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一年之計在於春,任何事都馬虎不得。


    王邑見少帝親自下田耕種,不由也重視起來,往年隻是監督各地糧官巡視春種,今年竟然也騎馬四處奔波,深怕有所疏漏。


    王淩,字彥雲,太原郡祁縣人,來時自薦為司徒王允之侄,受其所托來並勤王。此人文武俱贍,風節格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田疇,字子泰,右北平郡無終縣人。喜愛讀書,善於擊劍,本為幽州劉虞從事,因哀歎漢室蒙難,特派其為使來河東覲見少帝以表疑老忠心。


    二人均為他人舉薦,此時入仕河東隻為勤王,尚未歸心,然而皇甫彪也不能讓他們閑著,所以奏請天子賜王淩為大司農掾,賜田疇為太史令,同食漢碌,為君分憂。


    王淩作為王邑副手,暫時督農耕種,若政績卓著,日後可著升左民尚書主管戶籍,與右民尚書皇甫壽堅同級。田疇並非獨行,還有二十名燕地名士隨行,皆是修文任俠之輩,官封太史,實則命其在河東各地督辦學府,原型就仿照濟世書院慣例推行。


    近兩月奔忙,晉南例行耕種,晉北施行軍屯,總算是圓滿完成了春種大計,眾人累的不輕,剩下就期待夏月風調雨順了。


    這一日,皇甫嵩帶著李言來營中巡視兵馬,正見眾將操練士卒,喊殺震天,士氣高昂,由不住稱讚一番。


    “李言,你觀這一萬槍陣如何?”


    “軍心還算可用,隻是沒有殺氣!”


    皇甫嵩知道多年來李言跟著自己征南闖北見過強軍無數,這招募的一萬新卒難入法眼,但能說出軍心可用已屬不易。


    “見見血就有了,這卻急不來。”


    “嗯。”


    李言說話一貫簡略,也不在乎是不是略顯敷衍,這臭毛病也就皇甫嵩受得了,換別人恐怕早就杖責而死了。


    “可惜軍馬稀缺,不然又是一部三河槍騎,那時何懼西涼?”


    皇甫嵩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手底下有皇甫彪三千虎騎,徐晃三千重騎,張遼三千狼騎,剩下幾乎全是步卒,黃忠一萬神射營,周倉一萬刀手,廖化一萬盾手,算上李言的長槍營,已經是並州百姓若能承載的極限,再多一些恐怕就會糧草不濟。


    “看來是時候拿下河內了!”


    “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


    “此乃史記貨殖列傳篇,你何時看得?”


    “年前少帥用活字印刷複印了一批《史記》初稿,閑來無事便翻了翻,不想今日用上了!”


    “如此說來,活字印刷真乃神術,當盡快推行才是,想我大漢人人有書讀,該是何等氣派?”


    “此乃蔡博士之憂,大帥切莫貪功啊——”


    二人相視一笑,就把這個問題推到太學博士蔡邕頭上了,大將軍隻管攻城奪地即可,不需舞文弄墨。


    翌日早朝,少帝聽政,眾官上奏。


    “稟陛下,如今河東募兵數萬,操練已畢,可隨時開拔,入駐三輔,隻是軍中缺馬,恐不敵西涼鐵騎。臣聞武帝時河內郡守王溫舒‘令郡具私馬五十疋為驛,自河內至長安’,可知河內盛產牲畜,不妨詔令太守張楊進貢。”


    “多少匹為宜?”


    “三千匹足矣!”


    “卿言甚善,準奏!”


    皇甫嵩這一個奏章,就把河內張楊推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那可是足足三千匹戰馬,張楊絕對是拿不出來的,若其不能如數進貢,恐怕難逃大軍壓境的困局,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風雲之名門飛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崖問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崖問天並收藏三國風雲之名門飛將最新章節