本來就是文科生,讀的詩詞不計其數,這個考題不可能把他攔住。
這種創作性考題,可能會卡住其他考生,但根本不可能卡住趙玄奇。
沒過多久,趙玄奇的腦海裏已經有了思路,並選擇了抄襲對象,直接下筆了。
“反正沒有格式要求,那就選擇這篇了!”
《古今賢文·勸學》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不患老而無成,隻怕幼兒不學。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後悔心。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精於勤。
這篇文章來自於韓愈,是一篇引用許多勸學的名人格言(包含詩句)的啟蒙文章,把各種名人的勸學詩句夾雜在其中。
因為來自於華夏,所以裏麵的很多詩句,這個世界的北魏國沒有,反而成為趙玄奇原創的詩句。
整篇文章本來就是勸學啟蒙的作用,引人深思,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意思鮮明,絕絕對對,可以給這個世界一個震撼。
對於考秀才的其他人來說,絕對是碾壓性的!
寫完這個題目,下一個題目則是更加簡單的,“詩考”沒有整那麽多花裏胡哨,直接就是讓你進行作詩。
“人間大地有百千種植物,萬千種花卉,花草皆生於春季,其中,梅花獨具一格,能夠在寒冷的冬季綻放,請以梅花為題,以北魏詩的形式,對梅花進行歌頌。”
趙玄奇隻是看了一眼題目,然後立馬下筆,將心中想到的第一首詩寫了下來:
《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不就是歌頌梅花嗎?簡簡單單!
這是秀才考試,不需要創作什麽太牛逼的大作,直接把這首詩搬上去,成功考完。
趙玄奇寫完之後,仔細的檢查了一番考卷,確保沒有答錯的地方,這才進行休息。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到達可以交卷的時間點,他才緩緩上去交卷。
其實,交卷的時間點不一定交卷,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大段時間。
天才與普通考生都是有差距的,對於天才考生來說,早點寫完,那麽就在交卷點交卷,免得窩在考棚裏麵受罪。
而對於那些普通考生,哪怕考試時間結束,也完全不夠他們填完答案,恨不得多呆一些時間。
就像現在,趙玄奇走上去交卷,依舊有許多考生還在底下認真書寫。
有的人嘴角帶笑,似乎剛好背誦到了要點,下筆很快。
有的考生麵目猙獰,痛哭流涕,一副要瘋掉的表情,很明顯,這次的題目對他來說難度很高,肯定是落榜的。
就這樣,趙玄奇來到考官麵前,恭敬的將卷考卷遞上去,隨後踏著輕快的步伐,緩緩離開考場。
他又在考場外等了一段時間,直到等到陳不換等人,這才一同離開。
陳不換忍不住吐槽道:“這次的秀才考試太難了吧,竟然還要求我們穿作勸學啟蒙的詞句……”
“經典考也很難啊,我沒有背對題目,很多一部分題都不知道怎麽動手,童生應該可以過,秀才就算了。”
“我倒是很幸運,前幾天我抽簽隨便背了一部分冷門題目,正好是秀才考核要考的,這次我很有希望獲得秀才功名!”
趙玄奇宿舍裏的這些人,都得到了擔保,所以考完童生之後也來考了秀才考試,主要是碰碰運氣,增加考中功名的幾率。
跟趙玄奇不同的是,他們的成績在書院裏並沒有排名在前20,替他們擔保的都是家族裏親友,或者是花了一些錢財請舉人來擔保。
石溪書院的眾人不斷吐槽,然後紛紛看向趙玄奇:“趙玄奇,你覺得這次的題目怎麽樣呢?發揮的咋樣?”
趙玄奇微微一笑:“題目嘛,還算可以,我發揮正常。”
“那就好”陳不換等人說道:“你既然發揮正常,以你的正常水平來說,秀才功名是絕對有了。”
他們深深的知道趙玄奇的恐怖,隻要不發揮失常,哪怕是正常發揮,也絕絕對對碾壓一眾考生!
如果趙玄奇超常發揮,那不用多說了,絕對沒有人能夠超過趙玄奇,說不定可以獲得前五,這是書院所有人的共識。
他們猜測,趙玄奇這次正常發揮的話,大概可以獲得前十。
畢竟縣城裏,還有一些流傳久遠的世家大族,背景通天,有不少族人在當官,進行一些暗箱操作也說不定。
他們根本不屑於把孩子送到書院讀書,通常都是在家族裏麵萌學,聘請的都是舉人或者是一些有名的大儒用來教書,加上家裏的一些珍藏書籍,他們才是科考的主力,前十基本都是這些人。
趙玄奇正常發揮的話,能夠進入前十基本上就是極限了,排名前五的話,那可不僅僅要成績好,你還要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